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稳定中求发展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986752 上传时间:2021-10-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稳定中求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在稳定中求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在稳定中求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在稳定中求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在稳定中求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稳定中求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稳定中求发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团结中搞竞争=在2004年春季学期家长会上的讲话二各位家长: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学校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同 时也对各位家长多年来多我校的关心、信任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 谢!今天我给大家汇报的题目是在稳定中求发展,在团结中 搞竞争。一、发展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经验和现实告诉我们发展是学校工作的第一要务。我校正是紧紧抓住发展这一要务,锁定“管理上档次,教学上水平, 效益上台阶,质量创一流”的发展目标,团结一心,奋力拼搏, 才有了今天的质量、声誉和效益,因为有了质量声誉和效益的提 升,才有了硬件设施的不断改善,外人总说我们设备先进,待遇 优厚,其实在这次移交工资摸底调查中我们

2、得知地方教师的工资 跟我们的实得工资差别只有儿十元(三江县比我们还高),确实 我们奖金比较高,但我们也经历了从没有奖金到有一点奖金到有 较多的奖金的过程,同样是铁路学校,有的学校至今仍没什么奖 金,上级对学校的投入也是看学校的质量和效益投资的,区内铁 路学校33所,硬件并不是都好,有铁一中那样的一流学校,也 有比当地学校设备差很远的铁路学校。也正是在质量声誉和效益 提升的基础上才有了生源的良性循环,人们常说我们生源多,生 源好,其实97年站段撤并后,我校曾由6班/年级锐减到3班/年 级,其中还有校长书记座拖拉机到小站乡下拉来的,有按30元/ 人奖励动员职工拉来的。车站的侯站长就曾跟我说,如果象

3、以前 那样每年只得5、6个、8、9个重点高中,我们出高价把小孩送 去柳州读,没有严格的管理,过硬的质量和优质的教育连不交借 读费的路内生都会跑光,何况我们现有的770多学生中大半不是 铁路子弟。可以说今天的质量声誉和效益浸透着我们铁中人的艰 辛和汗水,是我们一步一个脚印打拼出来的。两年多来,我们本 着关注学生发展,关注教师发展,关注学校发展的原则,千方百 计增加教育投入共150多万元,改善办学条件,使我们的硬件设 施上了一个新台阶,(教学楼的大修40万,网络升级和计算机教 室添置20万,锅炉,多媒体室桌椅等项目年内基本落实),教师 思想素质,业务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40岁以下的教师基本 3

4、年内能达到本科学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新颖,手段方法先进, 在去年全县4学科教师优质课比赛中三个第一在我校,教师论文、 学科竞赛和文体、计算机比赛也喜报频传。并旦在全县提前两年 率先进入新课改实验,教学质量也持续稳步提高,中考重点高中 上线人数2000年9人,2001年8人,2002年16人,2003年27 人,普高上线率2003年达38% (县平均为10%),初一、二年级 大多数科目统考成绩居全县第一。可以说我们学校的发展目前正 蒸蒸Uo铁路企业学校的移交无疑会给我们带来新一轮折腾, 但无论怎么移交,交给谁,我们教书育人的职责不会变,人们对 优质教育的需求不会变,我们敬业奉献的精神不能丢,我们

5、优质 教育的品牌不能垮。有现在的好基础,有路局的三年过渡期政策 和经费保障,有地方政府的扶持,有各位家长的信任和支持,有 我们铁中人的奋斗和拼搏,我坚信我一定能在稳定中求得新的发 展,铁中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二、改革是学校工作的不竭动力。铁路企业学校的移交使我们面临挑战,也给我们带来机遇,能否经受这一次考验,家长有担忧,人们有疑问,职工有悲观失 望情绪,有忧虑恐惧心理,这一切都很正常。本人认真分析了一 些移交学校的兴衰得失,深刻地认识到,绝不能消极地坐等移交, 无原则地片面追求稳定和团结。唯有改革才是学校工作的不竭动 力,惟有在团结中搞竞争才能给学校工作带来生机和活力,(2002 年任校长,

6、试用期好心的朋友劝我搞两个凡是,我大刀阔斧地搞 改革,实践证明,没有当初的改革,不会有今天的成绩),我们 决定以改革应对移交,我们已经进入了新课改抢占了一个先机, 我们已把移交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移交后将会面临的种种困难 以及我们的发展设想向路局领导、教委领导和县教育行政部门领 导做了书面和口头汇报,我们正酝酿一项朝阳工程,我把它命名 为“为了明天的辉煌,我们将启动内部分配机制和干部人事制 度的新一轮改革,实行绩效挂钩、岗酬挂钩,拉大内部分配差距, 实现优劳优酬,多劳多得;实行班主任、把关教师、组长、主任 竞聘上岗,废除干部终身制,做到干部能上能下,优胜劣汰,使 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打造学校发展的

7、脊梁。改革肯定会触动利益、 触及灵魂,激发矛盾,我们不怕矛盾,辨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 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为了团结对歪风邪气的姑息、 纵容只能导致学校的速衰,而学校教学质量的任何一次摔跟斗, 必将导致学校的恶性循环。只要我们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竞 争原则,只要我们不搞拉班结派和人身攻击,职工群众一定会支 持理解改革,改革一定会卓有成效。古人云“生于忧患而死于安 乐”,我们今天的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就是为了学校的可持续 发展,对此也许会有人有异议,我的回答是让明天做见证。三、质量是学校工作的永恒主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学校工作永恒 的主题,有的学校师资力量比我们

8、雄厚,生比我们多得多,待遇 也比我们差不了多少,为什么没有我们这样的质量?我们是靠严 格的管理出质量,靠教师的敬业奉献出质量,靠科学的教学方法 出质量,我校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教学管理、评估、奖励 机制,该奖励谁奖多少是制度里规定的,是量化考核算出来的, 是职工群众评出来的,在这个问题上校长亳无权利。我们每天9 节课,绝大多数教师跟同类学校比较是超负荷运转,上午7: 00 到校,12: 00离校,下午2: 405: 40o双修日,晚自习, 总有教师在教室穿梭(不收费)。我们投入了较大的资金进行教 师业务培训,书籍、光盘、网络、进修给我们不断充电,我们跟 一些城市先进学校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从

9、管理制度、信息资料、 师资培训上得到他们大力的扶持,我们的新课改就是一场教学内 容、教学方法、学习方式的全新改革,因为知识的急剧增长,填 鸭式的教学,死记硬背的学习必将退出历史舞台,学会做人、学 会学习、全面发展成为必然,我校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的良好基 础,教师观念的快速更新为这场改革提供了保障。我就在自己儿 子身上进行着实践,我从学校抄回学校课程表,妻子给儿子制定 了一个家庭课程表,培养复习、预习、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每 天睡前给他讲故事,我们给孩子订三本他自己喜欢的杂志,买礼 物最多的是书,我们教儿子拼音,查字典,学会用电脑、复读机、 放影牒,他自己看书,有不认识的字不会写的字,我们从不告

10、诉 他,让他自己查字典,老师布置写话作业“雨”,儿子问雨是怎 么来的?我不告诉他,启发他爸爸小时侯也没人告诉我,“那你 是怎么知道的? ”“看书”,他自己找百科全书,从目录查起,有 一天在学校儿子见太阳太热,问太阳是怎么来的,我让他上网查。 有的问题需要简单实验或游戏解决就陪他做。教会孩子“是什么” 很容易,教会孩子“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也许孩子暂时不很 优秀,但憧得如何获得知识,怎样解决问题才能为孩子的发展和 终身学习奠基。这也将逐步成为我校教师的学习和教学思想,“某 学科或某章节习题不够,外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形势如何”,从 历年积累的资料中找,从网络查询,结合我校实际或中考说明剪 贴修改

11、,鲁迅的“拿来主义”今天更威力无穷。在关注全体学生, 全面发展上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们在 招生严格把关的同时,取消了重点班的做法,只在初三分出一个 重点班,我们宁可牺牲一个中考状元,也要保证多儿个上重点高 中,多一批上普通高中,也许从一进校就搞分槽喂养,不断地大 浪淘沙,集中优势兵力对少数培养对象实行恶补,狂轰滥炸,会 开发出某一两个优秀生的全部潜能,取得优异成绩,但这必然导 致严重的两极分化,使一些本来升学有望的学生在初一、二年级 就夭折,毕竟我们学校不是为儿个或10儿个学生办的。保证大 批量的学生升学、成才才是我们的追求和家长的愿望。其实以第 一名和第3、5名成绩考入重点高中,区别不会很大,我校升入 铁一中的学生都已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 养成了良好学习习惯,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的学生会越来越凸 现出优势和魅力。这就是我作为校长对质量这一永恒的话题的理 解和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