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水滴的“旅行”》教案(2021新版)3

上传人:lu****9 文档编号:195439699 上传时间:2021-09-07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水滴的“旅行”》教案(2021新版)3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水滴的“旅行”》教案(2021新版)3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水滴的“旅行”》教案(2021新版)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水滴的“旅行”》教案(2021新版)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6.水滴的“旅行”【教学内容】 本课是在前三课认识云、雾、露、霜、雨、雪等天气现象的基础上,形成的对自然界水的变化循环的系统认知,是本单元的一个总结概括。用“水滴的旅行”这个形象话题做标题,紧紧围绕大自然中水的循环这个核心展开,教学内容包括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观察实景图片,通过交流“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建立水循环的概念。第二个活动是根据示意图说说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循环的。这是在前面实物场景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概括,通过一些关键词汇和箭头帮助学生建立水循环的概念。学生的分析、概括、推断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第三个活动是拓展活动,通过制作水循环的模型模拟大自然中的水循环

2、,体现科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目标】 能够根据示意图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不间断的循环过程。运用分析、归纳、概括,尝试用箭头和简单文字建立水循环的模型。 初步建立水循环的动态平衡意识,意识到地球上的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的不间断的循环过程。难点建立大自然中的水循环模型。【教学准备】 水循环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水循环模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水是地球上最丰富的一种化合物,全球约有3/4的面积覆盖着水,地球上的水总体积约有13亿8,600万立方千米,其中96.5%布在海洋。还有一些分布在江河湖海、冰川、高山以及地下。

3、 2.地球上的这些水究竟是如何循环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3.板书课题:16.水滴的“旅行”二、教学新课 活动一:预测天上的水哪里来的 1.出示课本45页的图片,教师引导:在我们的记忆里,天好像经常下雨,春天下,夏天下,秋天、冬天也下;去年下,今年下,明年还会下。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好像总也下不完。 2.为什么天上的水总也降不完呢?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有自己的看法吗?学生说一说天上的水为什么总也降不完:预设: 地球上的整个水都在不停的循环当中,降水仅仅是整个水循环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天上的水是降不完的。 地球上的水总处于动态平衡中,大气中的水不断得到补充。天空中有降水落下来,同时,地球

4、表面的水(包括江河湖海)也在不间断地蒸发到空中,补充大气中的水汽,从而形成降水。 3.大家知道落到地面的雨和雪哪里去了?水蒸气又是来自哪里?预设: 降落到地面的雨和雪,一部分直接落入江河湖海;一部分到达陆地后流入江河湖海,或到达陆地后渗入地下成为地下水;还有的直接蒸发形成水蒸气,又跑到空中。 空气中的水蒸气绝大多数来自江河湖海里水的蒸发,地表上层的水也会蒸发进入大气层,另外植物的蒸腾作用也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活动二:根据示意图说说水在自然界是如何循环的 1.出示课本46页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学生认真观察这幅示意图,想一想水在自然界中是如何循环的?预设: 在太阳的辐射下,水经海洋、陆地蒸发

5、及植物蒸腾变成水蒸气,随气流而运动到大气中。大气中的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形成云(水滴或冰晶),以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球表面,统称降水。这些降水有的渗入土中成为地下水,有的迁移或流到海洋中,有的被植物吸收,完成水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大气间不断地循环,总量保持不变。2.在这幅示意图中,有一些红色的箭头,你知道红色箭头表示什么意思吗?蓝色箭头呢?预设: 红色箭头表示地表的水(包括各种水体、陆地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的过程,是一个向上的过程。 蓝色箭头表示降水,以及水从高山流向平原最后注入海洋的过程,还包括地下水的渗透,是一个向下的过程。红色箭头的动力来自太阳,蓝色箭头的动力来自地球引力。活

6、动三:模拟大自然中的水循环 1.教师引导:我们刚刚通过示意图,了解了水在大自然中的循环,下面,我们自己动手来模拟大自然中的水循环。 2.出示课本46页下面的三幅图片,学生观察这三幅图片,并读一读相应的文字说明,初步了解模拟大自然中的水循环活动所需的材料以及方法。全班交流 3.所需材料:水循环模型、自来水、小草、双层罩子、冰块、营养土和蛭石等等。4.活动方法: 组装好水循环模型。 在“小池”内注入水,四周种上小草。盖好罩子,放上冰块,观察模型内的水循环。 5.学生分小组活动,根据方法步骤,模拟大自然中的水循环,并仔细观察模型内的水循环。6.实验说明: 注水是为了形成充足的水蒸气。 放入冰决是为了让水蒸气在中层罩下方凝成小水滴,形成“降水”。7.全班交流 展示各小组制作好的水循环模型。指生说一说在这个模型中水是怎样循环的?预设: 注入小池中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飘散在透明的罩子中,遇到冰块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越聚越多,变成雨水落在小池内和花草上。落在小池内和花草上的水又蒸发成水蒸气,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水循环。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观察示意图以及模拟活动等方式,了解了水在自然界中是如何循环的,懂得了水在海洋、天空和陆地之间的循环永不停息。课后,大家可以再次查阅资料,了解更多的有关大自然中的水循环的知识。【教学后记】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