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的十大特征

上传人:哈**** 文档编号:201537580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班主任工作的十大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班主任工作的十大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班主任工作的十大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班主任工作的十大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班主任工作的十大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班主任工作的十大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班主任工作的十大特征(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班主任工作的十大特征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是以班集体为单位来进行的 ,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 班主任由学校校长选聘担任一个班级的组织与管理工作,是中小学班级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班级工作的组织者、 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指出:“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具有责任性、全面性、主业性、专业性、指导性、公平性、沟通性、常规性、艺术性、创新性等十大特征。班主任工作的责任性。 规定对班主任工作的职责与任务提出明确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

2、体美全面发展”。班主任工作的责任有两层含义: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育人是教育的宗旨。我国中小学教育实施的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实施素质教育,首要的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平台, 是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落脚点。 中小学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管理、指导者和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因此,育人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任务和根本职责。育德是育人的要求。 班级管理育人,要求把学校教育目标落实到班级日常管理工作过程中, 把德育放在首位, 注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

3、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养和形成,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班主任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 是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力量,是中小学生人生的向导、成长的导师。因此,班主任工作要德育为先,育德为重。德育工作是班主任的首要工作。德育解决的是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成长工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人生动力、自主发展等关键性问题。除了常规思想政治教育外,班级德育的更主要的任务,是在班级日常生活中贯穿和渗透德育的内容和要求,营造德育文化,育人育德于无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成为现代班主任的一种责任意识和教育智慧。 具有这种意识和智慧的班主任, 把育人、育德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善于把“问题

4、性”的“生活事件”转化为有“育人意义”的“成长故事”和教育行为,分析、处理问题的出发点、着眼点和归宿点,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班主任工作的全面性。 班主任工作的全面性, 是育人目标的全面性决定的。规定要求班主任, “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班主任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 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 生活、 交往、 情感和他们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心学生的现在, 还要了解学生的过去和关心他们的未来; 不仅要关心某一个学生、某一

5、类学生,还关爱这个班集体中的每一个学生;不仅要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还要关心学习成绩中等的和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不仅要关心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还要关心学生在校外、在家庭、在社区的表现。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全方位的工作。班主任工作对班主任素质的要求也是全面的,要求班主任不仅要有爱心、耐心和责任心,还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较高的教育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身心健康、富有人格魅力,并善于做思想教育工作。班主任工作的主业性。 长期以来,班主任工作被看作和被当作副业或 “业余工作”。理由是:在学校,学科教学才是主业,是教师一辈子都要从事的工作,而班主任只是科任教师的临时兼任的工作,是评

6、职称、升级的需要和经历证明, 班主任工作只是教师生涯中的一段小插曲而已。教师当班主任, 是因为人人都要当, 是学校“要我当” ,而不是“我要当” 。现实中,班主任工作付出多、回报少、成效低,工作量没有标准,报酬仅是象征性的补贴。 因此,八成左右的老师不愿意当班主任。 因此,规定强调: “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入教师基本工作量。 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明确了班主任教师应当把授课和做班主任工作都作为主业,要拿出一半的

7、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来关心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 身心健康状况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状况。班主任要树立主业意识, 在担任班主任期间,真正把“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作为自己的理想信念。主业意识基于班主任的事业心。有把班主任工作作为一种“爱的事业”来追求,并用责任、爱心、热情、真诚和智慧来守候,班主任才能实现以爱育爱,以爱育人的教育理想;才能真正体会到当班主任的幸福感。班主任工作的专业性。 一直以来,人们都这样认为,班主任工作是每个老师都要兼任的工作,不是什么专门的学问,只要有责任感和爱心,就一定能够胜任。 我们一直都是凭着这样一份朴素的认识和爱心来做班主任的。毋容置疑,责任感和爱心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

8、重要基础。 事实上,不少班主任也因此获得成功,并积累了不少“爱的教育”经验,诸如赏识教育、 期望效应等。 然而, 当“责任和爱心” 遭遇“屡教不改” 、“冥顽不灵” 的学生时, 当“ 90%的老师说爱学生而 90%的学生说感受不到老师的爱”时,当我们单枪匹马应付几十个不同个性类型的学生而疲于奔命时,当“ 5+2 0”我们不得不反思德育的低效性时,显然,仅有责任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是一门比学科知识教学工作更为复杂的科学。因为班主任工作是促进学生成长、班集体、师生和谐合作和家校有效沟通的综合性的学问。未成年人的成长、 班集体建设、师生和谐合作、家校有效沟通都要有自己的特点和规

9、律。班主任引领学生成长, 必须遵循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促进未成年人品德发展为例, 品德内化, 即从道德要求到观念、 信念形成和到能力、行为、人格养成的过程远非从知识到观念和能力形成的过程那么简单。作为班主任,还必须全面了解全班每一个学生各方面的状况,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专业意识、专业精神、专业智慧、专业心态和专业能力是现代班主任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其中,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包括:班级常规管理能力;班会课和班级活动组织指导能力;班集体建设能力;学生品格教育能力;人际沟通协调能力;教育叙事能力与叙事德育能力;班级心理辅导能力;等。为此,作为班主任要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基本功,才能

10、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 作为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将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教育计划, 有组织地开展岗前和岗位培训,切实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养。班主任工作的指导性。 班主任工作影响学生的一生。 这是班主任工作与别的工作最大的不同之处,也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价值之所在。因此,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场所,班主任是中小学生人生的导师,对学生的成长起着成长引路人、学习促进者的引领作用。班主任的人生导师角色作用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交往指导,对班级活动和班集体建设、对家庭和社区教育开展指导而实现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班主任的角色主要是班级的指导者而不是管理者的角色

11、。学生是班级的主人、是班级的主体。指导学生学会自主管理,学会自我发展,指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长的主体,指导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班级活动的主体,指导学生成为班集体的主人、班级文化的建设者, 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职责。作为班级工作和班集体建设的组织、领导和指导者,现代班主任应成为学生成长的指导者,自觉摒弃“站在窗外监视班级”的简单化的班级管理方式,改变“与学生斗智斗勇”两军对垒式的班级管理理念与思维方式。人们常说,班主任在场学生表现好的班主任是合格的班主任, 班主任在场学生仍然表现不好的班主任是不合格的班主任, 班主任不在场学生表现好的班主任是优秀的班主任, 说的正是班主任要做一个民主和具有智慧

12、的指导者, 而不是一个板着脸孔的“管教者”或事无巨细必亲力亲为的“陪伴者”。班主任工作的公正性。 班主任工作的公正性,是指班主任能公平合理、一视同仁地对待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不因他们的长相、性别、智力、品行、家庭状况等任何原因而偏爱、偏心,甚至忽视、歧视或放弃班级中的弱势群体或个体。班级是一个集体, 是由不同家庭生活背景和不同个性的学生个体组成的群体。 群体行为和心理具有相互影响性。班主任偏心、偏爱或偏袒某一个或某一类同学,必然会忽视、冷落,甚至伤害另一个或另一类同学,必然引起同学之间的不公平感,引发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矛盾。 班主任工作的公正性, 来源于教育公平的理念和意识,是一个教师职业道

13、德的体现。当然,很多时候,公正和公平是人的一种感受。受人性弱点的影响,班主任要做到完全和绝对的公正和公平是不可能的。但公正和公平是公民的权利,更是班级中每一位成员的权利。因此,公正和公平是班主任工作的第一原则。 它要求班主任不仅要公正和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个体, 而且公正和公平地对待班集体和班级的全体学生。公平公正,是班级和谐的根本。班主任工作的沟通性。 班主任是学生与科任老师联系,学校与家庭、社区沟通的桥梁,是家庭和社区教育的参与者和指导者。 沟通是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和家校、社区教育指导的基本方式。因此,规定明确要求班主任,要“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

14、,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要以自觉、主动、平等、友好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态度,做好沟通交流工作,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首先,积极通过班会、谈心、对话、班级 Q群等形式,进行师生平等沟通的;其次,主动与其他课程任课教师、少先队、团委、政教处沟通,步调一致,形成合力,充分发挥整体教育和全员育人的作用; 第三, 自觉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交流,通过家访、电访、信访、网访、班级博客、等沟通方式,建立与家长沟通和交流的有效渠道, 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第四,班主任要经常加强与社会、 社区的联系, 利用各种资源让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整合社会资

15、源,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班主任工作的常规性。 班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自主化,是班主任工作的发展取向。班级管理常规,是班主任工作科学化、规范化、自主化的基础和体现。每一天,从清晨迎接学生早操、早读到晚上电话家访、与学生网上沟通;每学期(年),从“培优转差”、记录成长档案到操行评定、班级总结;每一届,从第一次班会活动到学生毕业赠言。班主任工作可谓千头万绪,而班级常规管理就是一把梳子, 能把琐碎繁杂的班主任工作梳出头绪,理出规律。班级常规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内容。班级是学生学习、活动、交往的主要场所,常规管理在保证学生的学校生活正常开展上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学生的遵守规范意识的培养;有利于规范班级的行为,养成良好学风、班风;有利于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有利于班集体形成;有利于保证班级管理的有序运行。班级常规主要包括学习活动常规、日常纪律常规、环境卫生常规、班务档案常规等。建立科学合理、精细有序、操作性强、自主性高的班级管理常规,能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效能,增强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推动班集体文化建设和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工作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