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件 三年级可能性叙事反思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342146 上传时间:2021-10-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件 三年级可能性叙事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复件 三年级可能性叙事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复件 三年级可能性叙事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复件 三年级可能性叙事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复件 三年级可能性叙事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件 三年级可能性叙事反思(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可能性案例反思一、案例背景站在新课程教学实践的第一线,我深切感受到新课程理念给数学课带来的无穷魅力和无 限生机,在快乐实践的同时,困惑也i并跟随而至。在提倡“生活化”的同时,“数学味”在某些 课堂却渐行渐远,有的课甚至品不出来。记得第一次上可能性这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能说会道,似乎很成功。有个孩子 天真的一句:“老师!我觉得今天的课不像数学课! ”令我哭笑不得的同时,更让我深思:数 学课要“生活味”,更要“数学味”。可能性是课程标准新增加领域“概率与统计”中的内容, 对这样新增的内容,学生能接受吗?课前,我对三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査,他们对区分“可能性” 知识的感知还是比较丰富的,只是比较

2、零散、杂乱,大都建立在经验上,带有缺陷,数学化 的程度较低。因而,本节课,我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整合,把认识“随机现象”和“可能性大小” 同时纳入到第一课时进行教学。整节课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贯穿全过程,创设生动、直 观、有趣而有挑战性的数学活动,以活动为主线,通过“猜想实验统计验证 推理,,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并以此为基础,促使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丄升 到理性认识,让他们的数学思考得到更好地发展,让他们品味浓浓的数学味,还数学课以“数 学味”。二、过程描述片断一摸球比赛,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讲台桌上放着两个盒子,其中一个盒子里装8个白球,另一个盒子里4个黄球4个白球。教

3、师宣布:今天我们来一场摸球比赛,想玩吗?学生齐声响亮地回答:想玩!然后要求男女 同学各推选1名代表参加比赛,一人选一个盒子,规定摸到白球得一分,其余同学预测比赛 结果。对于摸球比赛,学生很喜欢,那是因为抓住了学生好胜的心理。但教师设计意图却不是 为了摸球而摸球,为了游戏而游戏。在摸前,请其余学生先猜测比赛结果,赛后作比照,主 耍是渗透不确定思想,让学生在既轻松又紧张的气氛中感受了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由于两 个盒子里的球装法不同,对比赛结果,我早已心中有数。赛完后,我得意地说:“其实啊,他 选择了这个盒子,老师就矢口道他一定能赢!你们他道为什么吗?”经过这样的一拨,学生马上 感觉事有蹊跷,引发了

4、对确定性的思考,感受了事件发生的三种可能性,并用“一定”、“不可 能”、“可能”来描述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样的引入,不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更是引 导学生透过生活现彖,以数学的角度去把握和思考问题,生活化问题为数学化所用。同是“摸球”游戏,教师的材料准备与处理方式不同,教学效果也大不一样。在一次试教 中,我安排了师生Z间的摸球比赛,为了抓住小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故意设下陷阱让学生 输,结果学生一口咬定“老师作弊”,一直到课结束,学生还耿耿于怀,不能进入到数学思考 之小,这样的游戏设计就不能体现出数学味来。片段二抽奖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商场促销抽奖的生活情境,提供三种方案:盒子里

5、装6个白球;装6个黄球; 装2个白球4个黄球。规定:摸到白球有奖。围绕“如果你是商场老板,你会用哪个方案? 为什么? ”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乍一看,这个环节的设计,少了悬念的制造和矛盾的冲突,更少了热闹的场而,但多了 思维的含量,学生带着问题,调动丰富的生活经验,对3个抽奖方案逐一进行思考:方案一, 每次都能抽到,这样对商场老板来说是不合算的,不符合生活实际;方案二,每次都抽不到, 不符合活动规则,会失去诚信,最终失去消费者;方案三,抽到白球的次数比黄球的次数少, 中奖的可能性小,没中奖的可能性大,既符合规则又能达到促销的H的,正是商家所需要的, 所以应该选“方案三”。短短几分钟,学生就

6、能完成以上的思考,作岀合理化的选择,并用数 学角度去解释应用,这正是在数学化指导下的生活应用,凸现了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好处, 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片段三经历数学研究过程,体验可能性的大小,感悟“小概率现象”在让学生体验可能性大小时,教师提岀一个问题:在装有2个白球4个黄球的盒子里摸 球,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大多数学生凭借己有的经验能够迅速作出判断:因为黄球多, 所以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就大。但也有些错误观念存在于学生心中,于是,我顺水推舟:“好! 那老师就来摸1个吧!是不是这一次我摸到什么球,就代表这种球摸到的可能性大? ”学生 带着种种疑惑,经历“猜测一实验一统计一验证一推理”的过

7、程。师:经过我们的实验,宝贵的数据出来了,看看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生仁大部分小组都是摸到黄球多,白球少。生2:有8个小组都是这样,有3个小组却是白球多,黄球少。不他道怎么回事?师:是啊,怎么回事呢?到底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小组讨论一下。生仁我们都觉得数量少,摸到的可能性小,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生2:也说不定的,说不定老是摸到那个白球呢!也是有可能的。生3:那3组只是凑巧罢了。师:看来只看一、两组的实验,是不能证明问题,实验的次数越多,规律就越明显。我 们一起来把全班摸的结果加起来看看,你又会有什么发现?师:看来你们的猜测是正确的!而且次数越多,规律越明显。师:但是,如果老师再让你摸一

8、次,你觉得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 生: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师:那是不是摸岀来的一定是黄球呢?为什么? 生仁那也不一定,有可能不是黄球。生2:因为里而有白球在,就有可能摸到白球。学生在“实验、统计、汇总、分析”的全过程中,既体验到了统计的作用,又认识到在实 验次数不够多时,很难确定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不用担心学生在实际摸的时候,由 于个别的偶然性现象而对必然性产生怀疑。相反,充分预设并期待它们的出现,应抓住时机, 鼓励学生用真实的数据、活动多次模拟试验去检查或修正他们对概率的认识,借此渗透小概 率事件的思想。同时,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可能性的大小不能脱离可能性,应与可能性同时辨 证地看待,可能

9、性虽小但还是有这种可能性的。片段四评价应用,发展思维,体验价值师:有位小朋友,今天上课特别认真,老师很喜欢她,她是谁呢?老师给你们提示,你 能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分析和判断吗?不过,分析时要用丄这3个词:可能、不可能、一定, 你能行吗?试试看!师:她扎着辫子。 生仁一定是女同学。生2:不可能是男同学。生3:可能是张文雅。 师:她坐在第2组。生4:不可能是张文雅,因为她在第1小组。 生5:可能是洪静。生6:可能是闵雯。师:她穿着红色的衣服。生齐说:那就一定是李嘉欣了。 师:你们可真聪明!像个小侦探。课Z将末,对学生进行评价。在评价中融入数学思考,对被表扬的同学是一种鼓励,对 大家而言又是一种数学思

10、维在背后支撑的评价活动,是一种智慧游戏,轻松但需调用本节所 学知识,很具挑战性,把课推向了高潮。如果经常性地将数学思考与应用处处渗于各活动的 组织Z中,融活动与数学为一体,向学生传递数学本身Z魅力,长此,学生也就更乐学,学 得也更有效了。三、教学反思整堂课,在学生对各现象背后的执着追求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对概率的极大兴趣,表现 出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研究的意愿,意犹未尽。我认为本节课的成功Z处,是始终能将发展 学生的数学思考置于统帅全课的高度去追求。作为一节数学课,应让学生感受和体会数学课 该有的数学味,将数学味融入课的每一个环节,使生活化的题材为数学活动Z用,将生活问 题及时地数学化。把握教学起

11、点,增加思维含量,感受数学味学生在每一次数学学习开始Z前,并不是一张张依赖教师去描绘的白纸。在他们的生活 中常常己经体验着许多数学,只是这些体验是零散的,混乱的,粗糙的和无序的,这就需要 我们数学课上岀数学味,将这种感性的认识提升为科学的、理性的认识上来。让学生明白“现 实生活中,什么时候要用到有关可能性的知识”,“为什么要研究可能性的大小”,使学生体会 到学习“可能性”的现实意义,激发强烈的学习欲望。并将3个抽奖方案一起出示,抛出“如果 你是商场老板,你会选哪个方案?为什么? ”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调动 丰富的生活经验,对3个方案逐一进行思考,多了思维的含量。数学教学在关注学

12、生兴趣的 同时,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和人文思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更 应关注学生的起点,强调从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岀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 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而得到进步和发展。灵活处理教材,经历研究过程,体验数学味哪种颜色的球多,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就大,这是学生己有的生活经验,但是经验不等 于体验,更不等同于科学认识和形成科学概念。如果缺乏对随机现象的丰富体验,学生往往 较难建立随机观念。我在应该按怎样的比例设计球数这个问题颇费心思,假如按照T :4”(人 教版教材)或“1 :9

13、”(北师大版教材)的比例出球,学生能顺利达成基本教学H标,但这样 的教学可能会过于风平浪静,课堂可能会缺失摸球活动的教学价值和“数学味”。以“2: 4”的比 例出球,是期望统计结果出现以下情形:多数小组摸到白球的次数少于黄球;个别小组摸到 白球的次数多于或等于黄球;全班合计时,摸到白球的次数少于黄球;最后,让学生通过统 计、观察、推断等活动得出结论:数量多,摸到的可能性就大;数量少,摸到的可能性就小。 同时,也让学生的思维而临挑战,在运用数据描述信息、作岀推断的过程中,进行积极的数 学思考,理解何能性大小”的含义,感悟“只有摸球的次数足够多时,摸到白球的次数才会比 黄球少”这一渗透性H标。精心

14、组织活动,融入数学思考,凸现数学味一节成功的数学课,应无处不数学,无处不围绕主题。因此,教师需要对每次师生活动 进行精心的设计,在每次活动中都能找到数学思考的成份,巧妙地融数学思考于活动zm, 从而凸现数学味。本节课的课始,以摸球比赛作为活动,而透过活动这一载体,意在激趣和 启思,在教师明确的指向下,学生体验到了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课中通过抽奖活 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用处。通过体验可能性大小的操作活动,使学 生经历了数学研究过程,同时渗透了科学研究方法,体验了可能性的大小,感悟了“小概率现 象”。课末的评价,也能融数学思考为一体,发展了学生的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同 时,使学生也充分体会了用数学的妙处。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困惑与提高并在。我学习了,我实践了, 我提高了,我又豁然了。数学课需要生活化,但更需要发展数学思考,让学生真正品味到数 学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