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4090919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析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析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析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首先将电子商务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电子商务。广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为,使用各种电子 工具从事商务或活动。这些T具包括从初级的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到计算机、计 算机网络,到Nil (国家信息基础结构一信息高速公路)、GII (全球信息基础结构)和Internet 等现代系统。而商务活动是从泛商品(实物与非实物,商品与非商品化的生产要索等等)的 需求活动到泛商品的合理、合法的消费除去典型的生产过程后的所有活动。狭义电了商务定 义为,主要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电子商务是在技术、经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里, 掌握信息技术和商务规则的人,系统化地运用电了工

2、具,高效率、低成本地从事以商品交换 为中心的各种活动的总称。这个分析突出了电了商务的前提、中心、重点、目的和标准,指 出它应达到的水平和效果,它是对电了商务更严格和体现时代要求的定义,它从系统的观点 出发,强调人在系统中的中心地位,将环境与人、人与丁具、人与劳动对彖有机地联系起来, 用系统的H标、系统的组成来定义电子商务,从而使它具有生产力的性质。一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状况早在1998年,新成立的信息产业部就提出: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要重点抓好金业信 息化、金融电子化和电子商务这三个方血的工作。企业信息化是基础,金融电子化是保证, 电了商务是核心。”电了商务热“随Z在国内掀起,我国的电了商务已进

3、入到起步阶段。金桥工程的实施,推动了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促进了我国因特网的普及和应用, 为电子商务的实施打下了一定的物质基础。金卡丁稈的实施,推动了我国一些商业银行的电子化进稈,为电了商务的开展打下了基 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卡工稈木身就是电子商务在我国的应用试点,并取得了显著的成 效。许多省市实现了自动柜员机ATM与销售点终端机POS的同城跨行(工、农、中、建、 交等各商业银行)联网运行和信用卡业务的联营,这中间包括了电了数据交换EDI、电了转 账EFT的实际应用,金卡工稈的建设为实现网上支付与资金清算提供了很好条件。金贸工稈就是帮助企业,特别是帮助我们的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改革,走出

4、困境,学会 利用现代电了信息技术手段管理企业,研究市场,学会经营贸易,开创商品交易新的模式的 一项计算机臧用系统工程。市场竞争的最终结果就是优胜劣汰,国有企业往往处于劣势,究 其原因,除市场经济的“阅历“比较浅以外,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观念上的问题,有些 金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还没有把”贸易”,也就是“市场”放在生死攸关的重要位置上, 还在等上级或别人来保护和救援;二是手段上的问题。二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遇到的问题电了商务的兴起,对来说是挑战大于机遇。在电了商务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远比一般发达国家多得多,不仅需要解决EDI商务由封闭到开放的转变问题、因特网商务 中大宗交易的保密和安全

5、问题,以及电子纳税及其管理问题等等,而且还亟待解决一系列特 有的主要问题:(一)企业管理水平落后、经营方式陈旧。的企业正在改制中,现代企业制度尚未普遍建立,企业信息化起步不久,还没有全 面推开。相当多数企业尚未认识到,电了商务能给他们带来比大企业更为有利的机遇,而认 为电子商务距离他们比较遥远。所以,培冇和开发企业需求,成了在中国发展电子商务的基 木功,而发展电了商务正是企业走向成功Z路。(二)市场成熟问题。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分两类:企业间交易和个人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交易。就其发展过 稈来看,它又必然经历一个从简单的商情查询到网上购物和实现交易的阶段。的市场及 其体系还不健全、不规范,假冒伪劣

6、商品屡禁不止,坑蒙拐骗时有发生,市场行为缺乏必要 的白律和严厉的社会监督。在这种情况下,要发展电了商务,必须加速培冇市场,使其尽快 成熟起来,以利于传统商务向电了商务顺利转变。(三)金融服务质量问题。电子商务的进行需要支付与结算,这就应有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及其电子化的配合。 由于金融服务的水平和电了化程度都还不高,中国的金融业亟需适应全球一体化进程而加快 变革步伐。(四)信息网络的环境、条件和安全问题。作为一个安全的电了商务系统,首先必须具有一个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以保证交易 信息安全、迅速地传递;其次必须保证数据库服务器绝对安全,防止黑客闯入网络盗取信息。 对于来说,网络产品几乎都是“舶

7、来品“,本身就隐藏着不安全隐患,加Z受技术、人为 等因素的影响,不安全因素更显突出。(五)跨部门、跨地区的协调问题。参与电子商务的不仅仅是交易双方,更重要的是,它还涉及工商行政管理、海关、保险、 财税、银行等众多部门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这就需要有统一的法律、行政框架以及强有 力的综合协调组织。(六)人员素质和技能问题。电了商务是新生事物,它的知识亟需普及。全世界因特网网上的商业用户和家庭用户急 剧增加,但因特网的使用者仍集中在年龄为1550岁Z间、中上收入水平、受过中等以上教 冇的中青年,并以另性为主。对中国来说,特别需要提高衙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网络技能。(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要想实现

8、真正实时的网上交易,要求网络有非常快的响应速度和较高的带宽,这必须由 %更件提供对高速网络的支持。我国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校缓慢和滞丿不,已建成的网络其 质量离电了商务的要求相距萇远。另一方面,上网用户少,网络利用率低,致使网络资源大 量闲置和浪费,投资效益低,严重制约着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与银行、税务等十几个 部门的联网尚未实现。因此,如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改变网络通信 方面的落后面貌,应是促进电了商务应用普及的首要问题。(八)政府的角色定位问题。政府对电子商务活动不应过多地干涉,而应遵循电子商务的国际准则,尽量放权于企业。 政府在其中起的作用应是扶持和服务,而不是

9、控制和干预。当然,当交易中出现侵犯知识产 权等现彖时,政府应有及时、准确的行动。(九)网上支付问题。从整个电了商务网络的发展来看,将来要在网络上真接进行交易,就需要通过银行的信 用卡等齐种方式来完成交易,以及在国际贸易中通过与金融网络的连接来支付和收费。而目 前我国各个国有专业银行网络选用的通信平台不统一,不利于各银行间跨行业务的互联、互 通和银行的金融监管以及宋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另外,各行信用卡标准不一样,不能通 用,尚不能用信用卡实现网上支付。三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问题的对策(一)注意国际电了商务发展动向。分析其对我国进出口贸易、资木流出和流入、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有利因素和不 利影响,及

10、早制订应对策略。(二)从中国国情出发。除推进EDI和因特网这两种电了商务外,同时在国内大力提侣和积极推广通过电话、 传真、电视、电了支付及货币传递系统等四种途径的电了商务,以便从电了商务的寻求阶段、 订货及支付阶段、运输阶段分别积累有益的经验和创造必要的条件。(三)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国际电子商务。推动外贸企业先行一步,然后”外为内用”,再在国内贸易中逐步发展电子商务,其中, 企业之间的电了商务可先搞起来。(四)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电了商务。对经济比较发达、信息化程度相对较高、领导重视、对电了商务有需求和有效益的地区, 特别是一些有条件的沿海省、市,以及内地的少数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应鼓励他们

11、不失时 机地发展各种方式的电子商务,发挥其示范效应,以便向其他地区推广普及。(五)从创造条件入手。如加快企业改一革、培冇全国市场、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等,建立有市场需求的、企业和 居民均可得益的电了商务环境。在企业营销渠道不畅通的环节,尤其需要创造条件,以利电 了商务的开展。当然,电了商务木身并非目的,最终是要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企业索质和增 加人民福利。(六)搞好电了商务的关键是协调。部门分割、地区封闭,是搞不好电了商务的。尽管我国已组建了信息产业部,能有力地 推进电了商务,但全国的电了商务仍非一个部门的力量所能解决的,需要其他有关部门的配 合和综合部门的参与,特别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齐心协作

12、。四总结21世纪将进入电了商务时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我们将别无选择地生活在电子商务时代。 如何血对电了商务方式、如何适应数字化生存并积极参与电了商务时代的国际竞争,是涉及 到每个人、每个企业、部门及国家发展与生存的重大问题,也是国家管理部门现在应该规划、 并促进其发展的战略问题。忖前电了商务在国际上已经得到迅速发展和实践,将在国际商贸 和社会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估计到2000年电了化贸易额将有上千亿美圆的交易量,并形 成世界性电了商务环境。国内电子商务的研究逐渐深入,实践上已经有所行动。我国的管理 部门应密切国际合作、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及时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环境;商 务部门和应充分认识到电子商务的社会、经济和生活等方面的特点、电子商务活动的方式方 法、以及电了商务的发展和应用表现,促使管理人员熟悉电了商务环境、逐步进入电了商务 的活动方式、进行电了商务管理、最终能参与电了商务时代的国际竞争。木文由论文天下网整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