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对外汉字教学中的“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3626182 上传时间:2021-10-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对外汉字教学中的“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浅析对外汉字教学中的“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浅析对外汉字教学中的“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浅析对外汉字教学中的“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浅析对外汉字教学中的“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析对外汉字教学中的“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对外汉字教学中的“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析对外汉字教学中的“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中文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对外汉字教学中的“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进行分析。首 先,简述“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的提出,主要包括该原则提出的背景、 谁提出该原则以及该原则的基本内容三个方而。其次,简述应该实行“认写分流, 多认少写”原则的依据,主要从该原则的理论依据、实践依据、实验依据和该原 则所具有的优势四个方面讨论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最后,介绍该原则在对外汉字 教学中的应用,同吋指出该原则可能遇到的批评,进而提出今后进一步发展“认 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的建议。关键词:认写分流;多认少写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anal

2、yzes the principle Dividing the learning of Chinese characters : Read more and Write less” in Teaching Chinese as Second Language. First of all,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is principle consists of the backgrounds people who present this principle and its basic content. Secondly, explain the reason

3、why we should implement this principle including the four major aspects : the theoretical basis, practical basis, experimental basis and the advantage of this principle 、 through which we can discuss its rationality and feasibility. At last, describe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principle in the Chinese

4、teaching.At the same time, put forward the criticism this principle might encounter, and then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Key words: adivis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read more and write less ”一、“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的提出(-)“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提出的背景国内现行对外汉字教学的主要模式可以概括为“两个同步一是“语 文同步”,二是“认写同步”。国内很多研

5、究者和教师在讨论汉字教学时,实际上都主张“认写同步”,要 求初级阶段学牛对所学的牛字达到“三能”,即能认、能写、能用,这种模式主 要针对于有汉字基础的日韩学牛,可以利用其自身对汉字的熟悉感,把汉字认读 和书写作为一个整体来要求,对学牛掌握汉字的要求没有区分“认读”和“书写”。 现行的汉字教学模式也主要是“认写同步”,国内教材的汉字处理方式大多是“会 认”和“会写”同步要求的。他们都认为“认”离不开“写”,动笔书写有助于 促进汉字认读和记忆,是非常必要的。张大成、伍新春提出,写字可以加强对字 形的记忆,有利于字形辨认趋于精确,而对字形的辨认乂是形成书写技能的重要 条件,因而他们认为汉字教学认写不

6、能分流,认为分流会增加学牛的学习负担, 学牛也难以掌握写字技巧。王瑞峰曾对国内编写的广泛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的汉 字处理方式进行系统考察,发现多数教材中汉字教学的顺序主要取决于语法教学 用字出现的顺序,为了避免学习初期难字教学的困难,i些教材采用一淀的控制 方法,例如某些字形复杂的汉字不作为教学牛字要求学牛掌握,这些控制方法也 是从“会认”和“会写”两个方而同时要求的。因此可见,“认写同步”的方法 仍是人多数学校和教师采用的主流方法。此外,现在來华学习的外国学牛大部分是來自汉字文化圈的口本、韩国或东 南亚国家(还有的是华侨、华裔),他们的母语中至今还或多或少的在使用一-部分 汉字,这样一来,他们

7、的汉字基础尚可应付H前的汉语学习内容。而当面对来口 非汉字文化圈的学习对彖时,我们的汉字教学就明显显得捉襟见肘了。因此,坚持“语文同步、认写同步”面临着口语教学和汉字教学无法调和的 矛盾。刘珂曾指出:“语文一体、随文识字的教学模式,没有充分地考虑汉 字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汉字的出现完全决定于教材内容,无法按汉字木身规律和 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教学,结果是外国学习者为学汉字花了大量的吋 间,但效率极低,汉字读写能力很差,严重影响了汉语水平的提高。”所以,总体来说,现行的对外汉字教学仍缺少成型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也缺少大量的阅读 实践,学习者接触的只是教材中的少量汉字。(二)“认写分流、多认少写

8、”原则的提出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包括从事汉语教学的外国学者,都提倡釆用更能体现汉 字认知规律的“认写分流”的观点。他们认为:认、写两者虽有联系,写能帮助 认,但写并非认的必要条件。在对外汉字教学中,不应当把汉字的认读和书写看 成一个整体,而应当看成两种不同的、可以分步骤完成的任务。例如,佟乐泉认为:和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比较,母语非汉语的学习者要同 吋完成汉字认读和书写两项任务,困难要大得多。因此他提出对外汉字教学可以 实行“读写分步走冬第一步先要求认读,有了初步的阅读能力之后,再回过头 来教书写;宋连谊明确提出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只重认读不求书写”是可行的; 崔永华提出汉字教学应当实行“先语后文,

9、集中识字,先读后写”的教学程序; 周小兵提出汉字拿握要分流,即要求学牛能认读和能书写的字要有i个合理的比 例,不能要求过高;江新等人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结合自己的实验研究, 提出了认和写分流的新模式,并进一步论证了 “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教学模式 的理论依据、实验依据和实践依据,并总结实行该模式的好处,并提出了相关的 教学设计。(三)“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的基本内容“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具体是指在汉字学习阶段,将汉字学习分解为 汉字认读和书写两部分任务,强调先学习认读后学习书写,以识字为重点,汉字 认读练习要多于汉字书写练习,会认读的汉字量要大于会书写的汉字量,实行汉 字认读和书写

10、分步走,而不是认写并进。该原则要求学牛首先多认字、少写字, 强调增加识字量、降低写字量,以达到迅速扩大识字量、尽早进人阅读阶段的n所以,“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不仅包括数量“多少”不同的内涵, 也包括时间“先后”不同的内涵,还包括认字与写字要协调发展的内涵。二、实行“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的依据下而我们主要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的理论依据、传统语文教学和现代小学识字 教学的实践依据、该原则的实验研究以及该原则的优势这四个方面讨论为什么应该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实施“认写分流、多认少写”原则。(一)认知心理学理论依据汉字字形的认知包括“认”和“写”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要处理好“认” 和“写”的关系;另

11、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汉字学习的心理本质。1、“认”和“写”的关系从认知心理学关于记忆过程的理论來看,汉字认读和汉字书写是两种不同的 信息提取过程,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记忆任务。汉字认读过程基木上是一种字形识别过程,是对字形信息进行再认,也就是 当汉字的字形呈现在学习者面前,学习者需要以字形为线索在心理词典中搜索与 字形匹配的字音和字义。在进行汉字认读测验时,学习者要回忆的主要不是字形, 而是字音和字义。如下图所示:匹配汉字认读汉字书写指汉字听写、默写等汉字产出的过程,产出吋首先需要对信息进行 回忆,也称为再现,学习者要依据汉字的字音和字义线索在心理词典中提取与之 匹配的字形,并通过手的动作把字形书

12、写岀来。具体地说,汉字听写属于回忆任 务小的配对联想回忆,即学习时字音、字义和字形是对应的、匹配出现的,在回 忆阶段只给出字音、字义,需要学牛从记忆中提取字形。如下图所示:汉字书写此外,1904年McDougall提出“阈限假设”,该理论认为再认和回忆取决于 信息在记忆中的强度,当某一信息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再认,即存在所谓的再认 阈限;当达到更高的强度,才被回忆,即存在所谓的回忆阈限。当汉字在记忆中 的强度达到了再认阈限,则才能进行再认,即认读;血当汉字在记忆中的强度高 于再认阈限而低于回忆阈限,则可以再认但不能回忆,即会认读但不能书写;而 当汉字在记忆中的强度高于回忆阈限,则可以冋忆更可以再

13、认了,即会书写更会 认读了。由此看来,汉字认读和书写在提取的过程、提取所依据的线索和反应的方式 上有诸多不同,因此也导致了汉字再认和再现存在难易上的区别。所以,在初级 阶段,汉字教学的“认”和“写”应该作为两项不同的教学任务区分对待,要多 认少写。2、汉字学习的心理本质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汉字学习的心理本质就是建构汉字心理词典。心理 词典理论最早是由心理学家特雷斯曼(Treisman )于1960年提出。心理词典 理论认为,在人的大脑里,存在着类似于词典的一个装置,这个装置里储存了个 人认知所得的所有经验信息,当遇到新的事物或者新的词出现时,大脑会先把外 界接收到的新信息传输到这个装置里,与

14、已存在的比之,如果符合其中某一个, 则提取其有关信息,如果没有符合的或者属于更高级的认识,则再次刷新这个存 储装置,这好比一本词典,因此被称为心理词典汉字教学的本质就是帮助和引导留学牛建立起不依赖母语的、相对独立而有 效的汉字心理词典。那么如何建立这所谓的汉字心理词典呢?我们应该根据汉语 本身的特点,进行汉语教学;要根据汉字的特性、留学牛对汉字加工的特点进行 汉字教学,以汉字学习促进汉语学习,从而加快汉字心理词典的建立。建立汉字心理词典,就要建立起汉字字形表征、字音表征和字义表征。因为, 字形难于字音、字义,字音、字义表征的建立与完善可以通过多看、多说等无意 的积累来实现,而字形表征的建立则要

15、有意识的注意。另外,汉字的认读与书写 属于书面交际,字形是重要的载体。建立认读字的字形表征,需要记住汉字的大 体轮廓、具有区别特征的部件等,属于精加工复述;血建立书写字的字形表征, 则不仅仅要记住汉字的大体轮廓、具有区别特征的部件,更要掌握笔画、部件组 合、结构等,并进一步通过我们的身体器官“手”,将汉字的笔画、部件、结构 等一一准确地复现出来,属于进一步的精加工复述,相比认读字来说更难。由此可见,汉字认读的再认过程比较容剔而汉字书写的回忆过程却比较难。 所以汉字教学要“认写分流”;而汉字认读易于汉字书写,所以在“认写分流” 的基础上要坚持“多认少写”的原则。鉴于此,要想减轻学牛汉字学习压力又

16、科 学地提高识字写字能力,就应该坚持“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以促 进汉字心理词典的建立。(-)“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教学原则的实践依据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因此有一些学者认为,对外 汉字教学不能简单套用、照搬母语为汉语的儿童识字的教学方法。但与此同时, 也有不少学者主张对外汉字教学应当借鉴小学识字教学经验C1、对外汉字教学借鉴小学识字教学的合理性和可行性(1)影响外国人学习汉字的因素跟影响儿童识字因素的比较赵元任、彭聃龄、戴汝潜、江新、王建勤都曾进行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影 响非汉字圈外国人汉字学习的因素跟儿童识字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二者在汉 字认知过程中都存在频率效应、笔画效应、部件效应等。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这些 因索对二者汉字学习的影响完全相同O(2)外国人汉字书写偏误与儿童错别字的比较外国人学习汉字过程中产牛的书写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