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的有效措施

上传人:庄** 文档编号:196483523 上传时间:2021-09-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析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的有效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解析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的有效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解析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的有效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解析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的有效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解析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的有效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析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的有效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析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的有效措施(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解析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的有效措施一、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的相关概念 1.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的含义。高校财务管理是指高等院校在遵循国家宏观财政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之下,结合自身发展实际情况组织、指导、控制和监督高校日常财务活动的管理工作。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管理是指以相关资料和知识为基础,分析和研究高校日常财务管理活动成果并对各种情况进行适当调整,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保证高校日常财务活动顺利开展。高校财务管理绩效主体是与学校利益相关的包括国家、当地政府、企业投资者等。 2. 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的目的。高校财务绩效管理的目的包括:优化高校资源配置、促进高校日常工作的开展、整合投入产出结构提高办学效益等。

2、高校财务绩效管理日常工作包括:实现财务预算管理、完善自身财务规章制度、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优化国有资产管理以及监督经济活动实际情况等。开展高校财务绩效管理工作不仅可以对财务行为进行整合规范,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实现激励机制,为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的必要性 1.促进高校财务绩效考核体系的完善。我国高校是以培养人才、贡献社会为目的的非盈利性组织。近些年来,虽然我国各地区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经常对当地高校进行经费流向、教学仪器设备、教学运动面积等指标进行管理评估。但由于高校处于被动管理状态,一些高校只是一味地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自身并没有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绩效管理意

3、识,也没有建立高效绩效考核体系,这样不利于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建立高效财务管理绩效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高校树立财务管理绩效管理意识,使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2.促进高校预算管理体系的完善。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绩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加强高校对资金时间价值观念的认识,促进高校不断完善自身预算管理体系。目前,我国很多高校的预算管理只停留在经费的使用上,预算的形式大于实质,可行性较差,不能将学校重点支持领域全面真实地反映出来。一些高校的领导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为了一己之利徇私舞弊,利用手中权力更改预算,导致预算失灵,造成预算执行效果不佳。高校财务绩效管理工作的开展能够将资金时间价值观念引入

4、高校日常管理中来,使得高校资产真实情况能够被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来。 3.促进高校决策层面作出正确的决策。我国高校财务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对于资金的使用也较为随意,财务预算形式大于实质使得高校决策层难以根据资金使用情况针对学校发展制定正确的决策。加强高校财务绩效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进一步强化财务控制意识,使得高校决策层能够以绩效为目标把握学校资金流向,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 4.促进高校财务信息质量的提高。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是以收支平衡、支出经费的比重等基础进行财务分析的,没有对财务信息质量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近些年来我国高校收入的不确定性呈上升趋势,加大了资源配置的随意性,这样一来就对高校财务分

5、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高校财务绩效管理能够促进高校不断完善自身财务分析体系,使得高校财务状况能够被真实、准确地反映。 5.促进高校提高财务风险管理质量的积极性。我国高校还存在着预算收支不平衡、资本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资金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的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教育资金需求量,国家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与资金需求的矛盾日渐增大。同时,自筹资金的压力也随之增大,致使高校面临着一定的财务风险。高校加强财务绩效管理不仅能够提高高校领导层筹集资金的主动性,而且还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重复建设和浪费现象的发生频率,使高校财务失衡的现象得到改善,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发

6、生。 三、我国高校财务管理绩效存在的问题 1.高校领导缺乏对财务管理绩效重要性的认识。我国一些高校的领导盲目扩大学校的办学规模,一味地追加教育资源投入,致使高校债台高筑。如今我国一些高校的办学形式已经发生了一些转变,由以往单一的国家办学向着以国家为投资主体,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法人经济实体转变。这样一来,以往的财务绩效管理就很难完全适应高校的发展节奏。一些高校的财务管理理念仍然滞留在高校办学社会效益的层面上,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绩效的重要性,严重制约了高校多渠道筹集办学经费的努力效果。高校管理者对于财务管理绩效的认识也仍旧处于财务会计层次,认为财务工作就是记账、报账;在国有资产管理上也只是停留

7、在实物管理层面,虽然能够开展资产购置、验收入库、维护保管、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报告及日常监督检查等工作,但是却没有意识到国有资产配置的合理性的重要性,没有对国有资产使用效率进行分析和考核,难以为预算编制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数据。由此可见,这些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没有上升到管理会计的高度,没有正确定位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忽略了财务管理绩效在高校决策中的影响。 2. 高校收入分配功能弱化。一些高校对提高创收单位的积极性过分强调,采用对创收单位校内津贴承担份额进行整合,间接提高这些单位分成比例,这样就会使学校的所得减少,学校资金提供能力和承担职责并没有形成平衡,致使学校

8、宏观调控能力减弱没有能力再兼顾一些由于学科特点造成创收能力差人员的切身利益,收入远远少于支出,学校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这种片面追求局部利益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使校内分配功能弱化,降低了财务管理绩效。 3. 高校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率偏低。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妥善管理国有资产。自1999 年我国高等院校扩招以来,我国大部分高校都添置了诸如教学楼、学生宿舍、学生食堂、仪器设备以及图书等固定资产并随着学生的不断增加而持续增多,据统计,高校的固定资产已经占到了总资产的80%左右。但是一些高校没有完善自身固定资产管理模式,校内各个部门为了自身利益都不断向学校申请教育经费、教学设备,更甚者还通过建立单独

9、研究室的方式为研究人员单独配备设备,这样一来就会使得相当一部分固定资产长期闲置积压,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致使固定资产投资收益率偏低。 4. 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主要是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的相关内容建立在学校统一领导的基础上集中或分级财务管理体制。但是这两种财务管理制度由于学校制度及其组织构架等因素的影响在实践上都存在着诸如权责不明等问题、同时,一些高校的财务管理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没有针对高校各个部门实际情况在人力资源管理、岗位设置、监督检查工作等方面制定相关管理制度规范,不利于学校内部各基层单位对财务管理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变相地增加了高校财务目标实现的难度,阻碍了高

10、校财务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5. 高校财务预算滞后。我国高校还存在着财务预算滞后的问题,一些高校的领导为了能够进一步明确各个部门领导的权责,对一些项目的预算进行多次分配。多级预算分配不仅公平性差、透明度低,而且还会造成高校内部预算编制混乱,因为在实施多级预算过程中先是结合经费支出性质分别向职能部门进行预算的下达,职能部门在根据预算内容将费用下发给各个单位,高校的一些下属学院以及行政部门经常会为了巩固手中的权力没有将预算经费一次性分配完毕,而是对预算分配进行操纵进行多次分配,根据各个部门与其关系的远近进行经费的分配,与细化预算要求相违背。这样就使得一些部门在一定时期内经费严重不足,不能顺利开

11、展教育研究课程,不利于高校财务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的一些措施 1.提高学校管理层财务管理绩效的认识。高校的管理层领导应当对财务管理绩效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促进学校顺利发展为核心,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提高。对此,高校领导应当加强对财务管理绩效的宣传力度,可以通过组织相关活动、会议等形式向各个部门传达财务管理绩效的核心思想,加强职能部门与经费使用单位的沟通交流,实现全员管理;同时,高校领导还应当将财务管理工作上升到管理会计的高度并加强对国有资产配置的管理,为预算编制及高校决策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数据,正确定位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促进高校

12、财务管理绩效工作的顺利开展。 2.树立成本效益理念。目前,我国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是由政府和社会共同承担的。高校作为教育资本经营者应当树立成本效益理念,以低成本高效益为根本目标,积极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第一,高校各个部门的领导应当对非营利性这一概念有一个正确的理解,非营利性并不是不创造经济效益,而是把教育视为产业来经营管理,不仅要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还要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绩效还要充分结合现代管理会计与成本会计的相关内容,在高校原有教育成本核算和控制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准确、全面地反映教育成本情况;第三,高校还应当实现岗位责任制,明确各个部门及个人的职责,出现问题能够落

13、实到个人,促进二级单位及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控制和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发生。 3.完善高校预算管理体系。我国企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在财务管理中的核心地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得到了强化。预算管理工作在新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中已经成为了高校财务制度改革的核心内容,高校预算管理工作与财务管理绩效息息相关。对此,高校应当积极建立并完善激励机制,由以往部门经费预算包干模式以及单纯以基数加增长的预算模式向各部门的经费预算与岗位职能所取得的绩效联系起来,加强对收入、支出预算绩效管理的关注度,使得各个单位部门经费预算的执行情况随工作绩效浮动。同时,拓宽预算管理范围,将在学校各项办学

14、活动中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也纳入预算管理工作范围之内。首先,在支出预算管理方面,财务部门应当定期或不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深入检查,对一些金额较大的项目支出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对于一些不合理的支出应当予以纠正,提高办学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高校应当在年初制定一个预算的总目标,在这个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各个部门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分解,并及时形成单位部门的预算目标,各个单位部门在自身预算目标的基础上合理编制本部门资金预算,使得预算资金能够用到实处。最后,高校还应当全面掌握现有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相关信息并对新增资产进行合理预算,正确定位财务管理、预算管理以及资产管理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进一步完善高

15、校预算管理体系,控制和防范财务管理风险的发生,为高校财务管理绩效提供一个良好的大环境。 4.建立健全高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高校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是提高高校财务管理绩效的有效途径之一。首先,高校应当明确未来发展大方向,建立健全自身财务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特别是对学校日常各个单位部门的预算、支出以及产出情况进行客观评价,采取对比分析的方式评估绩效结果,针对问题所在之处对高校资源配置进行优化。其次,学校还应当根据财务管理绩效评价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资金分配方案,控制和防范学校资金提供能力和承担职责失衡现象的发生,提高学校宏观调控能力,降低资金使用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得资金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充分发挥各个高校内部部门单位投入学校事业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