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的调研报告范文目录/提纲: 一、工作简况 机构建设情况 制度建设情况 日常鉴定工作情况 创新工作机制,提升鉴定技术质量和服务质量情况 四是政策宣传、技术解释、思想工作前置,减少了结论下达后的争议 劳动能力鉴定新标准贯彻实施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机构建立状况参差不齐 三是省、市两级鉴定技术水准差异还较明显 三是省、市两级的鉴定专家把握《标准》的尺度还不统一,造成评定意见差异 四是其它鉴定项目开展还有待规范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进一步抓好劳动能力鉴定新标准的贯彻实施 进一步完善劳动能力鉴定相关政策、制度 进一步提高鉴定质量和水平 劳动能力鉴定的调研报告 2022年4月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颁布后,我省的劳动能鉴定工作在劳动保障部的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关怀重视下,在省劳动保障厅的直接领导下,注重抓好机构建设、制度建设、标准建设三个环节,创新工作机制,鉴定的技术质量和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为推进和保障全省工伤保险事业的顺利发展,切实保障工残职工及用工单位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四川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工作简况 机构建设情况 国务院《工伤保障条例》颁布后,四川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这项工作,2022年12月,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贯彻〈工伤保障条例〉的实施意见》,省劳动保障厅、人事厅、卫生厅、省总工会,省企业联合会联合组建了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21个市、州相继成立了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 2022年7月,经省编委批复,组建了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其主要工作职能是:负责办理中央在川机关、事业单位,省级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因工伤残和因病劳动能力鉴定;工伤保险省本级统筹单位职工工伤鉴定;养老保险省直管行业单位职工及其供养直系亲属因病劳动能力鉴定;不服市、州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结论的再次鉴定;指导全省劳动能力鉴定工作 截至目前,全省已组建了11个市级劳动 增大鉴定透明度两方面着眼,从创新工作机制着手,制定实施了再次鉴定的复检复评制度和委托市、州鉴定医检的公示制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实行复检复评,将公开、公平、公正贯穿再次鉴定的横向全过程 我省劳鉴中心过去办理再次鉴定的工作流程是:申请鉴定→审核受理→医学检查→专家评审→复核报批→下达结论。
为提高“最终结论”的精准度,防止人为因素干扰,避免“勾兑”问题发生和减少结论下达后的争议,我们在专家评审后设定了一道特殊工作程序—复检复评,即在再次鉴定专家评审等级建议意见出来后,对等级评定比原市、州鉴定结论上升两级及以上的,先通知用工单位;下降两级及以上的,先通知伤残职工本人单位或职工本人对省专家组评审意见或医检结果有异议的,允许更换定点医院医检和换专家组评定,然后将两次医检结果、两组专家评定意见进行综合比对,形成“最终结论”实行这项特殊程序,一是进一步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维护了当事双方合法权益,使鉴定工作经受了服务对象的监督;二是相互映证、综合比较,提高了鉴定的精准度,减少了技术失误;三是从工作机制上杜绝可能产生的腐败,将廉政要求延伸到医院、专家组、工作人员,贯穿到每个鉴定程序,实现了从源头到结果的全程监督;四是政策宣传、技术解释、思想工作前置,减少了结论下达后的争议即使是当事人认可、但未经过复检复评程序的大幅度等级变动,我们也未简单处理,而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对当事人负责的态度,邀请省专家组专家深入到当事人的居住地或病房,对伤情进行面检和调查,经第三次检评,最后做出鉴定结论,使当事双方口服心服。
我省实行这项制度后,虽然工作量和费、差旅费等支出数倍增长,但结论下达后到省中心争议上访和向上告状的现象大幅度减少,纠缠厅领导和以死相胁威逼更改“最终结论”的事情未再发生我省的复检复评制度,收效明显,既减轻了工作困扰,维护了“最终结论”的严肃性,又得到了用工单位和职工的肯定和好评 2、实行省本级委托鉴定公示制度,将公开透明贯穿纵向鉴定全过程 省本级直接受理鉴定申请的石油、铁路、电力等单位分布在全省各地甚至省外,省垂直管理系统如工商、税务、邮政等的基层所站延伸到乡镇省劳鉴中心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对地处偏远、年老体弱、伤病严重不能到省医检的参鉴人员实行委托鉴定医检办法,即委托相关市、州鉴定机构组织医检,省专家组评定,省鉴定委作出结论为加强纵向管理,杜绝环节漏洞,保证医检真实,鉴定准确,我们专门制定实施了鉴定结果公示制度,即将省专家组的评定意见告知单位,要求单位在参鉴人员所在地公示一周,听取群众反映,然后书面报告公示结果对公示无异议的呈批鉴定结论;对有异议的由单位送伤病职工到省复检复评这项制度的实施,对参鉴人员、用工单位、所在地医院、专家组和中心工作人员形成制约,较为有效地堵塞了纵向委托鉴定各个环节的漏洞,提高了医检真实度和专家评定准确度。
2022年四季度,某煤炭集团公司一职工在当地医检,经省专家级评定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在公示中群众和单位均举报该职工小病大养,长期在省城某单位高薪兼职我们得知后,立即通知该职工到省复检复评,更正了原来的评定意见,重新作出了准确鉴定结论 劳动能力鉴定新标准贯彻实施情况 2022年底前,我省通过专题会议,专业培训、课题调研、难点会诊和组织外出考察等方式,加强了对全省劳鉴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国家劳动能力鉴定新标准颁布后,我省以此为契机,把提升全省劳鉴技术水平列入全年工作重点今年四月,省举办了三期培训班,参训人员500余名,参训对象包括所有劳鉴机构专兼职人员,省、市两级专家库主要成员和指定医检医院的主要医生通过培训,不少难点和长期争议的技术问题得到统一和解决,使全省从事劳鉴工作的人员尽快熟悉和了解了新标准的制定原则、新旧标准的主要差异,为全省各级劳鉴机构准确运用新标准,促进劳鉴技术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各市、州也在保证新标准按时启动实施和日常鉴定工作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及时举办了本地培训班,实现了新标准培训的全覆盖,下一步,省鉴定委员会将组织省培训班授课专家,赴各市、州对新标准的实施和劳鉴制度建设情况进行指导、调研和检查。
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我省各地在实施新标准中过渡比较平稳,几个煤炭企业和非煤矿山企业较集中的地区,也未发生大规模的“翻烧饼”鉴定现象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机构建立状况参差不齐目前全省尚有10个市、州尚未组建劳动能力鉴定专职机构,由工伤科处代行其工作职能,影响了劳鉴工作的进展 二是个别地区劳动能力鉴定制度建设滞后,鉴定工作技术质量和效率较低,到省申请再次鉴定的比例和鉴定结论改变率明显偏高 三是省、市两级鉴定技术水准差异还较明显省再次鉴定改变市、州初次鉴定的等级,有的还悬殊过大升幅最高的由9级升为3级,降幅最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