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3638358 上传时间:2021-10-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毕业论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陕西杨凌示范区的调査摘 要: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技能水平,是增强失地农民可持续发 展能力,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根据对杨凌示范区的调查显示,失地农民职 业技能培训的现状还不理想,存在诸如内容设置不合理、培训力度不够等问题。 根据现状分析,提出了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对策。关键词: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对策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失地农民问题已由发达地区局部社会 问题扩展为全国性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如何解 决和处理好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重耍,学界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多 从补偿和保障入手。然而,授

2、之以角不如授之以渔。所以,如何增强失地农民的 可持续发展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此,失地农民问题的解决不但需要合理 的补偿和保障,更为重耍的是通过培训来提高失地农民的技能水平和文化素质, 维护他们的发展权。根据对杨凌示范区的调查情况来看,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的现状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培训内容设置不合理、培训力度不够等方面。尽快 采取措施,调整培训策略,提高培训效率,才是当务Z急。%1. 调查地区失地农民基本情况描述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杨凌示范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中部, 是冃前我国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杨凌示范区有4乡1镇1个街道办事 处,87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0万,

3、其中农业人口约12万。此次调查从示范区的4 乡1镇的每个乡(镇)中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发放问卷20份左右,共 发放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198份,有效回收率为99%。调查中受访者男性占 44.9%,女性占55.1%;年龄30岁以下占25.3%, 30-55岁之间占57%, 55岁以上占 17.7%;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占18.7%,初冲 占54.0%,高中、中技.中专占23.7%, 大专及以上占3.5%;接受过专门的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占28.8%。%1. 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分析1. 失地农民大都有较强的培训意愿,但接受过培训的比例较低统计结果表明,在接受调查的19&个受访者当中

4、有培训意愿的为151人,有效 白分比为76.3%。反应岀失地农民具有较强的培训意愿,其中无意接受职业技能 培训的以年长者居多。经卡方检验(见表1),双尾概率为零,小丁显著性水平 0.01,所以可以拒绝零假设,即培训意愿与年龄有相关关系,年龄较大的培训意 愿相对较弱,年龄在50岁以下的都有较强的培训意愿。所以,失地农民职业技能 培训既要做到规模化,乂要在培训模式与内容等方面充分照顾到有劳动能力的、 各年龄段失地农民的不同需求。表1年龄与培训意愿卡方检验値渐进Sig.(双侧)Pearson 卡方46.258“8.000似然比43.8128.000线性和线性组合30.4981.000有效案例中的N1

5、98a. 4单元格(22.2%)的期望计数少于5。锻小期望计数为.71。较强的培训意愿反应出,将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提升自身素质、增加就业 机会的有效突破口已经在失地农民中间达成共识。但是,调查数据还显示,实际 接受过专门职业教育或培训的失地农民人数并不多,仅占到28. 8%0这一数据传 递给我们的信息有两方面:具一,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规模还不够,有一部 分人还没有机会接受培训;其二 培训的内容、模式等不能满足失地农民的需求, 失地农民放弃接受培训。结合后续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调查地区失地农民职业 技能培训过程中这两方而的问题都存在。但两者相比较而言,培训的内容、模式 不能满足失地农民多种

6、需求方面的问题更为突出。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规模与力度不够,也是影响培训参与度的一个原 因。调查发现,本地区农民失地的原因主耍是因为政府征地,比例达91.9%。征 地Z后政府随即为失地农民组织了专项职业技能培训,木次调查中接受过专门职 业技能培训的57名受访者当中有33人接受的就是这一类培训,比例超过50%。但 是,调查还发现,政府组织的培训一般以村为单位,送培训到村,举办过这种培 训的行政村还未超过半数。从培训意愿的统计结果看出,50.7%的失地农民渴望 得到政府组织的免费技能培训。所以,增强这类培训的规模与力度将会有助丁提 高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参与度。2培训内容设置没有体现失地农民特

7、色,无法照顾到失地农民的特殊需求 我国从20世纪初开始,为了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发展, 在农民职业教育和培训方面做过很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高的成就。随着城市 化的加速发展,失地农民的数量急剧增加。为了解决失地农民问题,开展失地农 民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提高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措施被提了岀来。但 是,有关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理论和模式还并不成熟。所以,在实际操作过 程中难免会直接照搬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模式和经验,忽略了失地农民口身的特 点与特殊需求,培训的效果就不是特别理想。在木次调查地区,这样的情况也存 在,主耍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忽视了失地对农民的影响,缺少生活指导

8、、心理辅导等教育。土地是 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是农民的基本生活资料,也是农民最主要、最可靠的生活 来源,失去土地对农民來说就是失去了生计和保障,故而农民都有很深的土地情 节,而且年长者表现的更为突出。失去土地后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比如角色转换、 职业转换等使一部分失地农民无所适从,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这个时候开展心 理辅导,有助于失地农民尽快消解心理压力,减少从农民向市民转换过程中的痛 苦。然而,通过对培训内容的调查发现,调查地区冃前的失地农民职业培训中并 没有涉及到心理辅导和生活指导教育。调查还显示,调查地57%以上的农民失地 后产生消极心理。失地对农民的影响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不同的,年长者在

9、失地 后的迷茫感较重。性别不同影响程度也不同,男性失地农民觉得从此生活没有了 保障,对生活充满迷茫的以56岁以上者最多;女性则以46-50岁这一年龄段最多。 认为失地没什么,对失地补偿觉得满意或者有利丁创业的仅占25. 2% (表2) o心 理特点是失地农民实现角色转型和社会适应的基本逻辑起点Z,只有帮助他们 缓解了心理圧力,克服生活不适,才能使具采取积极的行动去应对适应现实。所 以,在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有必要开展心理辅导和生活指导教育。表2失地对农民的影响频率百分比有效百分比累积百分比生活没有保障,对生活充满迷茫11457.657.657.6没什么,对失地补偿觉得满意2211.111.168

10、.7失地后可以创业,不用被束缚在2814.114.182.8土地上其他3417.217.2100.0合计198100.0100.0第二,培训内容设置比较单一,无法满足多方面需求。调查区的表现是,培 训内容侧重于农业技术,其它培训类型少、比重小。杨凌作为国内唯一一个农业 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拥有较强的农业科技优势,农业技术培训发展迅速,当地 农民从中得到了很好的实惠。在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农业技术方面的 培训也占到了绝对优势。本次调查显示,失地农民选择接受频次最高的两项职业 技能培训内容其中Z就是养殖与果蔬栽培技术,另一项为汽车驾驶与维修。然 而从年龄与所选培训的内容关系来看,年龄在40

11、岁以上的失地农民才倾向丁选择 养殖与栽培技术,年龄在35岁以下的多选择了汽车驾驶与维修和计算机操作等。 调查中了解到,多数年轻人并不愿意留在农村从事农业,他们更希望能到大城市 寻找梦想。由于没有感兴趣的培训内容,大部分年轻人进城打工前并没有一技Z 长。而在城市接受培训的费用相对过高,所以他们一般只有从事低技术水平、稳 定性较差的工作。第三,培训内容设置低层次化,忽视了失地农民希望进入城市首属劳动力市 场的愿望。所谓首属劳动力市场是指一种在城市中由拥有城市户口的居民所构成 的收入较高、劳动环境较好、福利待遇较好、较为稳定的劳动力市场。与Z对应 的是次属劳动力市场,即在城市中由持农村户口的农民所构

12、成的收入较低、劳动 环境较差、福利待遇较差、缺乏稳定性的劳动力市场。两者形成了城市劳动力市 场的二元结构。不少学者研究证实,农民工进城后由于种种原因限制,i般只能 在“次属劳动力市场”谋到工作。“民工荒”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农民工对这一不 平等现实的抵抗。本次调查发现,农民在失地后并没有找工作的原因有293%是 因为工作太辛苦、工资太低。访谈中还了解到,像建筑施工、室内装修、餐饮、 家政等工作他们根本就不想从事,认为培训这些内容就是对农民的身份歧视。这 些说明了,失地农民己经有了强烈的进入城市首属劳动力市场的愿望。现有培训 内容设置的低层次性,使他们的培训愿望无法得到满足。3 培训效果不理想推广失

13、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最终冃的是耍解决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问题。那 么,评价培训效果优劣的最好的指标就是失地农民的再就业以及自主创业率。本 次调查中关于培训效果的调查,接受过专门职业教育和培训的57人中,有48人认 为培训对就业或创业有帮助。但是,还有9人认为培训没什么帮助,出列为15.8%。 认为没有帮助的原因主耍是培训的内容对找工作或创业的用处不大(见表3)。 另外,失地农民培训的参与度也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培训效果的好坏。内容实用, 就业有门的培训自然会提高失地农民参与的热情,而调查地区失地农民中接受过 专门技能培训的比例只有28. 8%,低参与度反映出调查地区的技能培训的效果还 不理想,培训的

14、吸引力还不是很强。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失地农民职业技 能培训的效果还并不理想,尤其在培训内容的实用性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表3培训对就业或创业有无帮助如何有帮助为何没帮助频次比例频次比例找到工作待遇好510.4费用高00容易找工作2245.8用处不大777.8有利于创业1735.4其他722.2其他48.3合计48100.0合计9100.0%1. 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对策研究1.继续发挥政府在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城市化是在政府引导和规划下进行的,对丁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失地农民的 职业技能培训也应由政府主导。虽然,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已经颁布了一系列 关于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

15、政策文件。但是,专门针对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问题以及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制度还是空白。为了失地农民职业技能 培训有效开展,必须要加快培训制度的建设,将培训的义务和接受培训的权利制 度化、法制化。只有如此才能切实保证失地农民接受技能培训的权益。另外,政府在加快制度建设的同时,还应加大对失地农民培训的资金投入, 扩大培训规模。同时,联合社会力量、企业筹资参与失地农民培训,形成多元化 的失地农民培训投资体系。只有规模扩大,才能使更多的失地农民有机会接受培 训。2. 逐步构建和完善具有失地农民特色的职业技能培训内容体系有失地农民特色的内容,是指符合失地农民的特点,能满足失地农民培训需 求的内容。失地农民主要有以下儿个特点: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以初中文化水 平者居多;从业技能单一,职业转换能力较弱;有很深的土地情节,失地后产生 心理落差。结合失地农民的特点,在设置培训内容的时候要做到三结合:第一, 基础文化知识与实用技术相结合。失地农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是他们在接受专 业技能培训时的障碍。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应在技能培训过程中交叉进行基础文 化知识教育。第二,一般技术培训与高层次技术培训相结合。文化水平相对较高 的失地农民有很强的从事高层次技术工作的愿望,现行一些培训内容还无法满足 他们的需要。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