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美术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关概念的理解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4716169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美术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关概念的理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对美术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关概念的理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对美术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关概念的理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对美术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关概念的理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对美术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关概念的理解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美术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关概念的理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美术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关概念的理解(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美术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关概念的理解创新和创造力,是这些年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江泽民总书记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 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气 创造力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生命力。培养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思维,提高全民族创新素质,已成为新世纪教 育的重任。现在的学生正是未来的创造者,他们的创新能力将影响着-个民 族能否自立于世界之林,能否位于科学技术的制高点。而这一切又深 深依赖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创新教育能否得以顺利实施。科学技术从未像今天这样,以巨大的威力和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 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经济和社

2、会的发展。新课标指出要以创新精神和实 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所 以创新教育已成为目前和今后学校教育的主题。不论从国家民族,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实施创新教育, 已日益迫切。那么,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在中学美 术教育中要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已成为担在我们每个美术教师肩上的重 担。一、今天,我们就初中美术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实 践能力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思考与探讨。希望大家通过这样的研 讨,能有所收获。1、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函什么是创新精神一,对创新教育内容的认识 创新:理论研究对“创新”有多种解释。1、指一种创新精神,创新意识。2

3、、淘汰落后的东西,创造先进的东西过程。3、是一种心智 能力,是流畅、变通和独特的思维特点外显的能力特性。4、标志新事 物的生成。简单说来,创新既包括“无中生有”,又包括“有中求新二创新教育也就是以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 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 过程。创新精神:是不甘守旧,刻意求新,不惧艰辛,志在变革的勇气和毅力。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培养学生独立思考, 积极探索;勇于提出问题,对只重模仿、轻视创造的教学要求敢于提 出不同意见,美术实践中敢于标新立异,另僻蹊径,对按照自己的构 思进行创作表现有执着追求的精神。创新精神属于

4、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范畴,是进行创新活动必须具备的一些心理特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创新情感 和创新人格以及相关的思维活动。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在中学美术教育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内容之-O人人都有创造能力,只是开发培养与否。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 个试验:把一个跳蚤放在一个瓶子里,给它罩上一个透明的玻璃板, 它一跳就撞回来了,一跳又撞回来了。跳来跳去形成了条件反射,当 再把玻璃板拿开时,人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这个跳蚤再也跳不 出这个瓶子了。试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在培养孩子的时候,千万不 要限制了孩子的才能。在美术教育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首先应 注意保护学生的独特个性,并

5、给予学生充分发挥个性的自由。创新思维创新教育的第二方面内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是指发明和发现 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 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培养创新思维就是要使思维具有积极的求异性、 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独特的知识结构以及活跃的灵感五 个的特征。具有这五个特征的创新思维能使学生更顺利地解决对他们 来说的新问题,能更深入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的迁移到 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更轻松、更顺利。在中学阶段的美 术教育中,培养创新思维可以说是构建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 键,是创新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一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

6、过这种 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部规律,而且在此基础上产生新 颖独创的、有社会意义的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的一个表现是:敢于打破常规,进行逆向思维。故事司马光砸缸司马光有一次跟小伙伴们在后院子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 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 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一面哭喊,一面往外跑, 找大人来救。司马光不慌不忙,顺手从地上拾起一块大石块,使尽力 气朝水缸砸去。“砰”的一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创新技能创新教育的第三方面内容是创新技能的培养,它是实践能力的体现,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

7、于创新性 活动的工作机制。仅就中学阶段美术教育而言,要培养学生通过自主 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一种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喜爱 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理倾向。创新技能:还应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的能 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设想能力,产生新的非凡设想的能力,善 于发现和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分析资料 和得出结论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等。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创新教育的第四方面的内容是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 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 比如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因素。在智力和创

8、 新情感的双重因素作用下,学生的创新才能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从 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学生具有优越的创新情感和良好的个性特征是形 成和发挥创新能力的底蕴。美术教学创新教师要更新美术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培养学生且有创新.人格特征 的堂生观.、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超评价观研充、.探索和实施有 利W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熊力的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以及教堂谗. .饮。特别要拣弃.教师灌输堂生接收教师范画.、受生模仿二的美. 术教学模式?形成真正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民主、交流合作生动活 泼的.:活动体验式乙t实践发现式二讨论援索式二.笠新的美术教学 模式?我们相信人的创造力既不完全是天赋的,亦不属资赋优

9、异者的专 利。创造力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只是能力或程度的高低不同而已。2、什么是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概指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有意识活动的能力。创新能力、创造能力都属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应在美术 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绘画造型能力、美术创作能力,工艺设计制作 能力以及美术欣赏能力。二、美术教学与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培养实践能力的目的意义1、义务教育阶段美术教学的课程特征与目标义务教育阶段是全体学生学习艺术的基础课程。其中,美术课程的 特征为:视觉性审美性创造性实践性,而以视觉形象为载体, 体验感悟为途径,审美教育为核心,美术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陶冶学 生情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0、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是 其目标,其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术的学习是最有效的途径。2、美术与社会发展当今世界(12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创造力之间的竞争。所以世 界各个国家尤其是西方的发达国家,都把创造力的开发作为国家的战 略来抓。我们国家提出要建设一个创新型的国家,从”制造大国”转 化为”创造大国”,我们很多有眼光的企业,高等院校都提出要打造 一个创新型的企业、创新型的学校,培养创新型人才,那么这些东西 归根到底可以说它的实质就是创造力的问题。美术是社会存在的产物,它担负着社会功能的角色。这种社会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认识功能,教育

11、功能,审美功能美术使人类保有着梦想的权利。因为梦想,才能够继续创造。美,是一种看不见的竞争力。美若是丧失了,也就真正失去了竞争力。美,在中国象形文字中,意为头身穿戴漂亮饰物者为美;美,即指能让人赏心悦目的事物,是人们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观察 了解所产生的一种认识和感受。美,无时无地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呈现着、创造着,从自然从社会、 从东方到西方,从古时到今日。美,无处不在!美,也在被不同的人以不同的方式理解着、追求着、感受着一有 人看到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人性的美,社会的美,生活的美有人则,但无论怎么说,美,是和谐的事物。不和谐的事物是谈不上美的!美,是人类一直永无止境都在追求、创造着的东西。爱美之

12、心人 皆有之,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们对美的追求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满足过。美术,是人类认识美、创造美的形式和方法或技艺。可以说,凡 是人造物都与美术有关!美术,是人类发展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没有美术,人类就没有 文化;没有美术,人们就无法更多地去了解过去;没有美术,就无法 启迪和激励人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美术,尽管一直随着人类生产 生活方式的变化在变化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时空属性, 但毋庸置疑地是,美术是人类社会的重要存在,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 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和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更是如此。社 会越发展,人们就越需要美术。全民族创造性思维的自由发挥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

13、繁荣昌盛一 爱因斯坦近百年以来,说中国人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大家可能一时 接受不了。但事实确实如此!建国快60年了,在国内受教育的人没 有一个得到诺贝尔科学奖!历史上人们喜欢提4大发明,但是中国人自古有尚古不尚今的毛 病,可能因为宗族观念,敬重祖先,都认为是老祖宗的东西好,限制 了后续的发展。还有严酷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后来的文化大革命,限 制了人的创造自由,不敢说真话,这是一个悲哀。现代教育的模式化, 应试化,不能开发学生的智力,限制了青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 发展。前几年,人们曾搞过一次中日学生野外生存训练,结果!究 其原因,关键在我们的教育只重视学分.,忽视能力的培养。独生子过于依赖

14、、动手能力越来越弱一一这要归罪于我们的学校、 父母过于包办!家庭、学校像动物园的笼子OOOOOO学校(从幼儿园到 高中)不再组织学生外出(安全责任、学习时间使然) 0 0 0 0 0 0封闭式 的教育!今天,人们虽然高喊着素质教育的口号,但哪个学校不是仍然在 大行应试教育之道!培养青少年创新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 发展,现在和未来文明的真明财富,将越来越表现为人的创造性。(1) 知识激增,需要新一代学会学习;(2)科技革命,需要新一代革新创 造;(3)振兴中华,需要新一代开拓前进。二、培养青少年的创新 能力,是未来社会生产的特点所决定的。3.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对 于我

15、国具有更重大的意义,我国要到2050年左右赶上或超过世界发达 国家,成为具有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 个宏伟的计划需要这-事业的继承者,必须具有创新精神。(4)智力 潜能,需要教育者去系统地开发。下面我们来谈谈:3、美术学习与学生个人成长的关系人的创新精神的造就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是通过多方面综合培养 的结果。在中小学阶段,美术教育教学以其多方面得天独厚的先决条1=1件、以其学习艺术创造与实践为基本内容的学科特点,对培养人的创 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创新人格的形成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美促“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美术课是充分突现的美感教学,是充分运用各种形式美感的内容 吸

16、引,感染学生,让学生认识和理解,进而主动选择美。从而调动起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的内容中,通过教师的正确 引导,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形成创新意识。美术教育属于美育范畴,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美育的目标是 培养人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能力,陶冶情操,形成完美的人格。 美育的任务史:创造美二是一个关键词,它是感受美、认识美的目的, 是最具显性特点的美育目标。通过美育培养人的创造才能,和以培养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有方向的-致性。美具有情感 性。审美主体由于历史的、民族的、受教育的、修养的、心态与情绪 的种种差别,对美的感受、认识和创造就产生了种种区别,决定了表 现美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