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

上传人:zxc****hhs 文档编号:201461046 上传时间:2021-10-10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754.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定义: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 ,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 的学问。如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瓦特 改进了蒸汽机。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 ,使人们 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 不断提高。3、科学的重要性:科学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需要和谐发展和利用科学技术。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探究实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

2、因和规律。2、我们要多观察、 多实验、 多思考, 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第二节:实验与观察1、实验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2、实验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天平测量质量;温度计测量温度;停表测量时间;量筒、量杯测量液体体积;刻度尺测量长度;电流表测量电流;电压表测量电压;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细小物的结构。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

3、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4、测量工具: 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直接观察 。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间接观察。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因而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2、长度的测量:国际单位:米;常用: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

4、、纳米 1千米 =1000 米; 1 米=10 分米 =100 厘米 =1000 毫米; 1 米=106微米 =109纳米3. 体积的测量:体积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主单位是立方(m3或米3),体积的常用单位:分米3、厘米3、升、毫升。1 立方米 =1000 升; 1 升=1000 毫升; 1 毫升 =1 立方厘米。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一选二贴三垂直,估读单位莫忘记。(1)选尺选零点(2)贴被测物、被测边(3)视线与尺面垂直(4)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最后写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1)放

5、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2)看正确:视线与尺垂直。(3)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4)记正确:数值一定要有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5、一些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1)累积取平均值法:得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和的方法间接测量。例:测纸厚、细铁丝的直径、一枚邮票的质量。(2)滚轮法: 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曲线从一端滚到时另一端时,记下轮了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 X 圈数。例:操场的周长。(3) 化曲为直法: 测一短曲线的长, 可用一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起点处,逐步沿着曲线旋转,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

6、出终点的标记。拉直棉线量出标记到端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4)组合法: 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的直径。6、体积的测量:(1)液体的体积:用量筒或量杯直接测量。(2)规则的固体:先用刻度尺测量相关量,再用体积公式计算(3)不规则的固体:排水法针压法重物法薄膜法替代法排液法(适用于沉且不吸水):针压法(适用于浮且不吸水):悬挂法(适用于浮且不吸水):包裹法(适用于沉且吸水):7、量筒的使用方法:首先要注意量筒的测量范围(量程),量液体时量筒应放平,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读数仰视导致:偏小 ,俯视导致:偏大量筒刻度均匀量杯刻度上密下疏第四节:温度的测量1、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

7、温度计测量2. 实验室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3、温度的主单位:摄氏度(0C);常用温度计的种类:体温计、普通温度计、家用气温计;其他温度计的种类: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色带温度计、卫星遥感。温度的常用单位是:,它的规定: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在 0100 之间等分成100 份,每一等份表示:1。温度的国际制单位是:开尔文(K)。4、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计的使用:选,放(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读(不能拿出读数“体温计”除外,视线要与内液面相平,读数时先看清最小刻度),记(数值+符号)如 40 摄氏度写做 400

8、C,读做 40 摄氏度。(1)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不能用来测量超温度计量程温度。(2)测量时,手握温度计上端,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若测液体的温度,应使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但不接触容器壁。(3)读数时,应等到温度计中的液柱稳定后开始,一般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眼睛应平视,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注意零下和零上温度的区别。(4)记录时,数字和单位要写完整,零下的温度要标上负号。400C,读做四十摄氏度;-3,读作零下三摄氏度。5、体温计(1)用途:测量人体的体温(2)构造特点:水银柱很细、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很细)的弯部(3)优点:反应灵敏、可以离开人体读数(4)

9、使用时应注意:一次用后,再次使用应先将水银甩回玻璃泡(5)测量范围(量程):3542。(6)原理:体温计里有一段很细的弯曲的管子,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它,遇冷收缩通不过它,因此可以离开被测者读数。6、其他温度计: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不同的温度计原理不同,构造和量程不同。第五节:质量的测量1、质量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用天平测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改变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位置都不会改变物体的质量大小。(重量会变化)2、质量的国际单位:千克(kg),常用的单位:克、毫克、公斤、斤、吨质量单位的换算:1 吨=1000 千克, 1 千克 =1000 克=106毫克3、实验室测量质量的常用

10、工具:天平4、托盘天平的使用(放平稳;调平;称量;收拾)(1)游码移到“ 0”刻度线,天平放在水平台板上;(2)调平衡,用平衡螺母向指针的反方向调节;(3)左物右码,取码用镊子不用手,先大后小再游码;(4)读数: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 +游码质量。(左码右物时,物体质量=砝码总质量 - 游码质量)(5)称量后及时用镊子将砝码放回砝码盒。注意:使用时不能测超量程的物体,加减砝码应轻拿轻放,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应放在滤纸上或烧杯中。保存在巴黎国家计量局内的质量标准物国际千克原器。第六节:时间的测量1、测量时间的标准具有的共同特点是:;古代的计时方法:,现在在生活中常用的计时器:用机械停表和

11、电子停表测量。2、时间的国际单位:秒(s),常用的单位:分、小时、天等,1 天=24 小时, 1 小时 =60 分, 1 分=60 秒3、时间有时刻(时间点)和时间间隔(时间段)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日常生活中的表、钟是测时刻的工具,而停表是测量时间间隔的工具,它分为机械停表、电子停表两种。4、注意表和停表的读数5. 时间的两种表示:时刻和时间间隔6,测量时间的其他工具:日晷、沙漏、钟、表和原子钟。第七节:科学探究1、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科学的重要方式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指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验与评价合作与交流2、探究的实例: 天花和牛痘、 脚印的长度与身高的关系、灯不亮

12、的探究、 黑盒问题、 医生诊断病情。第二章:观察生物第一节:生物与非生物1、蜗牛的相关知识:蜗牛是软体动物,整个身体分为:两对触角,眼(长触角顶),壳(具保护作用),足(运动器官),触角(两对上长下短)、口。蜗牛具有触觉(触角部位最灵敏)、嗅觉、视觉,但无听觉;蜗牛爬行时会在玻璃上留下痕迹,因为足部能分泌出一种黏液,防止爬行时滑落也为了留下信息。蜗牛为何四处爬行?为了觅食、求偶、躲避天敌。食物主要为植物的根、叶和叶芽,因此对农作物的危害较大,所以是农业的害虫。2. 放大镜的作用:一手拿放大镜的柄,放于被观察物体的上方,眼往放大镜内观察,并将放大镜与被观察物的距离逐渐加大,观察到大而清晰的图象。

13、先观察外表后观察内部再观察一些变化的方式。2、生物与非生物:最大的区别是有无生命。生物基本特征:具严格的生物结构(细胞);有新陈代谢现象;能生长发育;有生殖、繁衍后代的能力;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有应激性;在一定程度上能适应和影响环境。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生物非生物对刺激有反应(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能生长不能生长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能繁殖后代不能繁殖后代能适应和影响环境不能适应和影响环境有遗传和变异现象没有遗传和变异现象需要新陈代谢不需要新陈代谢3、动物与植物(1)动物和植物都属于生物两者最大的区别是:营养方式不同。动物:由于细胞中无

14、叶绿体,自身不能制造养料,要摄取食物来获得营养。植物:细胞内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细菌、真菌不属于动物:因为没有摄食结构,不能主动摄食。也不属于植物:因为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2)植物是整个生物界的基础,可提供氧气和有机物,是动物生存的基础;而动物可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3)动物与植物的对比:动物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进行光合作用基本上能快速运动基本上不能快速运动靠摄取食物以获得营养通过光合作用自身制造养料对刺激有反射对刺激有反射生长否持续终生生长持续终生4、观察生物的方法:先观察外表、再观察内部、然后观察一些变化。第二节:常见的动物1、动植物分类的依据是生物特征

15、。对物体进行分类操作的一般步骤:(1)明确分类的对象。(2)确定分类的依据。(3)得出分类的结果。2,分类的依据一般是分类对象间的区别;而事物间的区别往往较多,所以依据不同,同一分类对象的分类结果也会不同。地球上现存的动物大约有125 万种。动物的分类分类标准不同,则分类的结果也不同。根据有无脊椎骨,分为脊椎动物(4.7 万种)和无脊椎动物(120 万种)。3、身体背部有一条脊柱,脊柱由许多块脊椎骨组成,成为脊椎动物 。五种脊椎动物形态特征比较类群代表物特征生活习性呼吸器官鱼类鲢鱼、鳙鱼、草鱼、青鱼、黄鱼、鲨鱼生活在水中,无四肢,体表有鳞片,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卵生皮肤湿润,体温不恒定水生鳃两

16、栖类青蛙,大鲵 、蝾螈、牛蛙幼体生活在水肿,用鳃呼吸,成体生活在在陆上或水中,卵生皮肤湿润,体温不恒定成体水陆两栖幼体用鳃, 成体用肺兼用皮肤爬行类蜥蜴,龟、蛇、鳄鱼、变色龙、鳖一般贴地爬行, 覆盖着鳞片或甲,在陆地上产卵,卵生。表皮干燥,体温不恒定陆生用肺呼吸鸟类家鸽、鸡、鸭、鹅、鹦鹉、猫头鹰体表有光泽的羽毛,气囊和肺相通,可进行双重呼吸,卵生体温恒定陆生并能飞翔肺较发达有气囊相连哺乳类人,虎,鲸、蝙蝠、袋鼠、海豚、熊猫、猴体表有毛,胎生,用母乳哺育幼儿,体温恒定动物界中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陆生用肺呼吸从鱼类到哺乳类,一个比一个高等:水生陆生;体外受精体内受精;卵生胎生;体温不恒定体温恒定;用鳃呼吸用肺呼吸。4,无脊椎动物动物类群特征代表动物原生动物身体单细胞摄食和排泄一个开口变形虫、草履虫、疟原虫、太阳虫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水母、水螅、海蜇、珊瑚虫、海葵扁形动物身体背腹部扁平涡虫、血吸虫、绦虫线形动物身体线形,不分节摄食和排泄两个开口蛔虫、钩虫、丝虫环节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蚯蚓、沙蚕、蚂蝗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贝壳蜗牛、河蚌、螺、乌贼节肢动物身体、足分节,有外骨骼蝗虫、虾、蚱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