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八年级生物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课件5新人教版

1885****555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711.50KB
约23页
文档ID:198899677
八年级生物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课件5新人教版_第1页
1/23

1,昆虫纲 Introduction of Insecta,Department of Human Parasitology, School of Medicine,Shandong University Zhou-Huaiyu,2,教学要求,掌握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掌握变态、全变态、不全变态的概念 掌握蚊生活史各期一般形态;按蚊属、库蚊属及伊蚊属蚊虫生活史各期主要区别及其主要代表种中华按蚊、淡色库蚊、白纹伊蚊成虫的形态要点;蚊生活史类型及生态要点;蚊虫与疾病的关系重点难点,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按蚊属、库蚊属及伊蚊属蚊虫生活史各期主要区别及其主要代表种 蚊虫与疾病的关系,3,昆虫纲主要特征,分头、胸、腹三部; 头部有触角一对, 胸部有足三对,故又叫六足纲教学内容,4,形态,头部:复眼一对;触角一对,司嗅觉和触觉;口器由上、下唇、上、下腭和舌组成 胸部:分前胸、中胸和后胸,各胸节均有足一对多数昆虫中、后胸各有翅一对,双翅目昆虫后胸翅退化为平衡棒,有的昆虫无翅翅脉排列系统称脉序,是分类依据 腹部:11节,最后数节为外生殖器,其形态因种而已,为分类依据变态(metamorphosis),昆虫从幼虫到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生理功能、生活习性及行为和本能上的一系列变化,这些变化过程的总和,称为变态,5,变态分为两类: 全变态(complete metamorphosis) 不完全变(incomplete metamorphosis) 全变态:昆虫经历四期:卵、幼虫、蛹和成虫,其特点是要经历1个蛹期,各期之间在外部形态、生活习性差别显著,如蚊、蝇、白蛉及蚤等。

不完全变:昆虫整个生活史有三个期:卵、若虫和成虫,若虫和成虫形态上和生活习性相近,区别在于若虫体积较小,性发育不成熟如虱、臭虫、蜚蠊 变态分类,6,蚊 Mosquito,蚊属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世界已知有38属约3,350种及亚种,我国有17属350种与疾病有关的蚊类大多为三属:按蚊属、库蚊属和伊蚊属蚊与其它双翅目昆虫在形态上的区别,喙细长,比头部长好几倍; 翅脉特殊,翅脉与翅缘有鳞片; 足细长,覆有鳞片7,一、形态与结构,1.成蚊 成蚊呈灰褐色、棕褐色或黑色 体长约1.612.6mm 分头、胸、腹三部分 1.1 成蚊头部 头部:近似球形,有复眼、触角、触须各1对,头的前下方有一向前伸出的刺吸式口器,也称喙 触角有15节,雌蚊触角毛短而稀,雄蚊则长而密;短毛对二氧化碳、湿度、红或兰色尤其敏感,起寻找吸血对象作用的是短毛,而不是复眼 触须由5节组成,一般仅见3或4节触须的长短和鳞饰因性别和蚊种而有所不同8,1.2 胸部,胸部:由前、中、后三节组成,每节有足1对中胸有翅一对,后胸有平衡棒一对,为飞行时的平衡器官 蚊翅窄长,膜质翅脉简单,纵脉2、4、5各分两支,1、3、6不分支翅脉上覆鳞片。

蚊足细长,常有鳞片形成黑白斑点和环纹,为分类特征之一,9,1.3 腹部,腹部分11节,第一节不易查见28节明显可见,背面可有由鳞片组成的淡色横带、纵条或斑 最末3节变为外生殖器;雌蚊腹部末端有尾须一对;雄蚊则为钳状的抱器,构造复杂,是鉴别重要依据雄蚊生殖器官,10,2.蚊卵2.1 按蚊卵,蚊卵小,长不到1mm卵呈舟形,两侧有浮囊,浮于水面2.2 库蚊卵,库蚊卵呈圆锥形,无浮囊,相互竖立粘成卵块,浮于水面2.3 伊蚊卵,伊蚊卵一般呈撖榄形,无浮囊,产出后单个沉在水底11,3.幼虫,雌蚊产卵于水中,夏天2-3天孵出幼虫形态特点是胸部比头和腹部大库蚊幼虫视频 请点击此处看,12,4. 蚊蛹,逗点状,不食能动,夏天2-3天羽化成蚊13,三属蚊生活史各期的主要鉴别,按蚊 库蚊 伊蚊,14,按蚊 库蚊 伊蚊,15,中华按蚊,中型大小,灰褐色,触须具4个白环;翅前缘具2个白斑 中华按蚊是疟疾和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也是班氏丝虫病的次要媒介停息状态 体与喙成一直线和停落面成一角度,16,淡色库蚊(Culex pipiens pallens),淡色库蚊中型大小,喙无白环;各足跗节无淡色环;2-7腹节背面有淡色带 淡色库蚊是我国班氏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

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白纹伊蚊中小型,黑色;中胸背部有一正中白色纵纹;足有白环腹部背面26节有淡色带 白纹伊蚊是我国登革热的重要媒介,还能传播乙型脑炎17,二、生活史,蚊为全变态,有卵、幼虫(孑孓)、蛹和成虫4个时期前3个时期生活于水中,而成虫生活于陆地上 雌蚊交配后,吸血产卵于水中,在夏天约经2天可孵出幼虫,以水中微小生物为食,幼虫经57天,蜕皮4次化为蛹,再经12天羽化为成蚊 生活史约需715天,一年约繁殖78代18,三、生态与生理3.1 孳生习性,19,3.2 成蚊交配与产卵,交配是在群舞时进行群舞是几个及至几百、数千个雄蚊成群地在草地上空、屋檐下或人畜上空飞舞的一种性行为少数雌蚊飞入舞群与雄蚊进行交配,然后离去 雌蚊一生只需交配一次 雌蚊交配后,多需吸血,卵巢发育,才能产卵一般雌蚊均在傍晚或清晨到其孳生场所产卵蚊一生中能产卵多次、产卵量因种而异,通常几十个至几百个不等20,3.3 吸血习性,只有雌蚊才吸血,雌蚊必须吸血其卵巢才能发育,繁衍后代雌蚊多在羽化后2-3天开始吸血气温在10C以上时开始吸血;一般伊蚊多在白天吸血,按蚊、库蚊多在夜晚吸血;有的偏嗜人血,有的蚊则爱吸家畜的血,但没有严格的选择性,故蚊可传播人兽共患病。

蚊喜叮A型血的人,喜叮富含胆固醇和B2的人,3.4 栖息习性,掌握蚊的栖息习性是制定灭蚊措施依据 栖息场所:雌蚊吸饱血后需寻找温度、湿度适宜,阴暗、不通风的场所栖息 淡色库蚊室内吸血室内栖息 中华按蚊室内吸血室外栖息 白纹伊蚊吸血后多在野外草丛、树洞等处栖息21,四、致病与传病,4.1 骚扰和吸血 蚊虫在夏天一般2天吸血一次,4.2 蚊咬所致严重过敏,22,4.3 传病,1. 丝虫病 我国班氏丝虫病的主要媒介是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其次是中华按蚊;马来丝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中华按蚊和嗜人按蚊 2. 疟疾 我国主要的传疟媒介:平原地区是中华按蚊、长江流域的山区和丘陵地带是嗜人按蚊南方山区为微小按蚊,南方热带雨林地带为大劣按蚊 3. 流行性乙型脑炎 主要传播媒介是三带喙库蚊,病毒可经蚊卵传递,随蚊越冬,故蚊不但是传播媒介,也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4. 登革热 是病毒引起的以骨及关节剧烈疼痛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东南亚,我国广东、广西和海南有流行主要由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传播 5.黄热病 病原是黄热病病毒,主要由埃及伊蚊传播,中国未有报道23,思考题,对人类危害最大的昆虫是哪一种?为什么?并举例说明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