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院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校友代表讲话(多篇)

上传人:红*** 文档编号:202345619 上传时间:2021-10-1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师范学院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校友代表讲话(多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师范学院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校友代表讲话(多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师范学院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校友代表讲话(多篇)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师范学院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校友代表讲话(多篇)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师范学院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校友代表讲话(多篇)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师范学院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校友代表讲话(多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师范学院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校友代表讲话(多篇)(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师范学院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校友代表讲话(多篇) 第一篇:师学院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校友代表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校友、同学们: 在我们的祖国刚刚完成百年奥运的梦想、“神七”成功升空之际,我们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我们的母校通化师学院五十年华诞庆典。请允许我代表所有毕业的校友,向我们的母校、向母校的全体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荏苒五十年,弹指一挥间。伴随着祖国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母校也在光辉的历程中不断发展壮大。想当年,八十年代初发展中期的物理系也不过仅两个教学班、八九十名专科在校生。现在发展到具有两个专业、近五百名本科在校生,且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的水平。并且物理学专业还被教育部定

2、为国家级二类特色专业。这是全体领导和教师辛勤努力的结果,也是全体校友和在校学生的光荣。 憧憬着美未来的大学生活,不仅教会了我们各种专业知识,更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明。母校的老师、母校的课堂、母校的环境、母校的化底蕴无一不在我们的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感谢我们的母校,是母校的精心培养,才使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得以长足发展。仅就我们一个班的同学概略统计:四十余名学生中,有16名同学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公检法和工商业等部门的重要岗位上,有10人在教育部门的领导岗位上,其余十多人也都是各级各类学校的骨干力量。区域遍及通化、白山、长春地区及辽宁和内蒙等地。这些人不仅在教育岗位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还

3、在其它各个行业上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仅是物理系80级一届的情况,全学院各个系、五十年各届的学生呢?可以说,我们的母校通化师学院在吉林省,特别是在通化、白山地区是一个重要的人才摇篮。她不仅培养了大批的优秀教师,同时也培养了各行各业的优秀人才。她的存在,为祖国的发展,为我们的家乡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人才资源。 曾经的辉煌已经书写在历史的画卷上,明天的绚丽需要今天加倍的努力。愿全体校友再展宏图、再创佳绩。同时也祝愿咱们的母校,在全体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蒸蒸日上、前程似锦。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母校的发展再做新贡献!今天多美,明天更灿烂! 谢谢! 第二篇:建校五十周年庆典校长讲话 建校五十周年

4、庆典校长讲话 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上午! 今天是_中学建校50周年庆典的日子,我代表_中学全体师生向到会的领导、嘉宾、校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春华秋实,盛世相约。今天大家济济一堂,一起回顾_中学教育的风雨历程。1957年,绿化、黄庄、街北三潭庙分别建立林业初中和农业初中,1963年前后,在沟北、大王庙、城隍庙、周岗和沟王建立初级中学,1968年在沟南建立_高中,1972年停办,1973年在沟南建立_联中,1975年高中恢复,_联中又迁至沟北,1981年高中撤并后建立乡重点初中,1990年新建二初中,_年秋中小学布局调整中原一、二初中合并为_镇初中。 五十年来历届领导求

5、真务实,励精图治,为_中学捧回荣誉无数。自建校至今,从_中学毕业的校友数以万千,遍布四海,成就自我,奉献社会。有的是自成一家的化巨擘bo,有的是独领风骚的科技英才,有的是叱咤zha风云的军旅精锐,有的是富民安邦的政坛砥柱,有的是拔山扛鼎的工商巨子,您的光荣成就是学校最大的骄傲! 近三十年来,我们以“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为校训,形成了“博学创新、明德求真”的校风,“严谨求实、敬业爱生”的教风,“合作交流、乐学善思”的学风。精良的师资队伍,一流的办学质量,丰硕的科研成果,良的社会口碑,这一切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学校先后被评为镇平县校园化建设先进单位、规化管理学校、县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初中学校、市

6、作教学先进单位、市信息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市高效课堂建设先进单位、市级“绿色学校”。 回首过去,我们创造了辉煌;展望未来,我们要续写精彩。今天,在这样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我谨代表学校全体师生衷心感谢社会各界数十年如一日地对_中学的热情关爱和大力支持,为_中学的发展创造了良的环境,指明了奋斗目标。衷心感谢曾经在_中学工作过的历任领导、所有教职员工是您们以无比崇高的敬业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为_中学人才辈出、声誉鹊起立下了汗马功劳。衷心感谢_中学的历届校友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献计出力,今后让我们加强联系,相互激励。 昨天的回忆,我们珍惜,因为她曾经留下我们青春的足迹;今天的相聚,我们铭记,因为她

7、又拉近了你我他心与心的距离;明天的憧憬,我们向往,因为有同学间相互牵挂的日子会更加温馨,更加绚丽。 最后,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衷心祝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衷心祝愿我们_中学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铸就新的辉煌!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_师学院建校5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在_师学院建校50周年庆典上的讲话 院长詹佑邦教授 (_年10月18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 沐浴着奥运辉煌的荣光,满怀着“神七”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的喜悦与自豪,在这金秋十月的丰收季节,我们相约在周恩来总理的故乡,一起隆_祝_师学院建校50周年,共同见证_师

8、学院五十年的沧桑巨变,此时此刻,我们的喜悦与感激之情难以言表。在此,我谨代表_师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向莅临庆祝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_师学院前身是原_师专科学校和_教育学院,分别创建于1958年和1959年。学校创办初期,开拓者们披荆斩棘,艰苦创业,开启了_地区高等师教育的先河。_年经教育部批准,原_师专科学校与_教育学院合并,共同组建_师学院,成为淮安市第一所本科院校;_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具有悠久办学历史和特色的原_师学校、淮安师学校并入我校。 50年来,学校秉承“崇德励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形 1 成了“勤奋求实 创新奉献”的校风,学校事业得到长

9、足发展。目前,学校设有19个系(部)和1个二级学院,全日制普高在校生19500余人;占地1815亩,校舍面积55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超过1亿元;图书馆馆藏图书170万余册。拥有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省普通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省普通高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中心4个。 学校现有普高专任教师96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350余人,教授近100人,博士90余人,在读博士70余人。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17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9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7人,有41名教师受聘国内多所高校博士、硕士

10、研究生导师,形成了人才辈出、学者云集的可喜局面。 学校设有普高本科专业51个,涉及法学、学、历史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工学等8个学科门类。现有教育部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省重点建设学科4个,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1个,省普通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3个。荣获江苏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梯队1个。近几年来,我们坚持贴近地方实际,在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以环洪泽湖生态研究、周恩来研究、运河化研究等为内容的学术研究特色。近5年来,学校承担和参与了国家以及省、市科研课题260余项, 其中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11、3项。第一作者出版专(编)著90余部,发表论近5000篇,其中被sci(e)、ei收录200余篇,国内核心期刊_余篇。 学校与韩国建国大学、美国萨姆休斯敦州立大学、法国图鲁兹第二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校际交往频繁,合作办学项目进展顺利,学校办学影响不断扩大。 50年来,特别是合并升格_年来,学校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可喜的办学成就。_年学校自加压力,抢抓机遇,主动申请并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_年召开第一次党代会,总结经验,明确任务,提出了“四步走”发展的战略目标;_年,在新一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取得了优秀等第的成绩,学校走上了快速健康发展之路

12、。学校多次获得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江苏省明单位标兵、江苏省明学校、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50年来,学校始终保持明显的师特色,始终坚持以周恩来精神办学育人,提高学生师德修养,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训练,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大量合格师资。近年来,我校顺应师教育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不断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非师教育规模不断增长,非师专业办学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50年来,学校培养了8万余名各类专门人才,他们在各个领域和各个行业,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广大毕业生具有坚定的敬业奉献精神、较强的动手能力和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成为支撑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

13、的中坚力量。在我校的毕业生中,有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等为代表的科技精英,有以十七大代表、洋河集团董事长杨廷栋,今世缘集团董事长周素明等为代表的企业明星,有以全国劳动模卓维恒、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元贵、全国模教师柏玉基、黄艳梅等为代表的杏坛名师,更有在地方党政机关任职的一大批人民公仆,他们在不同岗位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50年来,淮师人一直力争上游,在困难和危机中寻求生存,在挑战和竞争中抢抓机遇,走过了一条艰苦创业、改革创新的道路。回首学校50年的办学历程,既是一部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创业史,更是一部奋发图强、积极向上的发展史。_师学院的发展成就不仅归功

14、于全校师生员工的奋力拼搏和辛勤劳动,而且还归功于各级党委、政府的切实关心和大力支持,归功于原_师专科学校、_教育学院、_师学校、淮安师学校历任领导和教职员工努力工作打下的良基础,归功于历届校友以各种方式、各种渠道对学校事业始终如一的热情帮助,归功于所有关心支持我们的社会各界。在此,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我校历任党政领导和离退休老同志、历届校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亲切的 慰问!向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江苏省教育厅、中共淮安市委、淮安市人民政府、市属各部门、各县、区委、政府、驻市各单位,向所有为_师学院建设和发展给予关心和支持的兄弟院校、社会各界以及海内外的朋友们表示最最衷心的感谢! 50年锲

15、而不舍,50年薪火相传。回首过去,我们豪情满怀;面向未来,我们任重道远。当前,江苏省委、省政府提出“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江苏”的奋斗目标,着眼全省发展大局作出加快苏北振兴的重大决策,并要把淮安建成辐射周边_万人口的苏北腹地重要的中心城市。作为一所地处淮安的地方高等院校,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校地深度合作,为淮安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与技术支持是我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的形势面前,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学术兴校、特色名校战略,进行以教学质量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制度改革为重点的综合改革,在未来 5到_年内,逐步建立起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科学高效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努力在办学质量与办学层次、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校园建设与办学条件改善等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争取早日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学校今后又又快地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淮安乃至江苏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我们的目标是宏伟而远大的,我们的任务是繁重而艰巨的。我们相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有广大校友、社会各界的支持,有学校几十年来形成的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有通过合并升格、教学评估凝聚起来的奋发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