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和田的维吾尔》教案下载《和田的维吾尔人》说课稿 一、解读文本说教材 《和田的维吾尔》是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间为一节本组课文的单元教学目标是了解课文表现出来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体会作者是怎样写出民俗特点的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在和田亲身感受到维吾尔族人特有的豪气与乐观,以及维吾尔族许多饶有趣味的风俗,从而可以感受到维吾尔族人纵使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 二、把握课标明目标 教材这样安排,为学生探索发现新知,提高能力奠定了基础,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读熟课文,积累铺天盖地、载歌载舞、美不胜收等词语和一些生动形象的描写,从而感受到语言美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维吾尔人的特点以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美好品质,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学习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写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3.通过学习,体会作者对维吾尔人乐观豁达精神的由衷赞美之情,学习他们的精神风貌,从而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由于本课文质兼美,因此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感情朗读,了解感受和田维吾尔人的特点及其民风民俗。
难点是:体会作者的语言表达特点,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三、事半功倍谈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完美统一,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因此教学时,我准备采用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以读代讲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读中体会维吾尔人的高尚品质 情境教学法:用声情并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画面,出示维吾尔民族风俗的录像、图片,拉近学生和文章的距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感知 自主、合作、探究法:学生之间相互启发、补充,实现思维碰撞,在讨论中理解维吾尔族的独特风俗学生具体的学法就是朗读、、讨论、勾画圈点批注,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为了更好的上好这一课,我还准备了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等相关课件这样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充分享受了语言美、音乐美、画面美,让学生体会到了上语文课就是美的享受 四.培养能力说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教学以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导入新课 从刚才大家观看视频时专注的眼神,老师已经感受到了你们对新疆维吾尔人浓厚的好奇心,对于和田你了解多少?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它恰如其分地提醒我们:课堂导入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环节。
这一环节的导入设计得好,围绕教学目的,紧扣教学重点,课前播放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激发了学生探索维吾尔族特点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做好铺垫 2、和田的维吾尔族是个奇特的民族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和田,走进可爱的维吾尔人,然后我自然过渡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环节(二)明确目标理清文脉 (1)、这是一篇自读课文,看看给阅读连接语我们提出了什么学习要求 (2)、学生读要求: 1、想一想课文写了和田维吾尔人的哪些特点; 2、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围绕着这些学习要求,让我们一起开研读这篇课文,快速浏览课文,用横线划出能概括维吾尔人特点的句子 4、围绕着这些学习要求,自读课文,,快速浏览课文,用横线划出能概括维吾尔人特点的句子 5、教师适时板书(豪气乐观、酷爱土地、爱美、能歌善舞、豁达乐观) 6、在读中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这些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 (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有目的地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环节中主动地围绕学习目标进行探索,更容易让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效果教学设计了体会作者这样安排的作用的环节,培养了学生梳理文章条理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更重要的学生是感悟了作者构思全文的方法。
环节(三)重点研读感悟方法 (语文教学,一要侧重读,二要侧重写挖掘教材中的拓展因素,是活用教材的好做法这一环节的教学,重在指导学生如何写生动,让学生模仿作者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写写身边的事,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在写中逐步掌握写作的技巧,提高写作的能力于是我这样安排:) 1、围绕维吾尔人的四个特点,作者是如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写这些特点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豪气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理解,大概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随机指导 (1)交流豪气与乐观的维吾尔族 A.轻声读第1自然段,想像这段话所描写的情景:黑夜,铺天盖地的沙尘暴中传来热烈激昂的歌声这歌声饱含着对黑暗与沙尘暴的蔑视,以豪气与乐观超越了可怕的黑暗与自然 B.找一找文中的对比:被沙尘暴统治与破坏的夜-热烈激昂的歌声;缩在被窝里惊恐地竖耳倾听--驾着马车迎风引吭高歌这样的对比中不由得让人对和田维吾尔民族的豪气与乐观肃然起敬 C.有感情朗读这一段,体会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写法: D、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写法写写身边的事 F、展示评价学生作文 (文章第一自然段运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法,巧妙地写出了和田维吾尔人的豪气与乐观,这值得好好品味。
在自然段的阅读中,我引导学生静心品悟这些文字好在哪里?学生在反复的阅读中,不仅读出文中表达的情感,还知道了课文是怎么写生动的进行了文本语言的内化迁移让学生体会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写法,结合《凤辣子初见林黛玉》的写法,引导学会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写法写写身边的事,孩子们既学会了品词析句,又读写结合学会了生动表达 2、交流反馈感悟后三个特点 作者是如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写后三个特点的的呢?请大家用刚才的学习方法研读课,画出描写精彩的地方,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环节(四)方法迁移研读体会 师:作者是如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写后三个特点的的呢?请大家用刚才的学习方法研读课,画出描写精彩的地方,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一)酷爱土地的维吾尔族 (二)爱美的维吾尔族 (三)能歌善舞的维吾尔族 (1)甜美的生活离不开歌舞,维吾尔人的歌舞有什么特点? (想跳就跳、花样繁多、规格不限、载歌载舞、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2)歌舞是他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们热爱生活,能歌善舞!看来豁达乐观的人,生活再苦,感觉也是甜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法迁移,引导学生自学,让学生在自读、自批、自悟中感悟维吾尔族人性格特点,维吾尔族人的特点自然深入生心。
环节(五)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这一环节我是这样安排的: 1、假如现在让我们为和田的维吾尔人设计一张有浓郁的西域特色的维吾尔风情明信片,你将选择哪些事物作为背景呢?请同学们前后四人,互相讨论一下 2、学生热烈讨论,教师参与个别组讨论 3、交流设计方案 师:老师也希望大家能带着维吾尔人一样的乐观、幸福地面对生活! 4、总结全文谈谈收获 (1)、今天我们与作者一起感受了维吾尔人的四个特点 (2)、学会了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把文章写生动 (3)、也明白了豁达乐观是幸福的源泉希望大家能带着维吾尔人一样的豪气与乐观、幸福地去生活! 5、作业: (1)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方法写写身边的事, (2)手工完成维吾尔风情明信片 (好的拓展延伸能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中心,达到一种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的美妙境界设计维吾尔风情明信片的教学,让学生在明快的、富有浓郁的民族韵味的乐曲声中,加深了解了维吾尔人的特点,充分感受这片土地的美丽,同时也感悟到了维吾尔族人的幸福,快乐 五、精心构思说板书: 精湛的板书,不是文字与线条的简单结合,而是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教师有目的的构思,此板书体现了文中的教学重点,精心构思,言简意赅,为了充分体现语言文字和思维的同步训练,更好地感受和田维吾尔人的特点及其民风民俗,于是我适时地出示了副板书,这一板书,既是主板书内容的补充,又是主板书学法的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