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认识厘米》评课稿

上传人:凯和****啦 文档编号:196426712 上传时间:2021-09-1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材《认识厘米》评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教材《认识厘米》评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小学数学教材《认识厘米》评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材《认识厘米》评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材《认识厘米》评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材认识厘米评课稿 “没有同学就没有课堂,课堂以同学为本,天经地义;老师引领课堂是为了成就同学成为课堂资源的消费主体。”听了鲍老师的熟悉厘米一课,我觉的对这段话又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这堂课老师旨在通过教学,使同学经受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让同学熟悉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并初步学会用工具量物体的长度。 听了这堂课后,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以下三点。 一、留意让同学经受学问的形成过程 本课的教学让同学建立1厘米的表象是个难点,厘米是个抽象的概念,学校生的形象思维还未成熟,抽象思维还未形成,来看看鲍老师是怎么做到让同学熟悉1

2、厘米的。教学中,鲍老师出示1厘米长的小棒,告知同学,这根小棒的长度是1厘米,再让同学用食指和拇指握小棒,让同学说一说,两指间的距离是多长。接着鲍老师让同学轻轻地抽出小棒,再让同学观看两指间的距离,并相互说一说这是长1厘米。这个布满创意的设计让厘米这个抽象的概念先是很形象地让同学初步感知1厘米有多长,抽出小棒后,同学对1厘米又有了进一步的熟悉。1厘米这一表象在同学脑海中有了深深的烙印。鲍老师没有就此止步,而是让同学动手,用1厘米长的小棒摆出2厘米、3厘米有多长,通过这样一个动手操作的过程,同学对厘米的熟悉不再停留在1厘米上,而是更加丰富了同学对厘米的熟悉。尤为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同学全部对厘米的熟悉

3、都是在同学亲自参加的过程中学习到的。这样习得的学问对同学来说是不简单遗忘的。 二、留意呈现学问的现成过程 鲍老师在教学中创设了给照片配相框的情境,由此同学很自然地想到要先量一量照片的边有多长。同学用老师供应的几种不同的学具量过后发觉,他们量同一长度的边得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由此引发认知冲突,最终得出要量长度,必需有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老师顺势介绍了长度单位厘米。短短的几分钟,让同学体会人类文明进展进程中,建立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在同学熟悉厘米后,老师让同学用摆小棒的方法量照片的边,同学体会到量的过程中不简单把握小棒,小棒会乱动。这时老师利用同学这一熟悉,很自然地出示了彩条纸这一工具,再让同学用

4、彩条纸去量照片的.边,发觉便利多了。接着老师让同学用彩条纸去量书本长长的边,同学发觉量过后要数几厘米很不便利,老师让同学想一个好方法一看就知道多少厘米。于是就有同学在彩条纸上标上数字,简单的数数一下就变的简洁多了。一把尺子的雏形也就形成了。这样有血有肉的教学方法,同学怎么会不喜爱呢? 三、关注同学乐观的学习情感的培育 教学中,老师提出给照片配一个像框后,后面全部的测量都有同学亲自完成。在尺子雏形的制造过程中,同学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制造性,最终老师让同学用自己制造的工具去测量身边的物体。这种学问运用学问解决问题后获得的胜利体验对同学建立乐观的学习情感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难怪最终老师问这堂课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时,同学有的说熟悉了1厘米,有的说学会了测量,这不是我们老师最想听到的吗?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