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式燃气表误差的快速检定技术研究摘要:文章首先对膜式燃气表的检定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在此 基础上対膜式燃气表误差的快速检定技术进行论述期望通过本文的研究 能够对膜式燃气表检定效率和准确性的提升有所帮助关键词:膜式燃气表;误差;快速检定技术1膜式燃气表的检定现状分析燃气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物质,燃气表作为燃气的 计量器具,其准确与否至关重要想要确保燃气表的准确性,就必须对其 进行定期检定为满足对膜式燃气表检定的需要,国家质检总局对检定规 程进行了不断地更新,并于2012年9月颁布实施了 JJG577-2012规程, 在该规程当中,对膜式燃气表检定的通用技术要求和各项检定方法及条件 进行了详细规定,规程耍求对膜式燃气表进行检定之前,表丿应肖以最人流 量进行运转,通过的燃体积应当至少为燃气表回转体积的50倍,测量示 值误差间的最大差值不得大于0. 6%0每个表每次检测时,应当不少于3个 流量点,即(最大流量点)、0.2 (中流量点)以及(最小流量点),每个 流量点的检定次数最少不得少于1次,若是对检定过程或结果存在质疑时, 应当增加检定次数模式燃气表的准确度等级为1・5级,首检的示值误差 应当满足表1中的规定要求。
表1膜式燃气表首检示值的最大允许误差 条件最大允许误差(%)W〈0・2土 3.00.2W〈土 1.5JJG577-2012规程当中还特别指出:对进行检定的过程中,若是满足 计量准确性,可以适当减少燃气通气量2膜式燃气表误差的快速检定技术目前,对膜式燃气表误差的快速检定技术有以下儿种:活塞法、湿式 表法、钟罩法和音速喷嘴法,后两种是国内大部分计量检定机构中较为常 用的方法2.1钟罩法误差快速检定该方法主要是通过钟罩式气体流量装置对膜式燃气表的误差进行快 速检定,其基木原理如下:装置以空气作为介质,对气体流量进行检定 它是由一个可以自由自动的钟罩和一个固定的液槽构成的密封空腔(容积 可变),空腔的有效容积即标准容积,当钟罩逐步下降时,排出钟罩内的 气体会通过测试管道传送至待检测膜式燃气表当中,然后对钟罩内排出的 气体与待检定燃气表指示的气体体积进行比较,便可计算出被检测燃气表 的精度为了满足自动检测的需要,现阶段生产的钟罩一般都带有光电发 讯机构、编码器和计时器等,有些甚至还带有配套的计算机处理系统该 检定装置具有如下特点:能够实现自动检测,便于操作;可以按照面板的 需要对排气量进行自由设定,高效、快捷、精度高、计量准确;能同时对 燃气表的主耍工作参数进行检测,如压力损失、瞬时流量等,有效减少了 工作量。
此外,能够实现一台装置多通道、多燃气表的同时检定2. 2音速喷嘴法误差快速检定按照压力源的不同,可将该方法分为正压和负压两种模式,下面分别 进行分析2.2.1正压法检定该方法的标准装置主要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压缩机、储气罐、稳压罐、T•燥机、音速喷嘴流量计、控制系统、管路筹 等其中压缩机的作用是为装置提供压力和流量,将干燥、过滤后的气体 存储到储气罐内,经稳床之示,转入到滞止容器当中,音速喷嘴的工作数 目主要是由开关阀进行控制对燃气表进行检定的过程中,调节喷嘴前后 的压力至系统要求的压力比,让燃气表的字轮对准某个刻度值后,将换向 阀调整至被检测燃气表的一侧,便可开始计时,当表上的字轮达到预定刻 度之后,将换向阀转换至排放侧,然后停止计时,并分别对流经喷嘴和被 检测燃气表的体积流量值进行计算,最终求出被检燃气表的示值误差2.2.1负压法检定该检定方法的标准装置主要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 成:调压器、稳压容器、减压阀以及压缩机等装置运行时,先用真空泵 将空气从被检测燃气表上游直管段入口吸入,空气流经测试管和被检表 后,会进入到滞止容器当中,再流经喷嘴组从缓冲容器进入到储气罐内, 喷嘴的启停可通过检定流量点进行控制。
与正压法检定装置相比,负压法 的经济性更高一些,并且操作也更加简单、方便,检定效率较高,能够使 标定与使用条件达到一致,不存在附加误差的问题对于有条件的计量检 测机构,应当尽可能选用负压法进行误差检定结论:综上所述,膜式燃气表的误差检定是一项较为复杂且系统的工作, 由于其中涉及的内容较多,一旦某个环节或是细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检 定结果的准确性造成影响为此,必须合理选择误差检定技术,并确保整 个操作过程在可控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燃气表 的检定工作在未来一段时期,应当加大对膜式燃气表误差快速检定技术 的研究力度,除了对现有的技术方法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外,还应开发一 些新的技术,为燃气表的检定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参考文献:[1] 郑宏伟•浅谈家用燃气表的计量检测及其技术要求[J]•企业技术 开发.2010 (12).[2] 沈文新•孙晓东•基于双计时和回转体积测量原理的燃气表检定力 法探讨[J]•计量技术.2012 (6).[3] 岑康•王海军•在用膜式燃气表计量示值误差减压与分析[J] •煤气与热力.2011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