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识源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11《诗两首》纸船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案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3306374 上传时间:2021-10-2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识源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11《诗两首》纸船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金识源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11《诗两首》纸船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金识源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11《诗两首》纸船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识源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11《诗两首》纸船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识源秋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 11《诗两首》纸船导学案 鲁教版五四制-鲁教版五四制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纸船学习目标:1、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背诵诗歌。2、了解“借物抒情”、重叠、衬托等手法,学习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深入品味诗句所蕴涵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中的亲情。整体感知一整体感知教师有感情地范读诗歌,钢琴曲伴奏以促进朗读效果,烘托气氛。学生思考: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二交流探讨1.作者冰心在本诗中抒发了什么情感?明确:游子对母亲的思念之情。2.诗人是用什么具体意象来抒写对母亲浓浓的思念的呢?明确:纸船。(人们常说:“山水寄意,草木传情。”是的,古往今来,许许多多的文人志士或者借一朵鲜艳的小花,一朵枯萎的小草,或借一滴晶莹的露珠,一股清冽的甘泉来抒发他们内心的情感。苏轼曾借空中的一轮明月抒发

2、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感叹;青年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借眼前的苍茫大地,抒发了“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雄心壮志。这种写法叫做“借物抒情”。)3.你认为怎样朗读才能更充分地表达诗人的这种感情呢?两人为一组互读,结合例句来谈谈你的体会。4.诗人对母亲的思念浓缩在纸船里,同时还蕴藏在字里行间里。诗中有哪些词语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之情?请默读。5.是啊,入情才能入境。吟诗,就是要带着美好的情怀,美好的想像,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来朗读诗歌。那么如果请你配上背景音乐,你会选择怎样的乐曲或怎样的旋律?6.听着同学们声情并茂的朗诵,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听时,请你发挥想像,结合自身经历,

3、以第一人称将当时的情景用诗意的语言描述出来。(天风吹卷,海浪涛涛,一如我那波澜起伏的心。我此去远涉重洋,不知何时才能回到母亲的怀抱?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我只有不停地叠纸船来表达对母亲的思念。纸船啊纸船,你虽漂不到母亲的身边,但你能漂入我母亲的梦中吗?)7.大家富有诗情画意的描述,让我不由地又想起了冰心的一个小故事!冰心小时曾问她的母亲:“你为什么那么爱我?”母亲回答说“不为什么,因为你是我的女儿!”道理就这么简单,就因为我们是父母的儿女,所以父母就得为我们操心劳苦!我是母亲的儿子,又是女儿的父亲,读了这首诗后我也禁不住写了几句诗来表达我对“母爱”的感受。小时侯,母爱融在乳汁里,吮着它,香甜甜;

4、长大后,母爱藏在枕头里,枕着它,意绵绵;寒冬里,母爱织在毛衣里,穿着它,情牵牵;雨天里,母爱撑在雨伞里,擎着它,泪涟涟。其实能寄托“母爱”的又何止“纸船”、“乳汁”“枕头”“毛衣”、“雨伞”呢?请你结合自身体验,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并用诗意的语言来抒发对母亲的爱。试着写一两句诗。上学后,母爱 , , 。8.这就是诗啊!是啊,只要做有心人、有情人,你就会发现母爱融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而且从不同的角度看母爱,每人的体验皆不同。慈母情,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是人间最圣洁、最伟大、最无私的亲情。此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肯定有许多话要对自己的妈妈说,下面就以“妈妈,我对您说”为题说一说你的心里话,与各位在座的同学们以及听课的老师们共享!(相信学生肯定能够答出精彩!)三布置作业把今天读诗的感受以“妈妈,我对您说”为题写一段心里话,收集到你的心灵小语中去,课下交流。四执教感言:在这首诗中,诗人以纸船为题,托物言志,赋予了纸船特别的含义。纸船象征着作者的孤独无依,象征着作者思念母亲,眷恋祖国的一颗赤子之心。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够使孩子们获得一把欣赏研读诗歌的金钥匙,同时,也让孩子们在诗人的博大情怀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目标离现实可能有点远,有句话说得好,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但愿孩子们在这节课学习之后会有所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