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评课稿

上传人:凯和****啦 文档编号:196504582 上传时间:2021-09-1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评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评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评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评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评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评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上册简单的排列评课稿二班级上册简洁的排列评课稿1 简洁的排列是新人教版二班级上册的内容,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经受探究简洁事物的排列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有序思索解决问题和优化思想方法。难点是:有序思索解决问题和优化思想方法的运用表达。 刘老师在上这一节课时,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依据同学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状况设计了这一堂课,这堂课在教学中呈现出很多的亮点,值得学习和借鉴。 1、情景创设新奇、奇妙。在新课一开头,消失了一个密码锁,同学的爱好一下子被激发了,留意力全部集中到破译密码上来,抓住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让同学思索这几个数字的几种排列状况,这样不仅很快吸引了同学留意力,还激起了他

2、们的求知欲望。 2、活动支配奇妙。二班级的同学积累学问、理解力量有限,缺乏空间想象力,在心理上同学觉得学习数学是很难的,特殊是数学广角内容一班级没有接触过,突然接触,同学不知道学的是什么。而且同学也简单将排列和组合混淆,在本节课不作定义上的讲解,只是让同学初步感知。所以,不能够直接让同学来学习,同学会觉得很困难,也不能够有好的效果,但同学已有了肯定的学问基础,只是没有被系统的提炼出来。因此,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刘老师留意结合生动好玩的活动来进行学习,让同学在活动中探究新知,发觉规律。同学是学习的仆人,刘老师关注了同学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同学已有的生活阅历动身,结合同学的实际状况,以同桌合作的

3、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同桌合作、共同探究、独立思索的学习模式,使同学在合作中学会了学问,体验了学习的乐趣,思维活动也更加活跃。 3、练习设计奇妙。“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数学与生活有着亲密的联系,并且让同学在活动中发觉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练习的设计中,刘老师支配了从每组选出一个学得最仔细的同学上台合影。一共有多少种排列方法。 这堂课有许多亮点,但我有个怀疑:课堂上是不是也可以允许同学犯错呢。同学的错误也可以是一种特别好的学习资源。如在展现同学活动完成的表格的时候,刘老师展现的都是正确的,最终刘老师也提到有同学错了,假如能把同学犯错的表格与有序的表格进行比较,之所以找的不

4、全或遗漏是由于没有肯定的挨次。这样更能突出有序排列的优越性,即能做到不遗漏不重复。 总之,本节课刘老师设计了以游玩数学广角为主线,在种种的参加活动中,去初步感知排列的数学思想与内涵,同学学习得乐而忘返,记忆犹新。同时,也为我的课堂教学指明白方向,我会不断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 二班级上册简洁的排列评课稿2 简洁的排列是新人教版二班级上册的内容,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经受探究简洁事物的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初步体会有序思索解决问题和优化思想方法。难点是:有序思索解决问题和优化思想方法的运用表达。 郑老师在上这一节课时,她根据新课程的要求,依据同学的年龄特点和学习实际状况设计了这一堂课,这堂课在教学

5、中呈现出很多的.亮点,值得老师们学习和借鉴。 1制作的课件可操作性强,真正做到了用多媒体帮助教学,增加了教学效果。 2情景创设新奇、奇妙。新课伊始,便开头讲小刺猬、小白兔、小鸡等三只小动物雨中撑伞的故事,激趣导入,抓住了儿童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让同学思索撑伞的几种状况,这样不仅很快吸引了同学留意力,还激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3郑老师能够依据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同学为主体,以老师主导,组织同学进行简洁的排列整个学问的猎取,提升同学的参加感。 这堂课也有几个值得探讨的地方: 1这堂课的整体设计其实是不错的,但实施中时间支配不够合理。整堂课给听课老师的感觉有点“飘”,主要表现在给同学自主表达辩驳的机会不多,老师在言语上还要留意思索怎么使语言简洁、精练,怎么进行有效引导。 2重、难点的把握不是很好。在这节课中,让同学体会有序思索解决问题和优化思想是一个重点内容,当部分同学会摆、会说时,除了用老师的言语让同学了解在做排列问题时要有挨次,按肯定的方法去完成外,老师忽视了引导让同学自己去探究提炼思想方法,本人认为最好让同学自己上台摆一摆、说一说、比一比、辩一辩,只有这样,才能让同学的思维火花真正得到碰撞,如此,同学脑中所能形成的印象才会更深刻,理解会更透彻。 以上仅代表我个人的看法,有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老师批判指正。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