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BIN NORMAL UNIVERSITY研究生课程论文报告课程名称: 中华文化与传播课程论文题目: 男权社会下的女官制度姓 名:于艳平学 号: 2015300028所在学院:文学院专 业:汉语国际教育任课教师: 徐广才2016年7月20日男权社会下的女官制度摘要:女官制度是男权社会的产物,更是女性社会地位的缩影,同时也是女性功能的凸 显木文简要论述了女官制度的特点及影响,并结合《周礼》中的女官体系说明了在当时社 会背景下女性低下的社会地位关键词:女官制度;女官制度的特点;攵性地位一、古代女官制度中国古代社会,从夏至明清,无论是从国还是到家都是男性掌握着绝对的权利,女性的 地位很是卑微,始终处于附属地位翻阅史书典籍我们会发现不少关于“女官制度”的记载, 这些女官与传统意义上的官吏有相通之处,又有某些本质的区别女官制度也是男权社会的 产物从中国古代典籍看,女官制度从广义上理解应该指皇帝的后宫嫔嫡,和司掌宫中各项事 物的宫人从狭义理解则单指内宫中与天了无配偶名分而掌管着上起后妃教育,下至衣食供 给的各级女性管理人员我们这里谈的是广义的女官制度女官制度似乎发源于西周,《礼 记・昏义》称“古者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殡、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以听天下之 内治,以明章妇顺。
这种制度确立的目的是统治者为了达到国治而家和的目的,这种内廷制 度与外廷制度是一一对应的,在外廷天子立六宫、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七元士, 以听天下之外治,以明章天下之男教,达到“外和而国治”,如此,天了先听男教后听女顺, 一外一内,则家国天下便可大治而安了从西周至秦汉,随着朝代的更迭,女官制度也随之变化,但宗旨都是为统治 到了隋唐,国家各级管理机构走向成熟化、完善化隋炀帝杨坚首先汲取了魏晋以来政权设 置方面的经验教训,完成了中央机构的重大变革,确立了三省六部制,与此相适应后宫制度 也形成了完整的体系,隋朝完全是依照《周礼》建立女官制度的,隋朝女官制度的主要职责 是:一是习女教,修四德,二是掌管祭祀以及负责皇后、三夫人侍于王者燕寝这一时期的 女官己自成体系至此,到明朝女官制度达到高度发展的阶段事实上,只有太平天国时设立的女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女官,太平天国按照其男官制度 设立了女官制度从有关文献记载来看,太平天国的女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外官,既 军中官,女军师、女指挥、女监军、女总制直至百长、馆长等,其职责主要是管理女营、女 馆,指挥女营作战等;一类是朝内官,女丞相、女检点、女丞宣、女宣诏等,在天王府及诸 王府任职,天王府宫内还设置了理文、理袍、理靴、理茶、统教、提教等女官,高级女官皆 有爵位。
太平天国的女官有职有权,并不是实现什么“天下内治”而是出于当时革命斗争的 实际需要,这一制度自有阶级社会以来首次为女性参政开辟了道路二、女官制度的特点与影响(一) 女官制度的特点1. 女官数量少,女性地位地下《周礼》中涉及的职官达到360多种,但是其中女官的种类仅仅26神,还不及总量的 1/10,其中可以算作“官”的仅妇官系列中的女性,即天官中的九嫔、世妇、攵御,以及春 官中的世妇、内宗、外宗等数种这类女性人数较少,总计不过百余人,其余皆属女奴系列 女奴系列包括从事体力劳动的女奴,如女酒、女浆以及大量的奚,还包括具有一定文化知识 的女奴,如女祝、女史、女府等,从社会地位来看,女巫亦近于奴这类女性人数多,总计 数百人这显然是男权社会的性别观与男权意识在职官体系中的生动再现2. 地位不稳女官职位并不是从一而终的,包括晋升和罢黜这两个方面晋升这一特点是专门针对宫 官而言的,因为女官中间有一个不可逆转性,那就是宫官可以上升为内官,但是内官不可能 退回到宫官-对于内官而言,一旦惹怒皇上或者红颜老去,那么结果只能是被废黜或者杀 害,没有降职这种诃以缓和的中间地带而宫官则因为是后宫中仅次于妃嫔的上层人物, 时常侍奉皇帝、后妃、太子等统治阶级的核心人物,她们有优势、有机会接近这些权利的中 心,因而在其侍奉皇帝的饮食起居中,往往会因为机遇或者才干而受到皇帝后妃的看重,或 被宠幸而荣登妃嫔之列,或不次提选授以要职,步步荣迁,从而富贲。
只要得到皇帝的宠爱, 她们就有可能青云直上,从普通宫人一跃成为美人、婕妤、贵妃甚至于皇后,从而地位尊显, 高居其他宫嫔之上二) 女官制度的影响1. 参与朝政以及外戚干政自秦朝起就确立了中央集权制,皇帝掌管着大权,但是女官制度(也称后妃制度)看似 不参与朝政,实则与维护家天下的统治息息相关,这也是我们在电视剧中经常看到后宫嫔妃 们争宠想生男孩当太了的原因每当皇权衰微或受到某种威胁的时候,皇太后、皇后、嫔妃 们会出政干预,以维护自己的自身的地位这便出现了太后临朝听政、太后垂市听政等现象, 如:西汉女政治家吕后辅佐汉高祖建立了王朝,辅佐其子、其孙建立了执政十六年外戚干政被视中国历史上一大祸患,其根木原因是由后妃体制而起如女主临朝有时需 要依靠外戚支持,甚至有的朝代,像汉刘氏政权,曾以宗室、外戚、功臣三大势力作为支柱,后来宗室、功臣地位受到削弱,只有依靠外戚了2. 女官制度使一部分女性的聪明才智得到发挥后妃、女官长期生活在宫中,生活条件优越而特殊,她们置身于上层社会谙熟官场政治, 并可以观览群书,因而相对于社会上其他女性,她们可以写出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如:汉 代的女史学家、文学家班昭等,唐代的上官婉儿是当时很权威的作家。
此外,后宫中的女了 学诗作画,弹琴鼓瑟,有些会成为著名的书画家、艺术家三、从女官制度看古代中国女性地位尽管女官制度对国家和社会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当时是男权社会,所以即使女官 可以在宫廷中发挥一定作用,但是古代女性仍然有着不可改变的悲剧命运一) 女性历史地位的缩影《周礼》中的女官不仅数量少,而且地位不高,除少许后妃系统的女官之外,大多是女 性劳工(即女奴)这显然是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在职官体系中的体现自西周初以来,女 性地位日降,男尊女卑情形变得越发突出不仅如此,女性还逐渐被剥夺从事各项职业的权 利,而以衣食、蚕织为务女无公事,休其蚕织”(《诗经•大雅•瞻卬》);“无非无 仪,唯酒食是议"(《诗经•小雅•斯干》);“寝门之内,妇人治其业"(《国语•鲁语 下》)o《周礼》中的女官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特征,甚至连后、女嫔、世妇等,虽然摆脱了 衣食、蚕织等劳作,但却依然要执行这类仪式《周礼•天官-内宰》载:“中春,诏后帅 命妇蚕于北郊,以为祭服……上春,诏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生槿程之种,而献之于王二) 女性功能的凸显女性与男性一样,能从事各种生产劳动自西周以来,女性被逐渐剥夺了从事各类工 作的权利,而以衣食、蚕织为主。
而在贵族阶层,因女性无需从事这些生产劳动,她们存 在的主要目的是为她们存在的角色不再是物质生产,而是“性能”,即满足特 权男性的性欲需要古代君主拥有后、女嫔、世妇以及女御等多种“性伙伴”,她们的存 在表面上是为了生育,其实不然在这里以“育”为借口,掩盖了 “性,,的一面也就是 说,女性不少是以其“性”而存在于《周礼》女官体系之中的,而非某种社会职能这是 男权社会中女性的悲剧三) 男权帝国体制的翻板在古代职官之中,三公九君主而这些以“后”为中心的女官亦以各种形帝王,其核心是子嗣与祭祀更确切地说,便是满足帝王“性”与“育”两方面的欲 望,很好地实现这两方面的功能不仅如此,宫妃系统的女官上下等级森严、界限明晰如, 九嫔“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于王所”;内世妇“帅女宫而濯撅,为膂盛”;女御“从世妇 而吊于卿大夫之丧”;夕卜世妇“大丧,比外内命妇之朝,莫哭不敬者而苛罚之” 0这便是帝 国体制在宫妃系统中的展现也就是说,从某种意义而言,《周礼》中的女官体系正是男权 帝国体制的翻板女官的结局,要么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要么从不会被宠幸,在后宫中孤独终老,要么 被被安排到尼寺或道观中总之,古代男权社会中的殳子的,不论是宫廷内还是宫廷外, 都是男性的隶属,都有着不可改变的悲剧命运。
四、结论女官制度在以宗法制为主的封建社会中起到了维护内宫和平的作用,同时女官也有机 会参与朝政或其外戚干政,对维护家天下的统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女官制度是男 权社会的附属品,女性根本没有取得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参考文献:[1] 吴从祥.从女官看性别观念对《周礼》的影响[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2(6).[2] 周文英.略论中国的女官制度[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3).[3] 朱小宝.浅论太平天国的女官制度[J].陇东学院学报,2012 (6).[4] 朱子彦.中国封建社会后妃制度初探[J].学术月刊,1993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