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详解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98151434 上传时间:2021-09-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1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中科技大学-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华中科技大学-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华中科技大学-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华中科技大学-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中科技大学-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中科技大学-详解(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华中科技大学-详解 华中科技大学(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华中科技大学网站网址: (中英文)目录 1 华中科技大学简介 2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史沿革o 2.1 华中工学院o 2.2 华中理工大学o 2.3 同济医科大学o 2.4 武汉城市建设学院o 2.5 合并发展 3 华中科技大学的办学规模o 3.1 院系设置o 3.2 精品专业o 3.3 师资力量 4 华中科技大学的科研成果o 4.1 科研机构o 4.2 学术成果 5 华中科技大学的合作交流 6 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园文化华中科技大学简介华中科技大学,简称华科,由原华中理工大

2、学、原同济医科大学、原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和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于2000年5月26日合并成立,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校园总面积7000多亩。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涵盖理、工、医、文、管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水平一流的高等学府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国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2011计划”重点建设高校,是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七校联合办学、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成员,是与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共建医学院的十所院校之一,是拥有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大科学中心的四所大学之一

3、,是与清华大学一同被美国制造工程师协会(SME)授予“大学领先奖”的两所中国大学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学科齐全,结构合理,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历史学、农学等11大门类。设有本科专业78个,硕士点 248个,博士点17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建有一批高水平的研究中心,其中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5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6个。华中科技大学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水平居全国重点大学前列。拥有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华中地区网络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及大量装

4、备先进的教学、科研用现代化实验室。学术交流中心、体育场馆、游泳池、学生活动中心、服务中心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全国高校的一面旗帜,多次受到上级领导表扬。八所学生食堂全部被评为湖北省高校标准化食堂。拥有功能完备的现代化图书馆三座,馆藏图书368万册。华中科技大学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为中坚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近13000人(其中,附属医院职工5000余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博士生导师610人,教授1016人,副教授1348人。在校学生(含成教生、网络生)60000余人,其中本科生 36000余人,研究生20044人,外国留学

5、生及港澳台学生560人。华中科技大学坚持以人为本、从严治校、严活结合的方针,校园学术空气浓厚,学风、校风良好。学校十分重视本科教学工作,以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创造性人才为目标,积极推进教学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重视对拔尖人才的培养,实行特优生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士学位制及本科、硕士贯通培养等措施。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几年,学校大力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建立了为国内高校瞩目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几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高级科技人才。近年来,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一直名列全国重点高校前茅。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史沿革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原直属国家教育部,前身为原高等教育部于19

6、52年筹建的华中工学院。1952年11月,中南行政委员会所属文化教育委员会召开高等教育计划会议,决定在武汉新建三所工科院校华中机械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和中南水利学院。1953年1月,由中南行政委员会教育部发文,正式成立三院联合建校规划委员会,武汉大学查谦教授任主任委员。1953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部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决定将筹建中的华中机械学院、中南动力学院合并为一校,撤销中南动力学院的建制,机电互补,命名为华中工学院。由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原南昌大学、广西大学等4所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合并组成;设机械制造工程、金属切削工

7、艺及其工具、汽车、内燃机、水力动力装置、热能动力装置(热力发电厂设备)、电机与电器、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8个本科专业,金工、铸造、汽车修理与维护、发电厂配电网及电力系统4个专修科;同时,华中工学院筹备委员会成立,查谦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刘乾才、朱九思为副主任。1953年9月11日,建校工程在武昌喻家山南麓破土动工。同年10月15日,华中工学院成立大会和开学典礼在武昌举行。1954年8月中旬,全校师生员工会师武昌喻家山,完成搬迁集中工作;1955年,国务院任命查谦教授为华中工学院第一任校长。1955年9月,汽车专业并到长春汽车拖拉机工程学院(原吉林工业大学前身,现吉林大学前身之一)。1957年,

8、恢复汽车、内燃机等专业。1958年,汽车、拖拉机、内燃机等专业整体调整到新组建的武汉工学院(武汉理工大学前身之一)。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71年,武汉机械学院停办,部分专业和300多名教职工并入华中工学院。1972年至1979年,共收留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600多名。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学校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70年代末80年代初,先后设立了激光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微波技术等一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理工结合的技术学科专业。1978年,恢复招收研究生,当年招收研究生181人。1979年,第一个文科研究机构中国语言研究所成立。1984年,已开设包括理科、文科、

9、工科和管理学科的4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新型综合性大学的基本轮廓,初步实现了以工为基础,理、工、文、管相结合向综合化发展的目标。1984年4月,首批试办研究生院(共22所)。华中理工大学1988年1月,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1988年、1992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种,国家级优秀奖7种,部级一等奖18种。1989年、1993年,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奖评选,获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级奖3项,国家级二等奖5项。1993年,国内发表论文数达到1032篇,“首次突破国内发表论文数1000篇”,位居全国高校及科研机构第1位。被E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7位,被ISTP收录的论文居全

10、国高校第7位,被SCI收录的论文居全国高校第11位。1994年,成立研究生院10年:博士学位点31个,博士导师111人,7个博后流动站,硕士学位点76个。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710人,博士研究生178人,在校研究生达到2232人,比1978年增长了12倍。1994年,科研经费达到7640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60倍,居国家教委直属高校第4位。1995年,全国高校研究生院综合评估,名列第9,受到国家教委表彰。1995年,顺利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单位。1996年,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优秀学校评价,被评为优秀。1996年2月,首批获准正式成立研究生

11、院(共10所)。1997年,第一个在全国高校中创办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997年,中国大学研究与发展成果评价显示,学校在中国大学工科排名中居第5位,在自然科学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9位,在研究与发展排名中居第8位。1998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第二期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再次公布中国高校排行榜,学校名列第7。1999年,因在CIMS方面的突出成就,学校荣膺1999年度国际制造工程师协会(SME)颁发的“大学领先奖”(成为继1994年清华大学获奖后中国高校第二次获得该奖)。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科大学,原直属国家卫生部。前身为德国医师宝隆博士于1907年创建

12、的上海德文医学堂。1893年,德国海军舰医埃里希宝隆到上海,建立“德医公会”。1900年,宝隆创办“同济医院”,医师大多来自“德医公会”。1907年10月1日,上海德文医学堂举行第一次开学典礼。1908年,改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同济德文医学堂增设工科,改名“同济医工学堂”。1917年4月23日起,直属教育部领导。1917年12月,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1924年5月20日,改名为同济医工大学,含医学院和工学院。1927年,改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37年,先后增设了文、理、法等学院,成为一所综合性国立大学。1950年2月,同济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同济医院内迁武汉,武汉大学医

13、学院并入,命名中南同济医学院。1955年6月,汉口协和医院划归中南同济医学院作为附属医院。1955年8月,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85年7月,武汉医学院改名为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原直属国家建设部。1898年,湖北工艺学堂创建。1907年,湖北工艺学堂更名为湖北中等工业学堂。1913年,湖北中等工业学堂更名为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1922年,湖北省甲等工业学校更名为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1926年,湖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湖北省高级商科中学校、湖北省立第五中学组建湖北省立第二中学。1927年,湖北省立第二中学(汉阳工科分校及初中部)改建为湖北省立第三中学。1935年,湖北省立第三中学(原湖

14、北省高级工科中学校部分)更名为湖北省立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1949年,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湖北省高级商业学校、湖北省女子职业学校组建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1949年,湖北省高级职业学校(原汉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部分)改建为武昌高级工业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武昌高级工业学校一分为五,在历经中南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学校、武汉建筑工程专科学校等之后,土木建筑科的部分在1960年成立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后于1981年得以复建。1997年,建设部与武汉市共建学校。2000年5月26日,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与华中理工大学合并,科技部干部管理学院(武汉科技职工大学)并入华中理工大学,

15、共同组建华中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办学规模华中科技大学操场截至2014年4月,学校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设有44个院系,于95个本科专业招生。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华中科技大学平面图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社会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土木工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