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资料:带传动和链传动

上传人:窝*** 文档编号:203590631 上传时间:2021-10-22 格式:PPT 页数:274 大小:7.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资料:带传动和链传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74页
机械设计资料:带传动和链传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74页
机械设计资料:带传动和链传动_第3页
第3页 / 共274页
机械设计资料:带传动和链传动_第4页
第4页 / 共274页
机械设计资料:带传动和链传动_第5页
第5页 / 共2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资料:带传动和链传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资料:带传动和链传动(2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7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7.1 机械传动概述 7.2 带传动概述 7.3 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7.4 V带传动选用计算 7.5 V带轮材料和结构 7.6 带传动的张紧 7.7 同步带传动简介 7.8 链传动概述 7.9 链传动的运动特性 7.10 滚子链传动的设计计算 习 题 7.1 机械传动概述 机器一般都有传动装置,它是将原动机的运动和动力传给工作机的中间装置,它常起以下作用:(1)减速(或增速)。工作机速度往往和原动机速度不一致,利用传动装置可以达到改变速度的目的。(2)调速。许多工作机的转速需要能根据工作要求进行调整,而依靠原动机调速往往不经济,甚至不可能,而用传动装置很容易达到调整

2、速度的目的。(3)改变运动形式。原动机的输出轴常用等速回转运动,而工作机要求的运动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如直线运动、 螺旋运动、间歇运动等,靠传动装置可实现运动形式的改变。(4)增大转矩。工作机需要的转矩往往是原动机输出转矩的几倍或几十倍,通过减速传动装置可实现增大转矩的要求。(5)动力和运动的传递和分配。一台原动机常要带动若干个不同速度、不同负载的工作机,这时传动装置还起到分配动力和运动的作用。传动装置按其工作原理可分为机械传动、流体(液体、气体)传动、电力传动三类。本书只介绍机械传动。机械传动按传动原理可分为摩擦传动、啮合传动和推压传动(如凸轮机构传动); 按传动装置的结构可分为直接接触传动

3、和有中间挠性件的传动;按传动比能否改变可分为定传动比传动和变传动比传动等。机械传动设计的基本参数包括传动比、机械效率、功率、扭矩等。表7-1 机械传动的形式和应用特点 表7-1 机械传动的形式和应用特点 7.2 带 传 动 概 述 7.2.1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1.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图7-1磨擦型带传动工作原理图7-2啮合型带传动摩擦型带传动通常由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组成。传动带以一定的初拉力F0紧套在带轮上,在F0的作用下,带与带轮的接触面间产生正压力,当主动轮1回转时,接触面间产生摩擦力,主动轮靠摩擦力使传动带3与其一起运动。同时,传动带靠摩擦力驱使从动轮2与其一起转动,从而主动

4、轴上的运动和动力通过传动带传递给了从动轴。2. 带传动的特点摩擦型带传动主要特点如下:(1)传动带具有弹性和挠性,可吸收振动并缓和冲击,从而使传动平稳、噪声小。(2)当过载时,传动带与带轮间可发生相对滑动而不损伤其他零件,起过载保护作用。(3)适合于主、从动轴间中心距较大的传动。(4)由于有弹性滑动存在,故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传动效率较低。(5)张紧力会产生较大的压轴力,使轴和轴承受力较大,传动带寿命降低。另外,带在工作时,会产生弹性滑动,因此,传动比不能严格保持不变。带传动的轮廓尺寸大,传动效率较低。因此,带传动一般传递功率为50100 kW,带速为525 m/s,传动比不超过5,效率约为

5、0.920.97。3. 带传动的类型 图7-3带的传动类型和横截面形状(a)平带;(b)V带;(c)多楔带;(d)圆形带平带的截面形状为矩形,与带轮轮面相接触的内表面为工作面(图7-3(a)),FQ为由张紧力F0引起的带对带轮的压力,FN为带轮对带的正压力,则工作时产生的摩擦力Ff为Ff=fFN=FfQV带的截面形状为梯形,与轮槽相接触的两侧面为工作面。带轮的轮槽也是梯形,如图7-3(b)所示,根据楔面的受力分析可知式中:f带与带轮间的摩擦系数;fV称为V传动当量摩擦系数,;V带轮的轮槽角(参考表7-2中的数据)。(7-1)在相同张紧力和相同摩擦系数的条件下,V带产生的摩擦力要比平带的摩擦力要

6、大,所以V带传动能力强,结构更紧凑,在机械传动中应用最广泛。V带按其宽度和高度相对尺寸的不同, 又分为普通V带、窄V带、宽V带、 汽车V带、齿形V带、大楔角V带等多种类型。目前,普通V带应用最广,本章主要讨论普通V带的设计问题。多楔带相当于平带与多根V带的组合,兼有两者的优点,多用于结构要求紧凑的大功率传动中。 4. V带结构普通V带的截面结构包括顶胶(拉伸层)、抗拉体(强力层)、底胶(压缩层)和包布层(如图7-4所示)。当带绕过带轮时,顶层胶受拉而伸长,故称拉伸层;底层胶受压缩短, 故称压缩层。包布层用橡胶帆布制成,用于保护V带;拉伸层和压缩层均由橡胶制成;强力层又分为帘布芯结构(图7-4(

7、a)和绳芯结构(图7-4(b)两种。其中帘布芯结构的V带,制造方便、抗拉强度好;而绳芯结构的V带,柔韧性好、抗弯强度高,适用于带轮直径小、转速较高的场合。窄V带(图7-4(c)是采用涤纶等合成纤维做强力层的新型V带。与普通V带相比,当高度h相同时,窄V带的顶宽b约可缩小13,它的顶部呈弓形,侧面(工作面)呈内凹曲线形,承载能力显著地高于普通V带,适用于传递大功率且要求结构紧凑的场合。图7-4V带的结构7.2.2 普通V带型号和基本尺寸 表7-2 普通V带截面基本尺寸 表7-3 普通V带的基准长度系列及长度系数 表7-3 普通V带的基准长度系列及长度系数 表7-3 普通V带的基准长度系列及长度系

8、数 表7-3 普通V带的基准长度系列及长度系数 7.3 带传动的工作情况分析 7.3.1 带传动受力分析 靠摩擦力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带传动,不工作时,主动轮上的驱动转矩T1=0,带轮两边传动带所受的拉力均为初拉力F0,如图7-5(a)所示;而工作时,主动轮上的驱动转矩T10,当主动轮转动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带绕入主动轮的一边被进一步拉紧,称为紧边,其所受拉力由F0增大到F1,而带的另一边则被放松,称为松边,其所受拉力由F0降到F2,如图7-5(b)所示。F1、F2分别称为带的紧边拉力和松边拉力。图7-5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当取主动轮一端的带为分离体时,根据作用于带上的总摩擦力Ff及紧边拉力F1与松

9、边拉力F2对轮心O1的力矩平衡条件,可得(7-2)而带的紧、松边拉力之差就是带传递的有效圆周力F,即(7-3)显然F=Ff,由图7-5(b)可以看出有效圆周力不是作用在某一固定点的集中力,而是带与带轮接触弧上各点摩擦力的总和。有效圆周力F(N)、带速v(m/s)和带传递功率P(kW)之间的关系为(7-4)由上式可知,当带速一定时,传递的功率越大,所需要的摩擦力也越大。若假设带在工作前后总长度不变,则带工作时,其紧边的伸长增量等于松边的伸长减量。由于带工作在弹性变形范围,且忽略离心力的影响,则可近似认为紧边拉力的增量等于松边拉力的减量,即(7-5)当带与带轮的摩擦处于即将打滑而尚未打滑的临界状态

10、时,F1与F2的关系可用著名的欧拉公式表示,即式中:带轮上的包角(图7-5(b)),rad; f为带与带轮之间的摩擦系数(对V带传动用当量摩擦系数fV)。将式(7-5)和(7-6)联立求解,可得传动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周力Fmax,即(7-6)(7-7)7.3.2 传动带的应力分析 1. 由紧边和松边拉力产生的应力 (7-8)式中:1紧边拉应力,MPa;2松边拉应力;A为传动带的横截面积,mm2。1和2值不相等,带绕过主动轮时,拉力产生的应力由1逐渐降为2,绕过从动轮时又由2逐渐增大到1。2. 由离心力产生的应力带绕过带轮做圆周运动时,由于本身质量将产生离心力,为平衡离心力在带内引起离心拉力

11、FC及相应的拉应力c。设带以速度v(ms)绕带轮运动,带中的离心拉应力c为(7-9)式中:q带每米长度的质量,kgm,其值见表7-2。离心力引起的拉应力作用在带的全长上,且各处大小相等。3. 由带弯曲产生的应力 带绕过带轮时发生弯曲(如图7-6所示),产生弯曲应力b(只发生绕在带轮部分上),由材料力学公式可得(7-10)式中:E带材料的弹性模量,MPa;曲率半径,mm;对V带有,dd为带轮基准直径(如图7-5(b)所示);h=ha(见表7-2)。由式(7-10)可见,带轮直径越小,带越厚,弯曲应力愈大。图7-6带的弯曲应力带中各截面上的应力大小,如用自该处所作的径向线(即把应力相位转90)长短

12、可画成如图7-7所示的应力分布图。可见,带在工作中所受的应力是变化的,最大应力由紧边进入小带轮处,其值为max=1+c+b1(7-11)在一般情况下,弯曲应力最大,离心应力较小。离心应力随带速的增加而增加。显然处于变应力状态下工作的传动带,当应力循环次数达到某一值后,带将发生疲劳破坏。图7-7带工作时应力变化7.3.3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带工作时,如带不伸长,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圆周速度v1和v2将与带的线速度相等,即则理论传动比i为(7-12)(7-13)式中:dd1,dd2带轮的基准直径,mm。图7-8带传动中的弹性滑动弹性滑动会引起下列后果:(1)从动轮的圆周速度总是落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并

13、随载荷变化而变化,导致此传动的传动比不准确。(2)损失一部分能量,降低了传动效率,会使带的温度升高,并引起传动带磨损。由于弹性滑动引起从动轮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圆周速度,其相对降低率通常称为带传动滑动系数或滑动率,用表示(7-14)这样,计入弹性滑动时的从动轮转速n2与主动轮转速n1的关系应为(7-15)由于滑动率随所传递载荷的大小而变化,不是一个定值,故带传动的传动比亦不能保持准确值。带传动正常工作时,其滑动率12,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不予考虑。7.3.4 打滑现象带传动是靠摩擦工作的,在初拉力F0一定时,当传递的有效圆周力F超过带与轮面间的极限摩擦力时,带就会在带轮轮面上发生明显的全面滑动,这种

14、现象称为打滑。当传动出现打滑现象时,虽然主动带轮仍在继续转动,但从动带轮及传动带有较大的速度损失,使带传动处于不稳定状态,甚至完全不动。由于大带轮上的包角大于小带轮的包角,由式(7-7)可知,打滑总是在小带轮上首先开始的。打滑是一种有害现象,它将使传动失效并加剧带的磨损。因此,在正常工作时,应避免打滑现象。7.3.5 带的疲劳破坏带在工作时的应力随着带的运转而变化,是交变应力。转速越高、带越短,单位时间内带绕过带轮的次数越多,带的应力变化就越频繁。长时期工作,传动带在交变应力的反复作用下会产生脱层、撕裂,最后导致疲劳断裂,从而使传动失效。7.4 V带传动选用计算 7.4.1 设计准则和单根V带

15、额定功率 1. 设计准则由于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打滑和疲劳破坏,因此带传动的设计准则是:在保证带传动不打滑的条件下,使V带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2. 单根V带额定功率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与带的型号、长度、带速、带轮直径、包角大小以及载荷性质等有关。为了便于设计,测得在载荷平稳、包角为180及特定长度的实验条件下,单根V带在保证不打滑并具有一定寿命时所能传递的功率P0(kW),称为额定功率。各种型号的P0值见表7-4。表7-4 单根普通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P0 (1=2=180,特定长度,载荷平稳)单位:kW表7-4 单根普通V带的基本额定功率P0 当实际使用条件与实验条件不符合时,此值应当加以

16、修正,修正后即得实际工作条件下单根V带所能传递的功率P的计算公式如下:P=(P0+P0)KKL(7-16)式中:K包角系数,考虑不同包角对传动能力的影响,其值见表7-5;KL长度系数,考虑不同带长对传动能力的影响,其值见表7-3;P0功率增量(kW),考虑传动比i1时带在大带轮上的弯曲应力较小,从而使P0值有所提高,P0值见表7-6。表7-5 包 角 系 数 K 表7-6 单根普通V带i1时额定功率的增量P0 单位:kW 表7-6 单根普通V带i1时额定功率的增量P0 单位:kW 7.4.2 设计计算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1. 确定设计功率PC设计功率是根据需要传递的名义功率再考虑载荷性质、原动机类型和每天连续工作的时间长短等因素而确定的,表达式如下。PC=KAP(7-17)式中:P所需传递的名义功率,kW;KA工作情况系数,按表7-7选取。表7-7 工作情况系数KA 2. 选择带型 V带的带型可根据设计功率PC和小带轮转速n1由图7-9选取。当PC和n1值坐标交点位于或接近两种型号区域边界处时, 可取相邻两种型号同时计算,比较结果,最后选定一种。图7-9普通V带选型图3. 确定带轮的基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