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布达佩斯的忧郁星期天 《愁闷的星期天》是由匈牙利钢琴手利素塞莱斯(1899-1968)创作的一首充满悲愁的歌曲,原名《Szomoru Vasarnap》,英文译为《Gloomy Sunday》据说塞莱斯是位个子矮小性格诙谐的犹太裔男子除了二战期间被关押在集中营外,他的一生都在布达佩斯的Kispipa酒店弹奏钢琴1933年塞莱斯与未婚妻因意见不合分手两个星期后的一天,天上落下滂沱大雨,失落的塞莱斯望着雨点,叹息了一句:“What a Gloomy Sunday?选 (真是一个让人绝望的星期天啊!)〞这时灵感突然如泉水涌现,30分钟后,他写下了音乐史上最凄美的歌曲《愁闷的星期天》其后,他找到拉士罗查华填上歌词,女歌手赫南迪茱迪特演唱歌词描述了一个不幸的男子无法让其所爱的人回心转意,于是在一个愁闷的星期天频频冒出自杀的绝望念头,而这个念头伴随着对其爱人极度的思念难以排遣 接下来的一个月,塞莱斯四处查找出版商出版却被多番拒绝,其中一名出版商说:“并不因为这是一首悲伤的歌曲,而是这首曲子所流露出来的那种摄人心魄的绝望心情对任何听众都没有好处〞 碰壁多次的塞莱斯并不气馁,继续向不同的出版商推销自己的作品工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星期后,他最终劝说一位发行商,此曲在两三年内成为了最畅销的歌曲可是,两三年后发生的事也证明了那位出版商对唱曲的评价是多么正确 1936年2月,布达佩斯警察调查鞋匠约瑟夫克勒的自杀案时,发觉克勒的遗书中抄录了《愁闷的星期天》的歌词其后发生的多宗自杀案都与这首歌曲扯上了关系自杀者临死前都不约而同在听这首歌,唱片还在唱盘里转动着据不完全统计,这首歌要对100个人的死亡事件负直接责任,因此“自杀圣曲〞“史上最悲怆的音乐〞之名不胫而走《纽约时报》甚至曾经以“一首歌要了上百匈牙利人的命〞这样近乎夸张的字眼作为头条新闻报道 《愁闷的星期天》在1936年左右流传到美国第一个英语版本由爵士音乐家保罗罗伯森在1940年录制1941年8月7日,黑人女歌手比丽霍乐迪用她独到和精湛的方式重新演绎此曲,使其成为全美家喻户晓的流行曲无独有偶,此曲流行后又发生了多宗自杀案,状况与欧洲相同以后数十年间,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汤姆琼斯莎拉布莱曼等歌手都有翻唱,香港也有陈慧娴的粤语版本 这首歌曲的塞莱斯最终也未能逃脱厄运的诅咒塞莱斯见《愁闷的星期天》如此胜利,便向未婚妻提出复合的请求,可是她第二天便服毒自杀了,尸体旁边有一张写着《愁闷的星期天》的字条1968年冬季一个寒冷的日子,年近70的塞莱斯跳楼自杀了他临终时表示自己特别内疚,没想到这首歌曲造成这么大的灾难而作词者拉士罗说:“假如歌词以诗集形式出版的话,可能就不会造成那么多的遗憾了〞 此曲后来引起小说家尼克巴考的兴趣,巴考于1988年创作了同名小说,而德国导演洛夫苏泊尔再将小说拍成电影《布达佩斯之恋》 影片以德军进驻布达佩斯的战乱时代为背景,场景是布达佩斯一条幽深偏僻的小巷内的一家餐厅餐厅主人拉士罗雇佣安拉斯为餐厅的钢琴师这两个男人同时爱上了秀丽的女服务员伊洛娜,但是他们3个人之间却维持着一种暧昧的平衡安拉斯借来自伊洛娜的灵感创作出《愁闷的星期天》这首凄美的歌曲德国军官汉斯维克被那首歌吸引,也被伊洛娜的艳光迷倒,一见钟情,甚至向她求婚,但是被她婉言拒绝数年后,德国占据了布达佩斯,汉斯成了操生杀大权的高级军官,扬言要摧毁伊洛娜的三角关系这故事反映德国的历史,人物都有原人可考 本片不只是德国电影史上独树一格的优秀创作,更是世界电影史上难得一见,剧本与音乐相辅相成的优秀范本本片获巴伐利亚影展最正确影片奖最正确导演奖柏林OCIC影展特殊成就奖以及Coachella 影展观众票选最正确影片奖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