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17页

上传人:maz****in 文档编号:201529896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9.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1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1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1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1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1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1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总报告-17页(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泰 安 市 教 学 研 究 课 题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研究研究总报告宁阳县特殊教育中心主持人:陈宝霞二一七年二月课题名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 TJYNY036课题主持人:陈宝霞第一部分简介一、标题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研究二、摘要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研究是依托我校聋部和培智部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的学生为研究对象涵盖了多学科为期两年的一个教学研究课题。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育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呈现形式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在特殊教育学校的课堂教学中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他

2、可以使抽象而直观,使静默而动感,使单调枯燥而妙趣横生,这些都为课堂教学添彩韵色,使课堂教学氛围、学生学习情绪、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和康复效果都有更大的改变和提高。 而这一方面的可借鉴的经验又比较少,特别是特殊教育学科教学, 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康复课程有效结合而弥补医教结合理念下医源不足的缺憾。在课题开展过程中,通过理论假设,实践研究,课题取得了预期的研究成果。 一是参与实验班级的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操作能力,知识水平,康复效果、视野和表达能力较以往同级学生有很大的提高;二是参与实验的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水平有了更大的提高; 三是形

3、成了我校各学科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突出特色; 四是通过对家长培训和指导, 学生家长对信息技术在学生学习康复上的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五是通过实验研究,促进了我校信息技术整合课例水平的提高,在省市优课评比和”一师一优课”活动中,均获得好成绩。第二部分主体部分一、研究问题(一)研究目的与意义我国残疾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特殊教育是使残疾儿童全面发展、更好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通过教育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开发,缺陷得到缺陷补偿,使他们具备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最终具备谋生和立足社会的能力。在国家提倡教育均衡发展的号召下,为了能让残疾儿童

4、同样接触并享受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 学校投资建设了微机室和录播教室,每个教师安装了教学一体机。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了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变化,由此带来的是教学内容呈现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因此,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的优化改造, 学校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的变革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新的教学模式的生长点。教学实践告诉我们, 在学科教学中必须在同时关注讲授式教学模式的同时,更要关注有意义活动教学模式,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和自助式康复教学模式。一方面必须对有着较成功和成熟经验的“有意义”的接受性教学进行改进,对发扬和改进我们具有“双基”优势的传统教学赋于新的内涵。另一方面,更要满腔

5、热情地关注并探索活动式的教学, 在 “有意义的协作和探究” 上做足文章。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让探索活动和教学形式更为丰富多彩。(二)研究内容1、策略研究(1)基于校园信息技术环境和Internet在线管理模式的研究。如网络环境下学校教学资源的管理、教学信息的发布与收集、 学科新型教学方式的研究、 基于网络资源利用的学习方式的研究、利用网络环境培养学生能力素养的行为研究等; (2)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师生教学策略研究。 教师教学内容组织策略、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情景营造策略、 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活动组织策略、网络环境下的课堂管理策略等。2、实践研究包括教学目标的设计、 建构性教学情

6、境的设计、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扩充、学生自主管理与学习活动的设计、学生协作活动的设计、教师指导性活动的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 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时的教学方案的研究与设计。4、效果研究(1)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各科整合教学模式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工具的研究;(2)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各科整合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有效整合来增强聋生的视觉敏感度,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 可以更为直观的呈现教学内容,使不可能变为可能,在增加课堂教学吸引力的情况下增加课堂容量,使聋生听力智障生的智力缺陷得到补偿, 得到发展和提高; 使培智生的康复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达到康复与教育的有机结合, 通过信息与

7、技术与课堂的有效整合大面积的提高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康复质量。(三)核心概念1、信息技术:是指人们获取、分析、加工、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它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总称。2、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才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课程整合要求, 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到学会学习、 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被看成知识建构过程的主体, 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

8、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或咨询者。3、策略:策略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首先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的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4、缺陷补偿:教育学上的缺陷补偿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障碍学生的身心特点, 综合地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 通过各种途径替代,改善,促进或恢复因障碍造成的功能性损伤,进而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活动过程。综合地运用了生理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理论中的补偿原理。二、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一)课题的

9、研究背景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发展,2014 年国家又颁布了 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20142016),特殊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同时随着信息技术介入教育教学的程度迅速提高,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很快成为新时期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热点。 中央教科所特教研究室主任陈云英博士也指出“为每个聋孩子设计适合自己发展的课程,在所有课程中渗透信息技术的使用。”近几年翻转课堂、微视频以与当前如火如荼进行的“一师一优课”活动都是其成果体现。 而在特殊教育教学中,中国特殊教育学会已先后组织了四届全国性的信息技术大赛,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整合,在特殊教育领域越来越受重视,应用也

10、越来越广泛。我校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教育现代化设施不断完善,2015年,投资 30 余万元新建了一口录播教室,而现代教学设备的广泛应用与教学资源的共享已使得聋生和智障生的学习环境和手段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不仅在开发特殊学校的学科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改进聋生的学习方式, 提高教学效果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且较为充分地发挥了聋生在视觉上的优势,使聋生的生理缺陷与由此带来的学习障碍得以补偿与疏通;使智障生学习有更多的信息刺激,效果要比以往的传统课堂更有优势,特别是生活语文、生活数学、音乐与律动,绘画与手工、医教理念下的除肢体动作之外的康复课的教学都有更大的改进。那么,如何使

11、信息技术融入学科教学之中,使教学过程更优化, 教学效果更显著,这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以前很多老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内涵实质缺乏了解,有的老师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完全等同起来,认为只要在课堂上运用了多媒体课件,提高了课堂效率和容量,就是在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还有的老师一味追求“技术”,做出的课件追求动画效果,求花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了与课堂重难点无关的地方,而并没有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针对我校在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了探索整合的实质和方法,提高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实效性,加强教师整合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学质

12、量的全面提高,特开展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课堂教学的整合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2014年开始申报之初我们就着手进行课题研究之前的调查工作,2016 年 XX省 XX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课题申报工作给了我们把这样工作进行系统研究的契机和决心。我们马上组织相关教师, 形成课题研究小组,有高级教师担任课题负责人,请市、县教研室教研员担任顾问,教科组长、聋部教师担任实验教师,组成课题小组,进行研究、讨论,制定研究方案,填报课题申请表,2016 年 1 月份,课题立项,我们课题小组开始着手实验研究。(二)信息与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研究的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家庭电脑、手机的普与,

13、网络的全覆盖,整个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主要表现为:1、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学科教学中,使教学环境发生了变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使学生的学习方式逐渐发生变化;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意识与能力逐步增强;2、转变了教师的角色,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转变了学生的地位,促进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转变了教学媒体的作用,使教学媒体成为学生认知的工具;转变教学内容的结构 , 重视培养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三)课题研究的特色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学科课堂教学的

14、整合策略研究,试图对讲授式教学模式、接受性教学、活动式教学三种形态进行改造,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各学科教学要素之中,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使之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意义构建,使信息技术成为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的工具,成为终身学习与交流的工具。通过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获得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的规律、原则和方法,获得整合的成功经验。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四)理论基础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5、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 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们把环境看成是刺激,把伴而随之的有机体行为看作是反应,认为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应用在学校教育实践上,就是要求教师掌握塑造和矫正学生行为的方法,为学生创设一种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行为,消除不合适行为。 。2、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主X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 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 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多媒体网络教学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

16、实现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3、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 (Howard Gardner)在 1983年提出。加德纳从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发觉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本理论 。 多元智能理论的观点认为每个个体的智力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 智力强调的是个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产与创造出社会需要的有效产品的能力,个体智力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多元智能理论重视的是多维度地看待智力问题的方法。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的同时, 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4、德国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唤醒,是种教育手段。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有效整合正好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人机对话的过程中孩子们一旦得到更多的信任和期待,内在动力就会被激发,会更聪明、能干、有悟性。(五)课题研究遵循的教育规律和原则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