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音乐学到音乐先锋派的窘境1 从历史音乐学到音乐先锋派的窘境1 一、德国当代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 在当代,德国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对全球化理念下的音乐作品有不同的见解针对该论题,我选出两个人物,他们是典型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其一、沃夫冈里姆 (Wolfgang Rihm),其二、瑞哈德布林克曼(REinhold Brinkmann)前者是当今与海尔姆拉赫曼(Helmut Lachenmann,1935-)齐名的一位中青年作曲家其创作手法新颖、构思独特,作品亦受到当代大多数作曲家的青睐;后者则是一位颇有成就的音乐理论家,他于2001年因科研成果突出,曾获得西门子科研基金25万马克大奖这个奖金是德国音乐理论界最高报酬的奖励,也是对他长期以来从事音乐研究所取得成绩的肯定 (一)沃夫冈里姆 里姆(1952—)是当今德国音乐界一位重量级作曲家给他下这个结论,是因为他取得的成绩在德国作曲界引人瞩目作为作曲家的他,音乐构思独特、观察问题的视角亦超乎一般人 德国著名诗人雷克斯罗特(Dieter Rexroth)这样评价:“里姆是一位非凡的、有创造性的作曲家其创作方式非常不寻常,以至于他的音乐可使大多数听众产生不间短性的反响”。
1 音乐评论家学托马斯迈尔(Thomas Meyer)则写道:“一开始他就是一位叛逆者,如同其它一些年轻的德国作曲家一样,反对持有冷酷感情的先锋派,反对感情冲动,反对自然的、多层次的激情” 著名音乐学家容海里希 (Jungheinrich) 和魏德 (Weid ) 分别于1999年和2001年对里姆的音乐创作进行分析2他们认为,里姆的音乐应该被看为是20世纪音乐发展的终端,因为他的创作手法与五六十年代兴起的先锋派有明显的不同,而且具有独特的个性 就音乐创作而言,我认为,里姆最大的特点是通过“论断”代替否定,即:善于把当代精神纳入创作,使音乐更富有新意他把作曲看作一个实验室,或者是思考的园地在此,最初设想的点、模式、外壳被创新,但也不断地被抛弃,被完善他说:谁如果对作曲忙碌的话,那么就应该积极地去思考,并积极地去关注听众的反响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克服创作中脱离实际的审美趣味;另一方面也可使创作与时代保持着密切之关系 二、瑞哈德布林克曼 音乐学家布林克曼1934年出生于布莱梅市郊在青年时期,曾受到钢琴和音乐教育的培训20世纪50年代,他开始对第二代维也纳学派作曲家们的创作持批判态度,同时,亦开始对新维也纳学派的创作抱有了浓厚的兴趣。
在传记里他这样写道:“第二代维也纳学派的作曲家全都是些怪癖的人他们依赖于纳粹时期音乐学的历史,依赖于纳粹12年统治期间断断续续的音乐构想……我在汉堡音乐学院就读期间,在那里,我唱奥尔夫和斯特那文斯基的歌曲某一天,勋伯格和斯特克豪斯的音乐突然对我生了强烈的震撼,使我对音乐学开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 思想的转变,最终也导致他把重点从钢琴演奏、音乐教育逐渐转向音乐学研究1985年,布林克曼赴美,在哈佛大学攻读音乐学专业1996年,他学成归国,担任柏林洪堡大学音乐学系教授在洪堡大学,他教授的课程囊括从中世纪到当代音乐,研究领域涉及作品分析、历史音乐学研究、新音乐研究等其中,有对舒曼、勃拉姆斯、瓦格纳、勋伯格、爱斯勒尔的音乐研究,有对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时期、中世纪的音乐研究,亦有对亨德米特、斯特拉文斯基的新音乐进行研究 二、当代音乐作品中的虚幻性和现实性 我认为,对当代音乐作品价值的判断有两层含义:其一,表现手法是非凡的 (创作手法);其二,它应该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听众层面) 就西方当代音乐创作而言,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人能够适宜地对它的价值进行论述和总结这主要是因为,当代音乐创作就好比是一只无头多足动物,失去的是对不断进步的绝对信任。
这种状况不仅仅表现在音乐创作中,而且也体现在音乐材料的使用上 如音乐先锋派所发出的信息,就好像是军队中上级对士兵发出的信号,尽管部分人知道其前后位置、发展方向,但对众多作曲家、音乐学者而言,却缺乏目标性尤其在今天,音乐观念、音乐风格处在不断变化的时代,甚至有些作曲家把自己的思想与黑格尔哲学联系起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使作品题材进入了一个新的认识阶段 总体来看,当代音乐创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音乐创作有新意、有创新;大多数作品是对当今社会现实的反映; 2.音乐创作具有开放性、自由性特点;它涉及到自身的和陌生的传统; 3.就普遍创作趋势来看,传记性体验对认同和真实感的反映具有本质性的含义由于它标志着历史的、文化的位置,因此,音乐时常表现个人的独特感受,甚至于有些作品就是作曲家的自传; 4.从精神及直感意义上而言,每首作品最终必须(这是一个不可放弃的前堤)拥有(或者寻找)听众为此目的,作曲家必须使音乐的声学结构加强,使听众能从生理上产生吸引力这方面的努力一直起着积极地作用,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三、当代音乐创作 在当代音乐创作中,以往所谓的传统观念、调性作为基础而使用的作曲技法、曲式准则(特别是奏鸣曲)、音乐材料作为音乐发展之手段等,在新音乐创作中显然都已失取了意义。
替而代之,音乐创作以偶然性为特征,讲究技术上的反复、剪辑、拼贴、新媒体工艺、音响设备;在音乐风格上,追求超越、多风格层次和种类的混合、实物的使用等 里姆是德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代表人物他的音乐创作如同是一位极进的思想家,基于理论基础但却又放弃本能去冒险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变化,尽管创作技法不断地寻求针对性,但他那不安定的思绪始终回避着传统形式和准则 (一)比喻式替代传统式创作 比喻式创作 (Metaphorisches Komponieren) 是指作曲家摆脱传统遗留下来的成规、形式原则、惯例,去创造一个适于个体发挥的自由空间在音乐创作中,音乐成分、结构、形式等对于乐器的编配、声乐和音乐上的设计、结构以及心理意义上的进程均具有新的意义通过它们,人们在作品中总能发现新的具有现实意义的创新 根据目前语言学研究,“比喻”在语言学领域就重新被界定了这一概念不再被认为是一种美化式的、修辞学上的附庸,而被看作是语言和语言发展中的重要环节,它连接和纳入选词、词意、想象等这个界定从某种程度而言,使我们的感觉和演奏者之间变成了组织化 如前不久,我在音乐会上倾听到了布莱梅作曲家汉斯奥特(Hans Otte)的作品,名曰“书的声音”。
当时,我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星球音乐”这样的联想是允许的、合法的吗?我产生了疑问 一、德国当代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 在当代,德国作曲家和音乐理论家对全球化理念下的音乐作品有不同的见解针对该论题,我选出两个人物,他们是典型的、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其一、沃夫冈里姆 (Wolfgang Rihm),其二、瑞哈德布林克曼(Reinhold Brinkmann)前者是当今与海尔姆拉赫曼(Helmut Lachenmann,1935-)齐名的一位中青年作曲家其创作手法新颖、构思独特,作品亦受到当代大多数作曲家的青睐;后者则是一位颇有成就的音乐理论家,他于2001年因科研成果突出,曾获得西门子科研基金25万马克大奖这个奖金是德国音乐理论界最高报酬的奖励,也是对他长期以来从事音乐研究所取得成绩的肯定 (一)沃夫冈里姆 里姆(1952—)是当今德国音乐界一位重量级作曲家给他下这个结论,是因为他取得的成绩在德国作曲界引人瞩目作为作曲家的他,音乐构思独特、观察问题的视角亦超乎一般人 德国著名诗人雷克斯罗特(Dieter Rexroth)这样评价:“里姆是一位非凡的、有创造性的作曲家其创作方式非常不寻常,以至于他的音乐可使大多数听众产生不间短性的反响”。
1 音乐评论家学托马斯迈尔(Thomas Meyer)则写道:“一开始他就是一位叛逆者,如同其它一些年轻的德国作曲家一样,反对持有冷酷感情的先锋派,反对感情冲动,反对自然的、多层次的激情” 著名音乐学家容海里希 (Jungheinrich) 和魏德 (Weid ) 分别于1999年和2001年对里姆的音乐创作进行分析2他们认为,里姆的音乐应该被看为是20世纪音乐发展的终端,因为他的创作手法与五六十年代兴起的先锋派有明显的不同,而且具有独特的个性 就音乐创作而言,我认为,里姆最大的特点是通过“论断”代替否定,即:善于把当代精神纳入创作,使音乐更富有新意他把作曲看作一个实验室,或者是思考的园地在此,最初设想的点、模式、外壳被创新,但也不断地被抛弃,被完善他说:谁如果对作曲忙碌的话,那么就应该积极地去思考,并积极地去关注听众的反响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克服创作中脱离实际的审美趣味;另一方面也可使创作与时代保持着密切之关系 二、瑞哈德布林克曼 音乐学家布林克曼1934年出生于布莱梅市郊在青年时期,曾受到钢琴和音乐教育的培训20世纪50年代,他开始对第二代维也纳学派作曲家们的创作持批判态度,同时,亦开始对新维也纳学派的创作抱有了浓厚的兴趣。
在传记里他这样写道:“第二代维也纳学派的作曲家全都是些怪癖的人他们依赖于纳粹时期音乐学的历史,依赖于纳粹12年统治期间断断续续的音乐构想……我在汉堡音乐学院就读期间,在那里,我唱奥尔夫和斯特那文斯基的歌曲某一天,勋伯格和斯特克豪斯的音乐突然对我生了强烈的震撼,使我对音乐学开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3 思想的转变,最终也导致他把重点从钢琴演奏、音乐教育逐渐转向音乐学研究1985年,布林克曼赴美,在哈佛大学攻读音乐学专业1996年,他学成归国,担任柏林洪堡大学音乐学系教授在洪堡大学,他教授的课程囊括从中世纪到当代音乐,研究领域涉及作品分析、历史音乐学研究、新音乐研究等其中,有对舒曼、勃拉姆斯、瓦格纳、勋伯格、爱斯勒尔的音乐研究,有对文艺复兴时期、巴罗克时期、中世纪的音乐研究,亦有对亨德米特、斯特拉文斯基的新音乐进行研究 二、当代音乐作品中的虚幻性和现实性 我认为,对当代音乐作品价值的判断有两层含义:其一,表现手法是非凡的 (创作手法);其二,它应该具有持久的影响力(听众层面) 就西方当代音乐创作而言,据我所知,目前还没有人能够适宜地对它的价值进行论述和总结这主要是因为,当代音乐创作就好比是一只无头多足动物,失去的是对不断进步的绝对信任。
这种状况不仅仅表现在音乐创作中,而且也体现在音乐材料的使用上 如音乐先锋派所发出的信息,就好像是军队中上级对士兵发出的信号,尽管部分人知道其前后位置、发展方向,但对众多作曲家、音乐学者而言,却缺乏目标性尤其在今天,音乐观念、音乐风格处在不断变化的时代,甚至有些作曲家把自己的思想与黑格尔哲学联系起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化,使作品题材进入了一个新的认识阶段 总体来看,当代音乐创作有以下几个特点: 1.音乐创作有新意、有创新;大多数作品是对当今社会现实的反映; 2.音乐创作具有开放性、自由性特点;它涉及到自身的和陌生的传统; 3.就普遍创作趋势来看,传记性体验对认同和真实感的反映具有本质性的含义由于它标志着历史的、文化的位置,因此,音乐时常表现个人的独特感受,甚至于有些作品就是作曲家的自传; 4.从精神及直感意义上而言,每首作品最终必须(这是一个不可放弃的前堤)拥有(或者寻找)听众为此目的,作曲家必须使音乐的声学结构加强,使听众能从生理上产生吸引力这方面的努力一直起着积极地作用,直到今天仍然如此 三、当代音乐创作 在当代音乐创作中,以往所谓的传统观念、调性作为基础而使用的作曲技法、曲式准则(特别是奏鸣曲)、音乐材料作为音乐发展之手段等,在新音乐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