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知识点复习题17

上传人:火****天 文档编号:200341928 上传时间:2021-10-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整理版)知识点复习题17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整理版)知识点复习题17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整理版)知识点复习题17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整理版)知识点复习题17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整理版)知识点复习题17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整理版)知识点复习题1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整理版)知识点复习题1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点复习题171下列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B十三能织素,十四能裁衣C多可喜,亦多可悲D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解析】D项的第一个“老”“幼”,形容词作动词,“尊敬”“爱护”。A项的“幽暗昏惑”,形容词作名词,“幽深昏暗使人迷乱的地方”;B项的“素”,即“白”。形容词作名词,“白绢”;C项的“多”,形容词作名词,“许多事”。【答案】D2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尊贤而重士B无贵无贱,无长无少C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解析】B项的“贵”“贱”,形容词作名词,“地位高的人”“地位低的人”。A项的“重”,形容词

2、作动词,“敬重、看重”;C项的“尽”,形容词作动词,“取尽”;D项的“谬”,形容词作动词,“弄错”。【答案】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A则修文德以来之B执敲扑而鞭笞天下C外连衡而斗诸侯 D以弱天下之民【解析】B项的“鞭”,名词作状语,“用鞭子”。A项的“来”,使动用法,“使来”;C项的“斗”,使动用法,“使斗”;D项的“弱”,使动用法,“使弱、削弱”。【答案】B4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梁以此奇籍B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C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解析】C项的“冷”,使动用法,“使寒冷”。A项的“奇”,意动用法,“以为奇”,句意为

3、“项梁以此认为项羽不平凡”;B项的“小”,意动用法,“认为小”,句意“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D项的“美”,意动用法,“认为美丽”。【答案】C 5下列加点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B孔子师郯子、苌弘C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D滕公奇其言,壮其貌【答案】C6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B刘备,天下枭雄C妪,先大母婢也D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解析】D项为被动句,“为”表被动,其余三项均为判断句。A项“为”表判断;B项主语加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构成判断句;C项属于“也”式判断句。【答案】D7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的句

4、式特点不相同的一项是()A吾属今为之虏矣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D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解析】A项为被动句,“为”表被动。其余三项均为判断句;B项副词“则”构成判断;C项“者,也”构成判断;D项“者也”构成判断。【答案】A8下列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B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C戍卒叫,函谷举D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解析】C项是无被动标志的被动句,“举”这个动词表示意念上的被动。其余三项是省略句,A项为蒙后省,即“(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B项为承前省,即“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D项为蒙后省,即“夫秦王有虎狼之

5、心,杀人如(恐)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答案】C9下列句式与“此亡秦之续耳”同类的一项是()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B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D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止坐【解析】B项与例句为判断句,由“也”构成。A项为一般疑问句;C项是被动句,“于”为表被动的标志词;D项是承前省略句,即“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之)止坐”。【答案】B10. 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郁离子曰:“善_战_者_省_敌_不_善_战_者_益_敌_省_敌_者_昌_益_敌_者_亡_夫_欲_取_人_之_国_则_彼_国_之_人_皆_我_敌_也_故_善_省_敌_者_不_

6、使_人_我_敌_汤_武_之_所_以_无_敌_者_以_我_之_敌_敌_敌_也。惟天下至仁为能以我之敌敌敌,是故敌不敌而天下服。”(选自诚意伯文集郁离子)【答案】善战者省敌/不善战者益敌/省敌者昌/益敌者亡/夫欲取人之国/则彼国之人皆我敌也/故善省敌者不使人我敌/汤武之所以无敌者/以我之敌敌敌也11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人 主 不 妄 赏 非 爱 其 财 也 赏 妄 行 则 善 不 劝 矣 不 妄 罚 非 矜 其 人 也 罚 妄 行 则 恶 不 惩 矣 赏 不 劝 谓 之 止 善 罚 不 惩 谓 之 纵 恶 在 上 者 能 不 止 下 为 善 不 纵 下 为 恶 则 国 法 立 矣 是 谓

7、 统 法(节选自资治通鉴)【答案】人主不妄赏/非爱其财也/赏妄行/则善不劝矣/不妄罚/非矜其人也/罚妄行/则恶不惩矣/赏不劝/谓之止善/罚不惩/谓之纵恶/在上者能不止下为善/不纵下为恶/则国法立矣/是谓统法12用“/”给下面一段文言文断句。董 宣 字 少 平 陈 留 圉 人 也 初 为 司 徒 霸 所 辟 举 第 累 迁 北 海 相 后 特 征 为 洛 阳 令【答案】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霸所辟/举第/累迁北海相/后特征为洛阳令13把下面一段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臣光(司马光)曰: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

8、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昔齐桓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虞人之欺,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于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1)夫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译文:_(2)此四君者,道非粹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于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犹且不敢忘信以蓄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译文:_【解析】(1)判断句“者,也”,被动句“国保于民,民保于信”为采分点。句(2)“粹白”,理解为“美好”。“粹”,纯、无杂。“治平”,

9、同义复词,“治理得好、安定太平”。【答案】(1)诚信,是国君最大的宝贝。国家被百姓保护,百姓被诚信保护。因此古代君王不欺骗天下,霸主不欺骗邻国,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不欺骗百姓,善于治理家庭的人不欺骗亲人。(2)这四位国君,他们的思想道德并不是最好的,而卫(商)鞅更算得上刻薄,当时又处在战争攻伐的时代,天下人都赶着用欺诈作为手段,他们尚且不敢忘记以诚信来蓄养民众,何况作为太平盛世时候的执政者呢!14把下面两段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孔子曰:“夫富而能富人者,欲贫而不可得也。贵而能贵人者,欲贱而不可得也。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说苑杂言)孔子曰:“君子有三思,而不可不思也。少而不学

10、,长无能也。老而不教,死无思也。有而不施,穷无与也。是故君子少思长则学,老思死则教,有思穷则施。 (荀子法行)(1)达而能达人者,欲穷而不可得也。译文:_(2)有而不施,穷无与也。译文:_【解析】(1)“达人者”的“达”为使动用法,(2)“与”,动词,“帮助、援助”之意。【答案】(1)自己通达又能让别人通达的人,想窘困也是不可能的。(2)富有时不施舍,穷困时就没人援助。1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问题。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k)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子城西北隅,雉堞(di)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q)辽敻(xi

11、n),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彼齐云、落星,高则高矣;井幹、丽谯,华则华矣!止于贮妓女、藏歌舞,非骚人之事,吾所不取。吾闻竹工云:“竹之为瓦,仅十稔;若重覆之,得二十捻。”噫!吾以至道乙未岁,自翰林出滁上;丙申,移广陵;丁酉,人又西掖;戊戌岁除日,有齐安之命;己亥闰三月到郡。四年之间,奔走不暇;未知明年又在何处,岂惧竹楼之易朽乎!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

12、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1)请用“/”为上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夏 宜 急 雨 有 瀑 布 声 冬 宜 密 雪 有 碎 玉 声 宜 鼓 琴 琴 调 和 畅 宜 咏 诗 诗 韵 清 绝 宜 围 棋 子 声 丁 丁 然 宜 投 壶 矢 声 铮 铮 然 皆 竹 楼 之 所 助 也。(2)翻译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译文:_幸后之人与我同志,嗣而葺之,庶斯楼之不朽也!译文:_【答案】(1)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2)家家房屋都是这样,因为竹瓦价钱便宜而且省工。希望以后来黄州的人与我志趣相同,继续修葺竹楼,(这样)这竹楼就差不多能不朽烂了。【参考译文】黄冈地方盛产竹子,大的粗如椽子,竹匠剖开它,削去竹节,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房屋都是这样,因为竹瓦价格便宜而且又省工。子城的西北角上,矮墙毁坏,长着茂密的野草,一片荒秽,我因而就地建造小竹楼两间,与月波楼相接连。登上竹楼,远眺可以尽览山色,平视可以将江滩、碧波尽收眼底。那清幽静谧、辽阔绵远的景象,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夏天宜有急雨,人在楼中如闻瀑布声;冬天遇到大雪飘零也很相宜,好像碎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