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3带刺的朋友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上传人:金** 文档编号:201941743 上传时间:2021-10-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3带刺的朋友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3带刺的朋友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3带刺的朋友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3带刺的朋友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23带刺的朋友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3带刺的朋友本文记叙了一个秋天新月斜挂的夜晚,一只刺猬偷枣的故事。文章语言生动、明快,条理清楚,用词准确,特别是描写刺猬偷枣,把刺猬的机灵、敏捷写得淋漓尽致,充分表现了刺猬的本事高明,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这个阶段的孩子都有一颗热爱小动物的心,天生和动物有亲密感。学习这篇课文,他们会有浓厚的兴趣,会跟随作者一起去“抓”那个偷红枣的小偷,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语文学习不仅要抓住语言文字来理解文章内容,而且要紧扣语言文字来体验和感悟,在阅读中走进文本。本课教学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生动的语言,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刺猬的喜爱之情。【知识与技能】 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

2、音字,会写13个生字。2朗读课文,能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3体会文中生动的语言,品读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过程与方法】运用“读、议、思”等多种学习方式体会“我”对刺猬的喜爱与钦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刺猬偷枣这件事中体会刺猬的本事高明,激发对刺猬的喜爱之情。重点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从刺猬偷枣中体会刺猬的本事高明。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教师:课件。学生:了解刺猬的相关知识。2课时第一课时1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2朗读课文,找出刺猬偷枣的部分。重点会认10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会写13个生字。难点朗读课文,找出刺猬

3、偷枣的部分。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现在是秋天,是瓜果成熟的收获季节,瞧,图上画着什么呀?1出示秋枣图,学生说图意,师引导学生用上动词“挂满”,数量词“一颗颗”来体现红枣的多。师:枣儿长得可真好!你们想不想摘一些来尝一尝?这不,咱们有位带刺的朋友就迫不及待,抢先行动了。2教师板书:带刺的朋友。3出示刺猬图和词语“刺猬”。师:它是谁呀?它和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有什么关系呢?4学生交流。二、整体感知 1打开书,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读书要求:字字响亮,句句通顺。2学习字词。刺枣树一颗眼馋惊讶猜测监视逐扎聪明忽然圆乎乎暗暗伸出匆匆水沟偷枣追到缓慢弯腰恍然大悟3同桌相互交流。 4检查预习情况。(1)“开火

4、车”读词语,教师正音,重点指出“扎”是个多音字,在文中读zh。(2)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关于刺猬的什么事?(偷枣)(3)指名分节读课文,师生共同点评。三、朗读刺猬偷枣的段落1找出描写刺猬偷枣的部分,做上记号。2全班交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挂满红枣的枝杈慢慢弯下来。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它驮着满背

5、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3同桌互读。四、指导写字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讨论,交流记字的方法。 2教师着重指导“刺、枣、忽、匆、腰”的写法。 (1)注意“刺”与“枣”的写法。(2)“忽”的上部与“匆”字要区分开来。(3)“腰”右部上边是“”,不要写成“西”。3词语练习。(1)用“刺、枣、颗、忽、乎、暗、伸、匆、沟、聪、偷、追、腰”做扩词游戏。 (2)教师提供词语,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4学生书写生字,师提示:注意根据字的间架结构合理安排书写。五、课堂练习1朗读课文。 2写生字新词。带刺的朋友刺猬偷枣第二课时1品读课文,体会文中生动的语言。2

6、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3从作者对刺猬不同的称呼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刺猬是怎样偷枣的。2品读课文,体会文中生动的语言。难点从作者对刺猬不同的称呼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一、复习导入1学生“开火车”读生字词语。2回顾课文内容。“带刺的朋友”是指_,课文写了它_的事。二、再读课文,体验感悟1学习第1自然段。(1)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我们一起来看第1自然段。(2)指名读。(多媒体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这枣多么诱人啊,真让人眼馋,怪不得会引来刺猬偷枣儿。2学习第2

7、11自然段。(1)默读课文第211自然段,画出一句概括介绍刺猬偷枣本领的句子。 (2)出示: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师: “高明”是什么意思?小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在哪儿?请你们再读读课文第211自然段,边读边思考,哪些语句最能让你感觉到小刺猬偷枣的本事高明,用波浪线画出来。 (3)学习重点语句。 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轻声读读这些句子,任意选择一句,可以把你的理解通过朗读表

8、现出来。 学生对上面的句子进行交流,体会其生动性。 边读边找出描写小刺猬动作的词,在下面画上小圆圈。(生画,交流) 板书:爬归拢滚驮跑教师小结:正是作者注意仔细观察,抓住小刺猬的动作进行描写,才能让大家如同亲眼所见小刺猬偷枣那精彩的场面。齐读第11自然段。 理解“钦佩”(赞扬、佩服),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谁能用钦佩的语气来夸夸这只小刺猬呢?(指名读)3学习第12自然段。自由读第12自然段,思考:(1)作者的好奇心是什么?他找到刺猬住的地方了吗?(2)“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说明了什么?(小刺猬动作迅速)4感悟作者的情感变化。(1)找出文中作者对小刺猬的称呼。(2)指名学生回答。(那个东西 那个家

9、伙小东西)师:从不同的称呼中,你体会到了什么?(3)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起初作者不知道偷枣的是刺猬,称“那个东西”,作者当时心里是有些讨厌的;当称“那个家伙”时,作者心中有了温情;当作者钦佩刺猬时,内心已油然而生对它的喜爱之情,所以称它为“小东西”。尽管刺猬偷走了红枣,但它的可爱、本事高明却深深地留在了作者的心中。三、复述偷枣,总结全文 师:偷枣的小刺猬可真可爱。同学们,你们能用自己话讲讲小刺猬偷枣的过程吗?1出示开头:小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2学生默读小刺猬偷枣的部分。3指导学生讲:除了用口头语言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肢体语言。 4学生试讲,全班评价。5教师总结。 同学们,从大家的讲演中,我

10、看到了作者笔下的那只偷枣的小刺猬,我还想看到更多的可爱的小刺猬,你们想吗?今天,老师要向你们介绍一篇散文带刺的朋友, 这篇文章里,除了有我们今天学到的这只偷枣的小刺猬,还有这只小刺猬一家的很多故事。请你们课后找来读一读,然后再和同学们交流你对小刺猬又有了哪些新的印象。带刺的朋友刺猬(钦佩、喜爱) 爬归拢滚驮跑偷枣:高明本课教学,导入环节的看图说话,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引导学生学习了课文的第1自然段,与课文有了初次的接触。第一课时对刺猬偷枣语段的标识、朗读,为第二课时用自己的话讲刺猬偷枣的过程做了铺垫,让学生在反复记忆中熟悉刺猬偷枣的过程,不断加深印象,从而体会生动的语言。课文结束时的散文推荐,促使学生的兴趣不因一堂课戛然而止,引领他们去更广阔的书中打开视野,积累语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