《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及教学反思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991744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及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及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及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及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及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及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20各数的认识》说课及教学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20各数的认识及教学反思湖州市爱山小学舒童此文案例反思发表在中小学数学杂志2010年第7、8月学习目标:1、能正确地数出1120各数,认识1120各数并能正确地读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2、初步体会11-20的数的组成,知道这些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3、通过生活化的实例认识计数单位“十”,初步了解十进制,体会数与生活的联系,提 高学习数学的兴趣。4、参与实践过程,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初步的数感。学习重点:11-20各数的认识以及组成。学习难点:1、知道1120各数的组成。2、使学生学会倾听与交流,并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计数器、20支铅笔、

2、猜数卡片学生:白纸、20支铅笔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教师抓一把铅笔:你们猜一猜,老师手里有几支铅笔?(学生猜)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谁猜得正确?(数一数)咱们就来数一数(1-20)谁猜对了?2、(收起铅笔)谁能从1数到20?数正确了吗?有没有跟他数得不一样的?(倒数、数单数、数双数)谁能从9数到20?3、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1120各数。(板书课题)课的一开始,安排了数铅笔的环节,让学生经历一个从数具体的事物到抽象地数的过 程,在数的过程中,不断提问“有没有不同的数法”,以开启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提供更大 的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二、探索新知:(一)数的认识、数

3、数1、生活中的数:小朋友,你在生活中见过这些数吗?在哪儿?2、直尺上的数:直尺上也有这些数,我们一起来看着直尺数一数(出示尺上的一段)。你发 现什么了吗?有没有和他不一样的想法?问:10的邻居是谁?密切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数的概念来源于实际(包括生活实际、生产实际和科学 技术),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这一点。在这里,设计了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数这一内 容,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填一填:(1)20、15 (火车进山洞)小动物们乘着火车去旅游了,小兔在20号车厢,小熊在15号车却,你知道长颈鹿、大象、 小狗、小猪分别在第儿号车厢吗?你是怎么想的?(2) 10、12、18、(二)数的组

4、成1、抓铅笔游戏(1)请每位小朋友随意从桌上抓一把铅笔。估计一下,你抓了几支?(2)动脑筋想一想,抓的这些铅笔如果摆在桌上,怎样摆才能让大家一眼就看出你抓了儿 支?想好了,把它贴在白纸上。(3)4人小组交流,商量一下选一种贴到黑板上。(4)反馈讲评:多少支?能一眼看出来吗?(把10支扎成一捆)这一捆就是一个十。这样摆,跟刚才有什么不一样?把10支捆 在一起有什么好处呢?通过让学生动手抓一抓,估计一下,摆一摆,发现当铅笔数目多时,不容易一下了看 出是多少,激发学生寻找好办法,以便解决这个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活 动中,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建立一个10根一捆就是1个十的概念,突出把10

5、作为一个单位, 使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为进一步学习数的组成及 以后的写法作准备。2、巩固10个一就是1个十(1)课件闪过几件物品:10个一堆,另零散的几个。(2)你看到的东西有多少?把数景写下来。谁写下来了?你怎么这么快就数清楚了?有没 有好的方法向大家介绍一下?3、认识数位及意义(1)我们把15在计数器上拨出来。师: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个位上一颗珠子就表示1个一,两 颗就表示2个一,3个一,4个一(边拨边数)10个一,这时候我们可以把个位上的珠 子全部去掉,用十位上的一颗表示1个十,1个十就是10个一。那么15应该怎么拨呢?十位上是

6、1颗珠了,个位上是5颗珠了,所以15是由1个十和 5个一组成的。(板书)(2)学生拨数%1 拨一个数:13,说说13是由什么组成的。%1 16是由什么组成的?在计数器上拨出来。%1 谁能拨一个由1个十和9个一组成的数。(3)20的组成:师:19再加1是几?(个位拨一颗珠子)20也可以这样表示:把个位的10颗珠子去掉, 再在十位上拨1颗珠子。那么20是由什么组成的?利用计数器让学生很形象直观地通过观察知道数的组成。三、巩固练习:1、猜数游戏(逐一出示条件)(1)比19小的数;比15大;由1个十和7个一组成。(2)是15的邻居;由1个十和4个一组成。(3)由2个十组成的数。学生猜以后,用卡片出示正

7、确答案,猜对的小朋友奖给一颗“智慧星”。2、实际应用(录像)(1)内容:拿12根木棒,一生一根一根地数,另一生先拿一捆(10根),再拿两根。(2)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评一评。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学习了数的概念后,利用这些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样能使学生慢慢建立起知识来源于实际、乂能应用实际的观念,培 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四、课堂小结:上了今天这节课以后,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五、课堂作业:随堂练习。板书设计:11-20各数的认识15: 1个十和5个一组成贴铅笔图 13: 1个十和3个一组成20: 2个十组成反思:新课程所倡导的数学学习,是孩子们带着知识与经验走进课

8、堂,生动活泼地建构起对数 学富有个性理解的过程。1、数学学习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有效的数学学习来白于学生对数学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却与学生学习时产生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如学习数学的动 机与数学学习价值的认可,对学习对象的喜好,成功的学习经历体验,适度的学习焦虑、成 就感、日信心与意志等,这些非智力因素对数学学习以及智力开发有着很大影响。小学低年 级的学生更多关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让他们感觉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情,从而愿意接近数学,因此,教师在选取学习素材以及安排活动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 际生活背景和趣味性。比如可以讲故事、利用玩具、新奇的事物等。在这节课内,我尽

9、量设 计一些学生感兴趣或有趣的情境,比如最后的一个猜数游戏,充分利用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 智慧星,一出示,就吸引了所有学生的注意力,大家兴趣非常浓厚,争着抢着回答问题,可 以说这个时候,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了这一活动中去,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效果。不但是 这节课,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经常利用一些动物、水果、汽车等图片,创设一些学生熟 悉的、有趣的情境。我们发现,如果这节课上“玩”的东西、趣味性的东西比较多,那么学 生的兴趣特别浓厚,注意力就比较集中,反之,课堂上的感觉就比较散,。因此,我们的教 学活动应当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当然,这里的非智力因素还属于外部动 机,最终bl的,还应

10、当使之转变为直接指向数学学习的内部动机。2、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上的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学习 基本是一种符号化语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学习,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与转化,是学生主动 构建的重要途径。我们这一册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它编写的其中一个重要理论依据就 是构建主义理论,里面有很多内容都是学生口常生活中所接触得到的,他们所熟悉的,在学 生来校之前,他们已经拥有了大量的口常生活经验。比如图形,生活中随处可见;数数,学 生在幼儿园已经会了;人民币和时间,和每天的生活息息相关,而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是让 学生把这些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联系起来。例如:这节课虽然是学生开学来第一次

11、接触11 一20各数,但不需要由老师再去教他们怎么数,完全可以放手给学生,(事实上,学生数得 很好,方法很多)教师只要拎一拎,理一理,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 由此发展他们对数学的理解。3、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从学生认识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传统的 数学学习中,教师讲授,学生联系的单一学习方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了,这种方式 甚至造成了学生学习的障碍。新课标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展,应该为学生提供多 样化的活动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中,不应迫求知识的“一步到位”,要体现知识发 展的阶段性,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教学中不应追求“统一化”,而应致力于“多样

12、化”与“合理化二在这节课中,主要通过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环节,给学生提供必要的机 会,让他们经历自主“做数学”的过程,以使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和个性发展成为可能。4、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应当是富有个性、体现多样化学习需求的过程。不同发展阶段 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着差异,处于同一发展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 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差异,再加上各种外部因素,从而导致不同的学生有 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前面也提到了教学中本身应致力于“多样化”。例如摆 铅笔的过程,学生根据自己铅笔支数的不同以及生活经验的不同,会有各种不同的摆法,这 就是一个方法多样化体现,然后通过交流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别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 过程,以改变自己在认知方式上的单一性,促进其全面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