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送你****花 文档编号:194888674 上传时间:2021-09-01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30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九江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西省九江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西省九江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西省九江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西省九江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九江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九江市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解析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1.“川航 3U8633的成功迫降,挽救了 128 条生命。迫降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玻璃破裂B. 轮胎变瘪 C. 燃油燃烧D. 座 椅摇晃 2.以下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铜丝作导线B.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 天然气作燃料 D. 金刚石用于切割 玻璃 3.以下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A. 二氧化碳B. 氧气 C. 水蒸气D. 稀 有气体 4.以以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选项是 A.B.C.D. 5.以下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B. 木

2、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C. 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6.以下化学反响中既是化合反响也是氧化反响的是 A.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B. 二氧化碳水碳酸 C.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D.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7.以下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化学反响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B. 化学反响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C. 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响速率D. 没有催化剂化学反响不能发生 8.近年来,局部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以下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A.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B.

3、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 C.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D. 提倡使用太阳能灯清洁能源 9.以下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表达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ABCD 实 验 装 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排水法收集气体 解 释 集气瓶中的水:吸 收放出的热量 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 变化得出 O2体积 集气瓶中的水:冷却 溅落融熔物,防止集 气瓶炸裂 集气瓶中的水: 水先将集气瓶内 的空气排净, 后便于观察气体何 时收集满 A. AB. BC. C D. D 10.某同学用量筒准确量取 20 mL 某液体,倒出一局部后,俯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11 mL,那么该 同学倒出

4、的液体体积() A. 大于9 mLB. 小于9 mLC. 等于9 mLD. 不 能确定 二、选择填充题二、选择填充题 11.2021 年 6 月 5 日上午, 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我省转办了反映江西万年青(瑞金)公司环境问题的 信访件。结合你的所学你认为群众举报的原因是该公司向空气中排放了的哪种物质_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氮气 12.以下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_ A导热性 B.可燃性 C.挥发性 13.以下物质中,属于纯洁物的是_ A生理盐水 B.高锰酸钾 C.富氧空气 14.关于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响,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_ A都需要加热 B.都需要催

5、化剂 15.实验室可用于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组合是_ A B. C. 三、填空题三、填空题 16.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珍贵的自然资源。 1空气中稀有气体的体积分数大约为_。 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在水中有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_ (填“正确或“不正确)。 3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_,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 4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对外公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将 PM 作为评价工程纳入标准。PM 是指大气中直 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 雾霾天气导致呼吸道病人增多,因为这种天气,空气中_大量增加(填字母序号); A二氧化碳 B一氧化碳 C可吸入颗粒物 D二氧化硫 请你

6、提出一条防治空气污染的合理建议_ 17. 1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白糖,加热;白糖熔化变成液体,这时白糖发生了_变化;假设继续加热, 白糖变黑,生成了炭,白糖发生的变化属于_变化。 2以下情况只表现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_;只表现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_;两种性质均 表达的是_。(均填序号) 根据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可别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 木炭可以燃烧,人们利用木炭燃烧放出的热量取暖、做饭 水生动物依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而生存 铁、铝、铜等金属材料可制成炊具 18.以下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根本操作据图答复以下问题 1如图 A 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细口瓶的塞子要_在 桌面上 2如图

7、 B 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表 达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_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 C 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 先对试管进行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 D 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_, 再用自来水冲洗和蒸馏水润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19.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请用图中仪器的序号和名称按要求填空。 1用于夹持试管的仪器是_。 2取用粉末状药品时一般选

8、用_。 3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_。 4常用于给物质加热的仪器是_。 5既可用作反响容器又能直接加热的是_。 6收集和储存少量气体时需用_。 四、简答题四、简答题 20.按要求完成以下各空: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 ;反响文字表达式_。 2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_;其根本反响类型属于_反响。 3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反响中,二氧化锰作用是_ 五、实验题五、实验题 21.掌握仪器的使用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进行实验,才能保障化学实验的成功和平安。根据所学化学知识, 答复以下问题: 1如图 1 所示进行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之前,要用砂纸将铁丝外表打磨光亮,目的是_;铁 丝绕成螺旋状的

9、目的是_;如果实验时集气瓶炸裂,原因是_; 2某同学做“给液体加热的实验时,试管炸裂了,其原因可能是_; 3某学生用如图 2 所示装置进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可以看到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反响文字表达式_; 选择图 2 代替课本实验图 3 的优点是_;(答一点即可); 红磷燃烧后冷却至室温,活塞 a 应停在刻度_(填数字)处。假设该实验没有到达实验目的,可能 的原因之一是_; 该实验中的红磷_(填“能或“不能)用硫来代替。 22.实验室中分别用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制取比较纯洁的氧气。请你按照要求答复以下问题: 1结合图 1 所提供装置完成以下表格。 反响物填写内容反响的文字表达式

10、 气体制取装置组合(填序号)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例:过氧化氢水氧气_ 高锰酸钾 _ 氯酸钾(二氧化锰)_ 2请结合图 1 答复以下问题: 写出甲、乙所指仪器名称:甲_;乙_;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装置与其他两种方法的装置相比具有的优点是_、_ (写出两条); 假设用图 2 装置收集一瓶氧气,气体应从_ (填“a或“b)端进入集气瓶。 3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 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水法 氧气浓度% 氧气平均浓度% 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

11、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 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 以上两种方法中,_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洁。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 80%左右的原因有_ A 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 B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 80%左右 C 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 D 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 六、科学探究题六、科学探究题 23.学习了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某同学想:氧化铜能否起到类似二氧化锰的催化剂 作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1猜想氧化铜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响,反响前后质量和化学性

12、质不变; 氧化铜参与反响产生氧气,反响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氧化铜是反响的催化剂,反响前后_和_不变。 2实验用天平称量 0.2g 氧化铜,取 5mL 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填写下表: 步骤现象步骤结果步骤现象结论 _,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所得固体 _g 溶液中有气泡放出, _ 猜想、不成立 猜想成立 3步骤的目的是_。 4过氧化氢能被氧化铜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化学反响的文字表达式为_。 答案解析局部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解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那么属 于化学变化; 反之,那么是物理变化。A.

13、 玻璃破裂,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B. 轮胎变瘪,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C. 燃油燃烧,有新的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 D. 座椅摇晃,没有新的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变 化种类就是看变化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2.【解析】【解答】解:A、铜丝作导线,是利用了铜的导电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 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易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中温度降低,空气中水蒸气冷凝成水滴,不需 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C、天

14、然气作燃料,是利用了天然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D、金刚石切割玻璃,是利用了金刚石硬度大,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应选 C 【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 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此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 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 质 3.【解析】【解答】解:A、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B、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5、故正确; C、水蒸气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D、稀有气体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气体的性质分析,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氧气 能支持燃烧这一性质,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烧是检验氧气的方法 4.【解析】【解答】A、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符合题意; B、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常用量筒量出体积,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 最低处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不符合题意; C、取用液体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瓶口应紧挨试管口,标签朝向手心处,不符合题意; D、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

16、,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 0.5cm 处,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A、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B、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C、用倾倒法取用液体,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 D、使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要保持胶帽在上,胶头滴管垂直悬于容器的正上方。 5.【解析】【解答】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描述现象时不能说出生成物的 名称,因为观察不能确定物质种类。 【分析】根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在描述现象时要注意语言的准确及严密,如烟与雾的区别, 光和火焰的区别,如结论与现象的不同等。 6.【解析】【解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响叫化合反响;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 以上物质的反响叫分解反响;物质与氧气的反响属于氧化反响。A. 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属 于氧化反响,不属于化合反响; B. 二氧化碳水碳酸,属于化合反响,不属于氧化反响; C.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属于分解反响; D.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既是化合反响,也是氧化反响,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合反响是两种或两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