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山西)

上传人:火****天 文档编号:200341961 上传时间:2021-10-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版)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山西)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整理版)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山西)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整理版)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山西)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整理版)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山西)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整理版)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山西)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版)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山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版)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山西)(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届高三二轮专题卷:文言文阅读(二)(山西)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高长恭传兰陵武王高长恭,一名孝,文裹第四子也。累迁并州刺史。突厥入晋阳,长恭尽力击之。邙山之败,长恭为中军。率五百骑再入周军,遵至盒墉之下,被园甚急,城上人弗识,长恭免宵示之面,乃下弩手救之,于是大捷。武士共歌谣之,为兰陵王入阵曲是也。历司州牧、青瀛二州,颇受财货。后为太尉,与段韶讨柏谷,又攻定阳。韶病,长恭总其众。前后以战功别封钜鹿、长乐、乐平、商阳等郡公。邙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及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目:“王既

2、受朝寄,何得如此贪残?”长恭未咎。相愿目:“岂不由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干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速祸。”长恭泣下,前滕请以安身术。相愿曰:“王前既有勋。今复告捷,威声太重。宜属疾在家,勿预事。”长恭然其亩,未能退。及江淮寇扰,恐复为将。叹曰:“我去年面肿,今何不发!”自是有疾不疗。武平四年五月,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长恭谓妃郑氏曰:“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妃曰:“何不求见天颜?”长恭曰:“天颜何由得见!”遵饮药薨。赠太尉。长恭貌柔心壮,音客兼美。为将躬勤细事,每得甘美,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韧在瀛州,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

3、及讨定州。阳士深在军。恐祸及。长恭闻之目:“吾本无此意。”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尝入朝而仆从尽傲,唯有一人。长恭独还,无所谴罚。武成赏其功,命贾护为买妾二十人。唯受其一。有千金贲券,临死日,尽燔之。(选自北齐书卷一)【注】天颜:指皇上。4对下列旬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韶病,长恭总其众 总:统领B求福反以速祸 速:快速C帝使徐之范饮以毒药 饮:使喝D杖士深二十以安之 安: 使安心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高长恭“胸襟宽广”的一组是()(3分)前膝请以安身术长恭然其言虽一瓜数果。必与将士共之乃求小失,杖士深二十以安之长恭独还,无所谴罚有千金责券,临死日,尽燔之ABCD6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高长恭是文襄皇帝的第四子,而他回复后主问话时将“国事”说成是“家事”,所以招来了后主的忌惮。加之其威名很大,最终被后主赐死。B高长恭之所以“颇受财货”,是因为自己意识到邙山大捷威名太重,不得不以贪婪的面目来自我贬低,以降低自己的威名,高长恭认为这样可以有效保全自己。C相愿劝导高长恭要想保全自己就应称病在家,不要干预政事。高长恭听从了相愿的建议。于是有了疾病也不再治疗。D高长恭封兰陵王,累迁并州刺史、太尉,钜鹿、高阳等郡公。他貌柔心壮,骁勇善战,曾在邙山大败周军,受到将士的热烈讴歌,而且还能友好地对待士兵,事必躬亲。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

5、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岂不由邙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4分)译文: _(2)我忠以事上,何辜于天,而遭鸩也?(3分)译文: _(2)行参军阳士深表列其赃,免官。(3分)译文: _4B【解析】“速”应为“招致”,此题考查古今词义变化的现象。5B【解析】表现高长恭向相愿询问安身之术;表现高长恭认可了相愿的安身之术;表现的是对士兵的体一陋。6C【解析】高长恭虽然认为相愿的建议正确。但并没有施行,而且后面“有了疾病也不再治疗”并不是受到相愿的建议的影响。7(1)莫不是因为邙山大捷,恐怕固威武被忌恨,便自我玷污吗?(2)我竭尽忠诚侍奉皇上,有什么事辜负了上天,却让我遭此毒手?(3)行

6、参军阳士深上表列举高长恭贪赃枉法的罪行,(高长恭)被罢免宫职。【参考译文】兰陵武王高长恭,一名孝,是文襄皇帝(高澄)的第四个儿子。多次升迁做了并州刺史。突厥入侵晋阳。高长恭率军尽全力反击。齐军在邙山之役中失败时,高长恭在中军,率领五百骑兵第二次杀入周军,冲到金墉城下,被周军包围,形势十分危急,而城上的齐军不认识高长恭。高长恭脱去头盎,露出脸来,城上的齐军认出是他,才派出弓弩手下城救援,将周军打得大败。齐军将士一起歌颂此事,成为一曲,即兰陵王八阵曲。以后他历任司州牧、青州、瀛州二州刺史。收受了不少贿赂。后来做太尉,和段韶率军攻柏谷,又攻定阳。段韶生病,高长恭总领其军。前后以战功分别封为钜鹿、长乐

7、、乐平、高阳等郡公。齐军在邙山大捷时,齐后主(高纬)对高长恭说:“你杀入敌阵内太深了,一旦失利,后悔都来不及。”高长恭说:“一想到这是和自己有切身关系的家事。我就不自觉地冲进去了。”后主嫌恶高长恭说的“家事”一词,从此对他猜忌起采。等到高长恭在定阳,其部下尉相愿对高长恭说:“大王既然受朝廷重任,为什么如此贪婪?”高长恭未加目答。相愿说:“莫不是因为邙山大捷,恐怕因威武被忌恨,便自我玷污吗?”高长恭说:“是。”相愿说:“朝廷如忌嫉恨大王,在这些事情上就可以处罚您,您本为求福,反而招来祸患。”高长恭流下眼泪,上前跪下,向相愿请教安身之术。相愿说:“大王以前既有功勋,现在又获大捷,威名太重,应当借口

8、生病回家,不要再干预政事。”高长恭认为此言有理,但最终没有撤身退步。等到陈国进攻江淮地区,高长恭害怕重又为将带兵作战,叹息说:“我去年得了脸肿病,现在为何不发病呢!”从此以后,有病也不再治疗。武平日年五月,后主派徐之范去毒杀高长恭。高长恭对妃子郑氏说:“我竭尽忠诚侍奉皇上,有什么事辜自了上天,却让我遭此毒手?”郑氏说:“你为何不求见皇上?”高长恭说:“我哪里还能够见到皇上!”便饮毒酒而死。死后追赠太肘的官职。高长恭外貌温柔,但内心豪壮,声音和客貌都很秀美。在军中为将,亲自处理一些小事。每次得到甘美的食物,哪怕是一个瓜几个水果,也一定和将士们分吃。当初在瀛州时,行参军阳士深上表列举高长恭贪赃枉法

9、的罪行,(高长恭)因此被罢免官职,等到进攻定阳时,阳士深也在高长恭的军营中,他很害怕高长恭会借机杀了自己。高长恭听说此事后。说“我本来就没有这种想法。”便找了一个小过失,打了阳士深二十板子,让他安下心来。一挺。离长恭入朝,仆从都走散了,只有一个人跟在身边。高长恭回采后,谁也没有责罚。武成皇帝(高淇)奖赏高长恭的功军。命贾护为他买了二十个小妾,高长恭只要了一个。家中有价值上千金的债券,临死的那天,高长恭将它们全都烧掉了。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明公恕斋尝为献县令,良吏也。官太平府时,有疑狱,易服自察访之。偶憩小庵,僧年八十余矣,见公合十肃立,呼其徒具茶。徒遥应曰:“

10、太守且至,可引客权坐别室。”僧应曰:“太守已至,可速来献。”公大骇,曰:“尔何以知我来?”曰:“公,一郡之主也。一举一动,通国皆知之。宁独老僧!”又问:“尔何以识我?”曰:“太守不能识一郡之人,一郡之人则孰不识太守?”问:“尔知我何事出?”曰:“某案之事。两造皆遣其党,布散道路间久矣。彼皆阳不识公耳。”公怃然自失,因问:“尔何独不阳不识?”僧投地膜拜曰:“死罪,死罪!欲得公此问也。公之为郡,不减龚、黄,然微不慊于众心者,日好访。此不特神奸巨蠹能预为蛊惑计也,即乡里小民,孰无亲党,孰无恩怨乎哉?访甲之党,则甲直而乙曲;访乙之党,则甲曲而乙直。访其有仇者,则有仇者必曲;访其有恩者,则有恩者必直。至

11、于妇人孺子,闻见不真;病媪衰翁,语言昏聩,又可据为信谳乎?公亲访犹如此,再寄耳目于他人,庸有幸乎?且夫访之为害,非仅听讼为然也。闾阎利病,访亦为害,而于河渠堤堰为尤甚。小民各私其身家,水有利则遏以自肥,水有患则邻国为壑,是其胜算矣。孰肯揆地形之大局,为永远安澜之计哉!老僧方外人也,本不应预世间事,况官家事耶!第佛法慈悲,舍身济众,苟利于物,固应冒死言之耳。惟公俯察焉。”公沈思其语,竟不访而归。次日,遣役送钱米,归报公曰:“公返之后,僧谓其徒曰:吾心事已毕。竟泊然逝矣。”姚安公曰:凡狱情虚心研察,情伪乃明,信人信己皆非也。信人之弊,僧言是也,信己之弊,亦有不可胜言者。安得再一老僧,亦为说法乎?(

12、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注】龚、黄:龚遂、黄霸,均是方正廉洁,政绩突出的好官。慊:不满,不高兴。姚安公:作者纪昀的父亲,曾任云南姚安府郡守。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官太平府时,有疑狱 狱:案件阳不识公耳 阳:同“佯”,假装预世间事 预:干预D.公沈思其语,竟不访而归 竟:竟然5.下列选项中,不全属于老僧反对“恕斋私访”的理由的一项是()(3分)A.一举一动,通国皆知之太守不能识一郡之人B.访乙之党,则甲曲而乙直访其有仇者,则有仇者必曲C.妇人孺子,闻见不真病媪衰翁,语言昏聩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守恕斋曾经担任献县

13、县令,后来,升任太平府太守。他在办理一件棘手的案件时,难下决断,便采取“便服暗访”方法。B.太守便服暗访被识破,深为老和尚的未卜先知、察言观色的能力而折服,继而怃然若失;但终能虚心求教,可见确是一位良吏。C.老和尚认为太守在任上,方正廉洁,政绩突出,是位好官。但是想通过“便服暗访”的做法来帮助断案,很难了解到实情。D.太守听到老僧的意见后,决定停止这次下乡的暗访行动,打道回府了,并派衙门里的差役,带了一些银两和粮米,送到庙里来,向老和尚表谢意。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太守且至,可引客权坐别室。(3分)(2)小民各私其身家,水有利则遏以自肥。(3分)(3

14、)信人之弊,僧言是也,信己之弊,亦有不可胜言者。(4分)4.D【解析】竟:最终,终于。5.A【解析】“太守不能识一郡之人”不能作为理由。6.B【解析】老和尚并非“未卜先知”,也无“察言观色”。7.(1)太守将要来了,你还是领这位客人权且到别屋去坐一会儿吧。(2)百姓各自对自己家偏私,水流对自己有利就拦截来让自己受益。(3)偏信他人的弊病,老和尚说的是对的;偏信自己的弊病,也是不能说得完的。三、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家屏传王家屏,字忠伯,大同山阴人。隆庆二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高拱兄捷前为操江都御史,以官帑遗赵文华,家屏直书之,时拱方柄国,嘱稍讳,

15、家屏执不可。万历初,进修撰,充日讲官。敷奏剀挚,帝尝敛容受,称为端士。张居正寝疾,词臣率奔走祷祈,独家屏不往。再迁侍讲学士。十二年,擢礼部右侍郎,改吏部。甫逾月,命以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去史官二年即辅政,前此未有也。申时行当国,许国、王锡爵次之,家屏居末。每议事,秉正持法,不亢不随。越二年,遭继母忧。诏赐银币,驰传,行人护行。服甫阕,诏进礼部尚书,遣行人召还。抵京师,三月未得见。家屏以为言,请因圣节御殿受贺,毕发留中章奏,举行册立皇太子礼。不报。复偕同官疏请。帝乃于万寿节强一临御焉。俄遣中官谕家屏,奖以忠爱。家屏疏谢,复请帝勤视朝。居数日,帝为一御门延见,自是益深居不出矣。评事雒于仁进四箴,帝将重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