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学习第五单元的第17课和18课人教四年制版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2797518 上传时间:2021-10-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学习第五单元的第17课和18课人教四年制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六年级语文学习第五单元的第17课和18课人教四年制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六年级语文学习第五单元的第17课和18课人教四年制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六年级语文学习第五单元的第17课和18课人教四年制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六年级语文学习第五单元的第17课和18课人教四年制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学习第五单元的第17课和18课人教四年制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学习第五单元的第17课和18课人教四年制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六年级语文学习第五单元的第学习第五单元的第 1717 课和课和 1818 课课人教四年制版人教四年制版【同步教育信息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学习第五单元的 17 课桃花源记18 课口技第 17 课桃花源记(一)作者简介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作者生活的朝代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二)题目解说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桃花源记以其思想,艺术的卓越成就和影响

2、,早已超过正文桃花源诗了,并成为一件独立的,脍炙人口的珍品,也成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三)基础知识1. 读准带点字的读音缘(yun)溪行 夹(ji)岸 便舍(sh)船 屋舍(sh)俨然(y n) 黄发垂髫(tio) 便要还家(y o) 郡下(jn)诣太守(y) 间隔(ji n) 为具言所闻(wi) 豁然(hu)阡陌(qi n)2. 通假字 要通“邀”,意思邀请。3. 一字多义作(1)其中往来种作:劳作(2)设酒杀鸡作食:做得(1)便得一山:发现(2)得其船:找到舍(1)屋舍俨然:房屋(2)便舍船:放弃、离开寻(1)寻向所志:寻找(2)寻病终:不久志(1)处处志之:做标记(2)寻向所志:做的标

3、记4. 古今异义交通:古义:交错相通。如:阡陌交通今义:各种运输邮电事业的总称妻子:古义:妻子、儿女。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义:专指妻子。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如: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鲜美:古义:鲜艳美丽。如:芳草鲜美今义:食物味道好去:古义:离开。如:辞去今义:往,到扶:古义:顺着沿着。如:便扶向路今义:搀扶不足:古义:不值得。如:不足为外人道也今义:不充足,不满如此:古义:像这样。如:诣太守,说如此今义:这样 5. 成语:世外桃源、豁然开朗、怡然自乐、鸡犬相闻、无人问津、不足为道。(四)

4、篇章结构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塑造一个幽美的世外桃源,通过这个故事表明了作者对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希望能有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理想社会。文章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源。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第二部分(二三自然段)写渔人进入桃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这一段中作者先描绘了桃花源优美宁静的生活环境,又描述了桃源人怡然自乐的心境,和见到渔人了解到外境情况时的大惊,叹惋的心情,再加上桃源人的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构成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的乐土。第三部分(

5、四五自然段)写再寻桃源未果。这段中的“处处志之”与“遂迷,不复得路”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只是人们心目中的一个理想的幻境。第 18 课口技(一)作者简介林嗣环,字铁崖,明末清初福建人,顺治年间进士,著有铁崖文子集和湖舫存稿。(二)题目解说口技是一种用嘴模仿各种声音的民间技艺,在我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口技一文原是林嗣环为他的秋声诗作的序言,文中记叙了一次精彩的口技表演,不仅是一篇出色的记叙散文,也是我国艺术史上的一篇主要资料。(三)基础知识1. 正音少顷(sh o q ng) 犬吠(fi) 呓语(y) 叱(ch) 齁(h u)倾侧(q ng) 中间(jin) 曳(y)屋许(h)许声 几欲先走(j)

6、2. 多义词坐(1)满坐寂然 坐通“座”座位,名词(2)口技人坐屏障中 坐:动词乳(1)妇扶儿乳 乳:喂奶(2)儿含乳啼 乳:奶头妙(1)众妙毕备 妙:妙处,名词(2)以为妙绝 妙:奇妙,形容词绝(1)以为妙绝 绝:到极点(2)群响毕绝 绝:断,停止指(1)手有百指 指:手指,名词(2)指其一端 指:指出,动词善(1)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擅长(2)择善而从 善:优点,长处3. 古今异义会古义:适逢,正赶上 例:会宾客大宴今义:聚集,见面是古义:这,此 例:当是时今义:判断动词少古义:稍微 例:意少舒今义:数量不多稍稍古义:渐渐地 例:稍稍正坐今义:稍微间古义:夹杂 例:中间力拉崩之声今义:间隔

7、虽古义:即使(表假设) 例:虽有人百手今义:虽然(表转折)走古义:跑 例:几欲先走今义:行走 4. 表示声音的词 力拉崩倒、(劈里啪拉)、许许、呼呼 5. 表示时间的词语表示突然发生:忽 忽然表示几件事同时发生:一时表示两件事相继发生:既而表示在特定的某个时间之内发生:是时表示过了很短的时间就发生:俄而,少顷,未几(四)主题本文是三百多年前在北京城里一次口技表演的真实记录,通过对口技表演中各种声音的生动逼真的描摹赞扬了京中口技者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口技艺人的智慧和才能。(五)结构全文分为三大段第一段(第 1 自然段):交待口技表演者和演出的地点、设施、道具以及听众的情况,渲染开演时的气氛

8、,这段中“善”字总领全篇,全文的展开就紧扣一个“善”字。这段中用四个“一”列数道具,暗示道具的简单来衬托口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第二段(24 自然段):主要描写精彩的口技表演和宾客的反应,三个自然段描绘了三个场景: 梦中惊醒; 渐入梦乡; 火起群乱三个场景也可以理解为三层,每一层都依照一定的顺序写出声音的变化,并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手法,紧扣文章开头的“善”字,突出了口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第三段(第 5 自然段):写表演结束的情景。这里再次描写道具的简单,与文章的开头段相呼应突出主题。 【模拟试题模拟试题】一. 给加点字注音:1. 垂髫( )2. 呓语( )3. 曳屋许许声( )4.

9、 俨然( )二. 解释加点字:1. 便扶向路 2. 妇抚儿乳 三.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1. (1)武陵人捕鱼为业。 (2)不足为外人道也。 2. (1)寻向所志,遂迷。 (2)未果,寻病终。 3. (1)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2)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4. (1)群响毕绝 (2)以为妙绝 四. 读下列语句,选出句中停顿恰当的一项( )A. 武陵人/捕鱼为业。B.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C.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五. 按原文填空:1. 满座宾客无不 , , , ,以为妙绝。2. ,芳草萋萋鹦鹉洲。3. 怀旧空吟闻笛赋, 。4. ,夜泊秦淮近酒家。5. 日暮乡关

10、何处是? 。六. 请写出桃花源记一课中出现的四个成语: 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片断,回答后面的问题: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 本段内容选自 朝人 所写的 一文。2. 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古今义。(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古义 今义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 今义 3. 写出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及含义。(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读音

11、含义 (2)此中人语云读音 含义 4.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八. 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 “虽”“色”“股”“走”的意思依次应是( )A. 即使 脸色 大腿 跑B. 虽然 颜色 屁股 离开C. 尽管 表情 膝盖 经过D. 纵然 怒色 部分 步行2. “名”字的意义和语法特点是( )A. 名字,名词B. 说出、作动词用C. 名誉、名词D. 量词3. 加横线的句子在本段的作用是( )A. 强调一切声音都是从口里发

12、出来的,从而突出表演者技艺之精妙。B. 描述听众的反应,侧面突出效果,烘托表演者技艺的高超。C. 对听众进行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使文章显得生动形象。D. 用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听众的神态、动作,突出了口技表演场地气氛的活跃、热烈。 4. 选文运用的主要写法是: 5. 将画线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试题答案试题答案】一. 1. tio 2. y 3. y 4. y n二.1. 沿着、顺着 2. 喂奶三.1.(1)作为 (2)对、向2.(1)寻找 (2)不久3.(1)妙处,好处 (2)奇妙4.(1)断,停止 (2)到极点四. A五. 1. 伸颈、侧目、微笑、默叹2. 晴川历历汉阳树3. 到乡翻似烂柯人4. 烟笼寒水月笼沙5. 烟波江上使人愁六.豁然开朗;怡然自乐;鸡犬相闻;无人问津七.1. 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2.(1)不要说,更不如说;表示条件关系的连词 (2)与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出路的境地3.(1)y o;邀请 (2)y;告诉,对说4.(林中人)见了渔人,竟然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八.1. A 2. B 3. B4.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5. 在这种情况下,宾客们没一个不(被吓得)变了脸色,离开座位,扬起袖子露出手臂,两腿哆嗦直抖,几乎想要争先恐后地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