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传输技术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580235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传输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信息传输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信息传输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信息传输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传输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传输技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传输技术什么是传输技术充分利用不同信道的传输能力,使信息得到可靠传输的技术有效性和可靠性是信道 传输性能的两个主要指标。一对架空明线信道的通频带比一路电话信号的频带要宽,卫星信 道、光纤信道的可用通频带就更宽,要用明线只传单路电话,显然信道的传输效率(即信道 利用率)就很低。因此,必须寻求提高传输效率的方法,使给定信道能传输多个信源信息,从 而提高信道的利用率和传输能力,信道复用就是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由于复用的方式不同, 信道复用可分为频率复用、时间复用和电平复用等,前二者用得较多(见多路通信、多址通 信)。在某些传输方式(如数字通信系统)中,为了使系统有效和可靠地工作,还要求发信、 收

2、信两端准确同步,如比特同步、复接同步、帧同步、通信网中的网同步等,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采用同步技术。不同传输介质的信道有各口适用的频率范围(如对流层散射信道宜用数百兆赫或数吉 赫,电离层信道宜用数兆赫至20兆赫)。为了使信息能在给定传输媒介的频率范围内传输, 需要将信源信号的频谱搬移到给定频率范围内,这可通过调制来实现。常用的调制方式有调 幅、调频、调相等调制技术是传输技术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用调制技术实现频谱搬移时, 需要有准确稳定的振荡源,有时是可变频率的振荡源,这可由频率合成器来提供(见频率合 成)C实际传输系统都存在噪声、色散等T扰,它们影响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信道编码和最 佳接收是解决传

3、输可靠性的抗干扰技术。信道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又可进一步细分为架空明线(传输能力一般不超过12个话路),对称电缆(用 于载波通信的高频电缆一对芯线的传输能力可达120个话路),同轴电缆(其传输能力可 达1800-3600个话路),光缆(单模光纤的传输能力已可达若干万个话路)等;无线信道 又可进一步分为地波传播(如级长波,超长波,长波,短波等),天波传播(即经电离层反 射传播,如短波),视距传播(如超短波,微波)等。卞曰&宓若夂白淫中姑田信源的信号必须通过“调制”到给定的频率范I韦I才能进行传输,故调制技术是传输技术的 关键之一。对给定的信道,使之能传输多个信源信息的技术称为“复用”,

4、复用旨在提高信道 的有效性,是传输技术的另一关键。常见的复用技术有频分复用,时分复用,码分复用,波 分复用等。传输的可靠性是传输技术的另一个要点,这主要涉及信到编码技术和最佳接收技 术。光纤传输和无线移动通信技术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最重要的两种传输技术。光纤传输将 以其髙带宽和高可靠性成为未来信息窩速公路的主T传输手段;移动通信则以其高度的灵活 性,机动性将成为信息社会人们普遍采用的通信形式,进而通过与光纤通信,卫星通信的结 合,实现真正“全球通”已经指日可待。传输技术的应用范围古时候的火光传递信号、信鸽传书包括旗语等,都属于传输技术的一部分,目的在于 长距离的传递两者之间的信号。在现在的科技时代

5、,传输技术的应用范围更广,可以将生物信号、微电流信号长距离 传送到远端的仪器或者显示设备。目前传输技术广泛应用于军事、民用、工厂等等,固定电话、移动通讯、闭路电视系 统、无线电台、卫星技术、Internet网络等等。随着传输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引入信号加密技术来防止“黑客”窃取他人的隐私,使得传 输技术更为严密。传输技术使得人类的信号传播更为迅速和广泛,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发展空间。信道编码编辑噪声干扰引起信号内部畸变,致使接收信号失真或产生错误。为了使信号具有抗干扰 的能力,可将信号在传输前处理,使其内部具有更强的规律性和相关性,以便在噪声对信号 内部结构产生定损伤时仍能根据其内在规律来发

6、现甚至改正错误,恢复原有信息。这样的 信号处理可用信道编码或差错控制编码来完成。由于丁扰情况不同,适宜的抗T扰编码的类 型也有所不同(见差错控制)。调制和最佳接收编辑适当选取调制和解调方式,也可提高抗T扰能力。不同调制方式其抗T-扰性能不同。 在给定概率分布的噪声T扰下,对不同的调制方式可有其最佳接收方法。信道中除叠加在信号上的噪声等T-扰(加性T扰)夕卜,还可能出现由信道参数随机变 化引起接收信号包络随机起伏所形成的干扰(乘性干扰)。这类干扰称为衰落T扰,包括信 道参数变化较慢的慢衰落和变化较快的快衰落c抵抗这类T扰常用的技术有分集接收和信道 均衡。分集接收编辑在变参信道川快衰落现象较严重,

7、适宜用分集接收来改善信道性能。常用的分集方式 有空间、角度和频率分集等,它们是利用几对天线、或一副天线的几个不同角度或几个不同 的频带,将不同路径的接收信号进行合并,用以对抗信号的衰落。这种分集称为显分集。此 外,还有隐分集技术,它是将每种信源符号对应于若干时隙,而在每时隙中规定不同的频率 和相位,此即时频相编码技术。信道均衡编辑信道在各种因索影响下,其幅度一频率、相位频率特性会随时间发生变化,这就造成接 收信号损伤。在信道小加入均衡(固定均衡和自适应均衡)装置,可随时补偿信道的畸变特 性。这种技术称为信道均衡技术(见均衡技术)。从传输的有效性、抗T扰性来看,实际系统与理想系统Z间还有相当的差距,因此研究 或改进传输制式的工作仍然是重要的课题。随着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网、区域数据通信网的 发展,新的传输体制,如多址技术、扩频技术等,发展甚为迅速(见扩频通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