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学生德育管理中的实践研究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576800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学生德育管理中的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学生德育管理中的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学生德育管理中的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学生德育管理中的实践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学生德育管理中的实践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学生德育管理中的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学生德育管理中的实践研究(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学生德育管理中的实践研究阶段性报告自2007年9月以来,在近一-年的吋间里,我们的课题研究基本完成 了起始阶段的研究任务。这一阶段的研究虽然还算不上正式的研究,但这 些准备工作相当琐碎,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操作,为下一阶段的研究工 作能顺利进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工作如下:一、组建课题组、明确分工要保证研究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首先必须要有一-批具有研究 能力,同时业务水平过硬的老师组成课题组。我们的课题组不仅有教学经 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教学热情高涨的新教师,组内成员团结协作,分工 明确。课题由吴文英老师总体负责,夏尹老师负责资料的收集和整理,陶 富强老师负责阶段性报告

2、的撰写和教学反思,沈娟老师负责结题报告的撰 写。大家明确了各口的分工后,研究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着。二、本课题提出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小指出:“抓好青少年学生的 思想工作,直接关系到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能否取得成功,关系到我国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取得成功。”教育部制定的小学徳育工作规 程中提到:“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 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国 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是新世纪新 阶段学德育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学习贯彻文件,需要我们站在科学 发展观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

3、面发展,对当代教育的作用和 使命,要有更加崭新的视角,更加辩证的思考,更加理性的审视,尤其要 与转变教育思想紧密结合,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德育观。三、理论知识的学习1、德育为先的教育观德育为先的教育观,是一种导向、一种激励,也是一种保证。核心在 于强化德育是首位、是灵魂、是核心,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的教 育思想。教育发展到今天,我们应该重新审视选择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教 育最重要的功能是陶冶人性,铸造健康饱满的人格。教育最根木的任务是 让学生回答好两个问题:一是人类应当怎样存在,二是人生应当怎样度 过,也就是说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人是立身之本,学习知识、掌握 知识只是服务社会的手段。

4、前者的学习是根本性的,后者的学习是工具性 的。道徳教育的缺失必然导致功利主义的人生态度,这种人生态度的主导 倾向是:重视现实,轻视理想;热衷功利,漠视义理;珍视个人,忽视社 会;关注物质,鄙视精神。现在出问题的学生,很多不是因为智力因素, 血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将来学生到社会上能不能成功,能不能成才,固然 有能力不够的问题,但相当一部分归因于思想品德问题。从这个意义丄 讲,教育的概念首先是一个道徳教育的概念。2、以人为木的德育观加强和改进学德育工作,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以人为本是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提 出的新世纪新阶段的重要战略思想。简单说,科学发展

5、观就是既要立足半 前,乂要着眼未来;既要经济发展,也要社会发展;既要生活小康,也要 人民健康;既要物质基础,也要文化推动。以人为本是一-种思维方式,要 求我们的工作不仅要符合规律,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还要符合人性 发展的要求,实行人性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现代德育的根本任务是端正 人的品行,完善人的人格。这需要人的口觉参与,主动学习、实践、感 焙、体验、反思、修炼。德育的实质就是造就德育主体,造就具有自主道 德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成员。学牛是德育主体,不是灌输客体。德育是 社会要求,也是学生自我发展、自我生存的要求。我们要善于将社会要求 转化为自我要求,因为任何教育只有转化成自我教育,才能真

6、正达到教育 的效果。徳育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判断力、亲和力以及 独立人格。我们要尊重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基木权利和责 任,我们要把学生当作有血有肉、有生命尊严、有思想感情的人。让每一 位学生都受到民主平等的对待,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让每一位学生同在蓝天下健康成长。因此,现代德育必须直而社会开放和 价值多元的现实,正视道徳冲突,解决道徳困惑,让学生自己掌握批判的 武器,提高学生的道德辨别力、判断力、选择力、创造力,学会判断和选 择,学会自己面对人生,创造生活。3、以人为本的社会历史观。,以人为本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是一种 立

7、足于解放人和开发人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在人和自然的关 系上,以人为本就是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在人和社会关系上,以人为本就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关注入的生存与发展的命运,尊重人性发展要求, 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公正, 就是关注弱势群体,就是尊重他人;在人与自身关系上,以人为本就是尊 重人的类价值、社会价值和个性价值,尊重人的合法权利、能力差并和独 立人格。以人为本的德育,就是肯定、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根本地位、n 的地位与主体作用的同时,把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 的价值取向落实到学德育教育工作zm,关注人的生活世界,要对人的 生存和发展

8、的命运确立起终极关怀。经济与社会发展是为了满足人的需 要、利益、愿望与诉求。人的需要具有多层次的内涵,他不仅有自然需 要,还有社会需要;不仅有个体需要,还有群体需要;不仅有自身需要, 还有相互交往需要;不仅有物质需要,还有精神需要、等。如果将人的需 要放在一个广义的社会环境去认识,这种需要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要是 相辅相成的,因为,社会发展的根本H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与诉求,而人的 满足必须以社会向着更高的理想发展为前提。站在人的角度,生产发展、 经济增长本身不是h的,包括教育本身,也不是ri的,不断地满足人的各 方面的需要,才是根本FI的。因此学校在制定发展计划时,要注意到 “以人为本”德育教育正

9、是一种新的价值观与价值尺度,它要求德育管理 在实施的过程,充分尊重人、关怀人。教育就是要实现人的价值,提高 人的价值,这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出发点、归宿点。四、本课题研究的原则和具体内容1针对我校实际在构建德育管理模式时我们提出以下几个原则:(1) 适应性原则:许多地方的道德教育结果是使受教育者恐惧道德,许 多天真活泼、爱说爱笑,爱动脑筋的孩子上小学不久就变得不苟言笑而显 得非常“懂事”,一些学校因为学生迟交作业或上学迟到(也许是偶尔 的,或者有特殊情况)教帅便以违规违纪为由采取罚做题罚跑步等惩罚措 施类似这种道德教育恰恰违背了道德教育的初衷,因为道德的根本在 于尊重生命,尊重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

10、,尊重人的正常需求。所以,我们 的徳育管理模式要尽可能提出与学生和适应的道徳要求。在学校徳育工 作过程,如果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木,那么,道德教育就会与人的生命息 息相关,因而也一定会显得可爱和有魅力。(2) 全而性原则:学校工作把培养人放在首位,不放弃一个学生,但也 不能放任一个学生,必须情寓于法。对社会和家庭负责。学校在加强徳育 队伍建设,倡导情感教育,注重心理索质教育,使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 展的同时也必须严格规范各项学牛常规的制度建设并加强检查和督促。 具体在德育管理要抓好五个方面工作:抓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注重良好 行为习惯的训练与培养,讲文明、讲纪律、讲礼貌、讲卫生,逐步内化为 素质;抓

11、班集体建设,注重良好的班风建设,师生关系融洽,班级气氛和 谐,形成团结、勤奋、向上、不断进取的氛围;抓学风建设,注重刻苦勤 奋学习的毅力培养,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发掘学习潜能,培育创新精神, 达到自信、自强、自律、自尊;抓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健全人 格,提高耐挫力,培养适应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各种能力;抓德育队伍建 设,注重情感交流,注意不断提高工作艺术和工作效果,提倡严、实、 爱,学生由畏惧教师变为敬佩教师,用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德育管 理逐渐形成了以党的基木路线、邓小平理论为依据,以爱国主义教育实 施纲要为主线,坚持分层次实施学德育大纲、学生H常行为 规范为突破口,努力使学校、社会、家

12、庭教育横向贯通,努力创造课堂 教育、社会实践、环境熏陶、劳动锻炼、党团队相融的徳育工作新格局。(3) 整体性原则:以人为本的德育管理要渗透在学校教学管理的整体过 程,包括在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促进师生双边活动的开展; 因材施教,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学生非智力因 素。渗透在师生共同发展小,深入抓好教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确 立课题,培养教帅创新精神,不断提高科研能力。教学管理逐步形成以培 养学牛、教师创新精神,提高帅生实践能力为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新 格局;渗透在浓厚的文化色彩和情感色彩的校园德育环境的营造,通过 营造这种校园文化坏境,可以潜移默化地刺激起学生的合理

13、动机,可以激 活作为动机核心的心理需要,从而调动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因素,使道徳 教育在“润物细无声”悄然进行;渗透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德育资源的 整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加强德育管理的家校一体化进程。(4)主体性原则:我们的德育管理常常错位,将教师自己当作德育的 主体。德育的根本H的,是让学生的德性充分地、生动活泼地发展。要发 展什么,怎么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应该符合 学生的实际需要。德育的主体是学生自己。2、本课题研究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努力构建一个以人为 本的学校德育模式;第二关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整合作用來适应新时代 德育管理的要求,形成立体网络;第三努力

14、在德育活动发挥学生德育主 体的作用。首先,学校德育应半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为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和态度而制订一整套必要的纪律和规则,以人为本的德育管理首先必须是 秩序的管理、功能的管理、人道的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思维方 式、认他方式、价值观的进步,教育管理需要不断在理念、方法、模式上 创新。以人为本的徳育管理需要我们不断提高管理理念与管理手段,重视 人的研究、认识人的潜能和发展价值在我们各项制度制定吋、在工作实施 始终遵循的管理原则。在严格管理的同吋还要进行开放性管理,学校德 育管理需要以制度的建立为基石,但制度本身必须有以人为本的价值属 性。因此在制定我校德育管理制度时,我们要考

15、虑是否具有可操作性的标 准,是看全体师生是否主观上、客观上都参与了制度的建设,是否都愿意 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着制度的管理。制度的有效性最终要看它是否符合现 实的物质状况、环境状况和人的状况,是否促进了人(包括教师、学生) 的全面素质的发展。其次,学校不是孤立存在的,它的徳育环境质量和资源要受社会、家庭等 方面影响和制约。为了优化德育环境,获取高质量的德育资源,建构学校 德育的多维立体网络是半务之急!学生在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大多还是理 论上的东西,而他们一旦走出校门,走上社会,谋生和立世的需要将使他 们在反思学校教育的合理性的同吋,很快接受社会给他们的非常“实际” 的教育。还有家庭教育也总是先于

16、学校教育的。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第 一任老师,也是德性培养的第一任老师。而H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 有多少脱节的地方。要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走出闭门造车 的误区,要在社会大环境下,调查并结合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制订切实 可行的符合社会和家庭需要的学校德育H标和德育计划。任何大血空的德 育H标和内容,施行的结果,就是学校徳育工作走向死胡同!因此,学校 德育工作要与家长保持经常的联系,如电话联系,约见家长,家访,开家 长会,校长接待日等等。同吋要利用多媒体技术建构新吋期学校德育工作 的三维立体网络,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维一体,构成一个德育工作的 网络,并在这个网络制定具体的德育H标和方法,才是科学的,合理 的,以人为本的徳育思想才能得到切实施行;学校徳育也才能显示出它的 蓬勃牛机和永恒魅力。再次,尊重学生德育主体地位,我们常常说“要为了学生的将来发 展”,但事实上,我们真正考虑的却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