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文化-详解

上传人:I*** 文档编号:198147596 上传时间:2021-09-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9.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用文化-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信用文化-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信用文化-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信用文化-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用文化-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用文化-详解(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信用文化-详解 信用文化(Credit Culture)目录 1 信用文化的概述 2 信用文化的作用 3 国外信用文化的主要特征 4 加强信用文化建设的措施信用文化的概述信用文化是指与信用相关的道德风俗、意识形态、价值观等非正式约束。信用文化不同于法律、条例等正式约束,在大多数情况下并无明确的条文及强制力量而是通过舆论、集体价值取向、道德评判等方式来规范信用活动。信用文化包括与信用相关的道德风俗、意识形态、价值观等非正式约束。信用文化往往起着不逊于信用法律的作用,可有效降低信用法律的执行成本。诺思提出,意识形态对信用法律等正式约束是一个决定因素:“信仰结构通过制度正式和非正式规则转化为社会经

2、济结构”,甚至“有效率的政策如果被认为是不公平的,那么将产生政治上的反映,使得(有效率的)改革停止或倒退。”信用文化这种特殊的意识形态也遵循意识形态的特征与发展规律。信用文化直接以一种“信用观”的方式指导人们的决策行为,其目的是在于节省人们为保证交易公平所付出的信息费用。信用文化为达到其保护交易公平的目的,所凭借的机制是维护契约的完备性,只是信用文化是通过意识形态、道德伦理、风俗习惯等成本较低的方式来做到这一点,而非详细指定书面契约文本。在相同的外界条件下,信用文化对不同交易者的约束力不同,这种约束力又会转化为交易者对信用文化的虔诚,即对信用文化对自己及他人的约束能力的信赖。这种信赖不是凭空产

3、生的,而是在接受社会价值观的过程中,通过自我的不断归纳与吸收形成的。所以个人信用文化来源于社会信用文化,但社会信用文化又是由个人信用文化所组成的,两者间是个体与总体间相互影响的关系,这种关系既是循环,又是反馈。通过这种循环反馈的机制,个体信用文化与总体信用文化会趋向于统一。简而言之,讲究诚信的个人信用文化不会形成失信的社会信用文化,而失信的社会信用文化也基本无法培育出诚信的个人信用文化。从具体层次来说,信用文化的构建需要从伦理道德、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理想信念等方面来构建。信用文化的作用信用文化对于市场经济的道德基础信任和信誉的建设,以及对于整个社会信用的建设,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具体来

4、说,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有助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作用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的信用关系是一种社会存在,而信用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设的角度来看,信用关系是经济基础,而信用文化是上层建筑。唯物史观原理认为,人类生活的实践也反复表明:不仅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有着十分重要的反作用,即制约与影响,甚至于有时起决定作用。这就意味着,信用文化对于社会经济及社会其他领域的信用关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制约与影响。但是,目前我们国家的信用文化与信用关系二者之间相互作用

5、的状态,总的来说处于一种恶性循环,作为社会存在与经济基础的信用关系欠佳,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信用失范现象比较普遍,因此严重影响信用文化建设及其健康发展;而信用文化,即信用主体的信用意识未能形成,或者薄弱,又反过来给予现实生活的信用关系以不良影响。因此,要想搞好信用关系的建设,使其健康发展。有必要加强信用文化的建设,使社会意识和上层建筑给经济生活及其他领域的信用建设以积极影响和正确引导,造成信用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也就是使信用关系与信用文化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转为良性循环。其次,有助于信用由低层提升为高层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信用可分为侠义性、功利性和本原性三种类型。侠义性信用强调信用的动机在多交朋友、多得

6、人缘、多争名位、多拉关系。侠义。旧时指讲义气,肯冒险助人。这一点颇像武侠小说中的侠客行为。一些企业家,尤其是私营企业主一旦赚了钱便“义气”用事,好帮忙,好出头。好承诺。但由于对待亲疏不一,圈内外有别,加之信用能力有限,至使侠义性信用往往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甚至夹杂着造假行为。因此,这是一种低层次的信用;功利性信用强调讲信用的目的在于赢得客户、赢得市场,最终的目的在于赢得更多的利润,及在商言商。以信用求利益,这本来无可非议。但是,自古以来,就崇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而这个“道”,无疑包括“诚信”在内。因此,不能见利忘义,只求发财,不择手段。而功利性信用是把信用作为谋取尽可能多的利益的手段。这

7、种手段性、工具性信用就必定隐含着失信的根源。这又是因为在经济生活中很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失信的成本比较低,风险不大,使获利的可能性大于守信。不言而喻,在这种情况下,信奉功利性信用者,便有可能违反经济道德,背信弃义去追求不义之财。国内有不少造假企业就是这样而陷于失信泥潭的。这说明功利性信用也是不可靠的,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功利性信用还只是中等层次的信用。至于本原性信用则是强调信用旨意在于重视企业生存之本。重视从业者的为人之道。经济活动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与交换。这种交往与交换应遵循公开竞争和互利互惠的规则。这种规则要求交换双方依靠科技投入,提高经济效益去增加经济剩余,把“饼”做大,从而让对方

8、也获取尽可能多的利益。总之,交换双方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既讲利己,也讲利他。竞争和合作共存,利己与利他兼顾,这为企业创造了最好的生存发展条件和道路。而这就要求人们在经济交往和交换中诚实守信,自觉地讲究信用。谨守信用,既利他。又利己,是双赢上策;而如果有意失信,则既损人,又害己,是双输下策。因此,本原性信用才是最高层次的信用,也是我们时代和现代市场经济所最需要的信用。但是,要把侠义性、功利性信用提升到本原性信用的高度,要有深厚的信用文化底蕴,要以信用信仰作为思想基础与行动指南。因为本原性信用实际上是把信用作为企业的生存之本,从业者的立身之基和为人之道,也就是信奉“信用至上”的原则。当然,本原性信

9、用的建立与坚持,还需要确定利他意识,并把这种利他意识升为互惠,双赢的思想境界。而这种利己与利他兼顾,互惠、双赢的思想境界。也是信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原则。再次,有助于形成信用建设所需要的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治理结构和机制由于从主观层面来看,信用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是源于人们内心的观念和意识。因此,必须实行他律与己律相结合的治理结构和机制。就是说,仅靠制度保障还不够,还必须让诚实守信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使守信履约成为大多数人的自觉行动。要深刻认识和接受这个道理,重视信用自律机制的建立,首先需要消除“制度万能说”的不良影响,破除对制度的盲目迷信。实际上,任何制度,无论怎样健全、完善,其作用依

10、然是有限的,难免存在局限性。2002年成为美国公司的“造假年”,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因为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是公认的法制国家,是法律制度最为完备、健全的国家。在这里还有必要强调指出,法律本身也需要道德做基础,而道德中包含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与规范。这是因为法律以及其他一切经济、政治和文化教育制度。都需要忠诚、信守承诺的有关机构和人员去制定、刨建、推行和执行,它们才能发挥应有的效力。而要让诚信意识深入人心,让企业和从业者。以及一切制度的有关机构和人员把诚信准则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按照诚信道德规范指导和约束自己,无疑要求信用文化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因为信用文化向企业组织和有关人员不

11、断地进行各种形式的信用教育,宣传诚信道德,这就使人们具有应有的信用知识,并逐渐强化他们的信用意识,从而使之深入人心。最后,有助于形成良好的信用建设氛围信用建设需要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氛围。而这种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信用文化提供。因为只有大力建设和弘扬信用文化,使企业及其他各种社会组织和各界群众都有比较丰富的信用知识。较强的信用意识,才能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同时,信用文化有助于破旧立新,就是破除一切不利于信用建设的陈旧和错误的观念,引导和帮助企业和人们建立起新的有利于信用建设的观念。这样,也就为信用建设扫除了思想观念上的障碍,减少了阻力。国外信用文

12、化的主要特征一、信用文化的动机特点:商业利益目前经济学家已经认识到,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两个体系来保障:一是社会保障体系,它向遭遇市场失意和退休的公民提供基本生活和医疗保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二是国家信用管理体系,它向适应市场的公民提供经济膨胀和享受提前消费的机会,解决的是发展问题。这两个体系相辅相成,同等重要。随着经济发展、时间的推移、信用管理技术的提高和人们观念的变化,在以往被认为与欧美国家价值观念有很大不同的亚洲也已经发生了变化。今天,亚洲人已经变得更加富有,更加年轻,并且受过更好的教育。所有这些因素非常有利于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文化的生长,然后这种文化又刺激了金融服务之类的以消费者为导向的业

13、务。亚洲银行已经告别了“银行的业务就是让人存款”的历史。而西方银行从事消费贷款的经验表明,消费贷款的安全性比企业贷款的安全性更高,美国花旗银行的消费贷款超过了该行贷款总量的一半以上。在今天的亚洲,消费者获得信用比以前任何时候都要容易。消费者已经被淹没在银行的各种推广活动中。在过去的4年中,亚洲人无节制地举债,他们借的钱比任何时候都要多。根据金融咨询服务公司LAfferty集团的数据,澳大利亚、印度、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的消费者所欠的债务高达8023亿美元,而且还不包括抵押。仅仅在日本一个国家,多达1200万人,也就是说大约相当于18的日本成年人,发现自己身陷高利息消费贷款,总负债

14、超过了 2000亿美元。过去,亚洲的银行常常认为与消费者做生意难,而且风险很大,但是在事实上,信用卡和良好的个人贷款是让人为之发疯的业务,有很高的利润。现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些业务是非常赢利的。信用卡行业的净资产回报率平均为30,个人贷款具有极大的赢利性。信用不仅是一种信誉和荣誉,更是一种甚至本身就可以作为资金来看待的金融资源和金融商品。从国际经验来看,政府的作用不是直接参与信用管理公司的经营,而是建立起一种协调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政府垄断征信市场的做法不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政府有时还会涉及相关利益,难免有偏见,无法承担中介服务的责任,而且效率低。事实上,从欧美和亚洲地区著名的信用管理公司

15、来看,绝大多数公司一直都采取民营方式。法国国营色彩很浓的征信数据库也已经被英国的私人公司收购。信用管理公司采取民营方式是不容质疑的。因为民营公司是中性的,无偏见的,是市场经济中除客户和政府之外的第三方,它们为客户提供信用报告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它们在市场上的生存问题。二、信用文化的法律特点:尊重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以兼顾社会公共利益为前提西方文化的传统是尊重人权,特别是个人隐私权。对于征信服务来说,最重要的又是要将涉及个人隐私和公司商业机密的数据和合理的征信数据相区分,既要保护个人隐私和公司商业机密不受侵犯,同时又要使征信从业人员的业务工作有法可依。美国公平信用报告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规范信用报告代理机构和使用者使用与信用管理有关信息时的行为,既要保证信用报告的准确和公平,又要规定信用报告的代理机构采用合理的程序,满足商品经济发展对市场参与者信用信息的需求,保护信用报告对象的隐私权,防止他们受到不准确或误导性信息的影响。公平信用报告法的另一个目的是防止信用报告代理机构和使用者以各种不符合条例规定的范围滥用信用报告。这就要求界定数据开放范围和确定征信数据的经营方式都需要以立法的形式进行规范。立法的核心是将与信用管理有关的数据向指定信用管理公司公开,并由后者经过授信以后以服务产品的形式提供给客户。对于使用者来说,信用报告仅仅是具有提供报告对象信用情况和信用评级等内容,并且由公平信用报告法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