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精品****大师 文档编号:196270106 上传时间:2021-09-1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福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50分钟)友情提示:请将1-19,21题,24题的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一、语基、语用选择题(6题,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罪愆(qin) 千骑(q) 自诩(x) 汗涔涔(cn)B. 樯橹(qing) 凝噎(y) 孱头(cn) 脍炙人口(hu)C. 揾拭(wn) 倨傲(j) 恓惶(x) 求田问舍(sh)D. 酹酒(li) 冠冕(min) 啮雪(ch) 前合后偃(yn)【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正确识记字音的能力。做

2、题时由易到难,注意分析那些疑难字的读音,注意调动知识积累,适当运用联想进行比较,注意用好排除法。本题中,A项,千骑(q)j(人马很多);B项,脍炙人口(hu) kui(意思是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颂);D项, 啮雪(ch)ni(谓嚼雪以止渴充飢。常比喻生活极端艰苦而坚贞不屈)。故选C。2.下列各项概念之间的关系,与所给示例相同的一项是( )示例:亚洲非洲A. 战争和平B. 心理学家作家C. 球星明星D. 悲剧喜剧【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分析概念之间关系能力。题干要求分析“下列各项概念之间的关系,与所给示例相同的一项”,首先分析示例中两个词语之间的关系,然后分析

3、选项中两个词语之间的关系,最后做出判断。本题中,所给示例:“亚洲非洲”是反对关系。D项,悲剧和喜剧之间是反对关系,除此之外还有正剧 。A项,是矛盾关系;B项,是交叉关系;C项,是包含关系。故选D。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人造黄油、植物奶油等人造反式脂肪会对人体造成多种危害,尤其是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B. 关于红楼梦后40回的作者是谁这个问题,红学家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C. 领导干部能否做到知足知止,不仅关系到民心向背,政权兴衰,而且关系到领导干部自身的前途命运,因而不可不察,不可不慎。D. 有关发言人在记

4、者招待会上指出,如果美国不改变目前实行的对华贸易政策,那么谁也不能保证中美之间不会爆发一场后果严重的贸易战争。【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本题中,A项,搭配不当,“提高危险”搭配不当,应为“增加风险”。B项,结构混乱,“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句式杂糅,应改为“现在大家一般采用的是高鹗续作这一说法”或“现在大家一般以高鹗续作这一说法为准”。C项,语序不当,“不仅而且”是递进关系,所以应为“不仅关系到领导

5、干部自身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到民心向背,政权兴衰”。故选D。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元杂剧的剧本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曲牌写成的韵文。杂剧的每一折戏唱同一宫调的一套曲子。B. “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这句话评价的是宋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C. 司马迁史记、范晔汉书、班固后汉书和陈寿三国志合称“四史”,“四史”对我国文学和史学有很大影响。D.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曹禺是中国话剧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等。【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考

6、生平时要注重文化常识的积累,尤其是课本注释的相关内容,需要分门别类,进行归纳识记。对于考题中出现的比较生僻的古文化常识,根据文意仔细甄别正误。本题中,C项,“范晔汉书、班固后汉书”理解错误。应该为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故选C。阅读以下语段,完成各题。键盘敲打,手机按压,语音输入网络信息时代,汉字输入方式丰富多样,研墨润笔、硬笔书写等传统的汉字书写方式似乎江河日下。面对键盘族的“失写症”,有些人大声疾呼要回归手写,其_可以理解。但是,在人们对汉字非手写的输入方式已经_的当下,逆潮流而动的“复古”,并非明智之举。办公场合、日常生活,( )而且本着_的理念,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更快、更新的汉字输入方式

7、定然会出现。因此,大可不必为汉字手写式微而_。“此长”并不一定要以“彼消”为代价,本着各有所长,各有所用的原则,应让“打字”与“手写”各美其美,各臻其妙。譬如,现在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都具有手写录入,这也是“键盘打字”的进化。5.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苦心孤诣 习以为常 与时偕行 怨天尤人B. 良苦用心 习以为常 与时俱进 杞人忧天C. 苦心孤诣 不足为奇 与时俱进 杞人忧天D. 良苦用心 不足为奇 与时偕行 怨天尤人6. 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打字”因其简便、高效,而为普罗大众青睐,这是无法也不必用“手写”取代的。B. 因其简便、

8、高效,“打字”为普罗大众青睐,这是无法也不必用“手写”取代的。C. 因其简便、高效,“打字”为普罗大众青睐,这是不必也无法用“手写”取代的。D. “打字”因其简便、高效,而为普罗大众青睐,这是不必也无法用“手写”取代的。【答案】5. B 6. D【解析】【5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近义成语的能力。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第一处,良苦用心,极费心思,用意深远;苦心孤诣,煞费苦心地钻研,到了别人达不到的地步。语境是说“大声疾呼回归手写”的心思用意,应使用“良苦用心”。第二处

9、,习以为常,主语多为人,某种事情经常做,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不足为奇,主语多为事物或现象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由语境“人们对汉字非手写的输入方式已经_”可知,这里的主语是“人”,应使用“习以为常”。第三处,与时俱进,与时代一同前进;与时偕行,指变通趋时,当着时机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语境是说和时代一同前进,应使用“与时俱进”。第四处,怨天尤人,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杞人忧天,不必要的忧虑和担心。由语境“大可不必为汉字手写式微”可知,此处说的是不必要的忧虑和担心,应使用“杞人忧天”。故选B。【6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

10、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前面说“办公场合、日常生活”,如果“因其简便高效”放在开头,那么“其”指代的就是“办公场合、日常生活”,但结合语境可知,“简便、高效”应是说“打字”,而不是“办公场合”、“日常生活”,所以“打字”应该置前,排除BC两项;分析AD两项后半部分,“不必”是不需要做,“无法”是没有办法做到,否定意味更进一步,所以二者之间呈现递进关系,应该先是“不必”,再是“无法”,排除A。故选D。二、论述文阅读(3题,

11、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艺术,让人成为幸福的人张新科“艺术何为?”当我们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艺术可以使我们获得知识,如孔子认为学诗可以“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艺术可以让我们观察社会的风貌,“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艺术更可以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这也是艺术区别于一般日常生活用品的主要特征。艺术,让人成为感性的人。艺术之美,在于它让我们的身心培养一种对日常生活的敏感,让我们感受到人性之丰满。“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春夏秋冬,山石海花当我们对寻常之物能保持一颗敏感的心,从而将这些日常之物转化为艺术的时候,我们就

12、有了一颗艺术之心。艺术之美,在于它还可以让我们感受人性之深度。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维特的感伤,牡丹亭中杜丽娘的深情,更有“尾生与女子期于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尾生抱柱而死”(庄子盗跖)的动人故事艺术让我们懂得,原来人还可以如此执著,如此深情。艺术,让人成为理性的人。艺术往往承载着人的思想观念与价值诉求。苏轼所谓的“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倪云林的“逸笔草草,不求形似”,以及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体现着他们对中国水墨画的态度和看法。哈姆雷特在表现了王子犹豫的同时,也体现了从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的过渡时期人的精神轨迹。艺术深深地影响着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追求,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像有秩序的社会一样,艺

13、术也有着其内在的逻辑和理性,从而影响着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的理性。艺术,让人成为完整的人。摩登时代中“拧螺丝”的片段讲几个工人在车间里站着一直重复同样的工作,有拧螺丝的,有捶打加固的可以说这是在讽刺工业时代人的机械化,或者说是人的异化。异化劳动的目的是局限的,乃至压迫劳动主体的。每天重复“拧螺丝”对人的身体健康无疑是有害的,而且拧螺丝仅仅是为了“挣工资”这一局限的目的它与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是对立的。艺术却可以避免这种异化劳动的弊端。在创作中,艺术家不但需要调动整个身体,还要去构思,这就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艺术活动中的人与其目的是合一的,不是分裂对立的。艺术,让人成为自由的人。迫于生计

14、、囿于名利,我们一些美好的理想在现实面前变得渺小卑微。尽管如此,我们的内心都曾在某一瞬间变得如三月煦风般温柔。这是人性中本来所固有的诗性对自由的钟爱。在艺术活动中,我们可以暂时与现实生活保持一定距离,不必为物质、名誉等所累,从而达到完全的自由。艺术给人的自由,是一种突破时空限制的自由。在中国水墨里,有限的空间往往指向无限的境界,所以有了“马一角”“夏半边”“留白”等手法。艺术给人的自由,是一种虚实结合、有无相生的自由。这种境界如镜中花、水中月,让我们在现实与虚幻之间往来穿梭。艺术的美妙,就在于它的这种韵外之致,让我们超越时空的限制,跨越虚实的鸿沟,自由地徜徉遨游其中。艺术丰富了人性,也深刻了人

15、性。通过艺术,我们获得的不仅是美感,还有心灵和精神的自由,以及整体性的全面发展。人之所以离不开艺术,就在于人的生命需要艺术,人向往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使得人从生命深处召唤艺术满足。艺术,让人成为幸福的人。(选自中国文化报2018-11-25,有删改)7.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艺术与一般日常生活用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只有艺术才可以给我们美的感受。B. 艺术影响着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的理性是因为艺术有着内在的逻辑和理性。C. 艺术家在创作中需要调动整个身体去构思,这就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D. 中国水墨画里使用了“留白”的表现手法,于是将有限的空间指向无限的境界。8.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艺术何为”这一问题入手,引出了关于艺术作用的话题,进而展开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