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征服》-邓一丁解读

上传人:X**** 文档编号:196271031 上传时间:2021-09-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2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可征服》-邓一丁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不可征服》-邓一丁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不可征服》-邓一丁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不可征服》-邓一丁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不可征服》-邓一丁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不可征服》-邓一丁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可征服》-邓一丁解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可征服| 邓一丁解读关于作者约翰卡林毕业于牛津大学,是英国资深记者,在写作本书时拥有近30年的从业经验。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卡林的足迹遍及美国、阿根廷、墨西哥、南非诸国。他曾担任英国独立报驻南非记者站负责人,在南非政界高层中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还和曼德拉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这为他获取一手资料写作本书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关于本书本书从橄榄球这一独特的视角出发,讲述了南非种族隔离时代结束前后,曼德拉领导的非洲人国民大会与白人政权之间展开的政治博弈。在种族隔离时代,橄榄球曾经是南非白人特权和身份的象征。但曼德拉重新改造了橄榄球在南非的象征意义,让它成为团结南非社会的有力工具。核心内容解读围绕“橄榄

2、球”这条主线,为你讲述了南非种族隔离时代,黑人与白人围绕橄榄球展开政治斗争的渊源,并突出了这段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纳尔逊曼德拉,为你串讲了曼德拉政治生涯中若干最重要的历史事件,展现了曼德拉的个人魅力和政治智慧。 前言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我是邓一丁。今天我要为你解读的这本书是不可征服:纳尔逊曼德拉治国传奇。这个中文翻译的副标题稍微有点大,这本书的英文原版副标题,Nelson Mandela and the game that made a nation,可能更符合书中内容的本意,翻译过来就是:“纳尔逊曼德拉和那场造就了一个国家的比赛”。你听了这个标题可能会有点疑惑,哪场比赛?造就了哪个国家?这

3、场比赛指的是1995年橄榄球世界杯的决赛,而这个国家就是这届世界杯的主办国,南非。在这场决赛上,南非队经过一番苦战,击败了强敌新西兰队,加冕世界冠军。那为什么说这场比赛造就了南非呢?这里我想提到一个人:19世纪意大利的爱国军人加里波第。加里波第毕生为之奋斗的事业是意大利统一运动。等到终于完成了意大利的统一,加里波第留下了一句名言,他说:“我们缔造了意大利,现在我们必须造就意大利人。”在加里波第看来,一个国家需要被缔造两次,第一次是建立一个实际的政体,第二次是造就一群团结的国民。南非早在1910年就独立建国,拥有了一个实际的政体;而在本书的作者看来,1995年的橄榄球世界杯决赛,完成了对南非的第

4、二次缔造。在这场比赛上,被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种族隔离撕裂的南非社会终于团结在了一起,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在为他们共同的祖国的球队摇旗呐喊。这场比赛的胜利,除了要归功于在赛场上拼搏的十五位南非队球员,更要归功于南非队的“第十六名队员”,南非国父,纳尔逊曼德拉。在种族隔离的时代,橄榄球一直是南非白人文化的象征,遭到黑人的厌恶和抵制;而曼德拉重新塑造了橄榄球的意义,把它变成了南非种族和解和团结的强力黏合剂。接下来你将要听到的这本不可征服,就是从橄榄球这个有趣的角度,讲述了曼德拉统一南非社会的精彩故事。这本书的作者是英国资深记者约翰卡林。从1989年到1995年,卡林担任英国独立报驻南非记者站的负责

5、人,在南非政界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这为他写作这本书提供了相当便利的条件。在刚开始构思这本书的时候,卡林就登门拜访了曼德拉本人,和他就本书的主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此后,卡林采访了几十位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其中有参加了1995年橄榄球世界杯的南非队球员,有曼德拉的同志和狱友,有南非反种族隔离的旗帜人物图图大主教,还有当时和曼德拉针锋相对的政敌、极右翼白人的军事统帅康斯坦德将军。这些立场各异的人们为这本书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的资料。接下来,我会按照原书的叙述重点,分三个部分来为你解读这本书,说一说曼德拉怎么用橄榄球缔造了一个统一的南非。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下:为什么是橄榄球?在种族隔离时代

6、的南非,橄榄球这项运动对黑人和白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在第一部分,我们就先来回答这个问题。在第二部分,我会为你讲述曼德拉为什么要向白人抛出橄榄球这枝和解的橄榄枝,以及这种策略最初产生了怎样的效果。在第三部分,我们再来说说,曼德拉是怎么用1995年的橄榄球世界杯,促成了南非黑人与白人的和解。 第一部分好,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第一部分。我们先来说说,橄榄球这项运动,对于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说体育能让一个国家的人民团结在一起,你大概不会觉得有什么好奇怪的。当我们国家的体育健儿在奥运赛场上夺得金牌,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会感到,作为这个国家的一分子,是幸福的。但在种族隔离时

7、代的南非,体育造成的不是团结,而是分裂。要理解这种诡异的现象,我们得先简单了解一下种族隔离时代的南非社会。本书的作者介绍说:和非洲的许多国家一样,南非在历史上也曾经是欧洲各国的殖民地。最终,一些白人留在这里定居下来,这些白人多数是荷兰人的后裔,少数是英国人的后裔。他们在1910年建立了南非联邦,成为现代南非的前身。当然,生活在南非这片土地上的还有大量黑人原住民,他们在人数上远多于白人定居者,但在南非社会却长期处于被排挤的边缘。1948年,南非的白人政府开始明确地支持种族隔离制度。从1950年到1953年,政府陆续出台了人口注册法族群住区法和隔离设施法,三部邪恶的法律共同构成了南非种族隔离制度的

8、基础。人口注册法将南非人划分为四个族群,按照等级排序,分别是:白人、有色人种、印度人和黑人。族群住区法禁止黑人和白人居住在城镇里的同一个区域。隔离设施法进一步规定,黑人不得踏入白人专属的区域,也不得使用白人专属的公共设施。比如,黑人不能出现在海滨,不能进入公园里较好的地段,甚至,黑人保姆带着白人婴儿,也不能乘坐白人专属的公交汽车。在这样的制度下,南非黑人和白人的处境,那真是天壤之别。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看到种族隔离时代南非社会的大致情况:那时南非全国大约有五百万白人,其中65%的荷兰裔白人掌握着政府和军队,剩下35%的白人大多是英国人的后裔,掌握着工商业。南非的荷兰裔白人常常被称作“布尔人”,

9、这个词在荷兰语里的原意是“农场主”。这可真是一个恰当的称谓。因为南非五百万白人拥有的耕地和牧场的面积,是一千四百万居住在农村的黑人拥有的土地面积的十二倍。在这样的社会里,黑人上升的路径全都被白人堵死了,只好去白人家里做佣工。他们被迫管白人叫“我的老爷”或者“太太”,而白人叫他们“卡菲佬”。这是一个侮辱性的词汇。南非白人走在街上,常常会对黑人不客气地喊叫:“让路,卡菲佬!”在邮局之类的公共场所排队办事,白人也可以直接插队到黑人前面。许多南非白人从小就对这类的做法习以为常,甚至意识不到这些都是种族隔离制度赋予他们的不正当的特权。了解了种族隔离时代南非社会的大致情况,我们可以说一说橄榄球了。本书作者

10、提到:南非白人,尤其是荷兰裔白人,对橄榄球这项运动的喜爱近乎狂热。橄榄球几乎成了南非白人这个群体的身份象征。你想一想足球对巴西人意味着什么,乒乓球对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大概就能明白橄榄球对南非的白人意味着什么。南非白人的橄榄球水平也确实很不错。南非的橄榄球国家队名叫“跳羚队”,跳羚是非洲草原上一种跑得非常快的动物。跳羚队是国际橄榄球赛事中的一支劲旅,为南非白人赢得了数不清的荣誉。和白人的态度完全相反,南非的黑人痛恨橄榄球。在他们看来,橄榄球是白人老爷们的运动,跟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而且,这项运动看起来实在是太粗野了。南非白人玩的是英式橄榄球,球员们上场时不戴头盔、肩垫和其他护具。赛场上,30个平

11、均体重超过200斤的壮汉凶猛地冲撞、拼抢,比任何现代的体育项目都更像一场肉搏战。一场比赛下来,伤筋动骨是家常便饭。绝大多数的南非黑人根本不了解橄榄球比赛的规则,不过他们偶尔还是会关注一下橄榄球赛,这就是当南非队在国际比赛中遭遇外国强队的时候。你猜他们会给谁加油?他们会给外国的那支强队加油。南非黑人观看这类比赛的乐趣就在于,看外国强队狠狠地修理自己国家的那帮“白人老爷们”。在这些外国强队中,有一支球队尤其受到南非黑人的追捧,这就是新西兰队。新西兰队的球衣通体纯黑,因此球队有个绰号叫“全黑”队。你听听这个名字,简直就是在给全体南非黑人代言啊。新西兰队的实力偏偏又特别强,常常在国际比赛中夺走南非队眼

12、看就要到手的荣誉。每当这种时候,南非的白人们恨得咬牙切齿,在他们隔壁的城区里,黑人们却在彻夜狂欢。你看,在橄榄球这项运动上,凝聚了南非黑人和白人多少恩怨。这还不算完,南非黑人的政党非洲人国民大会,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非国大”,敏锐地意识到,橄榄球可能成为他们对抗白人的有力武器。他们采取了一个聪明的策略:在国际社会上游说各国抵制南非的橄榄球队。其实,早在1976年,联合国就宣布,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是反人类的罪行。那还是在冷战的巅峰时期,处于不同阵营的各国在反对种族隔离这件事上就达成了明明白白的共识。这时候,非国大要做的就是告诉国际社会,橄榄球在南非是种族隔离的象征。非国大的宣传非常成功,到了1

13、980年代,世界各国普遍抵制南非的橄榄球队,跳羚队几乎失去了参加所有国际比赛的机会。南非白人最引以为豪的运动得不到在国际舞台上展示的机会,这当然让他们非常气馁。 第二部分不过,南非的种族隔离时代也只剩下最后的几年了。到了1980年代,世界各国都在谴责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南非反抗种族隔离的斗士,戴斯蒙德图图大主教,在198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就是国际社会对种族隔离问题一次明白无疑的表态。在南非国内,黑人反对种族隔离的运动也愈演愈烈。南非的白人政权一边动用军警,残酷地镇压黑人,一边也明白自己气数将尽。摆在他们眼前最要紧的问题,是怎么才能全身而退。他们想起,自己手上还握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就是被

14、他们关押在监狱里的非国大领导人,纳尔逊曼德拉。本书作者介绍说:对于南非的白人政权来说,曼德拉不仅是敌人,而且是敌人中间最强大、最危险的那一个。曼德拉是非国大的武装组织“民族之矛”的创立者,他是主张用武力推翻白人政权,终结种族隔离的。在南非白人政府的口径下,曼德拉一直被称作“黑色危险”。这样一个危险的敌人,为什么会成为南非白人政府的救命稻草呢?这是因为他们明白,曼德拉在南非黑人中间的影响力极大,假如能和曼德拉谈判,达成和解,那或许就可以依靠曼德拉的影响力,控制住黑人复仇的怒火,让种族隔离制度和平地终结。抱着这最后一线指望,南非白人政府开始尝试和狱中的曼德拉进行接触。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曼德

15、拉接受了白人政权在穷途末路之际释放出的善意。1990年2月11日,曼德拉在被关押将近二十七年后重获自由。接下来,他率领非国大和白人政权展开了一系列谈判,着手安排南非的新秩序。因为选择了和解的道路,1993年,曼德拉和当时南非的白人总统德克勒克,共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1994年5月10日,曼德拉成为南非首位全民选举的总统。曼德拉为什么会选择和白人和解呢?是漫长的牢狱生活软化了他吗?本书作者认为:当然不是。曼德拉在狭小的囚室里度过了超过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眼看着囚禁他的人在监狱的高墙外迫害他的同胞。他在壮年时入狱,出狱时,已经是一个71岁的老人了。这样深重的苦难,任谁都不可能轻易释怀。当他和德

16、克勒克共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时候,曼德拉心里非常不平。尽管在政治上和德克勒克达成了妥协,曼德拉还是认为,德克勒克只是个伪善的政客,真正配得上这项荣誉的是他本人和他领导的非国大。获奖后,在挪威首相举办的晚宴上,曼德拉当着德克勒克和一百五十位各国政要的面,详细地讲述了他在南非监狱里亲眼看到的囚徒受虐的可怕细节。这当然是在严厉地控诉德克勒克代表的白人政权。出狱后的曼德拉仍然保持着斗争的锋芒,他曾经几次忍无可忍,决意终止谈判,回到武装斗争的道路上,只是在同志们的劝说下才勉强回到了谈判桌前。他曾经向一些同志表示,假如武装斗争行得通,他本人倒是宁愿像卡斯特罗那样,走彻底革命的道路。问题是,曼德拉走过武装斗争的路,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条路走不通。在这个国家里,白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期刊/杂志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