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统计学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和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统计学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和运川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是统计研究方法的指导方法,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丿力史唯物主 义,为统计学提供了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使统 计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而不是为各种唯心意识和阶级偏见所左 右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关于统计理论和方法的启示,对于促进木专业的学习、提高统 计研究的科学水平有重要的意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中存在决定意识,质与暈辩证统一、 对立统一、看待事物要用运动发展的观点等,对统计学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重点 谈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在统计学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和运用一、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孑盾分析方法为基木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辩证法科学地界定了孑盾的概念:一切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两个方 面,这两个方血既对立艾统-,我们把它称之为矛盾其中,对立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 斥、互相斗争、相互区别;统一是指孑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联系,它是有条件 的、相对的孑盾的性质包括:普遍性,即事事有孑盾,时时有才盾;客观性,是指孑盾 是事物木身固有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在研究中,我们要承认孑盾的普遍性和客 观性,敢于承认孑盾,承认事物的对立统一关系,这是正确对待问题的前提,是我们进行 一-切研究的基础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其内在矛盾也是多方血的,且具有不同的性质有的具有阶级性, 有的则不具阶级性,有的属于人民内部才盾,冇的则属于敌我才盾,而且它们又常常是交 织在一起的所以,既承认孑盾分析法,并正确地运用它,才能使我们从社会经济复杂多 样的现象中揭示出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來,才能保证统计学的真正科学性统计研究的任务就是从调杳得到的人量的、表血的、现彖的事实材料中,逐步分析出事 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但是事物的现象和木质常常是不一致而又有其内在关系的,如果现 象材料把握得不准确,就必然影响事物木质的揭示1 / 6在分析研究阶段,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有矛盾,但每个事物的具体孑盾却又各不相同, 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等成语,都告 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要具体分析事物的特点,并根据事物的特点去做事如果违背了具 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方法,满足于形式主义的“一刀切”、“一风吹”,结果矛盾不仅 不能得到解决,反而会史加复杂,史加难以研究清楚社会科学问题。
比如经济统计研究中,金融领域的数据和实体经济的数据特点不同,金融数据多是时间 序列数据,有较强的波动性,而实体经济数据比较稳健,因此需要用不同的统计模型去拟 合,如果用混合到一起用同i个模型,则模型拟合效果较差,无法真实反映经济情况二、存在决定意识人的认识不论表现形式多么抽象和复杂,归根到底來自并反映客观对象统计活动所得 到的各种认识结果,包括数据、图表、模型、硏究报告等等,并非从事统计活动的人们头 脑中木身固有的,而是对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的具体数量表现丿I]统计方法去加以反 映,并通过人脑进行加T所得到的因此,统计认识必须从社会经济的客观实际出发,所 搜集的资料必须真实、准确,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弄虚作假否则,统计不但不能发挥其 认识武器的作用,还将导致错误的认识结果,贻课各项工作另一方血,我们也应看到,统计活动又不是被动、消极的,它是立足于社会经济实践活 动需要基础上的能动的、积极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它会通过指导实践,反作用于客观 存在,改造客观世界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纵观人类统计认识活动的发展丿力史,可以看到,正是人类补会经济实践和国家管理实践 活动的需要,促使统计产生,并推动其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促进其水平提高;统计认识正 确与否应由社会经济实践來检验;统计认识活动的最终口的在于为补•会经济实践服务,指 导社会经济实践,即认识世界的1=1的在于改造世界。
因此,统计活动皿以为社会经济实践 服务为根木出发点,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实践的变化,改进、完善、发展自己例如在统计 调查活动中,要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切合实际的调杳方案,进行预调杳,根据调杳小出现的 问题调整调杳方案,以便更好地获収实践资料四、质与量的辩证统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的质和量是密切联系的、是辩证统一的质是一定量的质,量 是一定质的量,统计要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血进行研究,必须和一定的质结合起來 首先,统计学把认识事物的数量方面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目的在于阐明现象的数量多 少,现彖之间的数量关系由量变到质变的数量界限等,通过对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的了 解,进-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具体地讲,统计中的量,应是具有一定质的规定性 的量,而不是抽象的量,与数学中的纯数量不同例如“1+ 1= ?”这个题当作为数 学题口时,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而在统计认识活动中,就要弄清各个“1”所代表的是什 么具体事物,因为不同性质的事物是不能相加的其次在认识事物的量的特征之后就要揭 示事物的量变规律,这是统计认识中的更高阶段一定时空条件下事物的数量特征是事物 量变过程的具体表现,是事物量变规律作用的结果,对英加以反映是认识事物量变规律的 前提条件;而事物的暈变规律则是事物之间、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发展变动诸环 节之间在数量上的木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即事物发展变动规律在数量上的具体表 现,是对事物数量特征认识在更高层次上的延伸和深化,这样,辩证唯物主义所揭示的量 变规律就具WTffi要的指导作用。
统计认识活动是通过对补-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认识來实现为实践服务的日的的,但统 计活动决不是脱离具体的社会经济现象木身,进行•抽象的数量研究因此,也决不能脱离 对社会经济现象质的认识即在统计活动中,须将质与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辩证地统 ―起來如果脱离对事物质的认识,纯粹去研究补•会经济现象的数暈特征,只能是一种数 字游戏,不可能认清事物的木质和规律,难以对实践进行准确、具体、深入的指导例如统计中的常川模型冋归模型曾有•人拿GDP数据和某个人的身高做冋归,GDP逐年 增长,而人从出生后到发育停止前身高也是不断增长,如果把这两者在这段时间的数据用 统计方法分析,会发现这两者Z间的关系是显著的可我们显然不能说,此人的身高导致 了经济发展,或者川国的经济发展导致了此人的身高增加冋归指的是被解释变量的 变化是由解释变量的改变引起的但是假如两个变量之间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恰巧 趋势相同,那么令可能用他俩做冋归的时候也能够得到一个拟合度相当好的方程这个其 实是个虚假冋归,没有实际意义如果我们京到两组数据后就玄接进行量化分析,而不进 行质的认识,很容易造成伪冋归,得出虚构的规律,无法指导实践3/6五、 原因与结果的辩证统一在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量变规律时,必然会遇到事物产生量变的因果关系这一问题,原 因和结果是事物、现象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形丈。
在现实毗界中,没有无因之 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因果关系对立统一,会相互转化,某一结果会成为另一联系的原 因,某一原因也会是另一•联系所产生的结果因果关系纷繁复杂,类型多样我们在研究 社会经济现象的量变时,应根据硏究日的及对象实际情况,对具内在的因果关系进行具体 深入的辩证分析,区分产生量变的各种不同原因(如主要原因与次要原因、内部原因与外 部原因等),判别因果关系的具体类型(如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 多因多果、复合因果等),从而客观、真实地反映其变动规律在统计研究中,对事物产生的量变,应根据实践需要及对象的性质、特点,对各种因果 关系进行具体、深入的辩证分析,区分产生量变的各种不同原因,判别因果关系的具体类 型,分析可能出现的因果转化,从而客观、准确地揭示事物的量变规律六、 对立统-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无处不存在着对立统一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才盾,孑盾 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在统计研究中处处体现着孑盾观点, 例如在认识“总体”这一•概念时应强调总体的同质性是一切统计研究的前提,只有总体各 单位具有某种共同的性质才可能把它们结合在一起,如企业工人之所以构成总体是因为各 T人在社会成分这个标志上的表现是相同的。
构成统计总体的单位虽在某一方血上是同质 的,但在其它方血又必须是差异的如前所述企业工人总体中补会成分这一标志,各单位 表现相同,即同为“工人”,但在其它标志如性别、工种、年龄、工资等方血每个人的具 体表现又有所差异,我们就可以从差异中研究问题的才盾,寻找解决的办法因为差异是 普遍存在的,是统计的前提条件,有差异才需要有统计,没有差异就用不着统计了在统 计学的研究小,若将对立统-规律贯穿于研究过程中就可有效拓宽研究者的思维,使其对 研究对象的概念育更深层次的理解七、看待事物要川运动发展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事物固有的根木属性,任何物质的具体形态都有4 / 6自C的特定的运动形式,都处于变化之中,人们对任何客观事物的认识,都必须经过由 感性到理性,由实践、认识到再实践、再认识的循坏往复统计认识活动的各个阶段,都 体现了这种观点如统计调杳中的住八调杳,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的样木老化,对总体 的代表性减弱,无法反映总体川出现的新变化,而且被调查者也产生了长期记账负担,影 响调杳的准确性,此时我们耍正视总体的变化,同时调整抽样框,增强样木对总体的代表 性,这样有助于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做好统计调杳汇总,更好地为政府决策提供准 确的信息。
八、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相结合分析和综合相结合,是思维加丁•的最主要方式么一,是人们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 的一个强有力的于段恩格斯指出:“思维既把相互联系的要素联合为一个统一体,同时 也把意识的对象分解为它们的要素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按照唯物辩证法,具体事物总是多样性的统一,它是可以分解为各个部分和各个要素; 但又是相互联系的,必须把具各个部分和各个要素综合起來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考察分 析工作就是通过对比从事物的错综复杂现彖中,把它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分解开來,并 把那些偶然的、菲本质的东西舍弃掉,抽象出那些必然的、木质的东西,得出一些反映对 象各个部分,各个侧血湘互区别的特点,特征和单纯的联系综合工作就是把其各个部 分,各个要素联系起來探求其间的复杂的、深一层的关系,把对象作为一个整体在思维小 全血地、具体地再现出來,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和逻辑的系统综合必须以分析为基础, 但分析又总是以此前所作综合的结果为指导,其目的又是为了下一•步的综合,分析到了一 定穆度,思维的行程就要倒转过来,转化为综合,综合得到了一定的成果,又要开始史深 一步的分析,这是一个分析和综合辩证发展的过程在统计研究中,所谓综合人体有两层涵义:其一是,在调杳总体全部单位或部分单位的 基础上,通过汇总或推断,得出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指标数值,如总量指标、平均指标 等;其二是,对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数值通过一定方法综合得出一个评价值,如灰色关 联度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模糊评价方法、功效系数法等。
所谓分析,则是指对总体内部性质不同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划分,并对其相互关系以及 对总体数量特征的作用进行研究;或对影响事物暈变的各个因素进行分解,对其影响方向 和程度进行数量上的描述等等在统计认识活动中,综合与分析广泛应用,它们相互依 存、互相渗透、相互转化,不断循环往复,共同完成5 / 6认识任务九、个别、特殊和一般相结合,点与血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这是与分析和综合相辅相成的又一个重要思维方式,其中贯穿着归纳和演绎的思维方 法一定的社会经济机体,都是由各个基木社会经济单位群所组成,一定的社会经济现彖和过程都是由具基木单位的不同方面的补会经济活动所共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