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研究-光明论坛·温故: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上传人:ji****81 文档编号:204095176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研究-光明论坛·温故:禁微则易救末者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国学研究-光明论坛·温故:禁微则易救末者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学研究-光明论坛·温故:禁微则易救末者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研究-光明论坛·温故:禁微则易救末者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研究-光明论坛温故禁微则易救末者难 2013年6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人的身体有了毛病,就要看医生,就要打针吃药,重了还要动手术。人的思想和作风有了毛病,也必须抓紧治。如果讳疾忌医,就可能小病拖成大病,由病在表皮发展到病入膏肓,最终无药可治,正所谓禁微则易,救末者难。”“禁微则易,救末者难”出自范晔后汉书桓荣丁鸿列传,是丁鸿写给汉和帝奏疏中的话,意思是说:在萌芽阶段抑制不良之事很容易,等到酿成大祸时再来挽救就困难了。丁鸿是东汉名儒,其才学品行先后得到汉明帝、章帝、和帝的赏识。汉和帝时升任太常、司徒。和帝虽继承皇位,但窦太后把持朝政大权,其

2、兄窦宪官居大将军位,跋扈恣肆,欲谋叛逆。永元四年(公元92年),天上发生日食。丁鸿就以此上书皇帝,指出窦家权势对国家造成了危害,导致出现日食的不祥征兆,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状况。汉和帝听从丁鸿建议,撤窦宪官职并赐死,避免了一场政变大祸。这篇奏疏中有一段名言:“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夫坏崖破岩之水,源自涓涓;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禁微则易,救末者难。人莫不忽于微细,以致其大。”“防微杜渐”这一成语即来源于此。中医治病十分注重疾病的预防,黄帝内经就提出“治未病”的概念。其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

3、,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治未病”的重要意义。素问刺热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提出“治未病”的诊断方法。灵枢逆顺:“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提出“治未病”的针刺方法。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则将医生分为上中下三等,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阶段。最高明的医生是治疗尚未发病之时的“未病”,次等医生是治疗即将发病之时的“欲病”,最末等的医生是治疗已经发病之时的“已病”。鶡冠子记载了扁鹊三兄弟的故事,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

4、:“你们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鹊回答:“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问其原因,扁鹊说:“长兄治病,是在病情发作之前;中兄治病,是在病情初起之时;而我治病,是在病情严重之时。”中医说的“未病”不是没有病,而是指身体已受邪但还没有明显症状或症状较轻的阶段,高明的医生能发现这些细微的症状,然后采用防治手段阻断其发展。在疾病的三个阶段中,“治未病”成本最低,也最容易;“治欲病”次之;“治已病”成本最高,也最困难。党员干部思想作风的毛病也可以分成这三个阶段,首先要在刚刚露出错误苗头的“未病”之时防微杜渐,阻断其发展;其次要在快要犯错误的“欲病”之时悬崖勒马,立即止步;最后在已经违规犯罪的“已病”之时,采取有力措施,找准“病症”,对症下药。(作者系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院长、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以中医药文化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研究”首席专家)-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艺术/历史 > 文学研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