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利奈唑胺在小儿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42例的临床应用分析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3959576 上传时间:2021-10-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利奈唑胺在小儿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42例的临床应用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品]利奈唑胺在小儿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42例的临床应用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品]利奈唑胺在小儿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42例的临床应用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品]利奈唑胺在小儿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42例的临床应用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品]利奈唑胺在小儿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42例的临床应用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品]利奈唑胺在小儿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42例的临床应用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利奈唑胺在小儿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42例的临床应用分析(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利奈哇胺在小儿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42例的临床应用分析利奈哩胺在小儿重症革兰阳性菌感染42例的临床应用分析摘耍目的:通过应用利奈醴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危 垂患儿,观察分析利奈呼胺治疗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患儿的临床疗 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3月在医院儿 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42例患儿,根据细菌培养结果或临床经验性 给予利奈呼胺治疗,分析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利奈哇胺治疗总有效 率为73.07%,细菌清除率为81.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 38%,未 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利奈呼胺治疗小儿重症安全性好,临床疗效 确切。关键词利奈哩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小儿重症监

2、护室小儿重症监护病房(PTCU)的患儿由于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 大量抗菌药物应用和多种侵入性操作是感染的高危人群1。利奈哩 胺是第一个应用于临床的新型哩烷酮类抗菌药物,其独特的作用机 制,与其他药物无交叉耐药,在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显示出良好的 优势。国内尚未见有关利奈呼胺在儿童应用时的安全性及耐受性报道, 本文回顾性分析利奈哩胺治疗42例PTCU患儿的临床疗效观察,探讨 利奈哇胺在PICU中的应用。1资料与方法11研究资料2009年6H 2011年3月我科用利奈呼胺治疗有细菌学检查结果 提示或者临床考虑存在多重耐药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患儿及用万古 霉素或替考拉宁效果不佳的患儿42例,其中男

3、性35例,女性7例。 年龄8月-11岁,平均年龄为2岁8个月。收集每例患儿的基本临床 资料,其中包括基础疾病、易感因素、细菌检查结果。42例患儿中 重症肺炎29例(69. 0%),脓毒败血症7(16.7%),颅内感染3例(7. 14%), 颅脑外伤和双下肢及胸腹部复合性创伤术后感染2例(4.8%),脓毒 败血症伴肺部感染1例(2.4%)。患者大部分为重症院内获得性感染, 仅8例为社区获得性重症感染。1. 2治疗方法患儿一旦临床或病原学确诊即停用先前抗生素给予利奈哇胺(美 国辉瑞制药)静脉滴注治疗,剂量为10mg/kg,每8小时1次,治疗 时间(12.55.9) do,初始使用利奈卩坐胺的患儿1

4、4例;使用万古霉 索治疗失败后换用利奈呼胺10例;使用替考拉宁治疗失败后换用利 奈卩坐胺10例;使用头抱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失败后换用利奈呼胺7 例。1. 3考察指标记录患儿简要病史、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记录患者使用利 奈哇胺前后病原学检查结果,体温,痰量、颜色,肝、肾功能,血、 尿常规,血沉、C-反应蛋口、降钙素原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14疗效判定标准1.4. 1临床疗效判断标准根据T生部2004年颁布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痊 愈、显效、进步、无效4级标准评定,痊愈:治疗后症状、体征、实 验室检查结果及病原学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显效:治疗后病情好转, 但上述4项中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

5、常;进步:用药后病情好转,但不 够明显;无效:用药72h后病情无明显进步或加重。痊愈和显效合计 为有效,据此计算有效率。1.4.2细菌学评价标准按清除、未清除、替换3级评定。清除:治疗后连续2次培养病 原菌消失;未清除:治疗后初始病原菌仍生长;替换:治疗后感染灶 原致病菌消失,培养出新的病原菌。1. 4. 3安全性评价对以下内容进行检测:肝、肾功能,血、尿常规,与用药有关的 不良反应。按与药物有关、可能有关、可能无关、无关和无法评价5 级评定临床反应及实验室检查异常与药物之间的关系。前二者划为不 良反应,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2结果2. 1临床疗效42例患儿痊愈18例,显效12例,进步6例,无效

6、5例(其中 死亡1例,死因均为原患疾病),有效率71.42%。无效病例中有4例 为感染灶不明确的败血症,细菌为MRSA、对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 葡萄球菌(MSSA)、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各1例,因 变态反应或肾功能原因而选用利奈哇胺注射液,使用过程中病情急剧 恶化而死亡。2. 2细菌学疗效42例患儿培养出革兰阳性细菌单菌或与混有阴性菌的复数菌 感染(革兰阳性细菌共45株)。其中MRSA16株,表皮葡萄球菌、人 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腐牛葡萄球菌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 株,肠球菌12株。标本来源于血液18例次,脑脊液4例次,肺泡灌洗液4例次,痰3例次,小便7例次,分 泌物6例次,

7、导管尖端4例次。治疗后细菌清除34株,清除率81. 4%; 5例因自动出院而无进一步数据;经治疗后筛选出其他细菌14例, 其中包括念珠菌3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弗氏柠檬酸杆菌复合型2 例,鲍曼不动杆菌7例。2. 3安全性治疗过程中出现血肌酹上升1例,停药后血肌軒逐渐恢复正常。 血小板下降1例,停药后血小板计数逐渐稳定,未再出现下降。发生 胃肠道反应2例,表现为腹泻,予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实验室检查 发现还有总胆红素升高2例、转氨酶升高3例、尿素氮升高1例、通 常不伴有临床表现,但无法确定与利奈呼胺的因果关系。不良反应总 发生率为23.81%3讨论PICU是集中疑难危重患儿进行病情监测与治疗的单

8、元,危重患 儿常合并有多种器官功能损害,全身免疫功能紊乱,侵入性操作多, 正常生理结构破坏,多重耐药菌、广谱耐药菌感染的发生率高。近几 年来,各种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其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率逐年升高, MRSA感染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大,并出现了耐万古霉素的金黄色葡萄 球菌【2】。如何控制日益严重的细菌感染,是许多从事重症医学治疗 工作的医务人员面临的新课题。利奈卩坐胺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蛋口质合成,通过与细菌核糖体 的50S亚基结合,抑制70S初始复合物的形成,作用于细菌蛋口质合 成的起始阶段,最终产生抑菌作用【3】。其体外活性试验结果显示, 利奈呼胺对甲氧西林敏感和耐药的葡萄球菌属、万古霉素敏感和

9、耐药 肠球菌属、青霉素敏感或耐药肺炎链球菌均显示出良好的抗菌活性 【4-5】。Wunder ink 6等分析了院内感染MRSA肺炎患者,发现利 奈卩坐胺与万古霉素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59%和35. 5% (P0.01)和患 者存活率分别为85%和67% (P二0. 05),认为与利奈呼胺疗效好与其有 更好的组织穿透性和肺组织内更高的药物浓度的有关。本研究结果显 示在治疗重症患者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中,利奈醴胺总的有效率达到 71.42.%,细菌清除率达到81.4%,提示其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 重症患者疗效显著,可应用于重症患儿革兰阳性球菌感染治疗。小儿肝肾功能尚未成熟,严重感染导致危重患儿肝肾功

10、能恶化。 因利奈呼胺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其在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的患儿常不 需调整剂量。利奈哇胺引起的不良反应,文献报道不一。有报告用利 奈卩坐胺治疗2046例患者,常见不良反应是腹泻(4. 3%)、恶心(3. 4%) 和头痛(2.2%),常为一过性。但Bishop 7等研究发现,利奈哇 胺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达到64% (28/44),其中以血小板减少、冒肠道 反应等多见。在本研究中,出现血小板下降1例,胃肠道反应2例, 腹泻1例,停药后症状消失,并未出现骨髓抑制、肌酊上升等不良反 应,还观察到有1例患儿在用利奈醴胺控制感染后,原先升高的肌酹 逐渐下降恢复至正常。本研究中并未发现患者有严重或新的不良

11、反应, 提示用利奈哇胺治疗儿科重症感染安全性较高,但因本组观察资料的 患者用药时间较短,尚需大样本进一步对比研究。总之,利奈卩坐胺的临床运用显示出在治疗PICU中由于革兰阳性 球菌感染所致的重症病例的疗效是确切的,引起的不良反应较少,安 全性较高,但是因药品价格偏高,对于医疗支付能力较差的患者而言, 首选用药收到了限制,如何有效应用好利奈呼胺仍是临床研究的课题 之一。参考文献:1 张琴对ICU患者呼吸系统医院感染的干预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 19 (18): 2407-2409.2 郑建铭,张永信利奈醴胺治疗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定位J.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8, 29 (5)

12、: 201-205.3 Jones RN, Frit scheT R, Sader H S, et al Zyvox Annual Appraisal of Potency and Spectrum Program Results for 2006: an activity and spectrum analysis of linezolid using clinical isolates from 16 countries J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7, 59 ( 2):199-209.4 保勇,喻华,杨永长利奈呼胺对革兰阳性球菌的体外抗菌活 性研J实

13、验与检验医学,2009, 27 (1): 23-32.5 Huan g YT, Liao CH , Teng LJ, et al Comparative bactericidal activities of daptomycin, glycopeptides , linezolid and tigecycline against blood isolates of Gram-positive bacteria in Tai wan J . Clin Microbiol Infect ,2008, 14 (2): 124-129.6 Wunderin k RG, Rello J, Cam mar

14、at a SK, et al.Linezolid vs vancomycin : Analysis of two double-blind studies of patients with methici11 in-resistant Staph ylococcus aureus nosocomial pneumonia J Chest ,2003,124(5):1789-1797.7 Bishop E, Melvani S, Howden BP, et al. Good clinical outcomes but high rates of adverse reactions during linezolid therapy for serious infections: a proposed protocol for monitoring therapy in complex patients J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06, 50 (4): 1599-16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