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给予树》课堂教学实录

上传人:凯和****啦 文档编号:196882176 上传时间:2021-09-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于永正《给予树》课堂教学实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于永正《给予树》课堂教学实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于永正《给予树》课堂教学实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于永正《给予树》课堂教学实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于永正《给予树》课堂教学实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于永正《给予树》课堂教学实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于永正《给予树》课堂教学实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于永正给予树课堂教学实录 序曲:课前谈话 师:现在于永正闪亮登场。(台下一片哄笑)三班级的同学,小伴侣久等了。(师板书于永正)这是我的名字,小小的于永正,怎么称呼我呀? 生:于老师。 师:真有礼貌。你们是三班级几班的? 生:(1)班。 师:都是1班的,有没有混进来的?(众笑)于老师从老远的江苏过来。欢迎我吗? 生:欢迎。 师:谁说一句欢迎的话,代表大家说一句欢迎我的话?(无人发言)既然欢迎了就说一句欢迎的话,不举手我就焦急了。(稍等片刻后)就一个举手的,两个,三个,太少了。假如不欢迎,于老师就要走了,Byebye 。欢迎不欢迎?欢迎就说一句欢迎的话。 (指名其中一个举手的同学说,同学也是支支吾

2、吾的,难于言表) 老师面对无人发言的课堂,急躁地等待,乐观启发,还不遗忘调整气氛,缓和同学心里的紧急,可见定力非同一般。 生:于老师,欢迎您。 师:欢迎我什么呀? 生:为我们上课。 师:这句话连起来说。 生:于老师,欢迎您为我们上课。(台下响起一片掌声) 师:嗳,这句话好多了。要大胆,不要怕,不会就向别人学习。 生:欢迎您,于老师,您为我们上课。 师:她就这么倒一下,换了挨次,这就是制造哦!谁在欢迎前加一个词,怎么欢迎?加一个什么词,于老师听了更兴奋,更感动? 生:热闹欢迎于老师为我们上课。 师:听见没有,热闹欢迎,欢迎的程度表达出来了。兴奋不兴奋?掌声送给他。(一片掌声) 师:于老师从老远的

3、江苏来的,这句话再加个什么词,于老师听了最兴奋? 生:热闹欢迎于老师从江苏远道而来为我们上课。 (台下响起一片热闹的掌声,老师与同学握手。) 师:于老师的手是不是有力,有力表示什么? 生:友好。 师:表示感谢,对你的夸奖,对你的确定。我看谁最有精神,坐得最端正。 一、检查预习状况。 师:告知老师今日学哪篇课文? 生:赐予树。 师:不要那么大声,像说话那么自然。再说。 生:赐予树。(一连读了几遍。) 师:右手抬起来,跟老师写课题赐予树。(生举起右手书空)齐读。 师:(待同学读后)自然点,轻点。并带读两遍。看谁留意听,坐得最好。这篇课文预习了吧?那于老师检查一遍。看黑板,看于老师检查哪些词语(师板

4、书,生看。) 生:(齐读)并不富裕。 师:这个词在那句话里?谁能记得? 生:可是家里并不富裕。 师:真棒,一字不差,可是家里并不富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并不富裕”是什么意思? 生:他们家并不有钱。 师:并不有钱,生活不富有。这是你的理解,理解得不错,但是书上怎么写的?谁能记得? 生:家里并不富裕,我只攒了100美元,可是要五个孩子共享。 师:攒了多少? 生:一百美元。(师板书) 师:每人得到多少? 生:每人只能得到二十美元。(师顺手板书二十美元) 师:你预习得特别棒,请坐。小伴侣请看黑板,好多词语不要查字典,查词典,只要仔细读书,就能理解了。书上说她家里并不富裕生活一般,不太富有,但是怎么不

5、富有了呢?这位妈妈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分给五个孩子,每人只得到二十美元,这就叫我家里并不富裕。 如何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于老师的教学中便可见“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 真理所在了。单独一个“并不富裕”,老师引领同学以文解词,不言而喻,同学收获的不仅仅是对这个词的理解,更多的是在今后的读书过程中学习乃至学会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 师:再检查一个,看黑板,看谁看得清晰。板书“如愿以偿”,(让同学读,订正“如”字的读音,)指名多个同学读,这个词在书中哪个地方,有谁能记住? 老师工整美观的粉笔字,写字时的仔细态度,带给同学的不仅是感官上的享受,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见,于老师对同学的训练是润物细

6、无声哪! 生:以及一个生疏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师:一个生疏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告知老师“如愿以偿”是什么意思? 生:情愿。 师:看到一个“愿”就说情愿,为什么不说愿望呢? 生:愿望已经“尝”(偿)试了。 师:“尝试”了是这个“偿”吗?愿望怎么样了? 生:愿望实现了。 师:愿望实现了,她的要求达到了,她的愿望实现了,叫“如愿以偿”。再认真考虑一下,小女孩有一个什么愿望,她的愿望是怎样实现的? 生:有一个小女孩把自己的愿望写在卡片里,她想得到布娃娃。 师:往下说,很好,她的愿望怎么实现的?谁关心她的? 生:在金吉娅的关心下,她得到了布娃娃,她的愿望实现了。 师:嗯,最终说完了,对你来说,是很不简

7、单的。你看,他坚持究竟,在于老师的关心下,把话说完了。谁站起来再说一说,不要老师的关心。课文中,谁有什么愿望,她的愿望是怎么实现的? 生:有一个生疏的小女孩,她想得到一个穿着裙子的布娃娃,金吉娅,她的妈妈给她了二十美元,原来是想让她买一些礼物的。可是她看到卡片,她就给小女孩买了一个布娃娃,小女孩的愿望实现了。 师:就这样说的,谁能再说一遍,用三句话说,谁有什么愿望,这个愿望在谁的关心下实现的? 生:有一个小女孩,把她的愿望写到卡片上,她的愿望是得到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金吉娅看到了那张卡片,就买了一个洋娃娃放在卡片旁边,一起送到救济中心的礼品区,一个小女孩的愿望就实现了。 师:嗯,真好。听清晰

8、没有,刚才于老师说了好多词语,它的意思就在课文里边,“如愿以偿”的意思在这篇课文里,就是说:一个小女孩想要得到她的布娃娃,金吉娅用二十美元给她买了布娃娃,她的愿望实现了,就叫“如愿以偿”。所以,小伴侣要好好读书,当你把这个词语的意思说出来以后,就说明你书读懂了,就说明这个词语你理解了。 二、读好课文。 师:预习的不错,下面,于老师想知道课文读了几遍? 生:五遍。 师:有多读的吧?没有,那么听话。谁站起来把课文第一段读给同学听? (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当同学读完第一段时,着重指导读问句:他们怎么可能买到许多很好的礼物呢?这个同学连读了三遍。) 师:谁接着往下读?(一名同学接着读其次自然段) 师:读

9、得比较流畅。谁接着往下读?(生接着读) 师:(在同学读第四自然段后)我听了替你焦急,上气不接下气,似乎有人追逐你似的,读得很正确,语气要自然些。(读第四段时,准时纠错,不厌其烦地让同学读好“明显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到像样的礼物而难受。”这一句,并带读,直到同学读对读好为止。) 在同学轮读课文时,老师准时评价,适时指导,对于同学不易读对的地方采纳带读,让同学练读等多种方式,直到同学能够读对为止。这一环节,虽然花时较长,但让人真实地感受到于老师的真爱所在,善待每个孩子,给孩子一个胜利的机会。 师:齐读最终一段。 (同学读完后,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同学用耳听,眼睛看到书。范读完毕,全场响起一片热闹的掌声。

10、) 听完老师的朗读,似淙淙流水,在心底流淌,那么真实,那么自然,假如不是对文本的深刻理解,又如何能读得如此扣人心弦呢? 师:读书要像说话那么自然,眼睛要看准,不要焦急。当你听于老师读金吉娅说的话的时候,你听没听出来金吉娅这个小女孩怎么样? 生1:她很和善。生2:她很难过。生3:她很有爱心。 师:是的,当你把课文读好的时候,一切都在朗读之中,不用讲了,听老师这么一读,就感觉金吉娅太懂事了,太有爱心了,太仁爱了,太怜悯人了。你看,一看到这张卡片,她要求不高,只要得到一个布娃娃,但是买不起,金吉娅就毫不迟疑地给她买了布娃娃。但是她没有根据妈妈的要求去做,没买些像样的礼物,只买了棒棒糖,可怕不可怕?怎

11、么对妈妈说呢?小伴侣,好好体会她的心情,请你们像于老师那样好好地读读一遍课文,先想想于老师怎么读的,你就怎么练,好吗?个人练个人的。 (同学练读课文,老师巡察指导,侧耳倾听,课堂上书声琅琅。) (一段时间后,师带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最终一自然段。) 师:读得比较好。带读最终一自然段,读第一句话后强调:听于老师的语气,看于老师的表情,要学好。 三、小练笔。 师:小伴侣,想一想,这个得到布娃娃的小女孩,她心里肯定很感谢金吉娅,感谢她。书上有道题:请你替小女孩对金吉娅写一句感谢的话。看清要求了吗?她肯定会感谢的,多好的小女孩呀,在圣诞节给她送布娃娃,她如愿以偿了,多兴奋呀,多感动呀!因此我请小伴

12、侣看这,(指着大屏幕)请你替小女孩给金吉娅写一封信。开头和署名我已经写好了,你们抄抄就是了。你们写当中感谢的话。看这,这个得到布娃娃的小女孩第一句话该写什么? 生:感谢你,金吉娅,要不是你,我就得不到穿着裙子的布娃娃了。 师:你说得真好,前头再加一句话,第一句话要告知金吉娅:你送我的礼物对我你是不是兴奋,你是不是感动,你送我的礼物收到了。第一句话告知金吉娅,你送我的礼物收到了,再说她的话,在这封信里留意这四句肯定要记住。1、并不富裕。2、一百美元,五个孩子,二十美元,四份礼物,8岁。为什么肯定要把这些数字交代得那么清晰,为什么肯定要告知我们金吉娅才8岁?当你在写信的时候,把这些词用上去,就可以

13、体会到为什么要写得那么详细了。(手指着如愿以偿)这个词,假如能用上,最好,用不上就不要用。谁要用上了,用得恰当,我给他加分,表扬他。有点难度,可用可不用,但是“并不富裕,一百美元,五个孩子,二十美元,四份礼物,8岁”必需用上,怎么用上去呢?动动脑筋。金吉娅,你送给我的礼物我收到了,我特别兴奋。下面靠你们了,看谁把这些词语用上去。只要动脑筋,都会用的。想好没有?拿出本子和笔,开头对着照抄,第一行顶格写 “金吉娅:”另起一行写你们的话。写完后,看这(手指着大屏幕)“一个想得到布娃娃的小女孩于圣诞节”。 师:看谁能把黑板上的词都用上去,看谁写得又快又好,不会写的字写拼音。 于老师的独特之处在于把小练

14、笔设计成了写信,并采纳半扶半放的方式,既让同学初步感知了书信的格式,又让同学懂得了如何按要求去写作,可谓是一举两得。 (生开头写信,师巡察指导,强调写字姿态,头正,身直。) 师:(一段时间后)刚才有三个小伴侣,我在他的信上打了五角星,(指名上台)看他们谁写得好,谁写得符合老师的要求。 生1:(上台念自己的信)金吉娅姐姐:你买的礼物我已经收到了。我知道你家里并不富裕,而且每人只有二十美元,你原来是要买礼物的,而你却给我买了一个洋娃娃。要不是你,我就得不到这个惹人宠爱的洋娃娃了。所以我要感谢你给我买了一个洋娃娃。一个想得到布娃娃的小女孩于圣诞节。 师:嗯,比较通顺,表达了自己的感谢之情,字写得比较工整,但是黑板上词语没用完。你听听其他同学怎么写的。 生2:金吉娅:你买的洋娃娃我收到了。要不是你,我不能得到洋娃娃。虽然你妈妈只攒了一百美元,家里有五个孩子,每人只能得到二十美元,你的哥哥姐姐都买了四个礼物,你只买了一些棒棒糖。你只有8岁,却用二十美元给我买了布娃娃,我特别感谢你。一个想得到布娃娃的小女孩于圣诞节。 师:她用的词语比较多,但是“一百美元”没用上。有了吗?有了,于老师刚才没听好。她的信符合要求。 生:金吉娅:感谢你。你家并不富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