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科再生专题研究技术优势开拓塑料循环利用蓝海 1. 创新打通塑料循环再利用全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优势明显1.1. 技术驱动,打通 PS 塑料循环利用全产业链塑料回收利用全产业链运营商,未来横向扩张加强产能布局公司主营可再生塑料 的回收、再生、利用三大业务板块,掌握各环节先进技术,打通 PS 塑料循环利用全产业链公司于 2002 年在上海开始画框成品的研产,进入再生塑料利用产业;2010 年,成立镇江基地并推出了 Greenmax 减容设备品牌,向产业链上游拓展;中国“禁废令”推出后,塑料泡沫/饼块进口受限,2018 年公司主要造粒产能搬迁至马来西亚;随后开始横向拓展 PET 及其他塑料的再生展望未来,公司 将:(1)继续深耕再生 PS,增产的同时丰富产品体系;(2)切入 PET 等其他塑料品类; (3)加大回收设备的产能投建1.2. 创始人兼任英科再生与英科医疗董事长,深耕塑料加工与成品开发创始人刘方毅通过上海英新、雅智投资和英科投资合计持有英科再生 54.36%的股 份,为英科再生实控人英翔投资、英萃投资、宁波英鸿与宁波英麒为 4 个员工持股平台,合计持股 5.65%股权分布较为分散,机构投资者合计持股占 22.87%。
创始人手套贸易起家,回国后制造&贸易并重兼任英科医疗(上市公司)董事长,合计持股 40.37%英科医疗定位致力于医疗器械耗材研发、生产、营销的高科技制造企业,业务涵盖了医用耗材、康养器械、 理疗护理系列产品,全球销售,覆盖 12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部分耗材产品如一次性防护手套在原料端也涉及 PET 塑料受益于 PET 材料研发和生产设备通用,公司助力抗疫2020 年疫情背景下,英科再生外购 PET 片材,为英科医疗代工一次性防护面罩,共 3 个批次,全年贡献收入 1.99 亿元,贡献毛利润 1.32 亿元,毛利率达 66%+公司助力抗疫,凸显企业社会责任感 2020 年 12 月,公司与英科医疗关联交易终止,未来不再从事相关业务1.3. 业绩持续高增,现金流充裕保障扩张业绩高速增长,2017-2020 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 47.95%2020 实现营业收入 16.99 亿元,同比增长 33.46%,2017-2020 年营收复合增速 18.66%2020 实现归母净利润 2.17 亿元,同比增长 128.23%,2017-2020 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 47.95%,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考虑剔除一次性防护面罩产生的营业利润、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确认股份支付产生的费用等非经常性损益因素后,2020 年公司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25 亿元,同比增长 51.92%,公司持续保持高增长态势资产负债率下降,经营性现金流良好保障未来扩张2020 年公司资产负债率较 2019 年下降 14pct 至 28%,公司资产周转率为 1.34,同比增加了 0.252017-2020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均为正数且超过当期实现的净利润,2020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提升 46.98%至 2.19 亿元,为净利润的 1 倍,现金充足为未来扩张提供了良好的现金流保障期间费用率保持稳定,毛利率稳中有升2020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同比提升 0.37pct 至 21.27%,其中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 0.55pct 至 5.37%,体现公司良好的费用管控能力 2020 年,公司 ROE 为 25.50 %,同比增加 10.36 个百分点,主要受到资产负债率下降 14pct 至 28%、资产周转率上涨 0.25至 1.34及销售净利率上升 5.31pct 至 12.79%影响。
2017-2020 年公司整体毛利率稳定在 29%左右,各类产品毛利率受其成本及销售价 影响略有小幅波动2020 年公司毛利率同比大幅上升 7.02pct 至 35.78%2020 年原料粒子价格有所下降,使得将其作为主要原材料的成品框及线条毛利率上涨,未来随着社会对资源回收利用的日益重视以及公司覆盖全球及塑料行业供应链的优势,有望 进一步抬升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主营业务持续推动营收增长,新增防护面罩及眼罩业务助力营收跳跃增长公司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随着社会对资源回收利用的日益重视,再生塑料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公司具备自主研发核心技术优势,产品竞争力显著;公司全球化业务覆盖并打通 塑料循环再利用全产业,协同优势明显超七成营收来源于境外,北美洲系公司第一大销售区域2019 年公司在北美洲的销售额占总营收比例下降 13pct 至 37%,2020 年占比回升至 49%2. 全球塑料需求平稳提升,双碳目标下打开资源化蓝海市场2.1. 全球塑料需求平稳提升,中国产销量居全球首位全球塑料产量稳步增长,2019 年全球塑料总产量同增 2.51%达 3.68 亿吨塑料凭借其特有的生产能耗低、易加工、重量轻、可回收等特征,已成为推动现代文明社会发 展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通讯工程、计算机、军事以及农业、轻工业的 食品工业等各行各业之中。
2019 年全球塑料总产量达到 3.68 亿吨, 同比增长 2.51%;2020 年全球塑料总产量约 3.8 亿吨,同比增长 3.26%全球 PE、PP、PVC、PUR、PET、PS 消费量占塑料总消费量的比例分别为 30%、 19%、11%、7%、6%、4%,该六类塑料的消费量占比约为 77%我国塑料工业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产销量多年位居全球首位中国作为塑料制品生成大国,约占世界总产量的 20%同时,我国也是塑料消费大国,2019-2020 年我国塑料制品销量为 7699 万吨、8300 万吨, 同比增长 31.5%、7.8%我国塑料树脂消费总体上保持平稳增长,PE、PP、PS 占据主力2019 年全年塑料 树脂表观消费量约 1.5 亿吨,同增 1.3%未来我国塑料树脂市场消费仍将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我国部分合成树脂产量依旧不及需求量,境内自给率不足仍需依靠大量进口,未来 国产塑料还有较大提升空间2020 年,我国合成树脂整体自给率达约 70%我国对 PET 瓶片消耗量逐年上升, 2018 年我国 PET 瓶片表观消费量为 496 万吨,同比增长 2.48%,然而 PET 片材境内产 销率明显不足,2020 年仅达 50%。
高端再生 PET 需求缺口较大,行业壁垒显著我国目前再生 PET 生产加工商企业规模整体较小,由于 PET 瓶对于技术要求较高,境内目前大部分企业没有从“瓶到瓶” 平级回收制造利用等技术,导致高端再生 PET 行业壁垒显著2.2. 十年内全球塑料回收率有望提升 20pct,双碳目标打开资源化蓝海市场2.2.1. 政策收紧要求塑料源头减量,需求刚性可降解与循环再生共促产业升级废旧塑料污染严重,各国限塑令不断收紧,要求一次性塑料源头减量各国纷纷采取行动发布限塑令,在生产端源头减量,着重限制一次性塑料购物袋的使用,并逐渐推广至其他一次性塑料制品各国从限塑令逐渐走向禁塑令,但下游需求仍在,急需寻求有效的替代品限塑令打开再生塑料和可降解塑料的发展空间2019 年全球废塑料回收利用率仅 35%,提升空间大2019 年全球数亿吨的塑料废弃物中,约 35%进行了回收,焚烧和裂解占比约 12%,堆积或填埋占比 46%,流入海洋比例约 7%到 2030 年塑料包装回收和再生利用率不低于 55%,还有 20pct 的提升空间2019 年中国废塑料回收率 30%有待提升,回收量 1890 万吨距离政策目标有 22% 缺口。
我国塑料制品回收体系尚不健全,塑料制品回收率呈现波动式上升2019 年中国 废塑料回收率为 30%,回收量 1890 万吨,同比增长 3.3%,到 2020 年塑料回收量达到 2300 万吨,回收量还有近 22% 的缺口;到 2020 年再生资源利用率达 75%,塑料回收率有待提升可降解塑料成本高昂阻碍替代步伐,与再生塑料适用领域差异大二者错位发展从规模上来看,2019 年生物降解塑料消费量仅为 52 万吨,占全球塑料总消费量的比例不 足 1%从替代可行性上来看,可降解塑料在新产品性能上与传统塑料接近,但当前可降解塑料技术尚不成熟,在普通自然环境中难以实现完全降解,并且可降解塑料的价格 普遍是传统塑料价格的 2 倍以上,全面替代普通塑料还不具备可行性在限塑令下,可降解塑料可以填补对传统一次性塑料的需求可降解塑料和再生塑料错位竞争,共促产业 升级2.2.2. “禁废令”改变中国废旧塑料供应链体系,垃圾分类疏通境内再生循环渠道中国 “禁废令”颁布后,2018 年废塑料进口量同比下跌 99%,东南亚国家接力成为全球废塑料进口大国新政带来全球供应链变革,2018 年中国废旧塑料进口量同比下降 99.14%至 5 万吨,2019 年实现废旧塑料零进口。
世界塑料处置格局转变,2018 年随着中国废旧塑料进口量的骤降,马来西亚、泰国、越南分别进口全球 11%、6%、5%的废旧塑料,成为继中国之后三大废塑料进口国垃圾分类打通中国废旧塑料回收渠道前端生活垃圾分类疏通后端回收利用渠道,当前可再生的废旧资源回收正从走街串巷式的个人回收商无偿或者有偿回收向两网融合下的新模式转变境内落后产能出清,留存企业深耕本土市场&产线外迁谋出路废塑料回收企业正在逐步摆脱以前粗放式扩张的老路,技术落后的家庭式作坊出清,行业迎产业升级和格局整合期,规模以上企业更具优势2012-2018 年间,境内外采购价差在 1000~2600 元/吨之间,境内企业产能外迁可以降低直接材料成本2.2.3. 再生塑料较原生减碳 30%~80%,双碳目标下打开资源化蓝海市场塑料再生利用减碳效应显著,驱动产业链向后端调整加工制造及再生环节碳排放占比低,再生资源&高附加值助力提升产品利用效率减碳效应明显相比生产原生塑料,回收再生塑料可减少 30%~80%的碳排放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背景下, 废旧塑料回收利用将成为产业大力推进的方向2.3. 可再生塑料下游应用广泛,需求旺盛提振行业景气度2.3.1. 再生 PS 广泛用于建材家装领域,美国房地产兴盛带动再生 PS 需求提升2020 年中国 PS 总产量为 284 万吨,同比增加 3%,其中 EPS 约占 PS 总产量的 45%。
若以 2019 年我国塑料平均回收率 30%测算,2020 年社会可回收 EPS 包装材料塑料为 17.3 万吨建筑保温板材和框类产品是再生 PS 主要应用领域,北美房地产市场兴盛带动再生 PS 需求提升PS 塑料所制造的建筑保温板材具有不吸水、防潮、不透气、轻质、耐腐蚀、 使用寿命长、导热系数低等优异特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中,与房地产的发展密切相关2020 年由于新冠疫情影响导致地产开发及房屋建造进程放缓,截至年底全美独栋别墅住宅的短缺量为 380 万套,为了加快减少市场房屋供需不平衡状态,2021-2030 年内将新房建设规模扩大到每年超过 200 万套2.3.2. 欧美再生材料最低含量规定&企业自愿承诺明确再生 PET 需求中国是全球 PET 最大的产销国,PET 回收再利用空间大2018 年我国 PET 产量合 计 4542 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 57%;消费量合计 4268 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 53%随着快速消费品和食品行业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对 PET 塑料的需求还将继续增加我国拥有丰富的 PET 塑料综合利用经验,2018 年中国再生 PET 产量达 580 万吨,同比提升 9%。
PET 塑料回收再生后,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两类 PET 再生料,由于我国具备高端制造 PET 技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