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专题综述

上传人:ss****gk 文档编号:204549537 上传时间:2021-10-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专题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修改专题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修改专题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修改专题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修改专题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修改专题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专题综述(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述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进展汪善金(巢湖学院校医院,巢湖238000)【摘要】: 冃的:通过临床相关资料,总结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推拿治疗临床进展。方法:从乎 法选择、疗法配合、疗效判断等方面入手,对近几年來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概述。 结果: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结论:应该对各种不同的治疗乎法进行系统评价, 制定统一的疗效评价体系,为理论研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关键词】: 椎动脉型颈椎病,推拿,疗效。椎动脉世颈椎病(ver忙bnd artery type ofcervice spondylosis,CSA)又称颈性眩卑:,大约I 颈椎病1/4,

2、属于中医眩晕范畴,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颈椎骨质增生以及颈部损伤 等引起眩晕、头痛、视觉障碍,英至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猝倒等临床特征是中老年 人常见的疾病。随着社会的发展,该病的发病年龄趋年轻化,并且女性多于男性,引起社 会广泛关注。在众多治疗方法中,推拿有着独特的疗效并且无副作用。木文就推拿治疗椎 动脉型颈椎病的有关报道综述如下:1:发病机制有关本病的发病机制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即动力性、机械性和血管性因素,特别是 影响神经血管的动力因素所致的椎动脉痉挛和狭窄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具体是:(1)椎动 脉本身的因素,木病多发于老年人,动脉硬化和弹性降低是重要因素。其次是椎动脉木身 变异和畸形

3、如狭窄等。(2)椎动脉外在因素:主要是各种原I大1引起椎动脉形态的变化而致 血流异常,其中的机械性压迫如增生、突出物、发育异常等。在椎动脉木身因索及外在压 迫因素存在下,由颈椎旋转引起的动力性的血管迂曲狭窄,可产生一过性的脑缺血表现。(3) 神经体液因素:椎动脉周国的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椎动脉痉挛、缺血或血管壁上的某些受 体通过生化机制引起发病,在机械压迫中椎动脉第二段向上走行于C6至C2的横突孔内, 皆为骨性结构,横突孔口径变化育接关系到椎动脉的血流最,影响血供。颈椎退变、椎间 隙的改变会引发颈椎不稳,导致椎体出现轴向或侧向移位,使得邻近的椎动脉迂曲,同时 颈椎的旋转可加重或诱发椎动脉的缺血出

4、现临床症状。两侧椎动脉经颈横突孔向内弯曲 进入枕骨大孔,在脑桥基底部左、右椎动脉合并构成大脑基底动脉环,供应脑干及内耳等 部分。故其血流动力学紊乱可使脑干及内耳形成缺血,导致前庭功能障碍,从而引发眩晕 等症状。2: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目前主要根据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症状、转颈试验和煤 像学改变根据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朋谈会纪要,具体诊断如下:1颈性眩晕,可有猝 倒史;2旋颈征阳性;3X线摄片有异常所见;4多伴交感神经症状;应除外眼源性耳 源性眩晕及椎动脉VI、V3段供血不全,神经官能症与颅内肿瘤等。随肴影像学检查技术 的发展,椎动脉世颈椎病的诊断越來越受到重视,除正常的X摄片检查颈椎生理弓

5、及骨质 外,还可通过脑电图的波形改变,脑电地形图的变化,脑血流图对椎动脉功能状态的判断, 常规X线椎动脉造影,确沱病变性质和部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高分辨实时显影, 磁共振血管成像清楚显示椎动脉全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底部主要动脉血流动力 学和颈部彩色多普勒显像及三维彩色超声血流成像技术的临床运用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 临床诊断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3:治疗推拿作为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有效方法z_,在临床上己被广泛接受。根据辩证分型, 总结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手法治疗总体分为:关节调整类手法和软组织松解类手法。3,1颈椎的整复调整治疗:此类手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类型的颈椎病,也是临床上

6、治疗椎动脉 型颈椎病的有效常用方法。此类手法是通过育接或间接的调整椎体关节的紊乱,解除肌肉 紧张痉挛,恢复小关节正常位置,颈椎关节紊乱的纠正,改善了颈椎备关节与椎动脉及周 围神经的位置关系,消除了对椎动脉和颈交感神经的压迫和刺激,缓解血管木身和周用软 组织痉挛,有效地增加椎一基底动脉的血流最,改善血液循环,疏通经脉。促进气血运行. 通常主要作用于颈椎的椎间盘段或寰枕段的治疗,此法临床应丿IJ颇多,备见其效,简述Z。 卢劲松将整脊疗法分别应用于高位和低位颈椎复位,治疗55例颈性眩晕,总有效率94.5% o 王冠181在手法松解局部软组织后再通过调整颈椎旋转幅度,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总有效率 90%

7、,高于牵引对照组的70%。康浦等应用旋转扳法治疗青年颈性眩晕患者38例,痊愈 13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3.68%,认为青年眩晕主要以颈椎生 理曲度改变和关节部位不稳为主。柳SI,(),等采用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200例,优 良率92%明显高于单纯旋转扳法(83%)和颈椎牵引(63%)。.尹锦绣等利用颈椎微调 手法配合头面部推拿治疗55例,痊愈13例,显效20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 率96.4%o陈芳龙2采用端提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显效率为90%,明显优于针 刺治疗的效果(72.5%),吴涛采用拿捋揉推颈项肩背,整牵旋屈颈椎,按压点理穴位手 法治

8、疗62例患者,总有效率98.4%。班华东将颈椎分为寰枢段、35颈椎段、67颈椎 段,分别采用定的复位、角度复位、侧旋推提的正骨手法,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1.82%、63.64%、 54.55%。认为正骨手法应优先寰枢节段。杨继文等应用拇指顶推法松动颈椎关节,认为 手法作用力集中,肓达病变椎体,纠正椎体的偏歪,恢复椎体的稳定。井夫杰等比较整 脊推拿与常规推拿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7.55%认为整脊推拿在传统推拿的基础上 加用了头血部和胸背部的手法起到了标木兼顾的效果。32颈周软组织的松解手法:放松和松解手法是推拿治疗开始手法,具有舒经活络的作用, 能够通过手法对皮肤肌肉神经感受器的作用,

9、消除疼源,从而间接解除肌肉血管痉挛,增 加血液循环,改善血供,减轻症状。此法临床演变繁多,摘录如下:黄锦军曲】等对30例 患者应用“调督”推拿法,重点按百会、后顶、风府、大椎、身柱、命门等穴位,有效率为 93.3%,认为此法能冇效提高基底动脉、椎动脉的血流速度,改善椎一基底动脉和脑部缺血 情况,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姜鹏勇胁等介绍王道全教授推拿治疗五步疗法,认为推拿治 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立足点在于消除无菌性炎症,改善颅脑内的血液循环。使受损伤部位 的炎症介质降解、消除,减轻其对椎动脉的压迫或刺激,解除椎动脉痉挛,改善脑部血液 循环。胡义民1,91等对93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应用五种方法分步进行治

10、疗,治愈56例, 显效19例,有效13例,无效5例。徐丽哲等对45例患者应用手法治疗治愈31例,好 转12例,未愈2例,有效率95.56%。梁来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在常规推拿手法的基 础上进行脏腑经络辩证,引用循经推拿,取得良好效果。郑国江采用患者俯卧位常规推 拿,卧位扳法和仰卧位拔伸法及头血部的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5例,治愈37例,好 转15例,无效3例,有效率97.3%o33联合治疗方法:推拿与其他疗法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是常见的疗法,其中主要与牵 弓I、针灸、中药等为多见。刘慧打应用牵引配合推拿治疗30例,显效26例,好转4例, 没有无效患者。王宇澄1241应用化瘀通脉注射液静滴后

11、改用其汤剂口服,配合推拿治疗64 例,有效率为90.6%o彭支莲等应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163例患者治愈126例,显效17 例,好转11例,无效3例有效率94.7%。胡云等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结合推拿治疗80 例患者,通过TCD检测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明显改善,认为二者结合治疗可 以通过冇接减轻对血管的爪迫和神经反射机制缓解血管痉挛两条途径达到协同改善椎动脉 供血的目的,既能改善颈椎结构异常乂能解决交感神经及血管功能异常。蔡东旭等5应用 注射疗法结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2例,有效率96%,指岀二者结合能有效的治疗颈 椎软组织炎症,缓解肌肉痉挛,消除其对血管神经的刺激和压迫。方英杰等【

12、泅应用中药熏 蒸牵引联合推拿治疗126例,治愈78例,好转3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2.9%0李维香 应用电针配合推拿治疗中青年椎动脉型颈椎病43例,电针取穴位风池(双侧)、风府、C2-C6夹脊穴、百会。有效率93.02%o陈大宇等采用中药奄包加颈椎操锻炼配合手法 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临床观察,统计结果,治疗二周示此法与单纯手法治疗对椎动脉 血流峰速度无明显并别,治疗三周示前者椎动脉的血流峰值明显高于于法治疗纟R。邢潇等【川 应用推拿结合现代康复手法治疗73例。痊愈33例,显效21例,好转15例,无效4例, 总有效率94.5%。梁波等3应用|服西药氟桂利嗪、静滴香丹注射液加中药汤剂颈复汤

13、配 合穴位按摩治疗78例。痊愈35例,显效18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3.6%。 因为木病多表现本虚标实,以风、火、痰、虚、瘀为其病理特征,应用中药以平肝熄风、 清热活血、补益肝肾。结合西药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配合穴位按摩松解粘连,解除 或减轻颈椎退行性改变对椎动脉的压迫症状,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通过整体与局部治疗相 结合,收到满意治疗效果。4讨论综上所述,推拿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各种新的 检查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该病的发病机制逐步被解释,推拿治疗效果得到了极大提高, 也为该病在临床的研究和新疗法的开展提供了思路。作为保守治疗方法的一种,手法具有

14、安全性高,疗效好,价格低等特点,但目前因为缺乏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依据,不利于临床 的推广及应用。同时推拿疗法在临床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手法治疗缺乏统一;临床诊 断标准有待进一步完善;临床疗效观察没有统一的量化标准,难以对推拿疗效优劣进行量 化比较,从而导致对比研究欠缺;临床手法治疗难以量化评估,完全靠医者个人施用技巧, 特别是整复调整类手法的皿用,施术者变化多端,不利临床实验研究;影像检杳因条件限 制,很多不能实施,有些不为大家所熟悉,血管形态学病理改变对该病的影响及对临床的 指导作用认识不够等,这些均有待我们进一步思考和重视。总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 颈椎病的疗效被医患所认可,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15、,但我们在应用中医传统手法治疗施,有 些并不为大家所熟知,血管形态学病理改变对该病的影响及对临床的指导作用认疾病的同 时,应该将现代医学手段丿应用到推拿治疗作用机理的研究中去,为临床治疗方法的创新和 提高疗效提供理论依据。参考文献1陆统.龙氏正骨手法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9 (6) 147 【2】王莉、李义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思考.J医学信息,2010,23 (7): 2498-2499.曹小建,任亚军,蒋燕妮,椎动脉型颈椎病CTlfn管成像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意义.J南京医科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 (12): 1224.孙

16、宇、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J.中华外科杂志,1993.31 (8) :472473 朱士奎、李保军、张书光雜动脉颈椎病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进展J医药导刊。2008,10 (5) :685 王社平、戴静宜、高孙政.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烈颈椎病596例.J.现代中医药.2008,28 (2) :48 7J卢劲松、整脊手法治疗颈型眩晕的疗效观察.J.按赚与康复医学。2011:2 (7) :26-27 凶 王冠、手袪報复治疗椎A熨颈椎病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 (I) 38-399 康浦汪青春.叶勇光.旋转扳法和穴位推拿治疗青年颈性眩晕的随机对照试验.JJ中国骨伤.200&2(4):27210 柳直.绑卫平.旋牵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标准操作规程。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 (11): 141 14311 .尹锦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