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及音乐思想研究李祥霆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1993年版序㈠在我国的音乐史料中,有关於乐器方面的文献为数共多,其中又以古琴音乐的史料最为 突岀这是因为古琴是文人雅士的乐器,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高雅的音乐型态,与「士无故 不撤琴瑟」的文风乐教息息相关汉代蔡邕在其所著「琴操」中说:「昔伏羲氏作琴,所以御邪僻,防心淫,以修身理性, 反其天真也」是故我国白古就把琴视为表徴道徳的乐器,用以陶冶性情,移风易俗,进而 「通神明Z徳,合天地Z和」在历代长期不断的传扬发展过程中,有关琴史、琴谱的搜集 整理,琴弦、琴律的改革考究,以及具有历史价值的古琴发现保存,成果辉煌,使古琴的艺 术生命绵延不绝、源远流长李祥霆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琴学家,在古琴演奏和学术研究方面,均有其独特造诣民 国七十九年(西元一九九o年)自英国返台,向木会提出「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及音乐思想 研究」一文Z撰写计画,次年五月签约撰稿,越年四月底完成李先生在木文中所叙唐代古 琴演奏美学及音乐思想的阐发,见解卓越,有独到Z处,深具琴学研究参考价值;所选与古 琴有关的诗词文章,内蕴繁茂,丰硕可观,除富有珍贵的文学价值外,兼含音乐、哲学、思 想、情趣的寄寓,无不言外有音,美不胜收。
学考诵读Z余,启发必多,在此谨向李先生申 致敬意与贺忱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申学滞序㈡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有难以胜数的伟大成果,古琴艺术则是其中尚未被人们充份 认识的宝贵的一项古琴艺术产生至今己三千年左右,是人类文化中唯一活着的最古老的艺 术这一古老的艺术有肴丰富的很高水准的古代音乐作品、美学文献,以及精美的古代乐器 保留到今夭这些在世界文化遗产中都是无与伦比的唐代是古代社会全面发展的辉煌时期,是古代文化高峰,而古琴艺术是突出的 部分琴llliz王「广陵散」完成於此时,今夭所见的经典Z作「幽兰」谱的写木抄於此时 名曲「梅花三弄」作於此时;周详的记谱法产生於此时并且沿用到今天现存於世的精美绝 伦的唐代制做的古琴「九霄环佩」「飞泉」「玉玲陇」「春雷」「力壑松涛」仍发岀绝妙的声韵 而古琴演奏美学和音乐思想亦有着精譬深刻的观点历来以琴、棋、书、画称为文房四艺,而琴居其首但是现在有关唐代文化著述多着眼 於文学和美术在行关古代音乐的著述小也少论及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和音乐思想因此 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和音乐思想的研究是一个很为重要的课题笔者於一九九一年五月开始了 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及音乐思想研究为了对唐代古琴艺术研究的准确性,除削妾采取唐代文献,包括诗、词、文及琴谱「幽 兰」Z外,仅是采用了最接近唐代的有关材料四种:宋人朱长文的「琴史」、後晋修撰的 ⑷ 唐书」、宋代修撰的「新唐书」以及明代宁王朱权编篡的「神奇秘谱」中的琴曲「广陵散」 谱。
「I口唐书」去唐最近,「新唐书」是宋代所修正史,去唐未远,皆应可以凭信朱长文生 於一 o三八年卒於一 o九八年,与「新唐书」修撰年代的一 o四四至一o六o年同期 而且朱长文家藏书二万卷,十九岁得中进士後,因伤脚,居家二十年,读书著述,成就共多 其後曾任秘书省枢密院编修等职他著「琴史」专在记琴人Z事,其可信程度当与正史同 朱权为朱元璋ZT,封为藩王,又酷好古琴以其心Z切,其位Z贵,寻求得古代皇家秘谱 完全可能而且他记述「广陵散」谱流传Z脉胳清楚肯定,当也有所据,亦可凭信为尽可能正确认识唐代古琴艺术,取材宁可过苛而不敢稍宽所幸者,唐代文化果然不 愧为文化高峰、诗歌王国「全唐诗」四力八干多首中与古琴有关者,竟寻得多达一千 霎七十多首此外寻得与古琴有关的词十六阕,文三十六篇所包函的内容极为丰富而广泛 一些著名诗人写出为数可观的有关古琴的诗篇,其中二十一位写有丁三篇以上伟大诗人李 白所写最多,达四十四首白居易次之,有三十三首诗圣杜甫也有十六首之多经过一年的研究,对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和音乐思想形成的总体认识,在演奏美学方面概 括出十三象:一日雄、二口骤、三口急、四口亮、五口粲、六口奇、七口广、八口切、九口 清、十日淡、I―U和、十二日恬、十三LI慢。
在古琴音乐思想方面基木分为两种,一为艺 术琴,一为文人琴在文人琴的音乐思想中,归纳为七类:一欣然类、二深情类、三清高类、 四旷逸类、五艺术类、六圣贤类、七仙家类木书所提岀的研究命题虽然已进行完毕,但对膚代古琴艺术的研究和认识,还有待进一 步深入笔者在此对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的鼎力支持,对郭前主任委员为藩、余处长玉 照、周顾问维屏、利专门委员明勋、游索凰小姐的关心和协助,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同时希 望得到上述各位及海内外琴入学者的指正李祥霆一九九二年四月二十五口於伦敦琴窗气象万千的唐代古琴演奏艺术《论唐代古琴演奏美学及音乐思想》上《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演奏美学是音乐思想的体现,它所达成的音乐实际乃更深入影响演奏考和欣赏者的感觉 与思想唐代诗、词、文及其它文献中有关古琴的作品,在古琴演奏美学方面有着生动而丰 富的反映可以令我们有一个广阔而深入的认识迄今为上,关於古琴演奏美学,成为独立 篇章之系统理论的,唯有清人徐青山「溪山琴况」十四则此外只是散见於一些琴谱中的叙 述而己因Z此命题尤需关注总观已得到的唐代有关古琴文献材料,可以发现唐人在古琴演奏美学方面虽然没有形成 一篇独立著述,但在这些文献对古琴的表述中,己经甚为明确而具体。
现在可以归纳出十三 题,试名Z为「琴声I•三象」一曰雄、二曰骤、三曰急、四曰亮、五曰粲、六曰奇、七曰 广、八曰切、九曰清、十曰淡、十一曰和、十二曰恬、十三曰慢这十三象可以解Z为十三 种现彖,也可以解之为十三种类型但不只是外表现象,而是艺术内涵的表现与传达薛易 简有「琴诀」一篇,提出琴有七种可以达到的艺术境界,同时它也是对古琴演奏艺术的七种 要求可以说是现存最早的古琴演奏美学理论他所提的是原则式的概念,可惜没有像「溪 山琴况」那样作进一步的解说或论述他又提出弹琴有「七病」,是直接从演奏实际中提出 的法则在唐代一些琴家的传略中尚保存一些他们的演奏美学材料,放在「琴声十三象」Z 外加以综述一、琴声十三象㈠雄沈俭期的琴曲歌辞「無雳引」是以琴曲「霹雳引」为题来写「露雳引」之曲的一首诗 是「雄」象的出处也是「雄」象的生动而鲜明的具体写照「全唐诗」中沈逢期略传中记 写着:沈俊期字云卿,善属文尤长七言Z作,擢造士及第召拜起居郎建安後讫江左,诗律燉 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伶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学者宗之号为沈宋 从此略传可以看岀沈氏在唐诗中的艺术地位他的「霹雳引」记写古琴艺术,萇有价值霹雳引岁七月火伏而金生,客有鼓琴於门者奏蹋雳Z商声。
始戛羽以騁者扣宫而砰聆电燿燿 兮龙跃,雷闻闻兮雨冥气呜哈以会雅,态欺翕以横生,有如驱千旗、制五兵、裁荒虺、斩 长鲸孰与广陵比,意别鹤倚精而已俾我雄了魄动,毅夫发立怀恩不浅,武义双辑视 胡若芥,剪羯如拾,岂徒慨慷中备筵群娱Z翕习哉诗的第二句琴字在「全唐诗」中误为「瑟」字,在此纠正此诗是以琴曲名为题所作Z 辞,并非抚琴而歌所用乃是听者有感而发Z作故而可以客观写出琴客所奏「霹雳引」给 予听者的音乐印象及情绪感染诗中将「露雳引」演奏所产生巨大的震撼力与「广陵散」相 比以他所记写的感受看,与「广陵散」的气势不相上下诗当然常用夸张手法,但沈氏为 诗并非凭空设想主观臆造唐代诗人作诗亦承前人传统,有据而为,有感而发除非题明为 仙为梦,总是以题为中心的实写,尤其观曲观舞听乐,於事皆不虚构沈氏「霹雳引」更明 确写出「客有鼓琴於门者,奏霹雳之商声」定是实写其事诗的首句还写有「岁七月」的时 间,只有实写才需如此诗中所记是沈性期听琴客演奏的感受,使诗人惊叹者必有令其惊叹 Z实「雄子魄动」是琴演奏具雄伟Z气,其曲有雷电交加风雨相会,驳旗挥剑Z势,而令 听者生发立Z感用诗的语言而有写实感的笔墨,令人可以看到这位琴客以「雄为他演奏的 主旨,而为诗人所感。
李季兰名冶,是一位女道士她写的「三峡流泉」一诗也是以琴曲名为题目为内容的歌 辞诗中所写的三峡流泉」曲Z雄也英是撼人心魄:「巨石奔崖指下生,飞波走浪弦中起」 是琴的演奏中所展现的雄伟气势,亦是一个充分的「雄」字水流的激湍喷涌,使诗人疑为 「含风雷」,其琴气势磅礴,使诗人感Z英深因而诗的起始即写到「玉琴弹出转寥复、直 似当时梦裹听」韩愈是唐代诗文大家,为人所熟知者他的诗中与琴有关者达I•四首其中专为古琴而 作的I■听颖师弹琴」是唐诗中有关古琴资料的突出篇章更是古琴艺术的重要文献这首诗 所表现的古琴艺术气质、艺术魅力都有力的帮助我们认识唐代古琴艺术听颖师弹琴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阙远随飞 扬嘖啾百乌群,忽见孤风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干丈强嗟余有两耳,未省听丝 篁白闻颖师弹,起坐在一傍推手遽止之,湿衣泪滂滂颖乎尔诚能,无以冰炭置我肠此诗所写琴的气势、明指其一如勇士赴敌,而且是划然Z变,更突出其勇而显其雄,确 非寻常此诗所写Z雄与沈侄期「隣雳引」所写之雄相类,而更是以人Z感情、人Z行为相 比孟郊也是唐代重要诗人,在他的「与二三友秋宵会话清上人院」写到饮酒弹琴时,云: 「再鼓壮士怀」 壮士Z情自然也是雄豪Z气所禀。
贾岛在唐代诗人中与孟郊一起有「郊寒 岛瘦」之名他的「听乐山人弹【易水】」是膚人唯一明写「流水」之诗据贾岛此诗可知 「流水」气势Z雄,正是洋洋乎Z慨:「朱丝弦底燕泉急,燕将云孙白丨I弹赢氏归山陵已 掘,声声犹带发冲冠」贾岛由琴人为燕将Z裔而想到当年荆轲刺秦Z雄是以感「流水Z 雄而想其复如壮士Z雄,给予入的感情推动己不止是水Z气势所在,而化为精神,与人Z雄 气相通韦庄也是唐代重要诗人,乾宁元年进士,授校书郎在他所写的「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 中,不但记下一位飘然高傲的琴家、名人,而且写出弹有名Illi「广陵散」他的演奏艺术高 超,令人惊心动魄:峨嵋山下能琴客,似醉似狂人不测…壶中醉卧口月明,世上长游天地窄晋朝叔夜 山相知,蜀郡文君小来识…名卿名相尽知音,遇酒遇琴无间隔…霓旌绛筛忽相寻,为我 樽前横绿绮一弹猛南随手来,再弹白雪连天起,…广陵故事无人知,古人不说今人疑诗 人为琴家之艺术所震慑,感到如猛南忽来,如白雪连天都是由琴中之雄而联想到大自然之 雄诗中讲到「广陵散」当是实指李处士所弹Zill!韩愈在他的「听颖师弹琴」中,未明言 所听的是「广陵散」,但是根据其诗所写的情绪、气势,尤其有「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 Z仙 颇有聂政为父报仇而别姊Z境。
加之「勇士赴敌场」Z语,更与「聂政刺韩王曲」相 近,可以推断颖师所弹应即「广陵散」而韩诗中仍有「浮云柳絮」Z比,「百鸟」」孤风」 Z比,与韦庄Z诗用「猛雨忽来」「白雪连天」为比,共为相似,以人心之雄与天地Z雄相 并相通所以可知「雄」者乃琴Z气、琴Z情、琴Z势可在人,可在物,可在神,亦可在 形因Z,其鼓琴,如电耀龙跃,雷闻雨冥又如飞波走浪,巨石奔崖忽而白雪连天, 忽而猛雨袭来亦若驱骑策兵、勇士赴敌,截虺斩鲸,魄动发立此乃雄者㈡骤骤乃是强劲的情绪、激越的形彖突然Z展现这种音乐艺术手法在今天许多音乐作品中 使用,为演奏家精心处理和着意表现常常是乐曲中的转折、突强突快以及忽起忽止无名 氏的「姜宣弹小胡笳」诗中记写琴家开匣置琴,忽然挥手,「骤击数声风雨迥」显示出其强 势出现Z突然性在韩愈「听颖师弹琴」中,呢呢之态划然而变轩昂之气有时音乐徘徊, 方「跻攀分寸不可上」Z抑郁凝结,忽然如失足於云端,骤而「一落T丈强」亦是突兀而 令人惊悸Z骤元稹Z文「怒心鼓琴判」所记下Z骤,亦明指其在人心所生Z情中:甲听乙鼓琴口:尔以怒心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