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gg****m 文档编号:203556331 上传时间:2021-10-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索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索髙职计算机专业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摘要:本文在分析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基础上,论述了在计算 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并提出了在教学中的实践方法。 关键词 vbr本文來自:计算机毕业网:研究性;学习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vbr 1引言vbr 长久以來,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内容被设定在“够用”的层而上,造成了学生对日后的提高缺乏必要的基础、对新知识的主动学习失去了兴趣,降低 了能力。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需要从业人员有快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本文就高职院校 计算机专业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一些想法。2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捉出背景vbr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主要是:一要学习对明天有

2、用的知识获取知识的方法;二要学习对付明天的应变能力实践的能力;三要学习终身受用的 本领创造的本领。这要求教育在培养目标的重心上必须发生转变。首先是变重“传承” 为重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是变重“守业”为重创业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再 次是变重“单干”为重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的培养。总之,就是要突破了原有学科教学的封 闭状态,把学生置于动态、开放、生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法 和渠道,培养其研究性学习能力。 3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形式vbr 研究性学习主张将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为各个任务,学习者以小组的形式一起进行学习,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或解决某一问题。

3、在研究性学习中,借助教师 或小纟fl成员的帮助,实现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共享学习资料,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 可见,研究性学学习者的创造性、自主性和互动性。 4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中角色的转变vbi在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方式中,教师的角色从讲坛上的圣人”变成“身边的指导者”;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一起学习,学生之间以及学习 小组之间存在互赖性;每个组的成员为其学习和参与工作负责。vbr研究性学任务驱动下学习者之间的积极协作,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体现了信息社会环境下人们学 习、工作所必需的协作粕神。vbi研究性学习通常会促使学习者产生高度的学习动机,更让学习者对团体产生参与感、认同感与归属感,这是

4、在传统课堂教学与个别化学习环境中 所缺乏的。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常需要展示自己的观点,试图说服别人。这种对自己所学知识的语言表达过程,会使得新旧知识更加交融整合,扩人了新知识的应用 层面,同时学习者还会根据别人正确的观点来检验和修正自C的观点,这种认知的重趙促进 了髙层次的思维。通过研究性学习,他们对教材产生深层的认识,逐步形成属于学习者自己 的学习方式。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停地在发问者、解释者、协助者、评价者之间进行角色变换,在磨合中训练其有效协作的技巧、沟通能力这些技能不仅仅使 学习者在小纽里学到更多东两,对于捉高社交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 5 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能力培

5、养的必要性vbr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 能力和门主学习能力正是计算机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计算机教育中注重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采川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将是符合计算机学科特点和培养目标的。5.1计算机教学的特点vbr计算机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联系密切、实践性强、发展迅速的学科,人部分计算机教学具有以卜特点: 1)操作性强,涉及人机界面。vbr 2) 发展迅速,知识更新快。vbr 3)网络教学将成为计算机教学主流。vb 因此,传 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己不能适应现代计算机教学,应该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n 5.2计算机教学的目标vbi现代计算机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和创新教育培养,

6、这需要一种新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模式的出现。vbr 教师 是教学中的引导者,以指导学生获取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主,教师担当学科专家、资源引导者 和任务咨询者等多种角色,学生是教学中主动获取知识者,获取的既有前人知识也有各种学 习和生活的该文档由3A学习网提供 百度一下3A学习网能力,学生以团队小组的形式进行协作学习。 6计算机课程中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实现vbr (1)基于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实现vbi1)在问题的带动下学习课堂理论知识。课堂教学曰标应遵循实践性、白主性、创造性原则, 任务明确,学而有趣。例如在给学生学习“网页制作”课程前,先给学生展示作品,使学生 有了 “这

7、样的作品,我能做出來吗? ”的感触,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和学习兴趣。然后引 出教材内容,讲解只要掌握了这个软件及其基本技能,每个人都可以制作出这样的作品,帮 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问题的带动下学习课堂知识。 2) 在问题的带动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白学能力。在基于问题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起指导、 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主要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去实践去亲身体验创新的乐趣。这不 仅能深化教学内容,加深学习印象,还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为学生白主学习打下基础。 3)有针对性的设计问题实践教学日标。教师先设计不同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清楚各白的操作任务。根据白愿的原则,学生白由组

8、合创作小组或独立创作。在操作中, 教师要解答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并分层指导,部分增加知识容量,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 进而达到个性发展的日的。其间让学生要懂得协作的重要性,知道计算机创新是建立在团体 协作基础上的个性创作。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白主学习设计能力,更重要的是 培养了协作精神。vbr4)进行客观的课堂评价。不应过多的看重学生所获得知识的对与错,而应是在共同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肯定学生的白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挥,指出 学生在解决问题中的优点和弱点,从而为以后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白学能力的充分发挥打下坚 实的基础。(2)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实现vbi网络研究性学习的优

9、势在于:研究性学习让学习者从其他同学那里得到不同的观点和意见,特别是每个人经过思考获得的学习心得。在网络环境卜,研究性学习主要以小纽形式进行,这对于课堂教 学下的基于问题的个体知识教学是一个补充与发展。vbr1)拟好疑难问题,进行分纽,引导学生加入网络组。教师育先将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一纽提出问题目标要求。围绕教学口 标,分解成若干子问题,拟好学习纲要,提供信息來源,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每个组员通过网络去完成本组的子问题。2)群体计算机教师共同参与教学过程。在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下,指导学生的教师不仅是学科专家,而且还应是一-个学 习专家,问题求解专家等,同吋,教师由单个教

10、师扩展成网络中其他软件或人员都参与的群 体,学生可在这个群体中选择所需要的指导教师。vbr 3)评价方式多样。网络环境卜 基于问题的评价方式是多样,可以进行过程评价,也可以进行作品成果评价,评价的教师队 伍通过网络而扩大,学生可从各方面获取高质量的评价信息。 7结论vbi研究性学习使学生学习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们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个体单独学变为小组合作学。学生学习的知识而不断扩人,思维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了 挖掘,对社会的认识更加符合实际,从而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提高。 参考 文献vbr1彭绍东著.信息技术教育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补,2002, 6.余胜泉,何克抗.基于Intern

11、et的教学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199&vbr3张建伟.网络协作探究学习的设计J.电化教育,2003, (1): 88-92.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传统考试方法对计算机课程教学效果的 影响和不足,捉出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案及应遵循的五个指导思想。 关键词vbr本文来自:计算机毕业网:考试;计算机基础;改革方案;教育评价;过程考 试vbr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目的在于构疑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完善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很多高校一直沿用笔试考试 的方案,因为操作容易,易于管理。多年的考试发现了学生成绩和实际能力倒挂的现象,考 试不怎么好的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却很强,

12、而考试很好的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较却一般, 其至受到用人单位的质疑。有的学生程序设计课程的高分通过,但是却不能编写一段完整的 代码、编写一个完整的应用程序,更别说有程序设计的思想。很多高校相关教学单位己经意 识到单一的考试带来的系列问题,改革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成为同行-共识。本文结合我校的 实际情况,分析了问题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我校计算机基础课考试改革方案。实践证明,方 案是切实可行有效的。 1问题原因分析及指导思想vb 学生不会打字,不会编辑与修改程序,其至相当多的学生连程序如何在编译环境中运行都不会, 而且所占的比例不少。这些问题,引起了学校和教务部门的高度重视,多次组织计算机基础 教学研

13、讨会,经过深入总结发现目前教学活动中存在儿个问题:(1)上机实训时间安排过少,以前一门课只有12个学时的课内上机,学生得到训练太少;(2)没有具体的可操作的实验指 导书,学生上机时无从下手,很多学生在一个单元(2学时)的实训中基本什么都没有学会; (3)单一的笔试考试决定学生的成绩,使学生认为实训意义不人,只要肯花功夫去背,考试 定能过关,运气好的话还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由于上机实践不记入考试成绩,学生上机实 践的积极性不高,其至很多流于应付n这样,很好地解禅了学生的考试成绩与应用能力相背 的现象。经过与学校有关部门的协商,学生的上机实践学时从12学时增加到了 36学吋,教 学单位也编制了操作性

14、强的上机实验指导手册。经过儿年的探索,逐步形成了理论考核与实 践考核(平时上机+上机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模式,并取得了一定成功。vbr在进行考试方案的改革的同时,还应充分注意当今国内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改革的成果,注意区分地方 高校与重点高校学生的区别,注意普通本科生与高职学生的区别,注意统招生与二级学院学 生的区别。这次考试改革,还提出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改革方案的“五个有利于”指导思 想:即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提髙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操作水平、 有利于推进整休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人学生创新的索质、有利于提高我校人学生计算机的 文化素质等。这也是实施考试改革方案的目的和意义

15、所在。 2考试方案的 选择与实践vbr考试方案改革成功与否与各方面参与人员、不同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以及方案实施过程有重要关系。通过民意调查了解改革的阻力人小,通过分析不同课程 开设的目的和特点对不同课程采取适于的方案,通过实施过程的有效监控掌握了改革成功的 关键问题。vbr 2改革方案民意调查vbr考试方案的选择不能仅靠行政手段,还应该听取所有任课教师,专业教师和学生等的意见,只有得到各方而人部分人的认同,考试 方案改革才有成功基础。为此,精心设计了问卷调查,详细说明了调查的目的,得到了参与 人员的有效配合。任课教师有效样本15份,专业教师有效样本35份,学生有效样本1857 份,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考试改革方案调查结果vbo从表1可以看出,支持考试方案改革的任课教师和专业教师都为100%,学生为71%,只有 12.5%的学生完全反对改革。说明考试方案的改革能得到考试各方面人员的支持,这是顺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