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201168179 上传时间:2021-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水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水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水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水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水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泥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指南1.适用范围本实施指南适用于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2.编制依据本指南编制依据编制依据主要包括建材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水泥工厂设计规范()、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水泥工厂设计规范()、水泥工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号)、水泥工厂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建筑灭火器配置规范()、建筑灭火器

2、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水泥工厂设计规范(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消防安全标志()、建筑设计防火规范(6)、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令第号)、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水泥工厂筒型储运库人工清库安全规程()、常用危险化学品贮存通则()、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物设计规范()、带式输送机安全规范()、工业车辆安全要求和验证()、安全生产法、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及相关政策要求,并充分结合公司安全管理实际。3.总体要求、目标 3.1总体要求。实现作业现场事故隐患的动态管理,按照责任制要求

3、,确保事故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及时治理,最大限度防止各类事故发生。3.2总体目标。实现作业现场隐患排查治理的“全覆盖、无死角、无空档”;实现“零隐患、零伤害”目标。4.职责分工组长:组员:隐患排查体系建设办公室设在安全管理部办公室主任:办公室成员:组长职责:负责隐患排查体系建设统筹管理,负责考核各责任人责任落实情况,支持宣传推广公司隐患排查体系建设。负责公司隐患排查体系建设过程中的批准权。组员职责:按照组长要求落实工作,工艺、设备、电气、生产等负责各自区域内的隐患排查工作落实。办公室主任职责:负责安排隐患排查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安排办公室成员做好组织、协调、计划、实施、总结、归纳、汇总、上报、专

4、家审核等过程的工作。办公室成员职责:归办公室主任直接领导,具体落实隐患排查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5.术语和定义5.1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简称隐患、事故隐患或安全隐患。隐患通常指潜藏或不易发现的危险或祸患。在安全生产领域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5.2隐患分级隐患的分级是以隐患的整改、治理和排除的难度及其影响范围为标准的,可以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5.2.1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5.2.2重大

5、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对重大隐患,相关行业可制定重大事故隐患目录。确定为重大事故隐患的一般原则是:违反法律法规有关规定,企业必须停产停业整顿的涉及重大危险源、重要装置的隐患涉及多人滞留,暴露10人以上的(管道30人以上)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一定时间得不到整改的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市级以上负有安全监管职责的部门认定为属于重大事故隐患的5.3隐患排查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本单位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并对

6、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5.4隐患治理隐患治理就是指消除或控制隐患的活动或过程。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5.5隐患信息隐患来源(企业排查、监督检查、举报投诉、标准化评审),排查日期,隐患地点,隐患类别(基础管理类、现场管理类),所属危险源,所在部位,地理位置,隐患报告摘要,整改期限,整改完成日期,整改类型(立即整改、限期整改、停业停产整顿),整改责任单位,整改责任人,整改状态(未整改、整改中、已整改),核查日期,核查单位,核查情况,挂牌督办时间,挂牌督办级别,挂牌督办文号,

7、挂牌督办单位,整改资金,纳入治理计划情况,纳入治理计划日期,整改目标到位情况,整改目标到位日期,治理措施到位情况,治理措施到位日期,整改资金到位情况,整改资金到位日期,整改责任到位情况,整改责任到位日期,整改时限到位情况,整改时限到位日期,应急预案到位情况,应急预案到位日期,销号日期。6.事故隐患排查方法隐患排查与治理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的内容,隐患排查不同于一般的企业日常安全检查或安全巡视,隐患排查必须做到有组织体系、有排查标准、有排查记录、有排查整改方案、有整改效果验证等“五有”要求,二者互为补充。具体见隐患排查检查表汇总7.事故隐患排查标准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与要求编制

8、不同专业、不同检查层级的隐患排查标准,隐患排查标准应用安全检查表的方法逐一制定。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7.1按照专业,安全检查表可划分为:工艺安全检查表、设备安全检查表、电气安全检查表、防火防爆安全检查表、防雷防静电安全检查表、消防安全检查表、安全连锁与功能、作业行为、职业健康防护安全检查表等。7.2 按照检查层级,安全检查表可划分为:公司级安全检查表、车间级安全检查表、班组级安全检查表等。7.3 按照时间,安全检查表可划分为:季节性安全检查表、节假日检查表、日常检查表等。具体见附件隐患排查检

9、查表汇总8.事故隐患治理原则与程序企业应对事故隐患分级治理。不同层级负责的隐患治理由治理所需的资源配置、权限、管理及技术能力等因素来确定。每一级均应建立健全隐患治理台账,对隐患清单、隐患治理过程以及隐患治理效果验证均应保持完整记录。9.事故隐患治理措施9.1 企业层面治理措施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9.2 政府

10、层面治理措施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规要求,应对存在隐患的企业进行执法监管,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依法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生产经营单位作出停产停业、停止施工、停止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法执行,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拒不执行,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现实危险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经本部门主要负责人批准,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可以采取通知有关单位停止供电、停止供应民用爆炸物品等措施,强制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决定。通知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有关单位应当予以配合。10.事故隐患治理效果验证隐患排查治理应符合“闭环管理”,对隐患治理的效果进行验证和跟踪,按照隐患等级明确效果验证责任部门和验证程序要求。对已按照要求整改的隐患及时销号,对未按期和按要求整改的隐患应督促整改并实施考核。11.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记录企业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档案,建立健全各类隐患排查与治理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工业设计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