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德育观,提高实效性 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

上传人:玩*** 文档编号:201659484 上传时间:2021-10-11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4.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变德育观,提高实效性 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转变德育观,提高实效性 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转变德育观,提高实效性 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变德育观,提高实效性 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转变德育观,提高实效性 如何提高德育实效性 首先需指出,我们所说的德育指道德教育。教育有两个职能:一是教人以智慧即学问与技能,二是教人以和善即道德。二者互为表里,互相作用,对具体的个人来说,德行,人格比学问更重要。因此,德育在中国历代都备受重视,成为一个永久而现实的问题。然而,在大力提倡素养教育的今日,教育者往往只注重教学观念的转变,忽视德育观念的转变,致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在理论上表现为无力,缺少对现实的解释;在实践上表现为无效或低效,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德育观念的陈旧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中最薄弱、最不被人重视的环节。 导致以上问题的重要缘由之一是我们过去的学校德育

2、偏离了其自身的规律,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这决不是一个技术与方法的问题,而是一个德育思想与观念问题。所谓主体性教育是指,把学生作为教育过程的主体来看待。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从两方面着手贯彻主体性原则。第一,抛弃强迫的行政指令式道德教育,以学生为主体,在学生主动参加的前提下组织一切德育活动。强迫指令式的德育只会使学校变成一个加工标准价的工厂,不能培育学生的道德独特,不行能培育出具有创新人格的人才,明显有悖素养教育的宗旨。现代心理学告知我们,学生的道德进展是学生智慧参加的过程。因此,那种单纯的道德学问的传授是片面的,只有行为的改善才能表达智慧参加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留意培育学生的独立思维

3、能力和独立组织活动能力、交往能力等等。学校的艺术节、运动会、电台、电视台、内部报刊、演讲竞赛、广播操竞赛等等各种活动,完全可以放手交给学生去组织、评判。第二,要教会学生选择。教会选择是多元开放式社会对德育必定的要求。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瞬息万变,这就给人们越来越多的选择机会。如今的学生剧烈的表现出自主的愿望,而且当感到学校德育与自己思索的问题发生冲突时,他们往往更信任自己的思索,日益剧烈地主见自主选择的权利。因此,学校应教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道路,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贯彻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转变观念。从功能观来说,应由过去的训导观变成指导观;从教师观来说,应由裁判观变成参加观,强调民主的合作关系;从学生观来说,应由客体观变成主体观。事实证明,只有把学生当成主人,而且是活生生的、心理和生理都有无限潜力的、不断改变着的主人,才能还德育以原来面目,才能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使德育真正成为铸造完善人格的充满活力的过程。 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