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安全教育告家长书致家长的一封信 材料范文

上传人:1739****006 文档编号:204090862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安全教育告家长书致家长的一封信 材料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1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安全教育告家长书致家长的一封信 材料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1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安全教育告家长书致家长的一封信 材料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1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安全教育告家长书致家长的一封信 材料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1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安全教育告家长书致家长的一封信 材料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安全教育告家长书致家长的一封信 材料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安全教育告家长书致家长的一封信 材料范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安全教育告家长书致家长的一封信各位家长朋友: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感谢您一直以来对*学校的关心与支持,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学校质量不断提升,学生不同层次的综合素养得到全面发展。在此,谨向各位家长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当前,国内多地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压力持续增大。为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结合全体师生返校实际按照市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学校紧急部署制定预案,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精准到位,开学前各项工作准备到位,开学后各项教育教学工作顺畅,保证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学校倡议广大师生家长履行我们共同的责任,

2、全力筑牢抗疫“防护墙”。一、压紧压实防控责任强化疫情风险排查按照上级防疫要求,请学生家长遵守疫情防控规定,密切关注并落实学校发布的信息提示内容,配合学校做好学生假期动向及健康状况排查,做到“人、物、环境”同防,多病共防,构建防控合力。如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与中高风险人员有接触,第一时间向社区和学校报备,严格执行属地防疫要求,做到不懈怠、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认清当前防控形势,筑牢思想防线。二、做实做细防控举措履行自我管理责任严格执行“非必要不出省”的要求。不扎堆、不聚集,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切实降低疫情感染风险。要求学生在8月5日前必须返回,以免影响正常开学。全体学生及家长要做好

3、个人防护,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全体学生做好开学前14天健康监测和行程记录,坚持做好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实现“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每个学生家长要确保上报的信息及时、准确、真实、有效。三、认真做好个人防控提高自身免疫能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倡公筷公勺、分餐进食,打喷嚏或咳嗽时遮掩口鼻,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不购买来源不明的冷链食品,尽量不购买进口冷链食品。家中要勤通风、勤消毒、勤打扫,同时注意劳逸结合,规律作息,保证睡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四、加强校园安全管理构筑校园安全长城根据上级防疫要求,学校实行封闭管理,外来人员及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校园,请广大学生家长严格遵守。学校将坚持做好消

4、毒工作,做好开学的各项准备工作。五、新冠病毒知识科普德尔塔(Delta)是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最早于202x年10月在印度发现。2021年5月,世卫组织将最早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617.2命名为“德尔塔”(Delta)变体。该变体被确定为印度第二波疫情的驱动因素之一,德尔塔毒株传播速度快,传染性强,潜伏期短,症状不典型。钟南山院士表示,德尔塔病毒在身体中的潜伏期比较短,两三天就会发病,甚至有些24小时就发病。有的德尔塔10天之内有5代传播。德尔塔毒株感染患者早期可能仅表现乏力、嗅觉障碍、轻度肌肉酸痛等症状,并不像新冠病毒变异前的表现(发热、乏力、干咳),还可能出现咽痒、咽痛、鼻塞

5、、流涕、腹泻、味觉异常、嗅觉消失等症状。五、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为进一步抓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常态化防控措施,全力筑牢抗疫“防护墙”,保证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请家长们履行监护人的职责,严格遵守学校的规定,知悉并按要求做好各项准备:1.暑假期间,有到过疫情地旅居史的学生及家长,请立即向社区、老师报告,并做好个人防护的基础上第一时间到附近核酸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做好居家隔离。2.如往返其他中高风险地区,学生家长要如实报告班级教师,做到不漏报、不瞒报、不谎报。3,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避免前往空间密闭、人群聚集、通风较差的场所;在医院、车站、商场、农贸市场等人员流动性大、相对密闭的场所,以及乘坐公共

6、交通工具时要全程佩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注意咳嗽礼仪,咳嗽或打喷嚏时要用手帕、纸巾等进行遮挡。4.近期非必要,建议家长不带学生外出,不与来自中高风险区的人员接触。如特殊情况必须外出,请务必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报备,并如实告知班级教师。5.积极接种新冠疫苗。目前我市已启动1277岁学生疫苗接种工作,按计划,1577岁学生,7月份完成第一剂次接种,8月份完成全程接种;1274岁学生,8月份完成第一剂次接种,9月份完成全程接种。建议在没有接种禁忌症的情况下,符合条件的人尽早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请积极配合教育、医疗、疾控等部门和学校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6.时刻保持个人防护意识,养成戴口罩、勤洗手、多通

7、风、健康饮食、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等卫生习惯。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到就近的发热门诊就诊。7.居家或外出时做好防控工作,尽量减少到通风不畅和人流密集场所活动,外出时需佩戴口罩,不去活禽市场或农场。8.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要勤洗手、洗鼻,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9.避免与发烧或咳嗽的人员有密切接触,如有感冒、干咳等不适,及时到辖区卫生院就诊。10.各家长要教育引导孩子养成勤洗手、常通风、一米线、少聚集、公筷制、分餐制等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倡导在家就餐,避免集体性聚餐,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11.加强健康家庭构建行动。学习防疫科普知识,常备家庭消杀物品,以身作则落实好

8、防疫要求,持续关注孩子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12.关注疫情动态,及时了解国内外疫情相关信息,正确认识国内外疫情发展态势,学习权威科普疫情防控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减少感染病毒风险,做到不懈怠、不信谣、不传谣,消除恐慌,争做卫生健康文明的传播者。六、开学疫情防控要求1.开学当天学生上交14天纸质版健康监测卡和承诺书。2.返校前28天内接触过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学生暂不返校。3.返校前28天内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学生,完成隔离管控要求后,凭解除隔离通知书方可返校。4.返校前有非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学生,需健康监测满14天后方可返校。5,返校前,学生若有发热、咳嗽等症状,请您

9、及时就医,不要着急返校,待学生康复后再返校报到。6,开学前请各位家长为孩子准备好免洗洗手液、消毒湿巾、口罩等物品。七、做好孩子“双减”工作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文件精神要求,做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转变教育评价机制,扎实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素质教育,提高育人质量,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办人民更加满意的教育。为了携手共筑孩子“健康平安、幸福快乐、全面发展”的明天,在2021年秋季开学之际,我们诚恳希望您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转变教育观念。在短视化、功利化思想的驱动下,不少家庭大量增加孩子校外学科培

10、训时间,导致孩子学习单一,学业、考试、升学等负担日益沉重,制约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严重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质量。家长应转变教育观念,在重视学业的同时,更加重视发展孩子的综合素养和能力,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因争一时之优秀,而影响孩子幸福人生。2遵循教育成长规律。贯彻落实“双减”政策,优化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结构,用“减法的方式”为孩子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减负,用“加法的方式”为孩子的全面发展、个性成长增量。一是遵循孩子全面发展规律,转变教育方式,优化孩子成长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提高孩子学习效率,促进学业高质量发展。二是遵循孩子身心和谐发展规律,消除严重的“教育焦虑症”,减少孩子的过

11、度教育,杜绝以牺牲孩子身心健康为代价的教育,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和谐成长。三是遵循孩子知行合一规律,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知识运用能力,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促进智慧与能力的发展。四是遵循孩子因材施教规律,优化课内外教育结构,满足孩子的多样化需求,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个性成长。3.积极做好家校协同。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尊重学校教育,才能成就孩子的未来,家长要理性规划孩子的未来发展方向,不盲目参加课外培训、跟风报班,不被校外培训机构“超前学习”“超标学习”“超纲学习”所带偏,尊重孩子的休息权、健康权,减轻孩子过重的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积极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学业负担,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为孩子营造良

12、好的学习生态和成长环境。八、做好预防近视工作1.引导孩子自觉爱眼护眼。教育孩子强化自身健康的意识,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养成健康习惯。2,关注孩子自身视力状况。感觉孩子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尽早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和治疗,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3.指导孩子科学用眼习惯。要求孩子保持正确读写姿势,学会劳逸结合,做到合理作息,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养成科学用眼习惯。4.积极引导孩子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生活方式,让孩子睡眠充足、不熬夜、少吃甜食,坚持每周参加3次以上中等强度体育活动。九、做好心理教育工作1.构建良好亲子关系。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家长要充分利用工

13、作之余,多陪同孩子读书、散步、健身、郊游、聊天等。对孩子可能出现的各种情绪,家长要理解和接纳,多共情不批判。2.培育积极心理品质。积极的家庭教育往往能成为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发展过程中的核心力量。家长可以通过增加孩子的积极情绪体验来培养其积极心理品质,比如进行积极评价与积极关注,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引导孩子正确面对挫折和压力,学会积极归因;父母要以身作则,向孩子呈现积极向上的一面,潜移默化的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等。3,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陪伴孩子成长的路上,不仅要帮助他们获得成绩上的提高,知识上的积累,更要培养他们拥有发现周围美好事物的眼睛和善于帮助他人的心灵,面对逆境时,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十、

14、做好家庭教育工作1.传承良好家风家训。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二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长要创立良好的家风、形成良好的家训,让良好家风家训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2,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家长要理智,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不当着孩子的面吵架;要发扬民主,主动倾听孩子的意见,平等协商;要开朗、乐观,和孩子一起玩耍,让家庭氛围充满欢乐情趣,让孩子在和谐、温暖和相亲相爱的人际关系中健康成长。3.增强家校教育合力。家长应该主动和学校教师保持有效联系,配合学校教师开展好新

15、学期各项准备工作,充分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发挥学校集体教育和家庭个体学习的各自优势,以保证学生学习好习惯的持续养成。家校深度合作能有效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进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十一、做好安全监护工作1加强防溺水教育。教育孩子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不在无安全防护的江河湖泊、工地水塘等区域游泳、玩耍;不捡拾掉入湖边河道等水域的物品;不在湖边河道边洗东西、钓鱼虾等;不在游泳池里嬉戏打闹;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不盲目施救。2加强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孩子

16、要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养成文明走路、骑车和乘坐安全车辆的好习惯;不闯红灯,不翻越隔离栏,不在公路上追逐打闹,不与机动车争道抢行;不在行走或骑车时看手机、听音乐,不在工地、轨道、高压线等危险区域玩耍;远离拥挤场所,避免拥挤踩踏。3.加强食品安全教育。教育孩子要生吃的蔬菜和水果要洗干净后再吃,以免造成农药中毒;尽量少吃或不吃剩饭菜,如果吃剩饭菜,一定要彻底加热,防止细菌性食物中毒;不吃无卫生保障的食品;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类食品,这类食品如制作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4.加强用火、用电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不要玩火,将火柴、打火机等火源放在孩子不能拿到的地方。不在房前、屋后、阳台、楼道存放可燃杂物,不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楼梯间停放或给电动车充电,开展一次家庭消防安全自查。不超负荷用电、不用湿手、湿布擦带电的灯头、开关和插座等。5.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