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清朝科举考试趣闻 清朝科举考试内容 “两字探花〞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考生谢梦渔参与殿试时,道光皇帝“驾崩〞尚缺乏百日,咸丰皇帝刚刚继位答题时,其他考生均未留意到这一特别状况,唯独谢梦渔在答卷中,凡是遇到“皇上〞、“陛下〞等词时,全都在前面加上了“当今〞二字,以示区分阅卷大臣在批阅试卷时,认为谢梦渔的作法“很得体〞初拟以谢梦渔为头名状元,但因他的“书法太劣〞,遂置为探花(第三名)这件事传开后,北京人戏称谢梦渔为“两字探花〞 朝考避“翠〞字 北京城里的人都知道慈禧太后的乳名叫“翠姐〞,因为避讳的原因,考生在答题时是肯定不能用“翠〞字的否则,非但不能考取功名,还会招来杀身之祸但慈禧这个乳名只有京城里的人知道,外地人一般并不知晓有一年殿试的题目是“麦天晨气涌〞一位诗文俱佳的外地考生在试卷中用了“翠浪〞一词阅卷大臣看罢大惊失色,说道:“翠字已不敢用,更何况再加一个浪字若将此卷进呈,必定会使龙颜大怒弄不好还会丢了头上的乌纱帽,甚至会脑袋搬家〞原来,北京方言中的“浪?〞字是妇女风骚的代名词有几个惜才的阅卷大臣不忍心因此而埋没人才,想为其周旋,但思前想后,终恐遭受不测,无人敢出头露面,只好将此卷打入冷宫。
改名失乡举 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江苏华亭乡试前,考生吴昶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神仙告知他说:“改名三省,可获头名状元〞吴昶很迷信,遂改名叫“吴三省〞考试成果揭晓后,吴昶的分数果真名列前茅但是等到公堂填榜时,当阅卷大臣唱到“吴三省〞一名时,主考官生气地说:“除去此人〞原来,当时吴三桂正在起兵反叛朝廷,而“吴三省〞与“吴三桂〞姓名相连,故主考官下令除去此人 白卷得状元 江南名流马世琪未得志前参与乡试,考试题目是“渊渊其渊〞马世琪求胜心切,不愿轻易落笔直到考试即将结束,举子们纷纷交卷出闱时,他的试卷上尚无一字眼看着状元已与自己无缘,马世琪特别难过,遂口占一首打油诗题在试卷上诗曰:“渊渊其渊实难题,闷煞江南马世琪一分白卷交于你,状元归去马如飞〞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发榜时,他竟然会“大魁天下〞 学习外国丢性命 清末,随着中国大门被列强强行打开,西方的自然科学也随之开始传入中国有一年县试,江苏一廪生在考“算学〞时,试卷中凡有数目字的地方全都不用中国数字“一、二、三……〞,而用阿拉伯数字“1、2、3……〞江苏督学黄漱兰是个顽固不化的守旧分子,发觉这种状况后大怒,说:“这位廪生以外国字入试卷,企图以夷变夏,心术殊为不正。
〞于是,他下令马上停止供给该廪生食物,致该廪生发狂而死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