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环境危机与管理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373703 上传时间:2021-10-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环境危机与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市环境危机与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市环境危机与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市环境危机与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市环境危机与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环境危机与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环境危机与管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环境危机与管理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中国城市的水平不断提高。现在城市来越成为社会 经济发展运行的重要核心,城市面临的风险和安全保障问题也越來越引起从市政到民间的关 注。城市危急尤其是环境危机已成为彫响城市安全和正常生活、生活秩序最为严重的一类危 机,应对城市环境危机的能力已成为显示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只有抓好城市环境危 机管理,才能稳定城市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大局。关键词:环境危机、环境危机管理近日,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发布年度环境绿皮书中国环境发展报 告(2013),在报告中指出中国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中,空气污染、水资源缺乏 与污染、食品安全问题、交通拥堵和垃圾处理困境成

2、为中国“不可承受之重豐一、城市环境危机现状十二五期间,中国城市人口已超过农村,改变了过去以农业人口为主的社会 形态。世界银行在2010年预测,至2020年,中国市区人口超过100万的大城市 数量将突破80个。届时,严峻的环境挑战将成为城市基木生活和牛存的巨大威 胁。严峻的环境挑战已不再遥远和抽象。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基本生存所 需的“一口气、“一口水J “一口饭J “一步路和“一袋垃圾均面临严峻挑战。 其中,中国城市的垃圾魔咒亟需关注。报告指出,城市垃圾量急速上升,但 处理手段捉襟见肘,导致各类后续污染层出不穷。近年来,多个城市加快上马大 型垃圾焚烧场,然而,在垃圾分类、资源回收和无害化处

3、理没有较高保证的前提 下,盲冃推行高垃圾焚烧率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在全国城市化提速的背景下,西部城市化隐忧和城市生态赤字尤其值得关 注。在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西部城市化发展目标。在国家 新一轮产业布局和重化工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宏观经济政策引导下,西部城市迅 速发展。然而,由于监管不力等因素,众多技术含量低的重污染产业止在向中西 部转移,其中不乏国家明令禁止的禁止转移产业。由于中西部地区的特殊地理位 置,这些产业不仅会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还会通过河流、沙尘等方式向人 口稠密的下游地区扩散,进而影响东部城市群。这其中,尤以对水土和植被有严 重影响的冶炼、开采和重化工产业值得关注

4、。二、城市环境危机事件不断发生的原因(1) 自然因素导致城市环境危机快速的经济发展导致对环境危机事件的估计和准备不足,许多地方政府上没 有建立和健全环境危机事件的应急机制和应急预案。由于没有系统的防范和应急 措施,发生事件后往往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城市政府管理部门和有关企业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企业管理松弛,跑、冒、 滴、漏现象十分普遍,而这乂往往是造成环境危机事件的重要原因。少数城市政 府和企业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不重视生产设备和工艺技术的更新改造,很多设 备陈I口,长期处于带病运转状态,是酿成重大环境危机事件的根源。城市工业企业的布局严重不合理,很多具有严重潜在污染危害的工厂建在了 城市区域

5、内或者附近的环境敏感区,如许多有毒有害化工类企业建在城市居民稠 密区、江河等重要饮用水源地附近等。2005年吉林石化公司爆炸案造成的松花 江严重的污染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累死吉林石化公司这样的不合理的布 局在其他地区也多有存在。从本质上说,城市环境危机频发是现代文明与牛态系统的矛盾冲突所致。城 市化的高速发展和规模的扩张,破坏了原来传统城市的“超稳定结构”,城市人 口和财富的快速集聚,城市对能源和基础设施依赖性增强,自然灾害、传染病、 火灾,甚至恐怖事件等危机时刻威胁着城市的健康发展。同时,全球化家具了城 市要素的快速流动,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和信息流在全球范围的流动下, 带来了城

6、市要素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从而使传统的城市结构变得脆弱和失 衡,城市环境危机的风险在不断增加。如2005年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大 量苯类污染物进入松花江水体,引发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这一事件给松花江沿 岸特别是大中城市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爆炸事故发生后,监 测发现苯类污染物流入第二松花江,造成水质污染。苯类污染物是对人体健康有 害的有机物,这直接导致了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停水4天,近400万市民在缺 水的情况下艰难生活。事件的直接原因是由于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储存容 器老化,且预防监测机制松动,结果造成惨剧的发生,致使大量的苯类污染物进

7、 入松花江水体,造成松花江的水体污染。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原因是没有建立 和运行有效的环境监测和环境危机管理机制和体系。由于对水资源的污染,使人 民群众的生活、企事业单位、城市旅游业、渔业和水产养殖业、国际关系等受到 较大影响。(2)自然因素导致城市环境危机一场自信中国诞生近60年以來最严重的冬季降温、冻雨和暴雪,从2008 年1月12日起,铺天盖地的侵袭了中国17个省的广大地区,先后受到这场突发 环境灾害的地区西起新疆、青藏高原,东到江浙上海,北起内蒙古中西部,南到 两广,这些地区持续出现强降雪、雨夹雪或冻雨。这种灾害天气在我国南方地区 是罕见的。受灾导致公路、铁路和民航等交通运输大范围受阻,

8、旅客大量滞留, 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部分地方供电、供暖、供水等基础设施受损。同时煤、电、 运输三者在雪灾爆发时出现了循环问题,其中一者出现问题,将影响到另外两者, 最终影响到自身,形成恶性循环。部分牲畜被冻死,农作物遭受冻害,农牧业生 产和群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中国民政部救济司提供的数字显示,截至2月1 口 14时,1月10 口以來的雨雪天气过程已造成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17 个省(区、市)7768.2万人受灾,死亡60人,直接经济损失537.9亿元。中国这场灾害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遭遇50年不遇的暴雪冻雨天气,与2005 年美国南部的Katrina飓风冲击事件的产生原因有所不同,但产生的危害却

9、十分 相似:造成中国全国性公路、铁路、和民航等交通运输大范围受阻,旅客大量滞 留,农副产品供应紧张,部分地方供电、供暖、供水等基础设施受损和瘫痪。然 而,当灾难引起政府重视后,对灾难的应急处理和动员全民救灾的魄力、速度、 力度和广度都显示各自的特点和差异。同时,通过对两次事件的深层分析,能看 到体制的优势和弊病,整个社会的整合力和贫富公平等方面的界同。自从灾害公开以来,中国政府的应急处理是及时的、公开的和有效的。2008 年1月30 口,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总理温家宝多次到访受灾严重的湖南、广 东、广西、江西和贵州等省,表示政府“有信心,有勇气,有能力克服这场严重 的自然灾害。三、城市环境污染

10、的对策(1)工业污染综合防治工业污染综合防治以水污染和大气污染为主,实施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 制,有效削减污染物产牛量和排放量。工业污染防治以电力、化工、造纸、冶金、 建材等污染严重的行业为重点。结合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淘汰一批落后的生产 工艺和设备,关闭一批浪费资源、污染严重的企业。(2)城市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主要是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治理烟尘及二氧 化硫(S02)污染,酸雨和二氧化硫(S02)污染严重的城市要加强治理。特大城 市要加强对汽车尾气的治理,控制氮氧化物(二氧化氮)的污染,防止岀现光 化学烟雾。城市水污染防治。要与节约用水紧密结合,推行清污分流和废

11、水资源 化。重点抓好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和主要功能区的保护,确保居民饮水安全。城 市固体废物污染控制。大力开展废物综合利用,加快城市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置场 的建设,积极防治“白色污染”。重点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合理处置。城市 噪声污染控制。加强交通干线噪声防治,重点控制主要交通干线噪声;加强工 业、施工和社会噪声管理,解决噪声扰民问题。此外,对城市中的电磁波污染等 其他物理污染也应注意防治。(3)牛态环境保护及牛态建设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是一个涉及多水体、多部门、 多学科的复杂问题,主要包括:合理利用与节约水资源;水资源供需平衡计划 及水资源评价;提高水资源费和水价,运

12、用经济手段促进水资源合理利用与节 约用水;水资源、水质和水生态系统保护;保障城镇生活与生产用水安全及可持 续利用;水资源管理体制改。总结:通过城市环境概念,结合城市环境现状,总结了城市环境污染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 动随着经济发展,引起生态环境改变,破坏了自然界的生存规律。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 绿地减少,森林、草地和土壤等地表被水泥、沥青等人工地表所代替,城市生态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总之,环境问题是整个地球在人类无度作用之下发生的系统性 病变的表现。环境的恶化,使人类失去了洁净的空气、水和土壤,破坏了自然环境故有的结 构和状态,干扰和破坏了生态系统中各要索之间的内在联系。参考文献:1 刘耀林城市环境分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2 张宝杰.城市生态与环境保护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3 祁兵.生态环境与空气污染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1.化学污染物公选课论文系 部:机电工程学院专 业:电气自动化学 号:100607134名:吴东升上课时间:周日3、4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