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特色教案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3674986 上传时间:2021-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特色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特色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特色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特色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特色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特色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特色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三合一”特色教案】重点:中国古代商业产生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 难点: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教材内容分析:木课教材主要从三个大的方面、分不同的历史阶段向学生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基 本情况: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这些内 容方面介绍了我国古代商业在不同方面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概况,说明商业的繁荣是我国古 代经济的发展的重要标志之-飞另一方面也对我们今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正反 两方面的借鉴。范蠢辅佐越王勾哉灭吴复仇后,颇为自得地说,我为越国献了七条计策,越王只用五条 就获得了成功。往后,

2、我想把这些策略用到治家上;他放弃官职,来到货物集散交易中心Z 地陶,经营商业,改名朱公。范蠡经商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称为陶朱公。后世商人尊他为 祖师。从范蠡身份的转变,你对存秋战国时期商人有什么看法?(一商人地位提高)问题一:在范蠡选择陶作为经 商地点的原因?(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四方货物等)。“商”是什么意思?(商朝)“商人”名称的起源 呢?由此导入课文。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J 贾古I定在一个地方经营者。 流通的物资叫商品;商人的种类I商:流动在外进行贸易的人。从事买卖活叫经商。自主学习完成下表: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商朝商人出现,商业由官府控制春秋战国商业繁荣,官府垄断商业局面被打破秦汉商

3、业初步发展,后逐渐艰难隋唐商业繁荣,有都市商业、农村集市贸易,出现邸店、柜坊、飞钱。两宋空前繁荣,环境相对宽松,商吊种类速增,最早纸币交子,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元朝商业繁荣,国内外商品汇集大都。明清城镇商业繁荣,“商帮”出现,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贸易发展较快。人很早就懂得经商。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S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商业繁荣。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人社会地位提高,各地出现 了许多商品市场和拥有雄厚资产的大商人。秦汉以来,统治者多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秦汉至隋唐,商人经 商受到吋间、地点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还不高。但是,

4、“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商 业还是得到了发展。隋唐吋期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有利于商品流通。除都市商业外,农村 集市贸易也发展起来,为商业服务的柜坊和飞钱相继问世。学思之窗唐朝,为远距离和大宗商品交易服务的邸店在各大商业城市不断兴办,茯至还开有“波斯邸店”。邸 店是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利润丰厚。后来,随着商业的发展,乂从邸店中分离出柜坊。柜坊专为富商思考思路引领:柜坊类似的银行,飞钱类似于厉世的汇票。 答案提示: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 行雏形,它是专为远距离和人宗商品交易服务的,也便于商人筹措 资金。飞钱类似于后佢的汇票,它出现以后,一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

5、币,也不川运输税钱。总之,柜坊和飞钱的出现,使各地之间的商 业往来更加方便快捷,有利于商业的繁荣。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徽商经营盐业致富经营茶叶木材粮食典当,走出国门经营盐业致富经营丝绸铁器茶叶棉花木材票号走出国门大贾、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物。飞钱,乂称便换。各地商贾将贷款委托给各道设在京城的办事机构进奏院,领取半联票券,持券可护#汕片 厶*市心土皿心鼠毗址一;立埒_血匹QLJG仝堆坐 钱币,各地之间也不用运输税钱。柜坊和飞钱的出现, 对商业的发展有何作用?%1 陶,今山东定陶,一说今山东肥城C%1 波斯,古国名,相当干今天的伊朗。两宋的商业经济空前繁荣,商业环境相对宽松。这-吋期,商品种类

6、 迅速增加,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商税收入成为政府的重要 财源。元朝交通发达,也有利于商业的繁荣。大都成为国际性的商业大都 会,国内外各种商品汇聚于此。明清吋期,尽管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政策, 但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 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人。 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叫做“商帮”,其中,人数最多、实 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区域性商人团体)问题:不愿称老板的徽商“二人山下说诗(丝)文,三炮打进四川城。十月十日來相会,三人牵牛一路行。这首诗谜的谜底 就是“徽州朝奉。“朝奉

7、”本为官名,宋代朝官有朝奉大夫和翰奉郎。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贾的,他们不愿 人们称其“老板”,代之以“朝奉”的称谓。久而久之,在徽州,朝奉便成了富有商绅的俗称。到了明末, 世人通称徽商为“徽州朝奉”。为什么不愿人们称其“老板二代之以“朝奉”的称谓?引出明清对商人的压制和歧视。补充资料:徽商和晋商比较表:历史纵横晋商,指山四商帮,在明初利用地接北部边防之便,为官府运送军粮,将粮食运至边地交纳,获取贩 盐的权利,成为富有的大盐商。后来,晋商逐渐扩大经营范围,财力不断壮大。淸朝晋商首富亢氏资产多 达数千万两。乾隆年间,晋商开始兴办票号。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也可以为官府代解钱粮。晋商 的活动范围极为

8、广泛,许多人其至走出国门,到日本、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去做生意。晋商自豪地说:“凡 有麻雀能飞到的地方,都有山西商人。”引导学生分析隋唐、宋元、明清几个时期商业发展繁荣的原因。得出一般规律如下:经济发展繁荣的原因一般如下:政治是否稳定;政策是否支持;交通是否发达;货币统一进步;农业手工业是否发展;商业服务设施等。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思维探究:唐朝长安布局有何特点?此布局好吗?为什么?东西二审,市坊分开;不好;不便于商业 活动,不便于人们生活。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 买卖”。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其中

9、,汉口镇、 A 佛山镇、景德镇、朱仙镇是最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旧时日小为市的经营时间限制也被打破, 早市、夜市昼夜相接,交易活动也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 结合彩图册,对照宋朝东京布局,冋答:北宋东京布局与唐长安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市坊分开, 出现夜市、早市、瓦肆,打破时间地点限制,出现四大商业名镇;商品经济不断发展。UlWTifirtl*C*期上河图9中的街市自主学习填写下表:时代市的变迁概况特点西汉长安城东西有九市。定点定时,严格管理唐朝长安城设东西二市,各占两坊之地同上宋朝市分散在城中,草市更加普遍,出现四大商业名镇。突破了时间地点限制,管理松 懈明清出现单一的商业城市无2、城市的发展:

10、古代的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吋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繁荣的原因:丝绸Z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等,也催生了一批批城市的兴起与繁荣。南方经济的发展,使扬州、成都等一批南方城市成为当时最繁荣的大都会,以至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思维探究:古代城市发展的特点:由传统的政治性城注向商业城市发展;农村人II不断进入城M,城市人II增加,规模扩人;明朝中后期 出现资荫;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逐渐变化。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自主学习:历史时期概况西汉开通陆海丝绸之路唐朝广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设山舶使管理对外贸易海陆交

11、通发达。两宋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贸易税收成为南 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泉州是重要对外贸易港口,世界第一港。明清中对外贸易萎缩。的对外贸易,历史悠久。西汉吋,由于开通了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Z路,中外贸易 逐渐发展起来。唐朝吋,广州成为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在这里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两宋吋,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们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 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元朝吋,泉州是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在此停泊的外国海船经 常在百艘以上,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合作探究:古代对外贸易的目的是什么?历史纵横为了加强对对外贸易的管理,元朝政府起初在南

12、方一些主要港口先后设七个市舶司,后来合并为泉州、 庆元、广州三处。还制定市舶法则,规定由市舶司审批出海贸易的船只、人员、货物,发给公验、公凭。 对中由出详商船的货物一律实行抽分,粗货十五分取一,细货十分取一,另纳舶税三十分取一。外国商船载货进口,也依例抽分,返航时由市舶司发给公验、公凭。%1 益,益州,这里特指益州治所成都。%1 庆元,今浙江宁波。朝贡贸易的特概念解释官府控制下的古代对外贸易中加贡贸易即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占有重要地 位。这种朝贡贸易,往往“厚往薄來倍偿其价 要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的不在于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而是 段宝特产的需求。知识再认:140514

13、33年,郑和奉命率领庞人船队七次下術洋的故事,分析其运载的货物、 搭乘的人员等资料,以及其结朿的原因,加深对朝贡贸易目的的理解。明清吋期,因为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渐趋萎缩。那吋候, 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规定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出口商品仅海禁政策的FI的: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是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口接原因,而落厉 的、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是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根本原因。探究学习总结一、本课测评古代商业的发展有何特点?二、学习延伸新都新安),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贾人娶妇数月,则出外或数十年,至有父子邂逅而不相认 识者。大贾辄数十万,则有副手而助耳目者数人。其人皆铢两不私,故能以身得幸于大贾而无疑。他日计 子母息,大羡,副者始分身而自为贾。故大贾非一人一手足之力也;青衿土子在家时,走长途而赴京 试,贝!I短褐至肝,芒鞋跣足,以一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问之则皆千万金家也。徽人四民咸朴茂,其起 家以资雄闾里,非数十百万不称富也,有自来矣。顾炎武肇域志江南十一徽州府按顾炎武的看法,徽商发达的原因有哪些?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古代交通 特点的变化:陆路为主水陆并举水路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