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天津教研员李金亭高考命题专家报告高三地理复习辅导高三地理复习辅导2

1886****666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51MB
约67页
文档ID:201003908
天津教研员李金亭高考命题专家报告高三地理复习辅导高三地理复习辅导2_第1页
1/67

2008年高考“收官”对策,天津河西教研室-李金亭,分析高考试卷,把握命题趋向 文综地理卷特点,文综地理试卷的特点 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坚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侧重于考查考生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结构呈现一定的变化,考查的范围扩大,难度有所降低,区域综合性削弱,但是,还是具备较好的区分度总体上,具有重视基础、凸现能力、取材时代性较强的特征1结构略变,难度下降 地理试题题型基本稳定,仍由单项选择题、学科内综合、跨学科综合3类题型构成,分值不变单科总分仍为100分题量略有增加(学科内综合题由1题增加到2题),全卷选择题111题共44分,非选择题中打破原格局(36题36分,统领整份试题分数高低;39题3、4、5三小题20分)呈现新格局,即36题17(15)分、37题19(21)分共2题,考查范围扩大了;原39题3、4、5三小题20分转为40题3、4两小题20分与2006年地理试题相比,试卷总体难度下降了,但第一卷单选题69(10-11)题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依然有区分度;第二卷设问更加具体,答案简明。

试卷紧扣教材,不偏不难不怪试题中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的考查比重约为43:57(45:55),区域相关知识比重有所下降,注重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念在试题中的渗透,全面体现素质教育改革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2注重基础,考查主干 2007年的高考地理试题,十分重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比较贴近学生学习的实际自然地理中的地球运动的意义、气候分布和气候特征、洋流分布规律等,人文地理中的中国城市化特征、温室农业原理、工业布局原理、城市自然区位等主干核心基础知识,成了地理试题考核的重要落脚点同时,时间计算、统计图表的数据处理等地理技能在试题中也有较好的体现都是学科主干知识,但决不是机械重复,而是考查对这些知识的重组、迁移和灵活运用,强调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知识结构的质量,充分发挥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它提醒高三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引领同学们删繁就简、精记精练、融会贯通,3能力立意,无图不题 试题紧扣考试说明,仍然突出了4项基本能力的考查,本套试题信息呈现的方式主要是各类地图(共6-7图1表)包括城市化折线图(等高线图)、澳大利亚图(非洲区域图)、气温降水条形图(地形示意图)、局部光照图、城市工业布局图(某国区域图图 )、中国降水季节分配表(气温与降水量图) 、燕京历史地图(三种谷物种植面积表 )。

重点考察学生阅读、分析、运用地图、地理图表和地理数据的技能,题目中问题设计也是以图为基础,学生只有通过读图,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才能正确作答丰富的图像类型,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可以说:2007高考文综(全国卷)试题地理部分“无图不题”虽然与往年相比,整体难度下降,没有无效题目,仍凸现能力考查,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4热点冷拼,气候聚焦 “关注现实、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价值观”是文综命题的“主旋律”之一2007年全国高考文综卷地理试题同样较为隐性地反映了这一特点气候类型题目永远都是高考的经典主题,如单选题3-5、8-10以及综合题37题,43分几乎占了近一半分值,同时,隐性地表达南极科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产生的影响,要求高度重视应对气候相关问题变化第9-10题其实反映当前国家重视的“三农”问题第11题回归母亲河黄河,解决我国区域国土整治之一河流综合治理第36题工厂选址、搬迁,折射目前国家提议首钢 搬迁、北京奥运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第40题古代燕京建都的自然条件及区际地理位置重要性,不就是今年所强调的渤海经济圈热点区域等等全卷地理试题可以说是“冷眼看热点”,逆向思维,突出考查双基。

试题也较好地顺应了高中课程改革的需要,“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等新课程理念得到进一步的渗透,试题形式图文并茂,有较强的亲和力,命题取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命题主导思想“高起点,低落点”,更加体现关注学生的整体性,保证试题的有效性等等,对今后的高中地理教学起到正确的引领和导向作用05年卷自然和人文各占52%、48% 05年卷自然和人文各占50%、50% 05年卷自然和人文各占66%、34% 06年卷自然和人文各占60%、 40% 06年卷自然和人文各占56%、44% 07年卷自然和人文各占43%、57% 07年卷自然和人文各占45%、55% 3年来自然和人文基本各占一半,人文地理有逐渐增多的趋势,05年 卷 高一教材:45分 高二教材:0分 高三教材24分 初中教材:35分 05年 卷 高一教材:70分 高二教材:8分 高三教材0分 初中教材:20分 05年 卷 高一教材:72分 高二教材:0分 高三教材0分 初中教材:28分 06年卷 高一教材:80分 高二教材:0分 高三教材0分 初中教材:20分 06年卷 高一教材:86分 高二教材:0分 高三教材0分 初中教材:14分 07年 卷 高一教材:92分 高二教材:0分 高三教材4分 初中教材:0分 07年 卷 高一教材:67分 高二教材:0分 高三教材8分 初中教材:25分 考题在高一教材(必修)中占的 比重大,初中区域地理作为背景出现率也较高,高二、高三(选修)内容出题随机性较强,出现的频点低。

3年出现频点较多的内容:空间定位、地球运动、天气与气候、地理计算、等值线、区位(城市、工业、农业、交通)、环境问题及国土整治等复习启示 从试卷特点看,备考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双基”,突出主干知识 强调“双基”、突出主干一直是高考文综试题命题的原则在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中,由于每单一学科考试内容所占比例减少,故对各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就尤为重要,而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高考无论怎样改革,都不可能完全脱离中学教学的实际,脱离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脱离中学的基本教学内容虽然试题引用了课本以外的知识和丰富的社会素材,形成新的问题情景,构成新的设问角度,但无论如何其知识的落脚点都必须落实在构成学科基本内容或理论的主体范围内,主干知识是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基本依据从近年来高考试题分析,高考命题强调对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没有变,不回避已考查过内容的命题思路没有改变 在高三教学复习中应化繁为简,重点要讲透,难点要讲清,而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应大胆删去这是当前高考改革对高三教师的基本要求如果教师能很好地把握主干知识,就能使学生更集中时间和精力,有效地提高学习质量 那么哪些地理知识是学科主干知识呢?(1)地球运动和经纬网。

2)大气运动与天气、气候3)区位因素分析(农业、工业、城市、交通) 4)各种地图和统计图表5)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掌握了地理基础知识后,就能以此为知识的生长点去获得更多的知识,就能运用这些原理去解决千差万别的实际问题,就能够进行知识创新、重组、迁移地球运动高考从不回避的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知识既是地理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高考中的采分点,也是学生的失分点 重点:地球运动决定了地球上各自然要素的分布或运动特点,同时也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因此,本专题是研究人地关系的基点,也是以下各专题复习的基础 难点:由于地球运动是三维立体空间随时间变化的四维运动,学生要依靠想象来理解、感悟和学习,这就对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所以很多同学对这一部分知识的学习感觉很难 考点:在近几年高考文综地理试卷中,地球运动这一知识点,从未被忘记过,每年都有812分,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和时间计算,这也是高考不回避主干知识和突出能力考查的具体体现 因此,建立空间概念,借助日常生活经验正确理解地球运动所产生的地理意义,是高三地理复习的关键 理清知识点,建立空间概念,将解题关键知识灵活运用,找典型试题分类研习,从中归纳出解题的方法和窍门。

自转,理清知识脉络:,一艘海轮于2006年1月5日上午8时(当地区时)从B国港口城市起航,经过28天13小时到达A国港口城市 1该海轮到达时在赤道上,属于东半球并与在同一日期的白昼范围是 A75W向东到180 B20W向东到15E C15E向东到180 D15E向东到160E,天气和气候是自然地理的核心知识,理性思维含量大,而且具有极强的再生性和辐射性,触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现今以能力考查为主和突出主干知识考查的高考命题指导思想下,气候知识每年必考,特别是近两年第36题多是以该知识点切入,再进行综合考察从以往的情况看,考生普遍感到这部分知识难度大,总体得分率比较低,所以我们在复习中应加以高度重视气候类型的成因分析,气温,降水,宏观因素(主导因素):,太阳辐射,微观因素,宏观因素:,微观因素,大气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海陆热力性质 寒流与暖流 地势高低 向阳、背阳 水域面积大小 植被覆盖率高低 城市热岛,气压带和风带,季风环流,下垫面和人类活动,沿海与内陆、寒流与暖流 迎风坡与背风坡 水域面积大有及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降水多 破坏森林、围湖造田 城市雨岛,返回,下页,返回,上页,记忆方法,在掌握气候分布一般规律的基础上, 还要特别注意特定地区气候分布的特殊性。

如亚洲气候的“两无两独”(无热带草原气候 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独有热带季风气候和 温带季风气候),美洲西海岸气候南北狭长 分布,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北伸至极圈内 等2.气候分布的特殊地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巴西高原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北部,中美地峡东部,非洲赤道东部,索马里半岛沿海,巴塔哥尼亚高原,澳大利亚东南部、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二岛 火地岛,澳大利亚东南部,3、世界气候类型的判定以温定带、以水定 型,分三步走:,A、以最热月均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6、7、8最高北半球; 12、1、2月最高南半球 B、以温定带以最冷月均温判断所属温度带:15C以上热带 0 15 C亚热带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0 C以下温带和寒带 C、以水定型以年降水量确定气候类型 年雨型热雨、温海 夏雨型热草、三种季风 冬雨型地中海 少雨型热沙、温大(温沙、温草)、针、寒带,等值线图,一.等值线的一般规律,等值线为一组概念:在地图上,将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等线 虽然等值线图类型较多,但由于绘制等值线时遵循着相同的制图方法,等值线图也有着一些相同的判读内容、方法和规律。

复习时可以等高线作为重点分析,其他等值线参照等高线即可 1.等值线图的类型 等高线(等深线) 等温线(水温、气温) 等压线(等压面) 等降水量线 等盐度线 等震线、等潜水位线、太阳高度等值线,(一)等值线的一般规律,2.等值线图的绘制原则 (1)同线等值 (2)等值距全图一致(若图中标出不同,则作为例外) (3)一般不相交、不重叠(陡崖除外) (4)一条等值线两侧数值大小趋向相反 (5)等值线弯曲度越大,其 弯曲处的两侧变化梯度越大 (6)等值线的数值、走向、疏密、弯曲形状等反映了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读图1 A点海拔_ B点海拔_ CD相对高度_,读图2 按温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将ABCD排列_,例:,(一)等值线的一般规律,3.判读内容与方法 (1)数值判读 某点数值、极值、差值 (2)一组等值线的含义 如:一组闭合等值线 中心数值大山顶、高压、高温中心、震中等 中心数值小 一组凸向同一方向的等值线,由大凸向小,中心比两侧数值大 山脊、高压脊、暖流影响、高压(等压面),(一)等值线的一般规律,3.判读内容与方法 (3)数值变率大小 同一比例尺图中: 密集变率大(陡坡、风力大、温差大等) 稀疏变率小(缓坡、风力小、温差小等) 不同比例尺图中: (疏密程度相同) 比例尺大变率大 比例尺小变率小 (4)原因分析 如:等温线走向:纬度、下垫面(海陆、城乡等)、地形 高温中心:城市、盆地 多雨中心:迎风坡 (5。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